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10 02: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年12月27日兰州市城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攻坚克难,跨越推进,全力夯实率先科学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城关区情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自我加压,负重前行,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十一五”是城关经济发展加速、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区性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由200.73亿元、153.33亿元、127亿元、3957亿元和4.4亿元,分别增长到370亿元、322亿元、225亿元、100亿元和10.5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3%、16%、12.12%、20.37%和19%。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和省、市增长水平。

“十一五”是城关项目建设带动势头强劲、产业结构调整最快的时期。累计实施重大项目32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

目104个,占项目总数的32%;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8亿元,年均增长12.12 %,高出“十五”时期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一、二、三产的比例由0.6∶30.7∶68.7,调整优化为0.26∶20.28∶79.46,现代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38%和51.93%,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主导产业优势更加明显。

“十一五”是城关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加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时期。累计投入资金13.23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十五”时期的3.4倍。新建和改造城乡道路14条,改造整治小街巷199条,新建标准化肉菜市场15个,新建改建公厕111座;开工和建成城中村改造安置房103万平方米。完成8个新农村试点建设任务,改造农村危旧房521户,解决了6500人安全饮水问题。森林覆盖率达到18%,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39平方米。建成西北首家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全面推行责任包干、对口帮扶、举报投诉、网格化监督和责任追究五大管理机制,城市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

“十一五”是城关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环境改善最快的时期。经济体制、财税体制、行政审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和农村税费改革稳步推进。精简机构7个,减少行政审批事项5项。不断扩大对

外开放,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选择性,实现了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招大引强”的转变,引进项目386个、到位资金1861亿元,引进国内知名企业36家,分别是“十五”末的1.27、2.91和3.6倍。制定出台了《城关区经济发展奖励办法》、《城关区项目建设服务承诺制度》等7个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了重大项目指挥部推进机制,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十一五”是城关社会事业发展提速、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累计投入资金33.85亿元,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十五”时期的3.02倍。新建改建学校教学楼15栋,新开办学校4所。新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3个。新建群众文化活动场地10个,人均体育用地达到0.54平方米。开工和建成保障性住房1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22.86平方米增加到24.63平方米。就业、社保、医保、养老和救助等多项民生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累计为民兴办实事50件,一大批老百姓关注的就业、上学、看病、住房和养老等难题得到有效缓解。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从8691元和7373元分别提高到14503元和12351元,年均增长10.79%和10.86%。

“十一五”是城关经受考验较多、执政理事能力提升最快的时期。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遏制了经济总量占省、市比重连续下滑的势头,保持了经济平

稳较快增长。成功处置了“5·16”石峡口和“9·14”小达坪等自然灾害事件。妥善解决了区属改制企业、街办集体企业退休职工社会保险等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化解了一大批征地拆迁、涉法涉诉引起的矛盾纠纷。有效防治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传播。圆满完成了奥运会期间的安保和奥运火炬传递工作。成功举办了喜迎新中国六十华诞、万人升国旗等12项重大社会活动。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经验启示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城关的发展定位,坚持“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123456”的发展思路,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准确把握城关的比较优势和阶段性特征,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引领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增强城关发展的竞争力;必须紧紧抓住城市管理这一重点,持之以恒地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增强城关发展的吸引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着力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不断增强城关发展的凝聚力;必须牢固树立“大城关”的理念,增强服务全省、全市发展的意识,营造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氛围环境,不断扩大城关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这些启示和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今后工作中要一以贯之,

