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答辩问题与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15 15: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什么是心理咨询?(职业定义和操作定义)

心理咨询不是随意的谈话和聊天,而是心理咨询师依据求助者的问题和症结从心理学原理出发,按一定程序实施的深入和有针对性的特殊过程。在心理咨询师职业理念原则的指导下,以知识和技能做支撑,从明确求助者的问题入手,到确立咨询方案,实施咨询方案、效果评估的过程,就是心理咨询。

罗杰斯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别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定义: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2.什么是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3.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畴?

答: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分为: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人的心理不健康的状态。

4你觉得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是什么?

(1)

唯物主义观点

咨询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咨询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迷信和巫术。

无论诊断还是咨询,都必须依据事实,依据严格的科学规定。

(2)

普遍联系的观点

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的观点有多重含义:

1. 身心一体的观点 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因此,咨询人员理解心理问题,应立足于这两者的结合。求助者常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

2. 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3. 整体性观点 人的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绝不是孤立的。它总

是和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限制性观点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心理咨询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也就是说,不介入、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时间上的限制 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咨询时间一般定为每次50-60分钟,两次咨询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周。 3.感情限制 是指咨询师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最终目的,不能借机满足自身的欲望或好奇心,不能与求助者建立咨访

(3)

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

(4) 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第一: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工作一开始,刚刚面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时,就应当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若无个人史根源,这种个人史根源于现实的症状之间。

第二: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同时相信来访者具有自己改变的能力和资源。

第三: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同时相信来访者具有自己改变的能力和资源。 (5) 中立性态度

5.咨询师应有的特质

5.你觉得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5个)

(1) (2) (3) (4) (5)

应有的品格:做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自我修复和觉察的能力 善于容纳他人 有强烈的责任心 自知之明

6.心理咨询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1)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或非评判性观点、非指导性原则等,就内容上讲以上几者是相同的,是指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可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心理咨询师应保持价值中立,接纳求助者,不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求助者,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不对求助者进行批评指责。心理咨询师是否遵循价值中立原则,对心理咨询至关重要,甚至是心理咨询存在的前提条件。 (2)保密和保密例外原则。保密是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对保密的理解其实不难,保密是指的一是以求助者在心理咨询中所陈述的任何内容,包括求助者的认知、行为、个性,事件、经历、体验、感受,等等,无论内容是否涉及求助者的隐私,心理咨询师都应进行保密,不将以上内容透露给无关人员。二是在心理咨询中因工作需要,带教学生和进行录音、录像等,必须征得求助者的同意。三是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职业活动中,要对求助者的个人身份信息进行保密,需使用案例时应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四是不在非职来场所向无关人员透露某些案例,而无论是否隐去了求助者的个人身份信息。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有例外:第一,当求助者的行为即将发生对自身的重要伤害时,第二,当求助者的行为即将对他人他物产生重要影响时。第三,当公检法机关出于工作的需要,而是要通知相关人员,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第四,某些特殊情况也可能会存在保密例外。 (3)避免双重关系原则。为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必须注意避免建立双重关系。是指既存在求助者与咨询师的关系,同时又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他的关系。心

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存在任何咨询室以外的联系都应视为建立了双重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如学校中的心理辅导老师、监狱中的警察兼职心理咨询师可能避免不开双重关系,需进行特殊处理。妥当的做法是通过角色转换来来解决。 (4)自我保护原则。心理咨询时,不应有无关人员打搅,咨询室的门是关闭的,但不应该被插死、锁死,咨询师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等也应以求助者保密。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个人或机构从业,不应以各种理由,将心理咨询室开设在个人家中或私人场所,这样可能潜藏着风险。

7制定咨询目标需要遵循的七个原则是什么?

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或者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

8.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9.咨询过程?(三级P275)答案不确定

答:心理咨询职业活动的过程:

(1)心理诊断:包括明确问题、明确原因、明确程度、明确诊断四大过程 (2)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制定咨询方案、实施咨询方案、咨询效果评估三大过程。而每个过程又分别包含其各自的具体内容。支撑起咨询过程的是心理咨询技术,支撑起技术的是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律、医学等相关知识。

10.心理咨询的对象和任务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类:

(1) 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2) 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

工作、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3) 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或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

或(1)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是

(1) 帮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帮助求助者深化自我认识 (3) 帮助求助者纠正错误认知 (4) 帮助求助者学会接纳现实 (5) 帮助求助者增加心理自由度 (6) 帮助求助者认识解决内部冲突

(7) 帮助求助者构建新行为和新的行为模式 (8) 帮助求助者塑造良好的个性特征

(9) 帮助求助者强化维护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与技巧。 或 (1)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2)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

(3)学会面对和应对现实

(4)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5)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

(6)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11.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咨询关系的建立

12.心理咨询为什么要收费?

答:因为心理咨询是一种服务;增加咨询效果,增强咨询师的责任感;收费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增加改变自己的动力

13.对婚恋问题的咨询,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第一:必须遵循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但是,应当在法学、伦理学之外的心理学范畴工作

第二:在婚恋心理咨询中,首先判断感情的性质和程度,然后开展工作。 第三:如果求助者处在非理性的恋爱生活中,应当帮助他们分析、梳理心理因素。

第四: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14.对婚恋问题的咨询,应锁定哪三个要点

情爱、理解、相互依附

15.什么是“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

16.什么是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还有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再举个你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答: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激发、持续时间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区别:时间和是否泛化,一股心理问题是不良情绪持续两个月之内,可以理智控制,未泛化;严重心理问题时间在2月一6月,失去理性控制,已泛化。

17.什么是泛化?

