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二月调研地理试卷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04-30 12: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常州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二月调研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沙波是河床中泥沙颗粒在流水作用下移动而形成的波状微地貌,波高大于50厘米的沙波称为大型沙波。在浅水区,水流速度会受到沙波坡体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大型沙波处缓坡水流速度反而明显低于陡坡。图示意某浅水区相邻两个沙波坡体的水下剖面形态,线段H代表波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型沙波

A.位置相对稳定B.移动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同

C.移动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反D.移动方向与水流流向垂直

2.大型沙波处的泥沙颗粒

A.②地被侵蚀,并在①地堆积B.②地被侵蚀,并在③地堆积

C.③地被侵蚀,并在②地堆积D.③地被侵蚀,并在④地堆积

3.单个沙波泥沙堆积的层理结构类似于

A.冲积扇B.冰碛丘陵

C.固定沙丘D.移动沙丘

2.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总辐射日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点位于()

A.北京市B.甘肃省C.海南省D.黑龙江省

2.该地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A.1月9日阴天B.4月9日晴天C.8月9日阴天D.10月9日晴天3.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广州的河涌纵横交错,景色优美,曾经是城区居民的生活水源(下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城区内的河涌,污水易在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污染严重。117年广州开始采取“两闸联控”、“抽水补水”等措施整治河涌。其中,“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

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主要由于()

A.潮汐涨落的影响B.流域降水集中

C.城区地形起伏小D.河涌纵横交错

2.适宜采用“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的河涌是()

A.乌涌B.猎德涌C.海珠涌D.大冲口涌

4.G城人口不足3万,是享誉百年的矿山之城,其铁矿以品质优、储量大著称。所产铁矿石通过大西洋沿岸的N港输向世界。该地不仅采矿设备先进,还聚集了矿产运输、设备维护、技术支持等众多专业化协作公司,堪称现代矿山城市典范。目前铁矿石开采已由早期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

下图为G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G城铁矿开发的条件是。

A.百年的发展得益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N港冬季封冻时间长不利于铁矿输出

C.专业化公司相互协作,实现互利共赢D.开采方式的变化使开采成本不断降低

2.为实现产业多元化,G城适合发展的产业及其条件是

A.种植业——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B.乳畜业——周边地区城市数量多、市场广

C.高新技术产业——位置优越,交通便利D.旅游业——独特的极光、冰雪资源

5.某游客在兰萨罗特岛(左图)旅游时发现这个小岛由黑色的火山岩、白色的小楼、绿色的仙人掌和蔚

蓝色的大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并向南随手拍摄一张照片(右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游客在该岛还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A.大树藤蔓缠绕B.岩溶地貌广布C.海面浓雾弥漫D.水田鳞次栉比

2.右图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最可能为

A.5 时B.14 时C.2 时D.22 时

6.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下面小题。

1.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A.冰蚀谷B.断层谷C.背斜谷D.向斜谷

2.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①侧,光照较强B.②侧,热量较多

C.①侧,蒸发较弱D.②侧,降水较多

7.生物量是指一个有机体或群落在一定时间内积系的有机质总量,其在生物器官(干、枝、根、叶、皮)的分配比例与器官功能强弱有明显关系。一般而言,根系从土壤中获取的水分和养分首先供给树技的生长,水分多少影响着树被生物量的占比。下图为天山雪岭云杉个体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占比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水分条件最好的垂直范围是

A.1500-1 800m B.1 800-2 100m C.2 100-2 400m D.2 400- 2800m

2.影响干、皮生物量占比在图示垂直范围内变化的主导因索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风向

3.根、叶生物量占比随海拔升高是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根、叶生物量占比在高海拔处增大的原因是A.大风和降水少B.土层厚和强光照C.低温和强光照D.低温和病虫害8.江苏省某河口港地处淤泥质海岸,受径流和潮流的影响,港口通海航道经常发生泥沙淤积。2011年,当地政府在港口外修建了双导堤、改善了航运条件。当前,航道再次出现泥沙淤积。下图示意2008年和2013年该河口港附近海域等深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8年图中河口处-4m等深线向外海凸出最远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与2008年比2013年图中双导堤内和导堤外主要的外力作用方式分别是