不断发扬光大。

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城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至为关键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再造兰州”战略,按照区委“156”工作布局,攻坚破难、真抓实干,全面或超额完成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增长创历史新高。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0亿元,同比增长13 %,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2亿元,同比增长20 %;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21%,超收5000万元。项目支撑作用更加有力,实行项目包干和指挥部制度,完善了项目推进机制,区列102个打硬仗项目进展顺利,其中“5515”重大项目建设实现跨越式推进,庙滩子危旧房整体改造、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区等5个百亿元项目取得实质性推进;大连万达商业广场、九州生态园等5个五十亿元项目启动实施;重离子治疗中心、九州主食厨房等10个十亿元项目和50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49项,开工率达到70%。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项目113个、实际到位资金59.29亿元。项目投资额、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推进速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92.15亿元,占全区GDP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城市形象改善显著。坚持规划引领城乡建设,制定了《城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拆迁90万平方米,有力支持了兰渝铁路、南山路、北环路和雁滩地区规划道路等项目的顺利实施;投入资金1.46亿元,启动了“兰山人家”和“青石小镇”建设,改造城乡小街巷40条,新建标准化公厕40座,完成了雁儿湾路、盐什公路改造和小砂沟桥维修加固工程。开工和建成城中村改造安置房30.1万平方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实施皋兰山面山森林景观绿化,深入推进“百万盆鲜花上街”、“大树进城”和“绿色雕塑扮金城”等十大环境美化工程,完成景观造林105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城区新增绿地168亩,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39平方米。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单位GDP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全面达标。城市管理水平快速提升,深入实施城市管理“一十百千万”工程;投资2212万元,新购置环卫作业车辆81台,推行沿街门店和生活垃圾全收集,启动道路清洗工作,推行农村道路专业化清扫保洁,实现小街巷专业化统一作业全覆盖,机械化清扫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达到35%。出台《城关区市容和环境卫生层级管理绩效考评办法》、《城关区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全面落实周末卫生大扫除、部门包街、临街店面责任公约等制度,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

善。注册资金1.3亿元,组建了区城投公司。 

——社会事业发展提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加快教育最优化城区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教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等“七大工程”,投入119亿元完成11所学校新建扩建,实施30名优秀师范生选聘计划,公开招考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23名,教师结构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跃上新台阶。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三项经费达到1290万元。建成区级科技人才库、科技企业库和科研项目库。专利申报数量占到省、市申报总数的50%和70%。卫生事业跨越发展,投入7162万元,启动中医骨伤科医院改扩建项目,新建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10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1所市级标准化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8%。建成30个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创建全国社区中医特色先进单位评估验收。食品药品监管专项整治成效显著。人口和计生管理服务手段进一步创新,率先在全省建成人口信息全采集管理系统,计生工作在全市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制定出台《文化活区战略实施意见》。建成社区阅览室和农家书屋55个,新建体育健身广场1个、全民健身路径50条,推动20家文体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举办全国象棋名宿精英邀请赛等4项品牌赛事,开展第三届干部职工运动会等系列群众文体活

动759场次,荣获“国家阳光体育先进县区”、“全国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先进集体”称号。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省级文明县区标兵示范区” 通过验收,圆满完成了全市90%以上的国家“双测”迎检任务。

——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完成就业培训1.07万人,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725万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774人,率先在全省建成创业型示范城区。五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超额完成任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2 %。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支付标准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遗留问题,将1864名职工纳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范围。率先在全省建成社保参保人员电子档案和养老金模拟计算系统。率先在全省推行城乡低保一体化,率先在全市实施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大病医疗救助最高标准由8000元提高到3万元。广泛开展各类救助活动,累计发放各类补贴和救助金4559万元,惠及群众 22.3万人次。率先在全省建成虚拟养老院,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近1万人。启动了店子街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完成九州中心花园廉租住房建设,建成保障性住房6.2 万平方米。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年初确定的10件实事全部完成。

——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快速提升。[HT]基层基础不断

夯实,投入 7725万元,建设3个街道、18个社区、10个司法所、10个执法中队和2个派出所办公用房,建设面积达到 1.2万平方米。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力量,建立完善社区办公经费保障机制,将社区办公经费从1万元提高到1.5万元。实施社会管理“八百工程”, 购置流动接警治安巡逻车88辆,招聘视频监控员、文明交通劝导员、城管协管员、地质灾害监测员、楼院长、交通协警和专职校园保安1026名。信访维稳工作全面加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287起,彻底解决信访积案41件,率先在全省建成医患纠纷调节室和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168起,破案率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投入资金4400万元,完成九州石峡口等18处地质灾害治理。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妥善处置公共突发事件52起,社会大局保持了和谐稳定。  ——政府效能建设大力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11件,办复率均达到100%。办理市长专线投诉件642件,政务大厅办件量达到9万件,办结率均达到100%。加强审计监察工作,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核减工程决算973万元,节约政府采购资金542万元。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认真开展 “行政效能建