在心理学心理咨询中所谓的泛化指的是:引起求助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同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已经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小类似、无关联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

18.病与非病的三原则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 (3)人格相对稳定性

19.什么是“移情”

移情就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的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

20.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的区别?不合理的信念或是错误观念有哪些?

合理信念:大都基于一些已知客观事实;

能使人保护自己,努力愉快; 使人更快达到自己目标; 使人不介入他人麻烦;

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困扰。

不合理信念:包含更多主观臆测成分;

产生情绪困扰;

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主动介入他人麻烦;

长时间无法消除或减轻情绪困扰, 造成不适当的反应。

过分概括化、绝对化要求和糟糕至极

21.什么是“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就是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通俗地说,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地、客观地看待求助者。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且有咨询效果。 对求助者积极关注时的注意事项:P66

22. 心理咨询为什么要收费?

答:因为心理咨询是一种服务;增加咨询效果,增强咨询师的责任感;收

费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增加改变自己的动力。

23. 学员自己论文案例中的人物属什么心理问题?依据是什么?(自己一定要好好熟悉案例)

24.你的现在的工作和心理咨询的关系是什么? 25.你学心理咨询师前和学习后有那些最大改变?

26.你是一名教师,你的经历对你的教学有什么影响?(你的弦崩的紧后劲儿不足,那么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高三更多出现失眠,焦虑,紧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不良等,你如何以你的经历为鉴),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学生) 27.大学对于专业上的选择困难,现在如何看待(考察自我觉察、自我分析) 28. 心理学上的几大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人本主义学派

(马斯洛、罗杰斯);认知主义学派(埃利斯、贝克、雷米);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

29.心理状态的几大分类?

心理正常: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部分可疑神经症)

心理异常:神经症 人格障碍 精神障碍

30.诊断及鉴别诊断?(病与非病三原则;神经症的诊断依据;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病与非病三原则:

1)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根据许又新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不到3月1分;3月到一年,2分;一年以上,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需借别人帮助或处境改变才能

摆脱评2分;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开导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3分。

(3)社会功能:照常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害着评1分;中度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或改变工作,或部分工作,或某些场合不得不回避,评2分;完全不能学习工作,某些必要场合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

严重以上三项总分为3分,不够诊断神经症: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可以成立:4一5分为可疑病例。

心理问题 :

原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 时间:间断或者不间断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程度:

1) 不可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的失去理性控制;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

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

2) 社会功能: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 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

一般心理问题 :

原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时间: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间断持续两个月。 程度:

1) 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 2) 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和工作,但是效率有所下降。 3) 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

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30.神经症的诊断依据?(二级技能操作第2页)

根据许又新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不到3月1分:3月到一年,2分:一年以上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需借别人帮助或处境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开导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计3分。

(3)社会功能:照常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害着评1分:中度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或改变工作,或部分工作,或某些场合不得不回避,计2分;完全不能学习工作,某些必要场合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

以上三项总分为3分,不够诊断神经症: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可以成立:4一5分为可疑病例。

31.你案例中使用了哪些量表?量表的基本评分标准。

例如:SAS\\SDS\\SCL—90 量表的中文全称以及评分标准

31.我用的SDS SAS,问我还可以用什么?想测人格的话用什么量表

32.你的案例包括哪些内容?

1、一般资料: 2、主诉和个人陈述 3、观察和他人反映 4、评估与诊断

5、咨询目标的制定 6、咨询方案的制定 7、咨询过程

8、咨询效果评估

33. 您案例中使用了哪些咨询方法?其原理是什么?

合理情绪疗法(RET)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

ABC理论:A(外界事件)B(认知)C(情绪和行为反应)(结合案例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贝克和雷米)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系统脱敏法:让一个原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注:案例中涉及到行为疗法的话,同上自己总结。

33.什么是A.B.C.理论?(三级技能操作第132页)

答: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A是诱发事件,B是信念,C是情绪反应、行为结果。

ABC的关系:1、A不是C的直接原因:2、B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

34.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操作过程是什么?

合理情绪疗法:

(1) 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

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

析和诊断,通过对求助者交谈,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求助者ABC的过程。

(2) 领悟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求助者真

正理解并认识到:第一: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第一,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第三,求助者可能认为情绪困扰的原因与自己无关,咨询师应该帮助求助者理解领悟,引起情绪困扰的认知恰恰是求助者自己的认知,因此情绪困扰的原因与求助者自己有关,因此他们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3) 修通阶段(最主要阶段,核心内容)

所谓修通,就是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

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前面两个阶段的工作是解说和分析,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咨询师应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以修正、改变不合理信念为中心进行工作,这是整个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内容。常用方法有: 1. 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辩论是合理情绪疗法中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它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就是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点进行推理,最后引出你的观点中存在的谬误之处,从而使你认识到自己先前认知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

当涉及求助者对周围的人或环境方面的那些不合理信念时,咨询师可运用“黄金法则”,是指“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是一种理性观念。

2.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首先,使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最后,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他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学到了哪些观念。对于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的积极反应,咨询师应及时给予强化,以巩固他所获得的新的情绪反应。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更积极的方法,即让求助者想象一个情境,在这一情境之下,求助者可以按自己所希望的去感觉和行动。通过这种方法,帮助他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和目标。

3.家庭作业 认知性的家庭作业也是合理情绪疗法常用的方法。即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主要有两种形式: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