A.堆积侵蚀B.堆积堆积C.侵蚀堆积D.侵蚀侵蚀

3.当前治理该通海航道泥沙淤积的工程措施有

A.延长导堤长度B.降低导堤高度C.扩大导堤间距D.增加堤内植物9.哈马丹风被称为“非洲魔鬼”。是一种像火一样的干热风,北非当地人非常地惧怕。每年的

一段时期,哈马丹风会吹向几内亚湾沿岸,給这里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哈马丹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马丹风盛行的时期是()

A.5月~10月B.6月~9月

C.10月~次年4月D.11月~次年3月

2.哈马丹风的发源地是()

A.地中海B.几内亚湾

C.撒哈拉大沙漠D.阿拉伯半岛

3.哈马丹风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暴雨B.沙尘暴

C.风暴潮D.狭管效应

10.北美洲西海岸山脉的形成与两大板块的运动有关。这两大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1.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的空间分布,虽然丙地多年平均降雪量比乙地少,但丙地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比乙地严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多年平均降雪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最大可达到

A.124mm B.149mm C.174mm D.199mm

2.影响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雪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大气环流C.纬度D.海陆位置

3.与乙地相比,丙地

①流经的融雪径流量更少②流经的融雪径流量更多

③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大④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苏丹港位于红海边,是苏丹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港区前是成片的珊瑚礁,把深海区和浅海区分隔开,其港池和航道大部分为人工疏浚形成。我国某公司在苏丹港建设了很多大型深水泊位,使这座百年老港焕发出新的生机。下图示意苏丹港码头及港池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苏丹港港区前的珊瑚礁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减缓海盐对海岸的侵蚀B.减轻地震对港区的破坏

C.削弱海浪对海岸的侵蚀D.削弱东北信风对海岸的吹蚀

2.建设大型深水泊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可扩大港口的业务范围

②可减少人工疏浚成本

③可促进当地对外贸易的发展

④可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3.区域小气候的形成与下垫面状况密切相关,下图为某一山区河谷某一时段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甲处夏季多夜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反映出( )

①时间是夜晚②时间是白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甲地附近夜雨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高,气流呈快速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低,近地面水汽快速冷凝

C.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低,气流呈下沉运动

14.读我国东部某经济发达省份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图,性别比是每百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6年,该省省外流入人口中性别比最大年龄段是( )

A.20~24岁B.30~44岁

C.40~44岁D.50~54岁

2.与2000年比,2016年该省流入人口中( )

A.男性人口数量减少B.中年女性人口明显增加

C.少年儿童性别比降低D.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加剧15.如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a、b溪流或水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60 m B.a由北向南流

C.b可能是一条人工水渠吗D.a注入b

2.暴雨发生时,甲乙丙丁中最易被侵蚀的地点及原因是( )

A.甲地凹岸B.乙地凸岸C.丙地凹岸D.丁地凸岸16.下面三幅景观图主要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三幅景观图主要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降水季节变化显著B.气温年较差小

C.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D.地表水缺乏

2.图一中平坦的顶部说明该地貌形成于

A.岩浆侵入岩B.河湖沉积岩

C.变质岩D.火山喷出岩

3.图三景观图为观测者向南拍摄照片,则该地盛行风向为

A.东风B.西风

C.南风D.北风

17.下图为某自然带林内空气年均温垂直分布日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自然带可能为

A.热带雨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地面明显比冠层高度的气温日变化小,这是因为

A.冠层获得地面辐射少B.冠层树冠浓密比热容大

C.地面获得大气逆辐射少D.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少

3.从大气垂直运动角度分析,林内空气对流最弱的时间段是

A.2-4时B.6--8时C.14--16 时D.18- -20时

18.通勤指从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交通行为,是连接生活与工作的纽带。读2017年国内GDP排名前10名城市通勤平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通勤数据表明

A.经济越发达,通勤距离越长B.通勤时间增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C.轨道交通为远距离通勤提供了便利D.我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不明显

2.下列关于表中城市通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地形影响,重庆通勤距离短于上海B.武汉各类交通方式最发达,通勤时间最短

C.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减少了通勤距离D.新区产城融合不充分,加剧了通勤负担

19.(6分)下图表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该海域

A.位于南半球,有寒流流经B.位于北半球,有寒流流经

C.位于南半球,有暖流流经D.位于北半球,有暖流流经

20.(6分)读图,某区域2017年11月7日8:00等压线分布图,判断甲、乙两地()

