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 十二五物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10 08: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武汉市 “十二五”物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2011-4-5 10:25:00 来源:武汉大学课题组

整个课题研究报告主要围绕发展现状(SWOT分析)→总体构想(发展思路、目标和战略定位)→规划布局(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布局及功能定位)→发展重点→政策措施这条主线展开研究。

一、武汉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判断

(一)从物流经济总量相关指标、物流基础设施和综合物流基地建设、物流企业现状等四个层面对武汉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

1、物流经济总量看好:武汉市物流业增加值在不断扩大,今后比重还将不断提高;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总体呈逐年递增,全市物流规模在不断扩大。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初现成效:已基本形成了以公路为主框架,连接铁、水、公、空主枢纽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物流信息化基础条件优势明显,制造业、流通和交通运输业中的大型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较高。

3、综合物流基地建设趋缓: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情况并未达到规划预期,运营情况不够理想,普遍存在建设进度较缓,运营水平较低的现象。特别是各个行政区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之间的协同发展不够,行政分割问题较为突出,物流基地建设缺乏协同性和联动性。

4、物流企业现状:发展较好或实力较强的企业多为国企或外企;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服务对象单一,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物流企业多提供运输和仓储等传统功能服务,缺乏增值性物流服务和综合性物流服务;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能力低,对信息化重视不够,已经成为制约武汉市物流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物流企业人才缺乏,物流专业人才结构、数量和质量与市场需要之间脱节,不能很好的满足武汉市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武汉市物流业发展水平分析判断

选取了全国21个城市2008年统计年鉴中GDP、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总值、批发零售业总值、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等10项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归为“物流业效益”指标,其余为“经济总量”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判断:在二十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中,武汉市经济总量排名第12位,处于中下水平;物流业效益排名第9位,处于中等水平;物流业发展状况综合得分排名第13位,处于中下水平。

(三)发现武汉市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物流市场有待规范,不同区域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之间存在竞争,物流企业的运作不规范、尤其是在物流领域的仓储与运输环节存在着大量的无序竞争;物流基础建设不足,还未形成畅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物流企业实力不强且分散化,物流企业参差不齐,尚未摆脱“小、散、乱、差”局面;满足需求的物流人才匮乏,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要大于物流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

(四)武汉市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

O ·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进一步强化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的提出

·物流标准的完善、物流技术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武汉城市圈重点项目的展开

·武汉市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区位优势

·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武汉“1+8”城市圈产业支撑

·不断推进的物流基地建设

·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 优

S

威胁T ·入世以来国外企业的影响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

·其他省市物流企业对武汉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冲击

·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不一致 ·部分地区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不足

·市内各区之间缺乏协调与合作

·物流基地建设进度滞后且缺乏整体效应

·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

·物流服务整合程度低

·信息化程度不高 劣势W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认为:应加强物流行业管理,统筹规划,协调实施;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综合性物流基地;大力培育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进程和物流技术应用等。

二、武汉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构想(即发展思路、目标及战略定位) 发展思路:

以物流业发展规划为引导,进一步优化武汉市物流业发展的物流节点网络布局;以综合性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运营为主导,推动物流业的产业聚集和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促进多式联运发展;以综合性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提升物流产业、物流服务水平;以土地、财税、金融、交通管理等政策为导向,促进企业物流向社会化物流转化,整合物流资源,促进第三方物流业发展壮大;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营造有利于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组织管理体制,构建武汉市现代物流业的“1-2-2-5”产业体系,加快武汉市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实现武汉市物流业千亿产业的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

物流业增加值“十二五”初期2011年为:658.36亿元;末期的2015年为:1260.6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2.5%,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到14-15%;力争在“十二五”末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业“1-2-2-5” 体系(即:“一个主体,二个体系,二个平台,五种物流节点类

型”)。

战略总体定位:

以服务武汉市制造业、商贸业的现代物流业为基础,以服务武汉城市经济圈产业供应链物流发展为依托,以服务于中部地区产业链和连接区域间货物中转的区域物流业为发展方向,通过构建武汉市现代物流业的网络体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物流信息平台和基础设施平台,建立起武汉市现代物流业的体系结构,培育武汉现代物流服务品牌和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产业群,确立武汉市在中部区域物流的中心城市及全国物流网络重要城市的地位。

三、武汉市综合物流区域布局(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布局及定位)

重点规划、建设武汉非集中型新港物流园区、武汉高桥综合物流园区(包括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武汉空港物流园、江夏综合物流园区和常福物流园区等五大物流园区和汉西物流中心、白沙洲物流中心、汉口北商贸物流中心、丹水池后湖物流中心、青山物流中心、关山物流中心、北湖物流中心、沌口物流中心等八个物流中心,形成武汉市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加强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的物流网络体系的衔接,逐步形成以武汉、黄石为核心节点城市,鄂州、孝感、黄冈为二级节点城市,潜江、咸宁、仙桃、天门为三级节点城市的轴辐式(Hub-and-Spoke Network)武汉城市圈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和物流圈——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武汉城市物流圈的结构模式;统一协调武汉城市圈物流业的发展。

四、政策措施导向

1、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强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领导和统一协调,建立主要区的物流领导小组和物流园区管委会机构;

2、尽快完成政府对综合性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土地划转工作;

3、加大政府对综合性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仓储设施、转运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4、以综合性物流基地的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协调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服务对象、各物流基地之间,物流企业、政府之间的服务信息、物流、金融、海关服务,提高物流服务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范围;

5、建立和加大政府对物流业财政补贴和奖励基金的力度和奖励范围。通过税收减免,扩大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等政策措施,鼓励、支持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化,鼓励、支持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鼓励、支持大型物流企业、总部物流企业入驻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

6、突破条块分割、创新运输管理机制,建立促进武汉市物流业发展、城市配送、商贸配送服务的“绿色通道”、“绿色车队”的运输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0o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