4.其他方法 在情绪方面经常使用的方法还包括对求助者完全的接受和容忍。这表现为不论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多么荒谬和不合理,咨询师也要理解和接受他们,承认并尊重他们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而不是厌恶或排斥他们。咨询师还要鼓励求助者自我接受,即接受自己好的方面的同时,也要接受自己不好的方面。 行为技术方面:自我管理程序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这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另一种方法称为“停留于此”,即鼓励求助者待在某个不希望的情境中,以对抗逃避行为和糟糕至极的想法。这些方法可以用家庭作业的方式进行,目的是让求助者有机会冒险做新的尝试,并根据行为学习原理来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彻底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此外,合理情绪疗法中的行为技术还包括放松技术、系统脱敏等。

(4) 再教育阶段(目的是重建)

主要任务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

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思维方式、合理信念等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咨询师可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与前几个阶段相同,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技能训练(自信训练、放松训练、问题解决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 认知行为疗法:(贝克和雷米)工作程序: (1)建立咨询关系 (2)确定咨询目标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模仿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系统脱敏法: (1)学习放松技巧 (2)建构焦虑等级 (3)系统脱敏

注意事项:1、如果引发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是一种,可根据不同的情境建立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等级实施系统脱敏。

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次数的多少,依个体、情境的不同而不同。

3、焦虑等级应合理,每个等级之间的跨度不能太大,可以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

4、当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时,可改用考虑其他方法。

35.合理情绪疗法的局限性、实用范围?高中生适合吗?高中生什么思维?

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合理情绪疗法假定人有一种生物的倾向性,倾向于用

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这是需要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减少或克服的。因此对于那些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求助者,合理情绪疗法认为这些人虽有可能解决情绪困扰,减少他们自我困扰的倾向性,但不会达到不再有不合理信念的程度。

其次,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领悟力较强的求助者更有效果。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对那些在咨询中拒绝做出改变自己信念努力的,或过分偏执以及领悟困难的求助者,可能难以奏效。此外,合理情绪疗法对于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等病症的人所能提供的帮助也是有限的。

最后,利用合理情绪疗法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咨询师本身有关。因为他们也可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信念,有时候会阻碍咨询取得成功。因此,咨询师也要不断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尽量减少自身的非理性成分。

35.合理情绪疗法属于哪个流派,分几步?修通用的什么方法?修通还有哪些方法?产婆术怎么辩论?

35. 苏格拉底的方法(产婆术辩论技术);黄金规则、反黄金规则

苏格拉底的方法(产婆术辩论技术):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

黄金规则---是指“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样一种理性观念。

反黄金规则——“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不合理绝对化要求。

36.还有哪些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

埃利斯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REBT) 贝克和雷米 认知疗法 (CT) 梅肯鲍姆 认知行为疗法 (CBT) 行为疗法:(基本原理及操作过程) 系统脱敏法 冲击疗法

厌恶疗法 模仿法

生物反馈法 阳性强化法

37.贝克的七种歪曲认知:

1、主观推断 2、选择性概括 3、过度概括 4、夸大和缩小 5、个性化

6、贴标签和错贴标签 7、极端思维

38.为什么使用这种咨询方法?结合案例回答。 39. 认知疗法的适用对象?

1. 对于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求助者,合理情绪疗法认为虽然能解决情绪困扰,但不会达到不再有不合理信念的程度。

2. 对年纪轻,智力文化水平较高、领悟力较强的求助者更有效果。对拒绝做出改变自己信念努力的,过分偏执以及领悟困难的求助者,可能难以奏效。不适用于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

40.该咨询案例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报告; (2)心理咨询师的评定; (3)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定;

(4)对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进行评估; (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7、学员自己论文案例中的人物属什么心理问题?依据是什么?(自己一定要好好熟悉案例)

41.什么是人格障碍/缺陷?(二级技能操作第36页)

答:ICD—10指川人格障碍的三个要素: 第一、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 第二、人格的一些方面过去突出或是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第三、对病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42.如何评估?(三级技能操作第45页)

第一、临床资料的核实’

第二、讣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 第三、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43. 放松疗法?(三级技能操作120页)

答:放松疗法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的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

44. 什么是变形,举例说明?(二级技能操作第2页)

答:心埋冲突的变形: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二是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45. 基础知识的学派和创始人?(基础知识第9页)

答:一、构造心理学(创始人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杜威和安吉尔) 三、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四、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维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五、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

46.怎样确诊症状?

答:确诊症状:答题思路:按照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分类,将各种符合的症状明确的找出来。 详细举例:

(一)、生理功能状态:躯体疾病、生理缺陷 (二)、心理功能状态:

1、认知方面(答题技巧:如没有异常症状,千万别忘写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混乱、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等。)

2、情绪、情感方面:填写格式:情绪情感方面:情绪低落、恐惧感剧烈, 3、意志行为方面(答题技巧:症状应逐条填写,如有强迫行为,则具体写门虽迫洗涤、强迫检查等。填写格式:行为方面:强迫行为(反复洗涤、反复检查试卷姓名、反复检查窗门关闭)。 4、人格方面(关注求助者人格倾向,从小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等人格特点。) (三)、社会功能状态:工作学习效率、、社会交往状态

47.什么是面质?

