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曹启龙习题集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25 19: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章 货币概述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铸币 2、银行券 3、表征货币 4、现金 存款5、电子货币 6、银行7、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8、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9、平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10、良币11、劣币12、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13、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发行保证制度14、流动性15、现金 活期存款 准货币 16、货币材料的确定 二、 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 C 6、A 7、C 8、B 9、A 10、B 11、C 12、A 13、B
三 、是非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错 8、错 9、错 10、对 11、错 12、错13、错 14、错 15、对 16、错 17、错 四 、名词解释
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2、代用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3、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 4、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
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
5、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金块;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保证金。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6、本位币: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7、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8、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
9、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10、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11、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12、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13、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五、 简答题
1、答案要点: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其构成要素有: (1)货币材料的确定。
(2)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4)发行保证制度。
2、答案要点: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基本特征有: (1)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货币,它是一种价值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黄金基础也已经消失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债务凭证,信用货币流通也就是银行债务的转移。
(3)具有强制性。它是法定货币,银行发行的强制流通使用。
(4)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3、答案要点: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答案要点: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双本位制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
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5、答案要点: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首先,由于币制相对稳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能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其次,信用关系不受币值波动的影响,促进信用的发展;再次,各国货币含金量的比率相对稳定,外汇市场也比较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保证了对外贷款和投资的安全性。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两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第一,这两种货币制度没有铸币流通,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可能性;第二,银行券不能兑换自由黄金,一旦过多就会贬值;第三,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国货币制度依附于外国货币制度,一旦外国货币制度动摇,本国货币制度也必然动摇。 六、 论述题
1、答案要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⑴ 货币是商品; ⑵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⑶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⑷ 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 2、答案要点:
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⑴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货币;
⑵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⑶ 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⑷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⑸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发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第二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2、偿还、付息、价值转移 3、借贷资本4、 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5、商业、银行、国家、消费、国际6、延期付款,预付货款 7、银行信用8、股息收入,资本利得
9、 债务人,债权人,权利凭证10、债务人、债权人、债务凭证
11、出票人(债权人),付款人(债务人),持票人(受款人);汇款人,发票人(汇出银行),持票人(受款人),付款人(兑付银行) 12、支票存款储户,银行,付款命令13、名义利率 二、不定项选择题
1、C 2、C 3、A 4、D 5、A 6、D 7、D 8、C 9、B 10、A 三、判断题
1、× 2、× 3、√ 4、х 5、√6、× 7、√ 8、√ 9、× 10、√ 11、х 12、√ 13、√ 14、х 15、х16、х 17、х 四、名词解释
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2.利息:是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
3.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商业票据可以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转让。
4.利息率:利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的比率
5.票据贴现:当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而又需要进行支付时,票据持有人就可以背书,然后把它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进行支付,这种活动称作票据贴现。
6.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是重要的融资形式。
7.政府信用:是指以政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政府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政府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8.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它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9. 金融工具(信用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10.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它是国际间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信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11.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债权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济风
险的集中体现。
12、金融衍生工具:指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 13、名义利率:指货币数量所表示的利率。
14、实际利率:指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利率。 五、简答题
1、信用在商品经济中有哪些职能? 答案要点:
⑴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 ⑵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 ⑶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
⑷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 ⑸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⑹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2、简述是信用工具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答案要点:
⑴信用工具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⑵基本要求: ①偿还性 ②收益性 ③流动性 ④安全性
3、简述信用风险的涵义、产生原因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
(1)信用风险的含义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债权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2)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由于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引发信用过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所掌握的信息量不同,一般债务人比债权人更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信誉程度,即拥有私人信息或隐藏信息。所谓逆向选择,即为债权人因私人信息的存在而无法甄别债务人的真实类型。所谓道德风险是指债务人运用哄骗和寻租等手段作出有害于债权人的行为。 (3)信用风险的特征 ①客观性 ②传染性 ③可控性 ④周期性