设年”和 “工作创新年”活动,全面推行“周安排、月计划、季调度”制度。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政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们努力发挥中心城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成功举办了春节灯饰亮化、元宵音乐焰火晚会、兰洽会大型文艺演出和重大节庆氛围营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活动,不仅为提升兰州城市形象和品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有力地提升了城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争第一、创一流”活动,承办了全省社保工作等7个现场观摩会,成功打造了虚拟养老院等13项特色亮点工作,100多项工作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表彰奖励。不仅为省市发展创造了经验,而且充分展示了城关敢为人先、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更加坚定了全区上下率先发展的信心。 

一年来,我们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大力支持国防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预备役营房和民兵训练基地建设。全面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慈善事业等各项社会工作,有效发挥群团组织和统战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营造了凝心聚力谋发展、只争朝夕抓建设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

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和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城关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要素制约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土地资源匮乏依然是制约我区发展的最大“瓶颈”;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仍然较多,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城市形象与中心城区地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依然艰巨;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还不够强,政府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快,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把握机遇,科学谋划,创新完善率先科学发展思路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城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区委九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根据省委区域

发展战略、市委“1355”总体部署和“再造兰州”战略部署,围绕“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和“123456”的发展思路,按照 “南升北拓、整体推进,项目引领、产业支撑,组团布局、统筹发展,率先跨越、建设首善”的工作布局,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北城区开发建设;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把城关建设成全省全市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特色旅游休闲中心,经济最发达、就业最充分、保障最完善、社会最安全、教育最优化、文化最繁荣、生态最宜居的现代化城区,打造成引领全省和全市科学发展的“首善之区”。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一个拓展、三个高于、六个翻番、六个提升”的“1366”目标。“一个拓展”就是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建成区面积再造;“三个高于”就是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十一五”、全省和全国省会城市中心区的平均水平,在省会城市中心区的排名提档升位;“六个翻番”就是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的

基础上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努力向1000亿元迈进;“六个提升”就是产业发展水平、城市管理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城乡一体化水平、生态文明水平和市民素质水平全面提升。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推进发展空间、经济总量、产业体系、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六个再造”。

——发展空间再造。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依托九州开发区增容扩区,整体规划建设黄河以北地区,加快土地整理开发,力争拓展空间60平方公里。

——经济总量再造。依托项目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做强主导产业,做大经济总量,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人均GDP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 7万元以上。  ——产业体系再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力争现代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每年提高3—5个百分点,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增势强劲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形象再造。实施“121”现代化城区建设计划,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800万平方米旧城改造任务,打造五星级酒店5家以上、城市综合体7个以上、地标性建筑群12个以上。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城市功能再造。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构建立体城市路网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数字城关”建设。加强学校、医院、公厕、菜市场、停车场和便民超市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图书馆、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等综合性场馆,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

——生态环境再造。按照“显山、露水、透绿、通畅、靓丽”的要求,加快南北两山景观改造步伐,深入推进城市绿色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地质灾害避让和综合治理工程,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森林覆盖率达到19.5%;城区新增绿地750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48平方米;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减少35%。 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率先科学发展进程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至关重要。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委确定的“1366”奋斗目标,以率先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拓空间、谋再造,抓项目、调结构,强管理、重提升,统城乡、共繁荣,保民生、促和谐,全力推动城关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2011年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达到

42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0%,达到2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达到38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达到121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5%,达到16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达到142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5‰以内。

确定这样一个跨越发展的目标,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判断。一是基于对发展机遇的新把握。从国家层面来看,明年国家宏观调控的主线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城关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有利。从全省、全市来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办《若干意见》和国家部委支持甘肃加快发展政策的全面落实,省、市委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政策叠加效应逐步显现,为城关率先跨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自身来看,经过几年的发展,一大批投资额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相继实施,一系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为城关率先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基于省委“中心带动”和市委“再造兰州”战略的新要求。省、市 “十二五”时期跨越式发展目标的确立,为城关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城关必须发挥中心带动的“引擎”作用,在省、市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创造新经验、做出新贡献,发挥好带动和辐射作用。三是基于加快推进城关率先