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B.甲地风向与乙地相同

C.甲地气压小于乙地D.甲地温度比乙地低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21.(6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暑期,家住福建省南安市的高中王老师打算带学生进行为期1个月的地理研学旅行,经过出发前的线路设计和研究讨论,师生们最终选择的方案是:福建南安新疆喀纳斯湖,师生们选择汽车为本次研学活动的交通工具。

推测他们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理由,并分析此次研学活动可能遭遇的风险。

22.(8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东到上海。

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江苏省、

浙江省、安徽省在内。

(1)在沪、皖两地中任选其一,分析两省市合作建设“皖电东送”工程的原因。

(2)概述图中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地理优势。

23.(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山脉,地表径流最终消没于敦煌市西湖保护区附近,流域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水源补给形式主要为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形成了以疏勒河干流为主的内陆水系网络,是河西走廊的三大流域之一。在疏勒河流域各类型用水量中,农业灌溉用水所占比例高达80%,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保证生态用水的呼声逐渐增多。下图为疏勒河附近地形图。

(1)描述疏勒河研究区的地形特征。

(2)简述疏勒河流域大量引水灌溉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请你为疏勒河流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24.(10分)(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位于宁夏银川西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多次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了大批建筑构件、石雕、残碑以及金属器、陶瓷器等珍贵文物。陵区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闻名于世。近年来,陵区围绕西夏文化,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富有西夏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并在景区文创专卖店实现销售,市场反馈热度高。列举两种西夏陵景区的文创产品,并说明文创产品对该景区发展的主要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B

2.B

3.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

1.从材料可知,水流速度会受到沙波坡体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大型沙波处缓坡水流速度反而明显低于陡坡,则在小型沙波处缓坡水流速度高于陡坡,故缓坡以侵蚀为主,陡坡以沉积为主,缓坡为迎水坡,故移动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同。故选B。

2.大型沙波处缓坡水流速度明显低于陡坡,缓坡迎水坡应该为流水堆积,陡坡背水坡应该为流水侵蚀。水流上坡时泥沙堆积,下坡时,泥沙不断受到流水侵蚀,侵蚀的沙粒搬运到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上堆积下来,从而促使沙波应该是缓慢向上游移动。故②地被侵蚀,并在③地堆积。故选B。

3.移动沙丘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顺着盛行风向形成的前后堆积,与单个沙波泥沙堆积的层理结构类似。故选D。

2.1.B

2.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某地的太阳总辐射日变化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对地球的影响。

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北京时间13时太阳总辐射达到最大值,也就是当地时间12点,比北京晚1个小时,可计算该地经度是东经105度左右,可能位于甘肃省。故选B。区时的计算公式是:未知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注意,东加西减,并且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2.要判断日期,从图中只能从昼长情况来判断,白天太阳升起有太阳辐射,夜晚则没有,可知,该地8时日出,18时日落,昼长为10小时,昼长小于12小时,说明昼短夜长,为冬半年,即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之间,可排除B、C两个选项;图中太阳辐射实测数据小于理论数据,说明太阳辐射被削弱了,应该是有云层的削弱作用,即为多云。故选A

3.1.A

2.C

【解析】

1.据材料中“河涌是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分析可知,“河涌”主要是指“支流”,污水在“支流”中“往复”。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使得江河下游发生潮汐。涨潮下游干流河水流入支流,落潮时支流水汇入干流,从而导致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A正确。我国属于季风气候,多数河流流域降水均较集中,这不是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的主要原因,B错误。据图

中河涌分布分析可知,城区地形北部发育多条河流,地势较高,南部河道密集、河道较宽,地势较低,城区地势起伏大,C错误。我国南方河网密集,河涌纵横交错,这不是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

2.由材料知,“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果。由图知,乌涌、猎德涌自北向南流动、大冲口涌自西向东流动,均具有一定落差,是单向涌,除河口局部受潮汐影响外,大多数水流顺畅,污水迂回往复范围小,ABD不需要建;只有海珠涌与珠江相连,联通两个河道,地势较低洼,河网密集,受潮汐涨落影响较大,最适合通过“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C正确。故选C。

【点睛】

广州市地形地貌特征为:以山地为主的东北部区域;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的中部区域;以平原为主的南部区域。

4.1.C

2.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域存在的环境及发展问题,要求学生能获取题干中的信息,试题难度较易。