4、论述利率的含义及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各种因素。 答案要点:
(1)利率,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 (2)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①平均利润率 0≤利率≤平均利润率
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率要受平均利润率的约束。
②银行成本:一是借入资金的成本,即银行吸收存款时对存款人支付的利息。二是业务费用。 ③通货膨胀预期
④中央银行政策: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有三种方式:流动性效应、收人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
⑤商业周期:在商业周期的扩张期利率上升,而在经济衰退期下降。 ⑥借款期限和风险:通常借贷期限愈长利率愈高,反之则愈低。 ⑦借贷资金供求状况(物以稀为贵)
市场上借贷资金供应紧张,利率就会上升,反之则会下降。 ⑧政府预算赤字
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水平同方向运动。即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利率会上升;反之则相反。 ⑨国际收支状况
商品市场:净出口增加,利率上升;反之则相反。 货币市场:净出口增加时,会导致利率下降; 净出口减少时,则导致利率上升 ⑩国际利率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间的利率具有很强的连动性、趋同性。 5、简述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并说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骤。 答案要点:
(1)含义: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2)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6、简述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功能与缺陷; 答案要点:
(1)涵义:金融衍生工具指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 (2)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
转移价格风险;形成权威性价格;提高资产管理质量;提高资信度。 (3)金融衍生工具的缺陷
①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对基础证券价格变动极为敏感,基础证券的轻微价格变动会在金融衍生工具上形成放大效应;
②许多金融衍生工具设计的实用性较差,不完善特性明显,投资者难以理解和把握,容易操作失误;
③金融衍生工具集中度过高,影响面较大,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危机,会形成 “多米诺骨牌效应”。 六、论述题
1、试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并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
商业信用的主要特点有:
①商业信用所提供的资本是商品资本,仍处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是产业资本的一部分。
②商业信用体现的是工商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
③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商业信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工商企业所拥有的资本量的限制。②商业信用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商业信用只能由生产商品的企业向需要该商品的企业提供。③商业信用具有对象上的局限性。工商企业一般只会和与自己有经济业务联系的企业发生商业信用关系。 银行信用的特点有:
①从资本类型上看,银行信用中贷出的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资本,因此银行信用能够超越商业资本只限于产业内部的界限;此外,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能够克服商业信用在方向上的局限性。②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它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中介,以货币形式对社会提供信用。 ③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某些缺点,成为当代经济中信用的主要形式,但它还不能完全取代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表现在:
①商业信用先于银行信用而存在,是银行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例如,一些银行信用业务就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互相补充,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商业信用与商品生产和流通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为产业资本循环服务,因而在一定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
在商业信用无能为力的地方,银行信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从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
2、信用风险有何特征?如何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的产生? 答案要点: 信用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2) 传染性 ; (3)可控性; (4) 周期性。
防范信用风险的根本,在于必须遵行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与信用风险约束机制,实现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有机结合。
防范信用风险的一般措施:
① 建立信用资金的风险与收益对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风险约束机制,完善信用制度,规范信用行为;
②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改善信用过程的信息条件,减少不确定性,尽量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
③ 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系统,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体系,提高决策精度;
④ 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监管机制,规范信用安全网的运作机制,防止信用危机的扩张和蔓延。
3、比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并谈谈我国未来融资格局发展趋势。 答案要点:
间接融资的优点:各国对金融中介的监管较严,间接融资的社会安全较强;对有良好资信记录的客户授信额度可使企业的流动性需求及时方便获得;企业保密性
较直接融资强。
局限:金融中介集中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收益,社会资金运行和配置的效率依赖金融中介的素质;难以保证新兴产业、高风险项目的融资需求。
直接融资的优点:筹资方不受金融中介的规模和风险管理的约束;在良好的信息披露下筹资者会将资金投向高效益的领域;收公平市场环境的影响,有助于资源的良好配置。
局限:缺乏间接融资中金融中介的支撑,风险度较大;缺乏间接融资中额度管理的灵活性;与保守商业秘密冲突。
我国未来融资格局发展趋势:我国融资体系的几个基本点:1)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这两种基本的融资方式都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2)在市场经济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并存的,各有不同的功用。企业筹集资本金主要应依靠资本市场,而银行性融资主要用于满足企业进行适度负债经营的需要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主辅问题要根据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我国来说,80年代形成的单一的以银行为主体间接融资体系是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产物,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4)受现有条件的约束,我国市场经济下的新型融资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恐怕实行的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制度,不过直接融资将保持一种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充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基本融资方式在竞争中正朝着互有分工、互相补充的方向协调发展。两种融资模式的界限也不断消融,向着互相渗透、融合的方向演进。在市场经济中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角色会合理归位,银企关系会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塑造,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互有分工、
协调发展,我国新型的融资体系将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从而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将在竞争中互有分工、互为补充、协调发展。至于哪一种融资方式占优或者说哪一种融资方式在数量上占有较大的比重,这完全取决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
第三章 金融市场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汇票 本票 支票 2、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3、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商业票据市场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短期债券市场 债券回购市场
4、发行市场(一级市场) 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5、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 6、国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 7、收益性 流动性 风险性、偿还性 8、公司制 会员制 9、普通股 优先股 10、贴现 转贴现 再贴现
11、股票市场 中长期债券市场 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 12、外国货币 外币支付凭证 外币有价证券 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 其他外汇资产 13、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D 5、C 6、B 7、B 8、B 9、D 10、B 11、D 12、A 13、