跨越发展的新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城关进入了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城关发展要素制约突出、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观,城关更好地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还在于不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和问题,在解决矛盾中实现跨越发展。四是基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发展的新期盼。几年的快速发展,为城关实现跨越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全区上下盼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心齐劲足的发展局面,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为城关的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和要求,2011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结构调整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以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带动力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着力实施北城区开发建设。按照“跳出老区建新区、建设新区带老区”的总体思路,以九州经济开发区增容扩区为契机,整体规划黄河以北九州、盐场和青白石地区60平方公里的区域。将北城区纳入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之中,科学定位北城区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北城区总体发展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依托区城投公司的融资平台,探索引入BT、BOT融资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北城区土地整理开发,力争年内整理土地10平方公里以上。争取将北城区道路、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兰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范围,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市支持。加快推进九州开发区道路、自来水和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 (二)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一区两线三组团”的框架,优化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中央商务区功能,重点实施东方红广场综合改造,着力建设金融总部商圈。启动实施酒泉路武都路商务区建设,着力打造商业摩尔,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态。启动实施陇西路金城商业文化广场旧城改造,着力打造现代商务聚集区,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特色专卖、文化产业等业态。以皋兰山、徐家山和五一山“两线”为重点,积极培育城市生态观光、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产业,加快实施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二三期、头营村整村改造、九州生态园、徐家山公园改造提升等重大项目,着力打造南北两山旅游经济带。加快推进飞天文化产业大厦、创意国际商贸城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文化创意等业态。加快推进大连万达商业广场等项目,积极发展商业综合体、研发中心、时尚地产等业态。加快推进庙滩子整体改

造、甘肃会展中心建筑群、电力调度通讯楼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贯彻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意见》,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设立2000万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加强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再注入资金1000万元,基金总额达到5000万元。积极支持兴办担保机构,不断拓展新的融资业务。扶持30家传统服务企业优化升级,扶持 10家现代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依托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重点引进城市综合体和总部经济体,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包装策划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服务型业态,力争引进 15家知名企业总部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新建和改建标准化菜市场10个、便民菜店50个,新建家政服务网点30个,培育家政服务企业2家。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产业形态特色化、空间布局集约化、服务领域区域化方向发展,使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 60 %以上。

(四)大力整治市场秩序。深入开展清理整顿无证无照经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继续开展“12315五进活动”。强化税收征收监管,开展税源清查工作,完善税收护税机制,严厉打击偷、逃、漏税违法行为,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均衡足额入库。

加强物价监督检查,强化质量监督工作,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创建30家食品药品放心消费门店,打造20家规范化药房。 二、统筹城乡建设管理,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区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加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力配合市上做好元通黄河大桥、金雁黄河大桥和中山桥等3座桥梁的建设和维修加固,做好南山路、北环路和九州东南出口等重大项目拆迁工作,完成拆迁1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庙滩子、伏龙坪、南砖瓦窑、红泥沟和徐家湾等五大片区旧城改造步伐,实施旧城及棚户区改造1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房30万平方米,着力打造2个城市综合体和地标性建筑群。加大主城区人行道路面整治力度。改造城乡小街巷60条。

(二)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以城区三大出入口、居民院落为重点,集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50个破旧楼院整治任务;以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集中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大力倡导文明交通;以夜市、马路市场为重点,集中开展乱摆摊点整治;以违法

建设和违法广告拆除为重点,集中开展城区立面整治。投入200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5座、公厕20座,推行公厕免费开放,改造垃圾收集点500个,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以上。创新环卫作业方式,推进主干道清洁方式由清扫向清洗转变,保洁区域由城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保洁时间向全天候延伸,实现主城区垃圾流动收集全覆盖。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细化部门和街道、社区城市管理职责,完善权责统一的责任体系;整合部门、街道的执法和管理力量,全面推行两级执法、三级管理模式,完善综合执法体系;强化城市管理绩效和监督考核,整合数字城管、公安视频等信息资源,建立覆盖全区的数字城管信息二级平台,推进数字化管理向多领域、多层面延伸,健全城市管理监督体系。

(三)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城区绿化水平,开展城区三大出口景观绿化活动,继续推进“大树进城”工程,实施雁滩公园改造提升,新建和改造城市小游园4个,设置绿色景观雕塑50组以上,积极开展园林化单位创建活动,城区新增公共绿地100亩,不断提升城区绿化、美化和艺术化水平。巩固南北两山绿化成果,继续实施皋兰山面山森林景观工程,完成1000亩林地景观改造任务。推行绿化承包流转机制,大力实施兰山公园、徐家山公园和五一山公园景观改造,启动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强生态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y3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