答:面质,又称质疑,对峙,对质,对抗,正视现实等,是咨询师指川求助者身上的矛盾。

48.什么是阻抗?阻抗的原因

答:阻抗足求助者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已公开或是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帅的分析,拖延、对抗咨询师的要求,从而影响咨询的进展。

各种心理学疗法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项的应用的方法?(二级和三级的全部疗法要掌握)

49.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有哪些?(P92)每个技术要能说出来

答:参与性技术有:倾听、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鼓励技术、重复技术、

内容反应技术、情感反应技术、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9个)

影响性技术有:面质、解释、指导、内容表达、情感表达、自我开放、

影响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运用.(8个)

50.贝克雷米的自动化思维是什么?治疗技术、心理测量量表、各种心理问题由轻到重排序

51.如果用贝克雷米的认知疗法,可以用其中的什么技术? 52.什么是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1)贝克的认知疗法

1、贝克理论的几个重要概念是:

①共同感受。所谓共同感受,是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包括从外界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等一系列过程。

②自动化思维。人们在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时,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上述认知过程,因此,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模糊、跳跃,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贝克理论中“自动化思维”的含义。

③规则。贝克还认为,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他们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依据他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他们来指导现在的行为。

2、贝克归纳的常见的七种\逻辑错误\包括:①主观推断;②选择性概

括;③夸大和缩小;④过度概括;⑤个性化;⑥贴标签和错贴标签;⑦极端思维。

3、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包括:

①识别自动化思维;②识别认知性错误;③真实性检验;④去中心化;⑤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2)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

1、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即个体对自我的不正确或不适当的评价,错误的自我概念。 2、与贝克理论的比较

共同点: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

不同点:贝克关心的是错误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观念;

雷米主要强调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即他们表现的顺序和方式以及

如何发生作用。

3、上述的错误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我的不正确或不适当的评价,也就是指错误的自我概念。雷米认为,这些错误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群集的方式表现出来。每一个错误观念的群集都对应着某一类情绪障碍。

雷米的\中心一边缘\模型主张:①每一组群集中的各个错误现念,其重要性是不同的。②有一些观念是主要的、基本的,它支配那些较为次要的观念。③有时求助者可能会轻易地放弃某种错误观念,但如果那些基本的错误观念不能根除,就仍无法改变那些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 但是,基本错误观念并不是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来,这些观念往往隐藏得比较深而不容易被发现,只有解决了哪些表层的或边缘的错误观念,才能逐渐揭示出那些处于中心位置的错误观念,而治疗手段则应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

(3)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1、关注的是求助者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并影响到个体的行为

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一样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 2、基本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想、感受、行动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 CBM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的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这样才能在不同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3、认知重组关键的作用:与REBT、贝克一样,假设痛苦的情绪来源于适应不良的想法。

4、区别是:①REBT揭露和辩论不合理想法时更直接、更具有对抗性;②梅肯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更注意帮助求助者觉察他们的自我谈话;③治疗过程使求助者更有效的应对所遇到的问题。 5、行为改变的过程及其三个阶段

①过程:内部语言;认知结构与行为的作用;结果。 行为的改变是要经过一系列中介过程的,包括内部言语、认知结构与行为的相互作用以及随之而来的结果。 ②三个阶段:

1. 自我观察。改变过程的第一步是求助者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行为, 2. 开始新的内部对话; 3. 学习新的技能。

4. (四)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5. 1、梅肯鲍姆认知行为技术的具体程序包括:①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使求

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的焦虑情境;②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③教给求助者觉察那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④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自己的想法;⑤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

6. 2、梅肯鲍姆压力接种训练模型的几个阶段是: 7. ①概念阶段:关注建立关系;

8. ②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关注教给应对技术应对相应的压力情境; 9. ③应用和完成阶段:关注移植并维持改变。 10. 3、压力管理的应用

11. ①应用:愤怒控制、焦虑管理、自信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抑郁治

疗和对健康问题的处理。

12. ②治疗:肥胖、多动、孤独、创伤应激和精神分裂患者。

(三)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1、建立咨询关系 2、确定咨询目标

3、确定问题:运用提问技术和自我审查技术确定问题

所谓提问,就是由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

(1) 运用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提问技术时,对于某些较为重要的问题,咨询

师可以:①多变换几种方式提问;②用问题指导谈话方向。

(2)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提问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求助者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合理成分。

(3)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自我审查技术是指:①咨询师鼓励求助者说出对自己的看法;②让求助者对自己的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③咨询师用特定问题让求助者注意过去忽略的经验;④让求助者在对过去忽略经验的重新评价中发现不合逻辑之处。

(4)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自我审查技术的核心环节是让求助者对过去忽略的经验重新加以体验和评价。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2)所谓表层错误观念是指:①边缘性错误观念;②求助者对自己不适应行为的直接而具体的解释。

(3)贝克和雷米纠正表层错误观念的技术包括:

①建议。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通过这个活动,求助者可以检验自己原来的解释是否正确。 ②演示。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使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

③模仿。让求助者先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

(4)贝克和雷米纠正表层错误观念的最佳技术是以上三者结合。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1)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最关键的基本步骤是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2)贝克和雷米提出的深层错误观念是指求助者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错误命题。

(3)在解决深层错误观念上贝克和雷米采用的逻辑分析技术主要包括:①灾变

祛除;②重新归因;③认知重建。

(4)运用贝克和雷米的语义分析技术时,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①与我有关的具体行为;②与我有关的具体事件。③谓语后面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1)贝克和雷米采用行为技术改变求助者的认知结构的具体做法是通过特定的行为模式,让求助者体验过去忽略的与认知有关的情绪