B 14、D15、A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7、错 8、错 四、名词解释
1、金融市场:是实现金融资产交易和服务交易的市场。
2、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是指交易资产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 3、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交易资产在一年以上或没有到期期限的金融市场。
4、第三市场:是指那些已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却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场。它实际上是上市证券的场外交易市场,是场外市场的一部分。
5、第四市场:是指不通过经纪商中介而是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直接进行大宗证券交易的场外市场。
6、一级市场:是指新发行的证券从发行者手中出售到投资者手中的市场,即证券发行市场。
7、二级市场:即证券流通市场,是指对已发行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 8、现货市场:是指证券买卖成交后,按成交价格及时进行交割的市场。 9、期货市场:是指买卖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个日期按成交时双方商定的条件交易一定数量某种商品的市场。
10、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银行与银行之间或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的临时性短期资金拆出拆入的市场。
11、大额可转让存单:是银行发给存款人按一定期限和约定利率计算,到期前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的证券化存款凭证。
12、金融债券:是金融类企业发行的债券。 13、公司债券:是非金融类企业发行的债务工具。
14、转贴现:是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
15、再贴现是指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为。
16、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即藉以清偿国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经营活动。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17、汇率:又称汇价、外汇行市、外汇牌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
18、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
19、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法。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货币市场主要功能是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主要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市场、短期债券市场以及债券回购市场等。货币市场是整个金融一体调剂流动性的重要渠道,为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场所。货币市场利率在利率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答案要点:
第一市场即证券交易所市场,即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第二市场即
非上市股票或债券的场外交易市场。第三市场是已上市股票或债券的场外交易市场。第四市场则是指不通过经纪人中介而是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直接进行大宗证券交易的场外市场。 3、答案要点: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银行与银行之间或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的临时性短期资金拆出拆入的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有: (1)只允许经批准的金融机构进入。 (2)融资期限较短
(3)交易金额较大,且不需要担保或抵押。
(4)交易手续简便,一般通过电话洽谈,由全国性资金清算网络完成交割;利率由双方协商决定,随行就市。 4、答案要点:
大额可转让存单与普通的定期存单不同:
第一,它有规定的面额,面额一般很大。而普通的定期存款数额由存款人决定。 第二,它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转让,具有较高流动性。而普通定期存款只能在到期后提款,提前支取要支付一定的罚息。
第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通常高于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并且有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按照浮动利率计息。
第四,通常只有规模较大的货币中心银行才能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 5、答案要点:
债券回购交易是指债券买卖双方在成交的同时就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价格再进行反向交易。
回购报价一般用拆借资金的年利息率表示。购回价格为每百元标准券的购回价: 购回价格=100+回购报价 ⅹ(回购期限/全年天数)ⅹ 100 6、答案要点:
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即藉以清偿国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经营活动。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外汇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必须以外币表示 ;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较充分的可兑性。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有:
⑴ 微观层面功能: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⑵ 宏观层面功能:实现储蓄投资转化;资源配置;宏观调控。 2、答案要点:
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是金融工具最重要的三个特征。三特性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收益性与风险性呈正向相关关系,即所谓“高风险、高收益”。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对于通过到期赎回方式获得的流动性而言,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之间存在反向相关关系;但是,对于主要通过市场转让途径获取的流动性,流动性与风险性又呈反向相关关系。 3、答案要点: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资本市场的功能:
(1)首先要把握资本市场的特点。资本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短则至少为1年,长可达数十年;市场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
要。例如,开办新企业,更新改造或扩充厂房设备,国家长期建设性项目的投资等等,除了利用企业自有资本以及向银行借入中长期贷款外,需要去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等筹措资金;资金借贷量大。巨额的资金主要用以满足长期投资项目的需要;市场交易工具收益较高而风险也大。资本市场的功能来自于资本市场所具备的特点。而核心特点则要抓住资本市场的长期性。
(2)把握资本市场的两个市场层次——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证券发行市场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证券的市场,又被称为一级市场。发行市场与证券流通市场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证券市场。对于证券发行人来说,两个市场在便利发行人筹资的同时,又对其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约束。对于投资者来说,他可以在流通市场上根据自身利益需要,自由选择证券,用脚投票。把握两个市场的运行机制,有助于理解资本市场的功能。
(3)资本市场的具体功能分析。①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由于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收益较高,能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他们在踊跃购买证券的同时,向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额长期资金来源。②资本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在资本市场中企业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证券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生产要素部门间转移的障碍。实物资产的凝固和封闭状态被打破,资产具有了最大的流动性。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可根据社会需要,通过控股、参股方式实行兼并和重组,发展资产一体化企业集团,开辟新的经营领域。另外,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其资金来源不受个别资本数额的限制。这就打破了个别资本有限且难以进入一些产业部门的障碍,有条件也有可能筹措到进入某一产业部门最低限度的资金数额,从而有助于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和重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③资本市场有利于企业重组。企业
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组建股份公司,也可以通过股份转让实现公司的重组,以调整公司的经营结构和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兼并重组离不开资本市场。由于各投资主体直接代表了各方的利益,市场主体的相互约束能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制衡整体,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发展能力。
④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资本市场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筹资者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只有那些发展前途且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才能在资本市场上立足。这样,资本市场就能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同时也能激励所有的上市公司更加有效地改善经营管理。正是通过这种机制的作用,促成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使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另一方面,在产业、行业周期性的发展、更迭过程中,高成长性的企业和行业通过资本市场上的外部直接融资,进行存量与增量的扩张与重组,得到充分而迅速的发展,率先实现并推动其他产业的升级换代。 4、答案要点: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证券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的关系:
