仁义礼智教师版

更新时间:2024-04-08 09: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导学案

年段:高二 学科:语文 主备: 审核: 课时:二课时 课型:新授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去、贼、恶、焉)和有关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2、疏通文意,逐步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 3、了解孟子的“四端”说。

3、理解孟子的“性善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

1、学习和掌握重点词汇。 三、学习难点

1、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性善论”,学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四、学习过程: 一)、 导入

在座不少同学在小时候都背过《三字经》,相隔时间久了,或许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孟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情的心理,也就是恻隐之心。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 “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自主学习:

方法指导:认真看注释,准确把握字音、节奏和语气;善用工具书,翻译以直译为主,疑难处标注清楚。要求通过独立学习,尝试完成练习册自主学习部分相关练习,疑难问题小组内群学讨论解决,你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组内依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注意课堂质疑得到最终解决。 三)、精彩展示

1.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落实文言基础知识,文言实词、虚词(去、贼、恶、焉)和有关文言句式。并清楚表述各文段内涵。 2.点燃思维的火花:

(1)选文1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例子加以证明?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之政和孺子将入于井。 (2)选文2为什么说“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人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此为仁义礼智发端,用心追求扩充即得。 (3)选文3孟子以舜为例,印证什么观点?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4)选文4扩充四端成为仁义礼智的态度与方法是什么? ——反身而诚;强恕而行。

(5)选文5以“种五谷”设喻,目的是什么?

——说明将四端扩而充之成为仁义礼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选文6用自暴自弃阐明的目的是什么? ——阐明坚定本性追求仁义礼智的必要性。 四)、合作探究

1、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不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等于“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

2、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人原本有仁的发端,就好比五谷的种子,但假如它不能长成并结出成熟的子实(就是仁),那就像五谷没长成一样没多少价值,所以关键是要扩大充实仁的发端。

4、找出文中比喻的句子,并仿照其例,以“生命”或“宽容”为话题写两句话。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宽容是田野,可以成就大树的丰姿,也能包容荆棘的倔强; 宽容是天空,可以欣赏白云的轻盈,也能包容乌云的阴沉。

2、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那么何为 “四端说”? (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结合注释解释) ——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恻隐,就是怜恤、同情。端,就是发端。)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辞让,就是推让、谦让。 )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对错。)

3、对于人性善恶,你必然也有你的看法,请就此写一段文字,表明你的观点。

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

试卷第 1 页 共 3 页

情的心理,——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 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 产生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请尝试举出一些。

汶川大地震、《齐人一妻一妾》最能体现这羞恶之心,丝毫无羞耻之心的齐人,在乞 食了祭司剩下的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子,在孟 子的眼中,他已经是“非人”了。相反,齐人的妻妾抱头痛哭,以她们的丈夫为耻。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9.11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时,让妇女儿童先离开; 老师组织学生先离开,自己留在最后。反之小到坐车不为老人让座,大到为谋取私 利不择手段,置人于水火而不顾。

请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有羞耻之心,面对他人的丑恶行为有憎恶之 心,说明你心中保持着“性善”中“义”的一面。

自主检测: 1、一词多义:

内: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结交)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里边,与外相对) 距关,毋内诸侯(接纳) 齐侯好内(妻妾,宫女) 恶:天下恶乎定(怎么样)

非恶其声而然也(厌恶) 无羞恶之心(憎恶) 廉君宣恶言(形容词,坏,不好)

2、用斜线给划线部分断句。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 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 见爱,死也可悲!” ??????

试卷第 2 页 共 3 页

试卷第 3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0p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