(2)贝克和雷米采用行为技术改变求助者的认知结构的具体做法包括:

1.咨询师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2.帮助求助者产生一些通常被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3.这种体验对求助者认知观念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1)贝克和雷米提出的认知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调动求助者内在潜能进行自我调节。

(2)贝克和雷米关于认知复习的具体做法包括:①布置专门设计的家庭作业;②让求助者阅读认知疗法的资料;③让求助者继续应用演示或模仿技术。

系统脱敏法

(一)起源和原理

1、源于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

2、重复暴露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求助者全身放松对抗,从而使刺激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3、适用:系统脱敏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二)工作程序

1、系统脱敏的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 2、基本步骤是:

①学习放松技巧:重点是面部肌肉放松,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6~8

次即可学会,要求求助者在家中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②建构焦虑等级; 建构焦虑等级表,要求求助者把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

排一个顺序,从引起最小的焦虑到最大的焦虑,从低(O)到高(100),级差应均匀,可依不同场景建立不同等级表,求助者自建,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

③逐级系统脱敏; 实物或想象。由小到大逐级循环脱敏(可反复)。焦虑数

不得高于25分,开始焦虑分数不得超过50分。 (三)建构焦虑等级

1、建构焦虑等级的方法包括:①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②将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序;③求助者本人给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打分。 2、建构焦虑等级时,应当避免的是咨询师给事件或情境指定焦虑分数。

3、建构理想的焦虑等级,应当注意做到的是以下三点:①每一级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桔抗的程度;②各焦虑等级之间级差尽量均匀; ③焦虑等级的设定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 (四)具体做法

系统脱敏训练的具体做法是:①当求助者感到焦虑紧张时,令其停止想象,全身放松;②对同一级焦虑水平,可以反复想象和放松多次;③求助者的焦虑分数低于25分,方可进行下一级的训练。 在逐级实施系统脱敏训练时,每次放松后的焦虑分数必须低于25分,才能进行下一级的训练。 (五)注意事项

1、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焦虑的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

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变化。

3、在系统脱敏过程当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此时表明等级设计得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的跨度不要太大。

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

冲击疗法、厌恶疗法、模仿法

一、冲击疗法/满灌疗法

(一)基本原理 消退抑制:迅速地将求助者置身于最恐惧的情境中,求助者产生最强烈的恐惧或焦虑,咨询师任其自然,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反转乃至消失。 (二)特点和分类

冲击疗法的另一名称是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 冲击疗法的基本特征包括:①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唤起焦虑的情境之中; ②由于恐惧的结果不会出现,求助者的焦虑迅速减轻; ③可以分为现实冲击疗法和想象冲击疗法。

现实冲击疗法最主要的特点是让求助者暴露在实际的恐惧刺激中 现实冲击疗法的特点包括:①让求助者暴露在实际的恐惧刺激中;②不允许求助者用不适应的行为应对。

想象冲击疗法的特点包括:①让求助者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之中;②可以再造创伤情境。

想象冲击疗法优于现实冲击疗法之处是治疗时对产生焦虑情境的性质无限制。 (三)工作程序

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

冲击疗法的对象应当是预先接受体格检查的求助者。

冲击疗法的禁忌对象是:①老人;②儿童;③孕妇;④高血压患者。 2、签订治疗协议

冲击疗法治疗协议的基本内容必须包括:①咨询师要讲解冲击疗法的原理;②必要时咨询师可以强制执行治疗计划; ③求助者及家属执意要求停止时,应立即终止治疗。

冲击疗法治疗协议的基本内容并不涉及收费问题。 3、治疗准备工作

冲击疗法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刺激物。

冲击疗法实施之前的具体准备工作包括:①确定刺激物;②选择治疗场地。 4、实施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的实施方法包括:①求助者穿戴简单、宽松;②监测血压、心电指标;③每次尽量做到极限水平。

实施冲击疗法,每次的极限水平的标志是冲击过后情绪逆转。 (四)与系统脱敏法的区别

1、两种都是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是缓慢暴露法,冲击疗法是快速暴露法 2、原理不同,冲击疗法的原理是消退抑制,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是交互抑制 3、冲击疗法总是把危害最大的刺激放在第一位 4、冲击疗法不需要全身放松训练这一过程 5、冲击疗法不给予求助者同情的强化 (五)注意事项

冲击疗法中止治疗的条件包括:①求助者晕厥;②求助者或家属坚决要求取消治疗而劝说无效;③求助者休克;④求助者出现通气过度综合征。

二、厌恶疗法

(一)基本原理

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性条件反射。

Cautela在1966年建议使用的改良的厌恶疗法是内隐致敏法。

内隐致敏法与经典的厌恶疗法相比,其主要特点包括:①运用了想象技术;②用可怕或令人厌恶的形象作为厌恶刺激;③优点:安全,不会伤害求助者,而且不拘条件,随时随地可行。 (二)工作程序

1、确定靶症状: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弃除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

2、选用厌恶刺激:厌恶疗法的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常用的厌恶刺激包括:①电刺激;②药物刺激;③想象刺激;④其他令人不快的刺激(憋气、羞辱、强烈的光现、尖锐的噪音以及针刺等)。

3、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厌恶疗法中施加厌恶刺激时,应注意:①必须将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紧密相连;②厌恶体验应与不良行为同步。实施厌恶疗法时,应注意使厌恶体验出现在不良行为同时。 (三)注意事项

1、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可采用厌恶疗法。 2、如果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与咨询师一定要签知情同意书。