(1)证券发行市场的定义、活动及功能。发行市场又称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行的市场。凡新公司成立发行股票,老公司增资发行股票,政府及工商企业发行债券等,构成发行市场的活动。在发行市场上,发行人或者自己直接,或者借助中介机构的帮助发行证券。由于中介机构有丰富的经验和大量信息,绝大多数的证券发行均通过它们完成。发行市场通常无固定场所,是一个无形的市场。发行市场在发挥融资功能的同时,还发挥价值发现与信息传递的功能。好的发行市场能够相对准确地确定金融资产价值。
(2)证券流通市场的定义、活动及功能。流通市场又称次级市场或二级市场, 是
对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当股东想转让股票或债券持有人想将未到期债券提前变现时,均需在流通市场上寻找买主。当希望将资金投资于股票或者债券等长期金融工具的人想进行此类投资时,可以进入流通市场,从希望提前变现的人手里购买尚未到期的的证券,实现投资。股票流通市场的主要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但也有场外市场;债券二级市场则主要以场外市场为主。流通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如果没有流通市场,许多长期融资将无法完成。流通市场同样具有价值确定的功能。
(3)证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
构成统一的资本市场。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存在的前提,没有证券的发行,自然谈不上证券的再买卖;有了发行市场,还必须有流通市场,否则,新发行的证券就会由于缺乏流动性而难以推销,从而导致发行市场萎缩以致无法生存。另外,如果发行市场价值发现功能较弱,也会影响流通市场的价值发现的效果。例如,由于种种原因使发行市场定价普遍低时,会使流通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助长过度投机,不利于市场正常发展。
第四章 金融机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商业银行 储蓄银行 信用社 2、保险公司 养老基金
3、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投资组合 分散风险 专家理财 规模经济 5、公司型基金 契约型基金 6、封闭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
7、信达 华融 东方 长城 8、中央银行 9、商业银行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C 5、D 6、A 7、A 8、B 9、C 三、是非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错 5、对 6、错7、对 8、错 9、错 10、错 四、名词解释
1、储蓄银行:指办理居民储蓄并以吸收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 2、信用社:又称信用合作社,是一种互助合作性金融组织,其资金来源于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和吸收存款。
3、金融公司:指通过出售商业票据、发行股票或债券以及向商业银行借款等方式筹措资金,并用于向购买大型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者或小型企业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
4、共同基金:又称为投资基金,它是一种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份或受益凭证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再以适度分散的组合方式投资于各种金融资产,从而为投资者谋取最高利益的间接金融投资机构或工具。
5、公司型基金:指基金本身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自身的股份,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的股份成为基金的股东,并凭股份领取股息或红利。
6、契约型基金:它是由委托者、受托者和受益者三方订立信托投资契约而组织起来的基金,由委托者根据契约运用信托财产进行投资,并由受托者负责保管信托财产,并提供会计核算及其它服务,而投资成果由受益者享有。
7、封闭型基金:指基金发行的股份相对固定,一般不向投资者增发新股或赎回旧股,但投资者可以将基金股份在二级市场按市场价格买卖的投资基金。
8、开放式基金:指基金发行的股份总额不固定,投资者可随时从基金购买更多股份或要求基金将自己手中的股份赎回变现,购买和变现价格取决于基金的净资产价值的投资基金。
9、金融机构:狭义的金融机构仅指那些通过参与或服务金融市场交易而获取收益的金融企业。广义的金融机构则不仅包括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而且包括金融市场的监管者,如中央银行等以及国际金融机构。
10、政策性银行:由政府投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信贷融资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经营目标是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等方式,有特定的服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竞争。
11、养老基金:是一种向参加养老金计划者以年金形式提供退休收入的金融机构,其资金主要来自劳资双方的资金积聚和运用积聚资金的收益。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答:存款型金融机构是从个人和机构接受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社。契约型金融机构是以合约方式定期、定量地从持约人手中收取资金然后按合约规定向持约人提供保险服务或养老金的金融中介机构。它包括各种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创造存款,主要负债为存款,主要资产为各种贷款以及债券;而后者主要负债为收取的保费和雇员及雇主的缴款,主要资产为债券、股票及抵押贷款。
2、答案要点:答: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基金,购买基金股份,再通过其以适度分散的组合方式投资于各种金融资产,所以购买共同基金是一种间接投资。其机制特点是投资组合、专家理财、规模经济。
3、答案要点: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与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相比,他们的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并根据具体分工的不同服务于特定的领域。
4、答案要点: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是“ 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 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 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
5、答案要点:中央银行是主导地位,商业银行和各专业银行是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等。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我国现已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具体职能包括发行人民币、依法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进行监管、经理国库、管理外汇储备等。
三家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国家开发银行负责国家基建的政策性业务;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为扩大机电产品与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提供政策性业务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处于主体地位,主要从事存款、贷款结算等具体金融业务。
还有其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2、答案要点:
相同点:
(1)都设立有中央银行及中央金融监管机构; (2)金融机构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3)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比较庞杂;
(4)金融机构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金融体制的变革不断进行调整的。
不同点的主要表现:
(1)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政府,独立性较小,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都要服从于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
(2)中国的金融机构以国有制为主体;
(3)中国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数量相对不足; (4)中国政策性银行地位突出,但其业务运作机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资金“大锅饭”体制的弊端;
(5)中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仍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
(6)中国的专业银行发展缓慢,国外较为普遍的房地产银行、为中小企业股务的银行和消费信贷机构,在中国都未建立;
(7)中国的保险业比较落后,保险机构不多,特别是地方性保险机构有待发展,保险品种少,保险业总资产和保费收入与中国经济总体规模、人口规模相比较显得太小;
(8)中国的金融法规尚不健全,由此造成了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的不规范和无序竞争。
第五章 商业银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英格兰银行2、《巴塞尔协议》3、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以股份制公司形式组建而成4、信用中介5、信用中介 支付中介6、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7、银行资本 银行负债8、库存现金 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 库存现金9、现金资产 贷款 证券投资10、结算业务 租赁业务 信托业务 代理业务 信用卡业务11、资产证券化12、流动性 安全性 盈利性13、资产管理 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14、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信息中介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B 5、D 6、C 7、C 三、是非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错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 10、对 四、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业务,该业务是商业银行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
3、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将通过负债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使其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4、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
