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活化的数学魅力

更新时间:2023-07-26 05: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体验生活化的数学魅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

【教学意图】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颁布的《国家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而我要教学的分数又是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又比较抽象的概念。鉴于学生认识概念的顺序总是有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期间需要经历从不完全到完全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活动,这样教学易于将学习活动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着手处理:1、正确、准确地把握好认识分数的层次。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平均分、平均分后的结果是什么”。2、以多种方式理解分数的内涵。教学中设计让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来比较。3、注意发展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在实际生活中用分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整个一节课始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一份,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彩笔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感受分数

1、CAI:播放秋天森林里树叶的队形表演。

2、表演最精彩的是小枫叶队。同学门看一看它们表演的队形用到了我们已学的哪些数学知识?每次队形的变化都是每队的片数都同样多,也就是数学上说的怎么分?(平均分)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柳叶认为自己的表演也是平均分,并且同样出色,孩子们这片柳叶的表演是平均分吗? (是。因为它是沿着叶脉把一片柳叶平均分成了两队。)

4、每队3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每队9片,用数字“9”表示。那柳叶的每队不到一片该怎么表示?(半片)

5、用数学的方法如何表示这个“半片”,自己研究研究。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以柳叶变化队形设疑,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自己创造数学上的“一半”,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认识二分之一,理解1/2的意义

1、认识1/2

(1)展示学生设计的结果。

(2)古代的人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首先古埃及人是这样写的:11。你们能看懂表示的意思吗?(下边的两竖表示什么,上面的一竖表示什么?)

后来印度人改成了:2。谁来讲讲它的意思?

最后阿拉伯人写成了:1/2。这就是咱门现在用的数学上表示“一半”的方法。

看一看,阿拉伯人发明的“一半”和印度人发明的“一半”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横)你们能说出它表示什么吗?(平均分)

2、读、写1/2

(1)谁会读?(二分之一)

(2)讲解1/2 的写法:先画一条横线,下面写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上面写1,表示其中的1 份),请大家自己书空写一下。

(3)这半片树叶可以用1/2表示,另外半片可以怎样来表示呢?你是怎样想的?

3、进一步理解1/2

现在我们回头来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得到这片树叶的1/2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通过自己创造“一半”对1/2已经有了认识,再通过向学生介绍1/2的发明历史,既让学生理解了1/2的意义,又丰富里学生知识,使教学多元化。】

4、辨析1/2

老师还在一些物体上找到了它的1/2,请大家来帮我看看我找的对吗?(CAI演示)

(1)学生的画只涂了一半颜色;(2)小丑的表演服;(3)把一个三角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涂色;(4)把一个圆不平均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涂色。(5)平均分的西瓜。

【通过对生活中1/2的辨析,真正理解1/2,以及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对1/2的认识。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

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

5、你们还能说出一些像1/2这样得数吗?

(学生说:1/3、1/4、1/15……)把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

【通过让学生思考举例为导入以下的分数的认识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下面的折涂分数的打下伏笔。】

像1/2、1/3、1/4、1/15……这样的数,就叫分数。

6、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读写。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黑板上的分数。

(2)(指着1/2)中间一短横叫分数线,2是它得分母,1是它得分子。

(3)说一说1/3、1/4、1/15的分子、分母。

(4)同位交流1/3、1/4、1/15表示的意思。

【在学生理解1/2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理解其他分数,而不能掌握的孩子也能通过合作学习快速学会。从

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互助意识。】

三、认识四分之一

1、谁能把这幅图用分数表示出来?(1/4)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

2、取出一张老师为你准备好的纸(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自己动手折折、分分、画画表示出纸的1/4

3、学生交流折的1/4。说哪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图中有几个1/4 ?

四、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折出了纸的1/4,现在请你再拿出一张纸(取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请你们运用这张纸来认识你喜欢得分数。

【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这样教师既解决了后进生学习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如他们也都能用纸折出1/2、1/3这样的分数来,从而建立起分数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概念的含义,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也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如有的学生在折纸时表示出了3/4这个分数。】

2、让学生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表示的是哪一个分数,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表示。

【通过学生对学具材料的操作,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如何得出这一系列的分数,同时通过独立的操作和思考,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操作的结果让人出乎意料,不仅表示出示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而且还展示了1/8、1/10的多种折法,1/3与2/6的关系。】

四、欣赏分数,应用分数

1、刚刚我们通过对不同的图形的折折、画画认识了不同的分数,现在我们到生活中找一找哪还藏着分数?

(学生说的有钟面的例子、两个同学坐位的例子、分糖的例子、调味盒的例子、伞的例子等等。)

2、智慧眼:快速找出下面图形中用分数表示不对的地方。(主题图的变化)

3、学校为迎开封菊花花会,要重新栽种花坛和美化操场,先征求设计方案。要求如下:(1)必须让黄色占整个设计的1/2;(2)可以用多种颜色;(3)花坛设计为长方形、操场设计为正方形。

同学们,这是我设计好的操场美化方案。解释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6份,黄色涂了1/2,红色涂了2/16,绿色涂了1/4,粉红色涂了1/16,兰色涂了1/16。

我相信咱班的同学一定能设计出使我们学校最美丽的设计方案。

【在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门前有一块标牌,上面写到:“我看见了,但可能忘掉;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我做到了,便真正理解了。”学习数学也一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利于理解数学知识,最终达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设计方案为一道拓展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实践证明,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依托生活,返回生活,实践第一”。我们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在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数学,相信必能调动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教师以及“兴趣”这一老师的引导下,容易体验成功的喜悦,必然又促进他们学习的热情。这种良性的循环就是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z4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