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传统武术及文化的现代价值

更新时间:2023-09-18 06:30: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 —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学 号 xxxxxx 姓 名 xxx 学 院 专 业 时 间

论中华传统武术及文化的现代价值

女子防身制敌术 金融学院 金融学 年12月20日

2014

论中华传统武术及文化的现代价值

摘要:同中华的其他传统文化一样,由于受到发展迅速而极具观赏性的现代竞技武术的冲击,有着悠久传承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逐步受到冷落。然而,在人们更多的依靠机械的力量之后,人们的身体素质在逐渐下降,单身女性更是受到众多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更应树立正确的武术文化变革观,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武术,努力创新,促进中华武术文化向普遍化、现代化发展,提高人们的防身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中华武术;传统文化;防身;健身;

一、提出问题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近几年来,却由于中国传统武术自身功能的退化和竞技武术的冲击而受到了冷落,这种态势影响了中华武术精华的传承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是,现代社会真的不需要中华传统武术了吗?情况绝非如此。在人们出门更多的依靠各种交通工具的现代,不可避免的减少了对身体的锻炼,人们身体素质发生了普遍的降低。而各种心理问题导致的犯罪活动却经常发生,特别是最近日渐增多的女大学生失联事件,更是引起了大家对防身的普遍关注。而在这种态势下,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加强防身意识及能力便成了一个热点话题。借此机会,中华武术的再发展成为一件顺势而为、亟需进行的事情。本文从中华武术及文化现代意义出发,探讨它的再发展对当代社会人的影响。

二、论述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武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凡是了解过中华武术的人,无不惊叹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进程中,武术不断地自我完善调适,兼容并蓄,最终形成了集技击之大成,蕴涵深刻哲理的民族文化体系。但是当下,传统武术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整体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萎缩趋势。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武术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且十分有意义的课题,而从中华武术的现代价值,即其健身性、防身性及文化影响这几方面作为突破,可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策略。

(一)中华传统武术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中国武术,是一种以强身健体为主,以搏击为辅的锻炼方式,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中国武术主要内容包括搏击技巧、格斗手法、攻防策略和武器使用等技术。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源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猎等生产活动中,与野兽搏斗,从而逐渐积累了一些攻防

经验,逐渐学会了躲闪、跳远、滚翻以及运用石器、木棒劈、砍、刺等技能。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同时也正是因为它的起源,使之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各个角落,功夫也就是在我们生活当中,在我们平时生活的每个动作当中。中国功夫不仅是一种防身方法,更是一种学识,一种防守,其目的不是战争,而是和平。因此,中华武术的练习,不同于空手道,跆拳道的以攻为守,杀敌之意,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比如西方体育运动及外来武技的冲击、竞技武术优势发展对传统武术发展的负面影响、相关政策对传统武术的重视不足、社会环境及现代人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传统武术自身陈旧因素的羁绊等造成了 “民间不崇武,政府不倡议”的现状,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学习中华武术,而且现在很多训练中心的教学也是以盈利为目的,内容表面华丽,实际内容空泛。而且由于对机械的依赖,现代人的身体素质在逐渐的下降,意志力也同样由于舒适的生活而越来越低,这更加导致了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习中华武术并坚持下来。因此中国武术传承推广的现状非常的不尽人意。尽管仍有展业运动队、散打及一些民间群众业余传统武术体育项目在传播,但是它们都有着巨大的缺陷,比如为了把武术推入奥运正式比赛,我国在全运会以及国际正式比赛上推出自选套路竞赛项目,但是它割断了武术的技击和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价值取向,割断了武术的群众基础,而追求服装艳丽、动作高难、音乐震撼,以表演代替技击,表演形式艺术化,其价值取向已经偏离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本来涵义。而散打不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竞赛规则等都接近于西方的拳击和其他外国搏击项目,没有树立一个明确区别于西方搏击的特征性的形象符号,放弃了中国武术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因素,更加显示不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

(二)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尽管中华武术的起源来自于与野兽等的搏斗,但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武术不但体现了中国历代武人对攻防技击及策略上的理解,更是逐渐以自立、自强、健体养生为目标,并且带有思想冶炼的文化特征、对生命真理探索的人文哲学的特色,对中国的大众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从定义上讲,现代的中华传统武术,泛指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从文化方面来讲,中国功夫更像是一种学识,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感悟方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 无论是审美上的\形神兼备\还是健身养生中的\内外兼修\、\形神合一\或者道德范畴的\崇尚武德\、\重义轻利\等,都体现了中华武术承载着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学习中华传统武术的过程中,人们会逐渐感受到武术中所蕴含的文化观念,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通过习武可以培育人们坚毅、果敢、豁达和尚武崇德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武坛的缩影,由此更能够帮助人么克服由于安逸生活导致的意志力、自控力降低等缺陷,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效率。此外,习武不但能培养练习者战胜困难的意志,而且能增强人们竞争意识,有利于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由于中华武术是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因此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比如天人合一观、太极哲理、道观、气观等等哲学思想。

因此在人们学习时,无论从拳理拳法,还是具体动作,甚至名称,都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进而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比如习武中一个简简单单的抱拳礼,就包含了对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等高尚情操的重视,对“武不犯禁”的尊重等等。

(三)中华传统武术的健身性与防身性

中国武术具有极强的健身性与防身性。

从武术的起源及发展史来看,武术是作为人类生存的手段之一被加以广泛传播的,其直接表现为武术的防身御侵价值。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关系极其复杂。经济的发展也使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或者走上了享乐主义的道路,或者心理产生了问题,由此而生的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发生。因此,寻求一种自我防卫的有效手段已成为许多人的愿望,中华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恰恰能满足这种社会需要。它可以使人们防身制敌、主持正义、有备无患。

此外,中国武术还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由于现代社会公共及私家交通的发达,许多人出门再也用不到步行,得不到锻炼的现代人身体素质日渐下滑,有越来越多的的人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健身方法。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武术恰好适合。首先,中华传统武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及内容,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能够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池、器材的要求较低,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习。此外,中华武术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 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俱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它的这一特点为现代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比如太极拳,讲究凝神静气,身气合一,中正安舒,特别在人们焦躁渐生的现代社会,更能帮助人们静气凝神,缓解压力,是各个年龄段健身的极佳方法。

三、结论

由以上研究可得出结论,中华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其存在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对满足当今人类的健康需求,提高人们的防身意识及能力,满足人们娱乐、欣赏需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应大力提高传统武术的文化战略地位,大力宣扬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及中华武术的作用,加强对传统武术的保护和继承,促进传统武术的改革与创新。政府对传统武术的发展应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传统武术的竞赛机制,科研机制,加大对传统武术的宣传力度,为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周伟良.文化安全视野下中华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试论当代武术的文化迷失与重构[J].学术界,2007(1):59-78.

[2]王广虎,陈振勇,冉学东.中华武术发展方向的重申与再释——对中华武术“申奥”的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12(08).

[3]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J].体育与科学,2009(0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ya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