5、储蓄存款:在中国专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是银行负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支票存款:是银行流动性最高的一项负债,其所有者可以随时要求提取账户中的余额,也可以向第三者开出支票,由第三者凭支票到开户银行要求付款。 7、储蓄:广义的储蓄是指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所有货币收入扣除各项生产性和消费性支出后的剩余部分。狭义的储蓄指储蓄存款。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再次,商业银行也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1) 不同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为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提供金融服务。而中央银行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创造基础货币,并承担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监管金融机构的职责。
(2) 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并吸收活期存款;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 2、答案要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分为银行资本和银行负债两大类。由于各国金融体制的差异合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不同,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也不尽相同。一般有存款和其他负债组成。美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支票存款、非交易存款、其他负债。
支票存款可以直接起到交易媒介的作用,曾经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非交易存款不能直接充当交易媒介,其流动性较低。
3、答案要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分为: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其他资产业务等。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维持正常经营所必需的,为了避免发生流动性危机,银行总资产中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现金资产占总资产比率不是越少越好。
4、答案要点:储蓄存款和储蓄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储蓄的原始意义指的是贮藏,而储蓄存款则是银行负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货币信用制度下,储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储蓄是指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所有货币收入扣除各项生产性和消费性支出后的剩余部分。狭义的储蓄指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概念在国内外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储蓄存款专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 5、答案要点: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1)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的能力。
(2)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控制风险、弥补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 (3)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力求获得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有:
(一)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受信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银行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又通过授信业务,把资金投向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
成为银行资金运用。
(二)支付中介。商业银行作为货币经营机构,具有为客户保管、出纳和代理支付货币的职能。
(三)信用创造。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运用所吸收的活期存款进行贷款或投资,通过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过程,形成存款货币的成倍扩张或收缩。
(四)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过程中所获取的大量信息,凭借这些优势,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它服务。
2、答案要点: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四个阶段。 (1)资产管理(The Asset Management)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商业银行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环境下,在当时较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管理。
资产管理依其提出的顺序又有以下三种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The Liability Management)
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有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管理为主。
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性负债,即通过“购买”资金来实施。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伴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而产生的。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在资金的配置、运用以及在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及银根松紧等变动情况,对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和配置,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的目的。
第六章 中央银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英格兰银行2、中国人民银行3、中央银行、政府4、票据交换所5、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B5、A 6、A 7、D 8、D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错 5、错 6.对7.对 8.对 9.错 10.对 11.错 四、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 ------ 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2、最后贷款者 ------ 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即在商业银行资金周转困难时,中央银行通过贷款等手段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3、存款准备金 ----- 在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保留的应付客户提取存款需要的准备金,其中法律规定必须存储于中央银行的部分,叫法定存款准备金。
4、超额准备金 -----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 5、再贴现 ----- 商业银行将其对工商企业已经贴现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办理贴现的资金融通行为。再贴现利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重要调节工具。 6、清算业务 -----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五、简答题
1、试述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 答案要点:
⑴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⑶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 2、试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 答案要点:
中央银行的产生是银行券统一发行的要求、是全国统一而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机构的要求、是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要求、是代表政府专门从事金融业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的要求
3、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有哪几种制度形式? 答案要点:
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主要有四种形式: (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2)二元的中央银行制度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4)准中央银行制度
4、试述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及其职能 答案要点:
我国中央银行的性质:
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我国中央银行的职能:
(1)审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置或撤并。
(2)领导、管理、协调、监督、稽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 (3)经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4)管理企业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管理金融市场。 (5)代表政府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5、试述中央银行在支付体系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
⑴作为支付体系的使用者。 ⑵作为支付体系的成员。 ⑶作为支付服务的提供者。 ⑷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人。 六、论述题
1、怎样看待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答案要点:
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
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中央银行的性质集中体现在中央银行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具体说包括其地位的特殊性、业务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 ⑴地位的特殊性