1.由题干可知,G城不仅采矿设备先进,还聚集了矿产运输、设备维护、技术支持等众多专业化协作公司,专业化公司相互协作,实现互利共赢。故选C。

2.读图可知,G城位于欧洲北部,气候寒冷,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和乳畜业;该地矿产丰富,为矿山之城,缺乏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等高端人才,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该地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实现产业多元化,G城适合发展的产业是旅游业,因为该地有独特的极光、冰雪资源等,故选D。

5.3.C

2.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3.根据图示信息,该岛屿附近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加那利寒流流经的非洲海岸地区多为沙漠气候区域,寒流遇暖形成弥漫的大雾,C正确。

2.该岛屿位于西一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二者相差9小时。图片为向南拍摄的,根据图片信息,太阳应位于西偏南方向,为下午,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对应的是当地下午33时,符合要求。

【考点定位】区域地理、时差计算。

【知识拓展】时差计算方法:

3.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3)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3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3小时=35度,3度=4分钟) 3.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3)同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同是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小的在东。(2)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西经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仅对计算时间是对的,对判断方向不对)。4.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6.1.B

2.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貌成因,阴坡、阳坡的差异。

1.读图,图中岩层有明显的错动和位移,是断层构造,背斜、向斜是褶皱构造,C、D错。从成因看,该河谷为断层谷,B对。冰蚀谷为外力侵蚀形成,岩层不会出现错位,A错。故选B。

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根据图中指向标,①侧位于山脉阴面,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所以,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是①侧,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蒸发较弱,C对,A错。②侧是阳面,气温较高,水分条件较差,B、D错。故选C。

【点睛】

根据岩层形态特征,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及特征,要了解地质构造基本类型及特征。在干旱区,降水少,植被在阴坡的生长环境更好一些,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更充足,植被较茂盛。阳坡的光照条件好。7.1.D

2.A

3.C

【解析】

【分析】

1.一般而言,根系从土壤中获取的水分和养分首先供给树技的生长,水分多少影响着树被生物量的占比,枝生物量在2 400- 2800m的比重最大,说明其水分条件最好。故选D。

2.干、皮生物量占比在图示垂直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海拔升高,热量减少,干、皮生物量下降,A正确;随着海拔升高,水分可能增多也可能减少,B错误;高处空气稀薄,光照强,风向的不确定,CD错误。故选A。

3.大风不利于叶生物量的增加,A错误;海拔高处土壤较薄,B错误;低温和强光照有利于根、叶生物量占比增大,C正确;病虫害会导致生物量减少,D错误;故选C。

8.1.B

2.C

3.A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得,河口处-4m等深线向外海凸出,弯曲处泥沙淤积较多、水深较浅。向外海凸出最远,说明泥沙堆积为最严重的季节,该河地处季风季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携带泥沙量最大,到河口堆积也是最严重的季节,因故B正确,ACD错误。

2.2013年与2008年相比,2013年堤内-4m 等深线向外海凸出减少,堤内其他等深线也向内海弯曲,说明堤内侵蚀增强了;堤外等深线-2米、-4米都向外海移动,说明堤外变浅了,以淤积为主,故C正确,ABD错。

3.从图中可以看出,堤内等深线变化最明显依据上题分析,堤内侵蚀较严重,泥沙不易淤积。导堤的作用是使河水流向外海时或海水涨潮时,流速集中,导致冲刷能力较强泥沙不易淤积,因此目前应该延长导堤长度,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主要应理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说明沉积严重,向内弯曲说明沉积减弱。

9.1.D

2.C

3.B

【解析】

【分析】

1.根据“每年的一段时期,这股风会吹向几内亚湾沿岸”判断,这一股风应为东北信风,当太阳直射点移到赤道以南时,东北信风会影响到几内亚湾沿岸,时间是每年的11月~次年3月。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根据“是一种像火一样的干热风”和该时期东北信风的影响范围判断,哈马丹风的发源地是干热的撒哈拉大沙漠。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根据材料“是一种像火一样的干热风”“给这里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和撒哈拉大沙漠沙漠遍布等知识推断,哈马丹风会引发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灾害,即沙尘暴。选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A

【解析】

【详解】

北美洲西部属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属消亡边界,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高大的山脉如科迪勒拉山系,多地震、火山,北美洲西海岸山脉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有关,A正确。太平洋板

块与南极洲板块边界是生长边界,形成海岭,B错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亚欧大陆东部岛弧,C错误。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了大洋洲东北部、东部的岛屿,D错误。故选A。

