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_第一章_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2、3课时)

更新时间:2023-05-31 14: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在不同区域(电子层) 作不规则的高速运动 2.电子按能量高低在核外分层排布。 1 K 2 L 3 M 4 N 5 O 6 P 7 Q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核外电子排布图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 能量最低 的电子 层里,排满一层后再排下一层;1→2→3→ 4→ 5→6 7 K→L→M→N→O→P→Q 每层电子不能超过 2n2 个;

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8 个(K层是最外层时不 超过 2 个),次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不能超过

32 个。

一低四不超以上各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 立地理解、应用其中的某一部分。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练习1:某元素有3个电子层,最外 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1/6,该元素 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练习2:写出下列元素原子的原子 结构示意图:

Sr Se

38号元素 34号元素

第5周期第ⅦA族元素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3. A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上的 电子数也等于电子层数,A是 Be 。

4. B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 1/2,则B是 Si 。5.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 数的1.5倍。则C是 B 。 6.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的1/4。则D是 Ne 。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科学探究一

填写教材P14~15表格: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1—2号元素,从H到He只有1个 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 11—18号元素,从Na 到Ar有3个电子层, 个增加到到2个,而达到稳定 3—10号元素,从Li 到Ne有2个电子层, 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 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 结构 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 电子数 1 1

达到稳定结 构时的最外 层电子数

1~2 3~10 11~18

1 2 3

28

28 8

1

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排布呈现 周期性 变化。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元素原子半径数据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原子序数 3~9 11~17

原子半径的变化

逐渐减小逐渐减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 子半径呈现 周期性 变化。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则半径

一般情况下(稀有气体除外):

⑴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

越大 Li+3 +11

如 Li < Na < K < Rb < Cs I > Br > Cl > F

Na

⑵电子层数相同时,再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

越小

如 Na > Mg > AlF < O < N <C⑶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 (同种元素)时,再看核外电子数

Mg

+12

+11

Na

(或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则半径 越大

Cl

+17

+17

Cl-

如 Cl < Cl-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B ) A. r(K+) > r(K) C.r(Na+) > r(Mg2+) > r(Al3+) B. r(Mg2+) > r(Na+) > r(F-) D.r(Cl -) > r(F-) > r(F)

小结: (1)比

较微粒半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

三看

三看核外电子数或 最外层电子数 (2)对于同种元素:①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二看核电荷数 ②阴离子半径 > 原子半径

(3)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核电荷数越大,则离子半径越小。 如 O2- > F- > Na+ > Mg2+> Al3+; S2- > Cl- > K+ >Ca2+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元素化合价

最高正价渐高,负价绝对值渐低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原子序数 1~2 3~10 11~18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特例

1+1 +1

0+5 -4 +7 -4 -1

0 0

F、O

-1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 现 周期性 变化。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 序数1~2 3~10

电子 层数

最外层 电子数11 1 2 8 8

原子半径 的变化 最高或最低化(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合价的变化

1

——— 大→小 大→小

+1 →0 +1→ +5 - 4→ - 1→ 0 +1→ +7 - 4→ - 1→ 0

23

11~18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原子半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科学探究2:元表的性质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 关系。

实验1:镁与水的反应..\zhajm_125741751237hd.flv现 象 未加热时无现象,加热溶液变红色 Mg+2H2O==Mg(OH)2+H2↑

化学方程式

实验2:镁和铝与盐酸的反应镁铝与酸的反应.asfMg 现 象 剧烈反应生成气体 化学方程 式 Al 较迅速反应生成气体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钠、镁、铝(同周期的金属)的性质钠 镁 铝与冷水反应 慢 , 与冷水反 与沸水反 与酸反应 单质与水 应:反 应 较快 。 (或酸) 较剧烈,放 剧烈, 应 反应 与酸反应 剧烈 , 出氢气。 放出氢气。 都放出氢气。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 物碱性强弱

NaOH强碱

Mg(OH)2中强碱 Na Mg Al

Al(OH)3两性氢氧化物

金属性逐渐 减弱 。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集合

小结: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程 度(越易置换出氢气,说明金属性 越强 )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 弱(碱性越强,则金属性 越强) ③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位置越靠前,说明金属性 越强 ) ④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 (金属性 强 的置换金属性 弱 的) ⑤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 (对应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 越强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xu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