目前世界各国几乎都设有中央银行,就其名称而言,不尽相同。但就其所处的地位而言,都处于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中心环节,它是统制全国货币金融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全国信用制度的枢纽和金融管理最高当局。通过中央银行,贯彻国家的金融政策意图;通过中央银行宏观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运用,实现国家对整个货币量的吞吐,以把握经济发展的冷热度;通过中央银行,行使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监督和管理,以实现金融业的稳健和规范经营;通过中央银行,加强国与国之间的金融联系和合作。可见,中央银行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体现者,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是政府在金融领域的代理,也是在国家控制下的一个职能机构。它的宗旨是维持一国的货币和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充分就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⑵业务的特殊性
中央银行享有发行货币的特权,不以盈利为目标。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发行的货币,同时也接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所以它不能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也不能开展平等的竞争。 ⑶管理的特殊性
中央银行虽然拥有各种金融管理权,但它与一般的政府管理机构毕竟有所不同:一方面,这些管理职能,无论是对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贷、发行业务等,还是对政府办理国库券业务,以及对市场发行和买卖有价证券业务等,中央银行都是
以“银行”的身份出现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不是单凭行政权力行使其职能,而是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如计划、信贷、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有关法律等去实现。中央银行本身不参与业务,而是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引导和管理,以达到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还有,中央银行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它处于特殊地位,不偏向任何一家银行,而是作为货币流通和信用管理者的身份出现,执行其控制货币发行和调节信用的职能,从而达到稳定金融的目的。
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宏观调控的银行。
(1)发行的银行。从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看,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最先具有的职能,也是它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货币发行权的垄断有利于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金融政策,适当调节货币供应量,防止分散发行造成货币供应量失控,影响币值稳定。
(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并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而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活动施以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职能实现的。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集中存款准备。为了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同时也便于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各国法律都规定,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交存一部分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利用这些存款准备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银行度过客户集中提现的危机,同时也可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再贷款或再贴现,使之成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手段。②充当最后贷款人。当工商企业缺乏资金时,可以向商业银行借款。但当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足,而
其他同行也头寸过紧无法提供资金帮助时,商业银行便可求助于中央银行,以其持有的票据要求中央银行予以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必要时还可向中央银行申请信用再贷款,从而获取所需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最终贷款人和坚强后盾,保证了存款人和银行营运的安全。③全国票据清算中心。商业银行因业务关系相互间每天都要发生大量资金往来,需要及时核算。而各家银行都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帐户,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业务就可以通过这些帐户转帐和划拨,整个过程经济而简便。④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中央银行独立,或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一起对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主要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来承担。
(3)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等几个方面。 (4)中央银行是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银行
①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如何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问题。宏观经济调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货币政策已成为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重心。货币政策一般也称之为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经济目标而在金融领域所采取的方针和各种调节措施。具体地说,货币政策是国家货币管理当局(通常为中央银行)通过其本身的货币信用业务活动,运用利率、汇率、存款准备率、信贷及债券买卖等经济手段和行政、法律手段影响金融机构及整个国民经济来实现的。
货币政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价格、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货币政策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币值和物价的变化、资本(资金)流动及其投向和投量的变动,以及社会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总是集中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表现出来。可见,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也就是它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职能作用发挥的过程。
②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社会总需求从价值形态分析是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要保证宏观供求平衡,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至关重要。换言之,中央银行要实现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必须以货币供给量这一中间目标的实现为传导。
③实施宏观金融的监督和管理。中央银行除了担负起组织和调控货币供应职责外,作为一国的金融管理当局,必须负有对本国辖区内的金融机构,包括本国及外国银行、内外合资银行等的监督和管理的责任。如,中央银行依据《银行法》的有关规定,要求一切吸收存款的机构向其注册,请求批准。凡在国内新建立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或本国银行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均必须经过中央银行批准,按照立法程序完成登记注册手续,并定期呈报材料,接受监督。中央银行有权制定一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管理规章细则,经常检查它们的业务和账户,了解业务经营状况,在必要时向其发出政策性通告与训令,使之遵循有关金融政策和法令。中央银行还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以控制金融市场,使之服从政府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要求。
第八章 货币供给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活期存款 通货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负债 各种流动性较高的非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负债 2、准货币
3、货币供给 货币当局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4、存款总额 原始存款
5、准备金 存款人提取存款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出售有价证券 6、存款准备金 现金
7、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 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 定期存款比率 通货比率 超额准备金比率 8、社会公众
9、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社会公众 10、活期存款
11、直接发行通货 变动黄金、外汇储备 实行货币政策 12、货币供给量 基础货币
13、货币当局的负债 社会公众持有的通货
银行的负债 银行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14、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15、货币存量 货币流通速度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C 5、D 6、B 7、B 8、A 9、C 10、C 11、B 12、A
13、B 三、是非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6、对 7、错 8、错 9、对 10、错 11、对 12、对 13、错 14、错 15、对 16、对 四、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将决定于客观的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而不是决定于货币当局的主观意志。
2、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指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特别是货币政策决定,而与经济运行过程及经济内部的各种因素无关。