【点睛】

六大板块示意图

11.1.C

2.D

3.C

【解析】

1.读图多年平均降雪量最多的地区位于甲处约为150-175mm,最少的地区在(45°N,125°E)东南部约为0-25mm,所以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约为125-175mm,最大值接近175mm,所以该题选C。

2.读图甲地比乙地降雪多,甲地距离海洋较近,水汽充足,所以降雪较多,故D正确;甲乙两地地形都为山地,地形相似,故A错误;甲乙两地都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故B错误;纬度因素主要影响气温,对降雪量影响不大,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D。

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丙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丙地更易被侵蚀,所以②③正确,即该题选C。

12.1.C

2.B

【解析】

1.红海虽为高盐度海区,但珊瑚礁并不能减缓海盐对海岸的侵蚀;红海地处板块交界地带,是地震多发区,地震灾害受灾程度受地震震级、震源深度和距震中距离的影响,与珊瑚礁无关;珊瑚礁地处浅海区,能削弱海浪对海岸的侵蚀;苏丹港附近海岸确实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但珊瑚礁海拔较低,对风力的削弱作用不大。

故选C

2.建设大型深水泊位,可停泊更大的船舶,扩大港口的业务范围;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沙粒沉降较多,即使建设大型深水泊位,也需疏浚港池和航道;港口业务范围的扩大能促进当地对外贸易的发展;建设大型深水泊位,可缓解该地就业压力,但仅凭建设深水泊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故选B

13.1.D

2.C

【解析】

1.根据等压面形态,图示反映出山谷气压比两侧山坡气压高,应是山坡地面受热升温快,气温高,气流沿山坡上升。时间是白天,①错,②对。此时吹谷风,③错,④对。D对,A、B、C错。故选D。

2.甲地附近夜雨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雨,C对,D错。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低,降水是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形成,不是近地面水汽快速凝结形成,A、B错。故选C。

【点睛】

白天,山坡地面受热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谷地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山谷气压比两侧山坡气压高,吹谷风。谷地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雨。14.1.D

2.B

【解析】

【分析】

1.根据性别比是每百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读图可知2016年该省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在

50-54岁最大,根据图中年龄段的变化,可知每5岁一个年龄段,从而可以推出50-54岁性别比最大,D正确。2.与2000年比,2016年该省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总体向100靠近,整体比2000年数值降低,所以说明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得到緩解,该省为经济发达省份,D 错;与2000年比,2016年外省流入人口总数应是增加的,性别比总体下降,不能说明男性人口数量減少,A错;少年儿童年龄为0-12岁,读图可知2016年比2000年有所升高,B错;30-54岁年龄段的性别比明显减少,说明流入的女性人口明显增加,C对。15.1.C

2.C

【解析】考查等高线地图及地图知识。

1.图示等高距是20 m,a河段区间海拔高差是20~60 m,A错;河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a河由东南向西北流,B错;b河没有穿过等高线,其两侧高度一致,可能是人工水渠,C正确;a由东南向西北流,是干渠的支流,不是注入干渠的,D错。故选C。

2.甲乙丙丁四地,只有甲与丙在曲流处,暴雨发生时,直河流排水较快,而曲流处排水不畅;凹岸最易被侵蚀,丙位于凹岸;凸岸主要是堆积作用,甲位于凸岸。故选C。

16.1.D

2.B

3.B

【解析】

【分析】

试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地质作用的影响

1.由图可知该地貌为雅丹地貌,是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所以全年降水量小,气温年变化较大,地表水缺乏,以荒漠景观为主,故答案选D。

2.由图可知图一岩石顶部平坦,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所以应该为沉积环境下的河湖沉积岩,故答案选B。3.图示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迎风坡侵蚀作用较强,坡度较陡,又由于照片向南拍摄,故该地盛行西风,B项正确。故选B。

17.1.A

2.D

3.C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能看出,冠层高度达到30米以上,且冠层气温最高达到24℃以上,日变化较大,近地面空气温度变化较小,说明森林茂盛,下层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小,应为热带雨林,A正确。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均温较低,BD错误;热带草原带森林少,C错误;故选A。

2.森林茂盛,冠层高度较高,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少,地面明显比冠层高度的气温日变化小,D正确;冠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A错误;与比热容大无关,B错误;地面获得大气逆辐射少温差应该大,C 错误。故选D。