3、厌恶疗法对靶症状的要求包括:①症状单一;②症状具体;③动作单一;④动作具体。 厌恶疗法对靶症状的要求是单一,而具体。 三、模仿法\示范法

(一)基本原理

①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行为以及行为后果,以引起求助者从事相似行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②行为主义理论 (二)工作程序

模仿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

①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有适应症,具有模仿能力(经历和心测结果) ②设计示范行为;针对具体情况,尽可能真实,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③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模仿法的基本操作程序中最重要的步骤是及时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三)具体方式

模仿法的五种具体形式包括:①生活示范;②内隐示范;③象征性示范;④角色扮演;⑤参与示范。 (四)注意事项

1、模仿法对示范者的要求是:①感染力越强越好;②与模仿者共同之处越多越好。

2、模仿法的适用对象包括:①年轻的求助者;②模仿力强的求助者。

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当适时和恰当。

生物反馈法、求助者中心治疗法、远期疗效评估的相关知识,红色部分为重点记忆哦

一、生物反馈疗法

(一)基本原理

1、生物反馈法:①借助于电子仪器;②将个体未意识到的生理功能外化为声、光信号;③让求助者根据声、光信号学会调节内脏功能。实质是\生物记录法\。 2、生物反馈法源于动物内脏条件反射实验。动物内脏条件反射的最早发现者是巴甫洛夫。 生物反馈技术的最早临床应用者是夏皮诺。 (二)工作程序 1、治疗前准备

①设立专门治疗室;②咨询师熟练掌握反馈仪的使用方法;②向求助者讲解生物反馈疗法的原理、方法、特点和功效。求助者主动参与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2、诊室训练

①求助者在进餐后30分钟方可开始训练;②求助者取仰卧位,自然地呼吸;③在选定部位安放电极;④测量肌电水平的基线值;⑤反馈训练;⑥复诊指导;⑦强化放松;⑧疗程安排。 3、家庭训练

为了巩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疗效,应当进行家庭训练。

家庭训练三项操作要求:①意念指导语,重复在诊室训练中学到的放松体验;②坚持记录自我训练日记;③开始时每天2次~3次,每次20分钟。 (三)临床常用的生物反馈仪的分类

目前,临床常用的生物反馈仪有:①肌电反馈仪;②脑电反馈仪;③皮肤电反馈仪;④皮肤温度反馈仪;⑤其他反馈仪。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反馈仪是肌电反馈仪。 (四)注意事项

1、生物反馈疗法适应症包括:①各种睡眠障碍;②各类伴有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③某些心身疾病;④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社会功能受损)。

2、生物反馈疗法禁忌症包括:①各类急性期精神病求助者;②有自伤、自杀观念、冲动、毁物、兴奋不合作的求助者;③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血压升高、失眠、幻觉、妄想等症状的求助者。

3、生物反馈疗法的四个局限性:①不是所有接受治疗的求助者都可以获益;②与普通的医学治疗有主动参与的区别;③没有治疗作用,也没有干预;④治疗效果在于求助者对信号的理解。 二、求助者中心疗法

(一)基础知识

1、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

2、求助者中心疗法创始人罗杰斯的基本假设是:①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②人有很大的潜能理解并解决自己的问题;③无需外力直接干预;④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3、罗杰斯强调的影响咨询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包括:①咨询师的个性;②咨询师的态度;③咨询关系的质量。

4、罗杰斯最富有特色的理论观点是,他强调求助者有自我治愈的能力。 (二)工作程序

1、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治疗目标可以归纳为促进个体成长为自我实现的人。 国内学者归纳的求助者中心疗法的治疗目标包括:①使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②使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③求助者变得更加信任自己;④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⑤愿意使其生命的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2、罗杰斯对咨询关系的三个观点:①咨询关系是求助者发生积极变化的充分必要条件;②不需要其他条件;③如果这些核心的条件存在一段时间,个体就有建设性的改变。

3、罗杰斯对咨询关系的六个表述:两个人有心理意义上的接触;求助者处于不一致状态时,具有攻击性或处于焦虑中;咨询师处于一致的状态或内部整合状态;咨询师无条件的接受和关注求助者;咨询师表示共情并努力交流;咨询师对求助者表达共情的交流和无条件关注是最基本的。

4、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技术包括:①促进设身处的理解技术。关注、言语交流、非言语交流、沉默②坦诚交流的技术。(艾根)不固定角色、自发性、无防御反应、一致性、自我交流③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接受、尊重、关心、珍视。

5、佩特森划分的咨询过程七个阶段的特点包括:①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的阶段,不愿寻求治疗和帮助;②开始“有所动”阶段,能触及个人感觉,内在僵硬自我开始松动;③能够流畅自由表达客观自我阶段,没有感情投入;④能更自由的表达个人情感阶段,自我体验真实,顾虑当前情感,不能完全开放;⑤接受自己的感受阶段,能清楚的认识到自我内部的不协调和矛盾;⑥完全接受过去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自我与情感协调一致;⑦变得自由开放的阶段,对治疗的领悟从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扩大到生活中的其他经验。 (三)相关知识

1.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包括:①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②人有\机体智慧\;③人是可以信任的。

2.自我理论的三个概念:⑴ 经验 ⑵ 自我概念 ⑶ 价值的条件化 3.心理失调的实质及治疗 ⑴ 心理失调的实质

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是自我概念与经验不协调。 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个体经验与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①符合个体需要冰杯感知,纳入到自我概念中;②与个体感觉不一致,被忽略;③被歪曲和否认,以解决自我概念与个体体验的矛盾。 ⑵ 心理治疗的实质