3、货币的存量: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于整个经济当中的货币总量。 4、货币乘数:也称为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于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5、存款乘数: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 6、原始存款:指银行的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7、派生存款:指由银行的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而引起的存款。
8、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流动资产储备。 9、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吸收存款总量的比例。
10、基础货币:指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通货)构成。
11、通货: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
12、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实际保有的准备金总额减去法定准备金所得的余额。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引起成倍的派生存款的过程。一家银行获得原始存款后发放贷款将使另一家银行获得存款,而另一家银行也因此可以发放贷款,从而使第三家银行也获得存款,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原始存款将创造出成倍的派生存款。原始存款和存款准备金比率影响着派生规模,分别与其成正比和反比。 2、答案要点:基础货币指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通货)构成。
在货币乘数一定时基础货币的规模决定了整个货币供给量的规模,它的变动将引起整个货币供给量的同方向的成倍变动。
3、答案要点:货币乘数也称为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于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根据乔顿货币乘数模型,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是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 、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通货比率及超额准备金比率。
5、答案要点:
1. r=10000/50000=20%
存款乘数=1/r=1/20%=5 存款总量=50000*25=250000 b、5000元。 c、没有变化
存款乘数=1/ r +e=1/ (10%+10%)=5 D=A/r=50000/10%+10%=250000(元) d、存款货币会成倍增加,存款乘数会提高。 D=A/r=50000/10%=500000(元) 存款乘数=1/10%=10
e、存款乘数会成倍收缩,其收缩倍数为10倍。
存款货币会成倍减少,D=A/r=(-2000)/10%=-20000(元)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过程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引起成倍的派生存款的过程。
(1)假设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且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多倍扩张如下:
商业银行接受这10000元现金原始存款后提取其中的10%即1000元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剩余的9000元发放贷款,由于不考虑现金漏损,贷款客户必将全部贷款用于支付,而收款人又将把这笔款存入另一家银行,这将使另一家银行获得存款9000元,另一家银行在提取10%准备金后将剩余的8100元作为贷款发放,这又将使第三家银行获得存款8100元……,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原始存款将形成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一直到全部原始存款都已成为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为止。
如果以D表示存款总额,A表示原始存款,r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可用D=A/r表示。全部银行存款货币为D=10000/10%=100000元,1/r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存款乘数,故存款货币乘数为10倍,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2)修正:如果考虑“漏损”、定期存款比率和超额准备率,则存款乘数=1/k+rd+t*rt+e。其中k是通货比率,rd是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t是法定定
期存款准备金率,t是定期存款比率,e是超额准备金率
(3)存款货币多倍收缩过程与多倍扩张过程正好相反,在银行没有剩余准备金时,如某存款人以现金形式提取其存款10000元,将使该银行的准备金减少了10000元,但由于1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它只能减少1000元准备金,此时它就发生准备金短缺9000元,必须通过收回贷款9000元予以弥补,这样将使其他银行因此而减少存款9000元进而准备金短缺8100元,并同样通过收回贷款予以弥补,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如此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存款总额将成倍减少。
减少的倍数与存款扩张的倍数是一致的。
2、答案要点:通货比率变动主要决定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
影响人们资产选择行为进而影响通货比率的因素主要有五个: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银行体系活期存款的变化、收入或财富的变动、其他因素。通货比率的变动将对货币供给量产生负的影响。
第9章 货币均衡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货币 2、潜在货币 3、流通速度 4、存款货币 5、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6、动态 7、利率 8、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9、货币均衡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A5、C 6、A 7、B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6、对 7、错 8、对 9、对 10、错 四、名词解释
1、货币均衡: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
求总体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等,就称之为均衡;如果货币供求不相等,则谓之失衡。
2、社会总供给: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产总E。由于这些商品都是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的,因此,社会总供给也就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全部收入或总收入。
3、社会总需求: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社会的各方面实际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之和。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需求都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需求,所以,社会总需求也就是一定时期社会的全部购买支出。
4、供应性调节: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人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相反,则增加货币供给量。
5、需求性调节: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人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相反,则减少货币需要量。
6、混合型调节: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大货币需要量,而是同时从两个方面人手,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二者双管齐下,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太波动之效
7、货币失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或者货币供给大小需求,或者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五、简答题
1、解释货币均衡的含义。 答案要点:
货币均衡是指实际货币供给与真实货币需求的基本一致。包含三层意思: ①是指实际货币供给量与真实货币需求量的相等。 ②是指货币供给与真实货币需求在结构上基本一致。 ③是允许货币供求有一定偏离度的广义均衡。 2、解释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含义。 答案要点:
社会总供求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合称。社会总供求平衡指的是二者基本上相适应。关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涵义,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①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货币均衡,而不是实物均衡。 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市场的总体均衡。 ③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动态的均衡。 3、试述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对策 答案要点: ⑴供应型调节
所谓“供应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人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 ⑵需求型调节
所谓“需求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人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 ⑶混合型调节
所谓“混合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大货币需要量,而是同时从两个方面人手,
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二者双管齐下,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太波动之效。 ⑷逆向型调节
所谓“逆向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中央银行不是采取“釜底抽薪”之策——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采取“火上浇油”之法——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在新的起点均衡。 六、论述题
1、什么是货币均衡?什么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试述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⑴货币均衡是指实际货币供给与真实货币需求的基本一致。包含三层意思: ①是指实际货币供给量与真实货币需求量的相等。 ②是指货币供给与真实货币需求在结构上基本一致。 ③是允许货币供求有一定偏离度的广义均衡。