3.14--16 时冠层空气温度高于地面空气温度,形成逆温,且这种温差在选项的4个时间段中是最大的,对流运动最弱,C正确。故选C。

18.1.C

2.D

【解析】

【分析】

1.上海GDP排名第一,但通勤距离小于北京;深圳、广州GDP排名均位于天津前列,但通勤距离小于天津,因此A错误;通勤时间增长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B错误;地铁等轨道交通为远距离通勤提供了便利,C正确;通勤数据统计说明我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明显,D错误。故选C。

2.表中信息显示,重庆通勤距离长于上海,A错误;与上海、北京等城市相比,武汉各类交通方式并不是最发达,B错误;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会使通勤距离增加,C错误;新区产城融合不充分,生产生活相分离,潮汐交通问题严重,会导致产业新区与城市主城区之间在上下班时段交通拥堵问题十分严重,加剧通勤负担,D正确。故选D。

19.A

【解析】

【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海域的北部的等温线的温度是比较高的,南部的温度是比较低的,可知其是位于南半球的,又因为图示区域的等温线是向高值方向突出的,可知该海域有寒流流经,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点睛】

根据该海域的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出该海域所处的半球位置,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洋流的性质。

20.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区域2017年11月7日8:00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风力、风向、气温、气压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详解】

与乙地相比,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A错。根据等压线形态和数值的变化判断,甲地气压梯度力方向应由东北指向西南,而乙地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由西指向东,因此两地风向不同,B错。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和变化趋势判断,甲地气压应为1025~1027.5百帕,而乙地气压应为1020~1022.5百帕,甲地气压大于乙地,C错。甲地位于冷锋冷气团一侧,乙地位于暖气团一侧,甲地温度比乙地低,D正确。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21.选择汽车的理由:乘坐汽车,机动灵活:有助于丰富研学旅行的内容,提升研学旅行的实效。风险:线路气候变化大,师生身体可能出现不适应的症状而影响研学的进行;地理环境差异大,师生可能出现饮食不习惯的问题;路途遥远,可能出现交通问题以及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灾害风险。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

旅游活动交通工具的选择可以从旅游活动出发地至日的地的距离,活动的性质,旅游主体的年龄特征消费水平等方面去分析选择。选择汽车,机动灵活,到达的地方多,有助于丰富研学旅行的内容,提升研学旅行的实效。但是由于线路相对较多,可能因为气候变化大,师生身体出现不适应的症状,从而影响研学的进行。地理环境差异大,师生可能出现饮食不习惯的问题。路途遥远,可能出现交通问题以及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灾害风险。

22.(1)上海市:引进安徽的能源,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安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上海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2)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等级高、密度较大,资金、技术力量雄厚;路网密度较高,海陆空交通便利,区内、对外联系紧密;基础设施较完善、政策支持等。

【解析】

【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较容易。

【详解】

(1)本题考察知识点为区域经济联系。在区域经济联系过程中,上海输出的是资金和技术,安徽输出的是电能。安徽有淮南、淮北等煤矿,“皖电东送”工程,有利于变当地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以引进上海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上海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不足,“皖电东送”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在利用煤炭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粉尘等,大气污染严重,“皖电东送”可以减上海煤炭的使用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本题可参考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条件,从地理位置、交通、科技、劳动力、技术、政策、产业基础等方面考虑。长江三角洲位于沿海地区,我国南北方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等级高、密度较大,资金、技术力量雄厚,度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强;上海港位于长江入海口,居我国大陆沿海南北航线的中点,是长江三角洲上的河口港,可兼作海港,区域内路网密度较高,海陆空交通便利,区内、对外联系紧密;长三角地区工业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较完善、有国家政策支持。23.(1)南北部以山地为主,中部以盆地(谷地)为主;地势总体上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河流水量减少,下游断流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灌区土地盐渍化严重。(3)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分配水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任答2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形特征,大量引水灌溉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

【详解】

(1)可根据河流的流向和地势的走向判断地形地势特征。读图可以看出,该区域南北部以山地为主,中部以盆地为主;地势总体上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引水灌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从水文、生物、土壤等方面入手,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进行回答。水文:疏勒河流域大量引水灌溉,河流水量减少,导致下游断流。生物:下游断流,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大量引水灌溉,不合理灌溉,导致灌区土地盐渍化严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zc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