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困难一

更新时间:2024-01-31 16: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困难一: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基本上属于财政预算报账单位,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家的,资金出自公共财政。因此,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执行不好,就会给国家和单位造成极大的损失和危害。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事业单位为贯彻执行各项管理政策,为保证经营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用,增进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防止舞弊行为发生,提高服务经济效益,促进事业单位良好的运转,从实际情况看,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还存在很多问题。

1、负责人内控意识相对薄弱

很长时间时间以来,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对于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内部控制当作一项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来抓,导致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业务不够规范等问题。有的单位虽然形式上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束之高阁实质上并没有认真执行,期间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

2、控制体系不完善,岗位设置不合理

事业单位普遍重视的是各项资金的管理控制,而忽略了固定资产和灵动资产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有的事业单位还存在内部控制体制不够完善,业务流程不尽合理,信息沟通不够,经费运行透明度差等问题。有的单位没有单独设立内部控制部门,而是将内部控制看成只是财务的工作,导致财务部门与业务、纪检部门横向联系不够,同级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协调性差,难以形成人人参与内部控制活动的氛围。

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流程长期以来存在着不规范不合理的状况,并且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有些经济事项没有明确的审批控制业务流程 ,或流程控制过于简单,不够规范,如事业单位不经批准自行处置固定资产,处置收入不纳入财政专户等。有些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上由于编制有限、人手紧张等原因,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的兼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未能合法合理分离,如单位出纳兼任记账、出纳兼任档案保管、记账兼任复核等。

3、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一些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仅是惯例,而没有相应的成文制度保证或者虽有制度但不完整,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如有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部按照准则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自行设置和随意使用、混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核算不准、会计信息失真。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和内部监督。

4、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环节薄弱

我国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还比较薄弱,很多事业单位甚至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其领导和成员均是单位领导任命,其上下级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制约,这样势必造成外部监督体制弱化,使内部控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大多数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任务由财务部门承担,而财务部门本身就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执行部门,这就形成了自己监督自己的局面。

二、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要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就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单位内部的协调配合

在单位的各项经营活动的处理中,不是单一的某个工作人员或者部门就能够完成,它需要各个人员和部门进行相互协调和配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要相互进行制约和监督。

对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工作部门应该进行同步,每一项业务的办理手续和流程的衔接都要足够的紧密,避免执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时,出现脱节的现象,保证事业单位内部业务处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单位内部工作岗位职责的明确

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要按照平日业务活动的性质和功能类型,对工作岗位进行划分,同时对其赋予相应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明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同时,保证不相容的岗位相互分离,确保不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形成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机制。

3.成本效益原则

在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单位本身的特质、管理水平、业务处理范围等因素,要尽可能的设计出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此外,要估计实际情况,力求成本小,保证执行内部控制的成本低于由此所产生的管理收益,以确保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

4.适时性

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并不是固定的,要随时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单位的业务范围以及管理等外部客观环境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以有助于内部控制制度更好的执行。

三、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的若干建议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以服务公共为目标,组织结构、部门设置、职能权限等会受到外来制度和规定的约束,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空间相对企业来说要小;事业单位在资金来源、资本结构、会计处理等方面与企业有着很大区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内容相对简单。所以一套设计科学、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具

有重要意义。综合上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1.增强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

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是否合理和有效主要在于单位负责人的意识,因此,加强单位负责人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与相关知识方面的学习,既能使其掌握关于内部控制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理和完善的重要意义,进而提高其对内部控制的充分认识以及创建内部控制环境的必要性。此外,也要加强单位其他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

2.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今我国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还并没有相关的规范指导,因此,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上单位内部管理和业务的具体内容,来制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要尽量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内部会计的控制制度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根除所有的风险,而主要在于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在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单位的业务管理以及活动等各个部门、环节以及工作人员联系在一起,同时要随着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事业单位的自身情况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以便确保有效地实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xi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