⑵社会总供求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合称。社会总供求平衡指的是二者基本上相适应。关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涵义,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①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货币均衡,而不是实物均衡。 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市场的总体均衡。 ③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动态的均衡。 ⑶货币供求和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收支流量就构成了当期的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的变动,一般说来,首先是来源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有一种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货币供给在一定条件下
改变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变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供给。而联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纽带就是国民收人和物价水平。
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只是反映了简单再生产的客观要求,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动因是要求现实的总需求略大于现实的总供给。 如果把总供求平衡放在市场的角度研究,它包括了商品市场的平衡和货币市场的平衡,也就是说,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平衡。商品供求与货币供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
图中包括了几层含义:
一是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 二是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 三是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
四是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这是宏观经济平衡的出发点和复归点。
这是从商品供给出发所得出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商品供给、商品需求之间的基本关系。
第十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物价水平
2、开放型通货膨胀(公开型) 抑制型通货膨胀(隐蔽型)
爬行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 奔腾式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极度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 成本推进型 3、财政赤字型 信用膨胀型 国际收支型 体制型 4、需求决定论 总需求 5、成本推进 产品成本 6、货币 货币数量过度增长 7、生产领域 分配领域
8、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收入政策 9、控制需求 改善供给 收入指数化政策 10、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
11、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 货币供应的持续下降 12、物价水平 货币供应量 经济增长率 13、促进论 促退论 中性论 14、制度性 结构性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D 6、A7、A 8、D 9、A 10、D 11、D 12、D 13、B 14、D 15、B 三、是非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错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对 11、对 四、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2、通货紧缩:一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物价水平下降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 3、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4、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指由于产品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着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5、开放型通货膨胀:又叫公开的通货膨胀,是指在物价可自由浮动条件下,货币供应量过多,完全可以通过物价变动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
6、抑制型通货膨胀:又叫隐蔽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物价受到抑制条件下,货币量过多,但不能直接、完全地通过物价反映出来,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被强制减慢下来的货币流通速度使物价长期、迂回曲折缓慢上升的通货膨胀。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开放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两大类;按物价上涨的不同速度可分为爬行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 、奔腾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极度通货膨胀);按西方通货膨胀学说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答案要点:通货紧缩:
一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
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物价水平下降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
通货紧缩按持续时间不同,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和短期性通货紧缩;按它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可分为货币紧缩情况下的通货紧缩、货币扩张情况下的通货紧缩和中性货币政策下的通货紧缩,还可按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为伴随经济增长减缓的通货紧缩和伴随经济增长上升的通货紧缩。 3、答案要点:
(一)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观点:
(1)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为需求决定论,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
(2)后凯恩斯学派用“成本推进”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主要是由于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上涨。
(3)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的唯一原因。
(4)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在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才能找到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二)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践解释:
1. 银行信用膨胀。 2. 财政赤字。
3. 基本建设投资过度。
4. 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
5. 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 6. 经济效益低下。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一)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观点:
(1)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为需求决定论,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
(2)后凯恩斯学派用“成本推进”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主要是由于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上涨。
(3)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的唯一原因。
(4)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在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才能找到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二)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践解释: (1)银行信用膨胀; (2)财政赤字;
(3)基本建设投资过度;
(4)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 (5)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 (6)经济效益低下。 (三)通货膨胀的对策:
(1)控制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收入政策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金融学
- 习题集
- 答案
- 曹启
- 常见前后缀
- 中国电信 FTTH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1FE+1POTS SFU) - 图文
- 第三学期 国际经济法学 第八章
- 工程测量思考题
- 在全县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教案:16 庆祝奥林匹克运
- 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第十九讲 材料作文 解析(全国版)
- 2016雅思第一季度写作真题汇总
- 高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 第二章最优化方法
- 水文与水资源课堂实习
- 高二理科数学(选修2-2、2-3)综合测试题
- 欧曼汽车典型疑难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汇总 - 图文
- 第八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及答案 - 图文
-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作业 - ABC卷附正确答
- 初中数学圆中最值定值问题专题(推荐)
- 第一学期高起专不朽的艺术
-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
- 灯光师工作岗位实习总结报告范文
- 西方国家学者对人力资源领域的研究比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