求助者中心理治疗法的实质包括:①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②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和谐。 (四)注意事项

1、体现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

2、认为治疗导向的首要责任在求助者

3、存在初学者倾向于没有挑战性的求助者的局限

4、掌握本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咨询师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三、远期疗效评估

(一)社会接纳程度评估

1、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也可以看做是本人的社会适应程度。

2、评估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时,主要评估:①求助者的行为表现;②求助者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

3、社会接纳程度的评估方法主要有:①家属或周围人的观察;②咨询师本身的审查。

(二)自我接纳程度评估

1、自我接纳程度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①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程度;②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

2、自我接纳程度的评估方法主要有:①求助者口头报告;②量表评估。

(三)随访调查

1、诊断是否正确,帮助是否有效,咨询是否成功。

2、远期疗效评估中常用的回访方式包括:①追踪卡;②通讯;③面谈;④电话。

鉴别诊断

一、神经症的定性和定量诊断 许又新的神经症定性评定方法

许又新的神经症定量评定方法

③四级评分:没有或很少时间(1分)、少部分时间(2分)、相当多时间(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4分);

④若文化水平太低,或不理解看不懂,工作人员可以逐条念给受测者听,由其独自作出评定;

⑤注意:有反向记分10题;

⑥评定后,检查结果,提醒自评者不要漏评或重复评定。 二、测验的记分

1、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粗分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

2、总粗分:20个项目分数之相加,得到总粗分(X) 3、标准分:Y=总粗分(X)×1.25,取整数 三、结果解释

SAS标准分(中国常模)

●分界值 50分 ●轻度抑郁 50-59分 ●中度抑郁 60-69分 ●重度抑郁 69分以上 四、相关知识

1、本测验由W.K.Zung于1971年编制,共有20个条目。用于评出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

2、SAS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尤其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焦虑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长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因而SAS可作为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 五、注意事项

1、由于焦虑是神经症的共同症状,故SAS在各类神经症鉴别中作用不大。 2、关于焦虑症状的临床分级,除参考量表分值外,主要还应依据临床症状特别是要害症状的程度来划分,量表总分值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

90项症状清单(SCL—90)

一、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1、按内容,分为诊断量表、症状量表、其他量表。

2、按病种,分为抑郁量表、焦虑量表、躁狂量表等。 3、按评定方式,分为自评量表、他评量表。 二、90项症状清单(SCL-90)

一、测验的实施

1、90项症状清单,又名症状自评量表,Hopkin’s症状清单。 2、由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编制于1975年。

3、有90个项目,并采取10个因子来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4、适用范围:①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作为了解和评定就诊者或咨询者的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

②在综合性医院中,用以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并认为结果满意。 ③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5、施测步骤:①由工作人员把总的评分方法和要求交待清楚,然后受测者做出独立、不受他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并用铅笔填写。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

制,按影响做出“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5种评定,影响包括症状所致的痛苦和烦恼。③对于文化程很低的自评者,可由工作人员逐项念给

他听,并以中性的、不带任何暗示和偏向的方式把问题本身的意思告诉他。④评定的时间:现在或最近一星期。⑤评定结束后,凡有漏评或重复评定 的,要提醒受测者再考虑评定。 二、测验的记分

1、SCL—90的统计指标主要为两项:总分和因子分 (1)总分

●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应其病情严重程度。

●总均分:总分/90,表示从总体情况看,该受测者的自我感觉位于1—5级间的哪一个分值程度上。

●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分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现有“症状”。

●阴性项目数: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无症状”的项目数有多少。

●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反映该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 (2)因子分

共包括10个因子,即所有90项目分为10大类。每一因子反应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因而通过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并可作廓图分析。 三、结果的解释

按全国常模,总分超过160,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或任一因子超过2分,均可考虑筛选阳性。 四、相关知识

1、关于90项症状清单

2、各因子名称、所含项目及简要解释

●躯体化——共12项,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

●强迫症状——共10项,强迫观念、行为、仪式等。

●人际关系敏感——共9项,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自卑感。 ●抑郁——共13项,症状为抑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

●焦虑——共10项,指那些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 ●敌对——共6项,思维、情感和行为上的敌对表现。 ●恐怖——共7项,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还反映社交恐怖的项目。

●偏执——共6项,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思维被插入等。 ●精神病性——共10项,精神分裂样症状。 ●其他——共7项,主要反映睡眠、饮食情况。 五、注意事项

●在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量表项目全面性不够,缺乏“情绪高涨”、“思维飘忽”等项目。

●只是可能,并不说明一定有心理疾病。要做出诊断,必须进行面谈并参照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一、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由汉密尔顿(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就用得最为普遍的量表。本量表有17项、21项、24项3种版本。选用24项的。归纳为7个因子。

2、适用范围:有抑郁症状的成年病人。可用于抑郁症、躁郁症、神经症等多种疾病的抑郁症状的评定,尤其适用于抑郁症。

3、评定方法:①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被评定者进行HAMD联合检查,由两名评定员对被评定者联合检查,然后独立评分,最后得分为两者得分相加或算术平均数。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最为普遍的量表;②首先在入组时评定当时或入组前一周的情况,然后在干预2~6周后再次评定来比较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症状谱的变化。

4、评分标准: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很重。 少数项目评分为0-2分的3级评分:(0)无,(1)轻~中度,(2)重度。

5、24项项目名称:1)抑郁心境、2)有罪感、3)自杀、4)入睡困难、5)睡眠不深、6)早醒、7)工作和兴趣、8)迟缓、9)激越、10)精神性焦虑、11)躯体性焦虑、12)胃肠道症状、13)全身症状、14)性症状、15)疑病、16)体重减轻、17)自知力、18)日夜变化、19)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20)偏执症状、21)强迫症状、22) 能力减退感、23)绝望感、24)自卑感。 (二)测验的记分

1、总分即所有项目得分的总和。当2个人同时评定时,可以采用两者得分相加或算术平均数。

2、HAMD可分7个因子:

(1)焦虑/躯体化,由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疑病和自知力、全身症状6项组成;

(2)体重,即体重减轻1项;

(3)认知障碍,包括自罪感、自杀、激越、价格或现实解体、偏执症状和强迫症状6项; (4)日夜变化,仅日夜变化1项

(5)迟缓,由抑郁情绪、工作和兴趣、迟缓和性症状4项组成; (6)睡眠障碍,由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和早醒3项组成; (7)绝望感,由能力减退感、绝望感和自卑感3项组成。 每个因子各项目得分的算术和即为因子分。 (三)结果的解释

1、总分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即症状越轻,总分越低;症状越重,总分分越高。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来衡量各种尽量、药物干预的效果。

2、按照Davis JM的划分,对于24项版本,部分超过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是轻或中度抑郁;如小于8分,则没有抑郁症状,在17项版本中则分别为24分、17分和7分。

3、因子分可以反映来访者或病人的抑郁症状的特点,同时也可反映心理或药物干预前后靶症状的变化特点。 (四)相关知识

1、抑郁情绪测评的方法包括自评法和他评法,常用的自评问卷或量表有:Beck抑郁问卷(BDI),抑郁自评量表(SD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等;常用的他评工具有:HAMD,蒙马利抑郁评定量表、抑郁症状问卷和Raskin量表等。

2、判断病理性抑郁包括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和病程标准。病理性抑郁往往具有心境低落、兴趣与愉快感丧失、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个核心症状中的2个,同时个人的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且持续2周以上。 (五)注意事项

1、HAMD有3个版本,在使用时要注意不同版本在记分上的不同。

2、在HAMD中,8、9、11项通过观察来评分,7和22项需要通过家属来收集,16项最好依据体重记录,也可依据来访者主诉及家属提供的资料评定。其余各项则依据来访者口头叙述评分。

3、HAMD主要适用于抑郁症、双相障碍及神经症患者。但是对于老年人和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评定会受到影响。

4、HAMD要经过培训才能保证其信度、效度。

5、HAMD对不典型的抑郁的测评可能会低估其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不能鉴别抑郁和焦虑。 6、经过培训的施测者作一次评定,一般需要15—20分钟。但当来访者病情严重时施测时间可能会延长。

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焦虑量表由汉密尔顿(Hamilton)于1959年编制,14个项目反映焦虑症状的项目,主要涉及身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两大类因子结构。 2、适用范围: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 3、评定方法:HAMA应由经过训练的2名评定员进行联合检查,一般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待检查结束后,2名评定员独立评分。在评估心理或药物干预前后焦虑症状的改善情况时,首先在入组时评定当时或入组前一周的情况,然后在干预2~6周后再次评定来比较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症状谱的变化。

4、评分标准: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0)无症状;(1)轻;(2)中等;(3)重;(4)极重。

5、HAMA没有工作用评分标准,14个条目所评定的症状如下:

1) 焦虑心境;2)紧张;3)害怕;4)失眠;5)认知功能;或称记忆、注意障碍;6)抑郁心境;7)肌肉系统症状;8)感觉系统症状;9)心血管系统症状;10)呼吸系统症状;11)胃肠道症状;12)生殖泌尿系统症状;13)植物神经系统症状;14)会谈时行为表现:A.一般表现;B.生理表现。 (二)测验的记分

HAMA记为总分和因子分,总分即所有项目的算术和,为0-56分;每个因子所有项目的得分总和即为因子分。 (三)分数的解释

1、HAMA总分能较好地反映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具有临床意义的焦虑症状;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

小于7分没有焦虑症状。一般来说,HAMA总分高于14分,提示被评估者具有临床意义的焦虑症状。

2、因子分析包括两大类:躯体性焦虑因子:肌肉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殖泌尿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精神性焦虑因子: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或称记忆;注意障碍;抑郁心境;会谈时行为表现。不仅可以具体反映病人的精神病学,也可反映病人的精神病理学和靶症状群的治疗结果。 (四)相关知识

1、常用的评价焦虑状态及其严重程度的方法有自评法和他评法。自评法常用的工具有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Beck焦虑量表(BAI)等。

2、当一个人出现和现实处境不相称的焦虑不安情绪,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兴奋症状,为此感到苦恼,或影响其社会功能,并且自己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这样的焦虑症状具有临床意义,达到病理性焦虑程度。 (五)注意事项

1、HAMA除第14项需要结合观察评分外,其余项目全依据来访者的主观感受和诉说进行评分。经过培训的评定员,评定一次需要15—30分钟。

2、HAMA对具有诊断意义的广泛性焦虑症状—担心、害怕评价不足,而对自主神经唤醒症状关注较多,不适合作为焦虑障碍的筛查和诊断工具,不适宜评估精神病时的焦虑。 3、HAMA不具有鉴别鉴别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功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y6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