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考试复习 课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05 08: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城市经济学考试重点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章
1. 经济的实质:人类的消费欲望与满足这种欲望所需要的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稀缺的相对性
与资源配置有关的问题: a.生产什么? 生产目标
b.如何生产? 采用什么生产的技术方法与组织方式 c.为谁生产?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中分配 d.谁来决策?
2. 机会成本:指在利用某项资源时,在选定某种用途后,可能在放弃的用途中获得较高的利益,其中收益最高的就称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只讨论收益,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例如:市中心的公共绿地
一笔资金用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两种方案:一是用其发展公共交通,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公共汽车数量,改造公交专用线;二是增加和扩宽城市道路,从而解决交通问题。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个经济社会下,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资源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各种产品与劳务的各种最大的集合。
3. 生产可能性曲线:一个经济社会下,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资源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各种产品与劳务的各种最大的集合。 4. 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
为什么会存在G点?——资源利用 如何达到H点?——经济增长
二.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效率
1.市场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分散决策
①生产啥,如何生产,如何分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消费者根据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分散决定的
②前提:明确的产权制度和有效的竞争制度{私有制,自由竞争}
③激励方式:决策主体对其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强调在满足社会发展目标上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兼容
2.计划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集中决策
①中央按照体现全体人民利益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客观物质条件的可行性,指 令计划形式执行
②前提;广大社会成员对社会发展目标的高度认同及对需求的广泛一致 ③以奉献为主的价值观作为激励方式 3.混合经济体制
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生产过剩,称之为“市场失灵”,混合经济体制应此而生。如98年亚洲金融危机。
三.经济学的分类
1
1 微观经济学
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包括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各种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单个家庭如何支配收入;
——但各厂商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生产上以争取最大利润; 2、宏观经济学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一个社会的各种总体经济问题,以及对应的各个经济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体经济问题主要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等。
宏观经济学也称为国民收入理论。政府干预在宏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理性人假设:并不是自然人,而是泛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即消费者,厂商和政府。
理性人在参与经济活动时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第一, 他能够清晰的辨别自己的偏好和利益;
第二, 他的行为准则就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经济模型 (1)“定义”。指对经济模型所用变量的含义做出规定。 (2)“假设”。指提出经济模型的前提条件。 (3)“假说”。指在一定的假设下利用定义去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它是建立经济模型的核心部分和关键步骤。
(4)“预测”。指根据假说提出对经济现象未来发展的看法。
2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一、需求和需求函数 1、需求和需求量的概念
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给定价格,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某一给定价格,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P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Y (3)消费者的偏好——J (4)相关商品的价格——Pr (5)人口数量——N
(6)人们对未来的预期——E (7)厂商的广告宣传——A
(8)商品的市场饱和程度——M
3、需求函数
Qd=f(P,Y,J,Pr,N,E, A, M,…) P=f (Qd)
4、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5、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于内生变量的变化引起的,需求的变动是由外生变量引起的。
二、供给和供给函数 1、供给和供给量的概念
供给是指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量指厂商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给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2、影响供给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生产要素的价格
(3)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4)相关商品的价格 (5)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6)政府的税收政策 3、供给函数 Qs=g(P)
4、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对于大多数商品而言,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
3
5、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三、市场均衡价格及其形成
1、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市场机制
在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到市场机制运行的三个显著特点:①首先,在均衡价格的实现过程中,“没有外来干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②其次,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价格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③最后,市场机制的主要优点在于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不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四、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1、弹性的基本概念
指的是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对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的影响,它反映了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其值称为弹性系数,通常用E表示,其基本表达式为 因变量变动百分比E? 自变量变动百分比2、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函数中各个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对需求量变化百分比的影响。 (1)需求的价格弹性 ①定义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通常记为Ed。 ?Qd/Qd?QdPEd??? ?P/P?PQd
4
如某城市轨道交通1999年7月份的票价为5元时,日均客流量为 10万人次,大大低于设计流量。市场调查结果显示,若票价降为3元,客流量将上升至每日30万人次,将数据代入式2—13,得对应的价格弹性为 30?105Ed????5
3-510②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别
对于绝大多数商品来说,价格P的取值范围都在[0,∞]之间,因此弹性值Ed的取值范围一定在(-∞,0)之间。 价格弹性的五种形态
(a) Ed= 0,这种情况称为需求完全无弹性。
(b) 需求缺乏弹性,需求弹性值0<|Ed|<1。像水、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大多属于这种情况。
(c)单位弹性,对应的需求弹性值|Ed|≡1。
(d)需求富有弹性,需求弹性值1<|Ed|。如高级住房、高级轿车、高档化妆品等等,其需求大多符合这种情况.
(e)需求弹性值 Ed =∞。需求完全富有弹性。 理论上,当某种商品市场符合完全竞争的假设时,对该市场中个别厂商的需求即属于这种情况
5
③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必需品和奢侈品 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
商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份额——大额支出商品 观察时期的长短 需求价格弹性Ed ︱Ed ︱ >1 价格变动 上升 下降 ︱ Ed ︱ <1 上升 下降 ︱ Ed ︱ =1 上升 下降 需求变动 下降更多 上升更多 下降较少 上升较少 同比例下降 同比例上升 总收益变动 下降 上升 上升 下降 不变 不变
④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 需求的收入弹性
①定义与基本表达式
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其弹性系数通常用Ey表示。
②收入弹性的类别 收入弹性系数可正可负
Ey>0,正常品。其中,若Ey>1,奢侈品;0 (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①定义与计算式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简称交叉弹性,系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如果以x、y代表两种商品,则其弹性系数常用Exy,表示,其基本表达式为 ②交叉弹性的类别 需求的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如果Exy>0,则x、y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为互替商品,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就越强; 如果Exy<0,则x、y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为互补商品,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就越强; 如果Exy=0,则x、y商品之间没有一定的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两种商品 3、供给弹性 在供给函数中,各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对供给量变动百分比的影响,它反映了供给量对各自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6 (1)定义和计算方法 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供给弹性系数为正值。 (2)供给弹性的类别 ES=0,即供给完全无弹性 ES<1,即供给缺乏弹性 ES=1,即供给具有单位弹性 ES>1,即供给富有弹性 ES=∞,即供给富有完全弹性,或称为弹性无穷大 (3)影响供给弹性的主要因素 7 一是生产的难易程度 二是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三是成本的变化 8 第三章 效用理论和消费者行为 一、基数效用理论 1.效用的概念 经济学中所说的效用,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过的一种主观心理满足。 2.基数效用的概念 基数是一个具体的数值,如物体的重量、长度可以用50kg、100cm表示。在经济学中,对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主观感受程度也可以用基数形式加以度量,其衡量单位为尤特尔,简记为U。 例如,设面包为X,某消费者吃面包的效用为Ux,用Ux1、Ux2、??Ux5分别代表吃第一、第二、??第五片面包的效用。 总效用(TU)就是该消费者吃五片面包的效用总和。 边际效用(MU)是该消费者每多吃一片面包,而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即: TU1= Ux1, TU2= Ux1+ Ux2, TU3= Ux1+ Ux2+ Ux3, ??????, TU5= Ux1+ Ux2+ Ux3+ Ux4+ Ux5, 边际效用: MU1=TU2-TU1, MU2=TU2-TU1, ????????, MU5=TU5-TU4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 ?没有资源约束的效用最大化 没有资源约束意味着可以自由取用物品 表3-1反映了某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最大的消费数量为5或6个单位,继续增加消费,不仅不能带来满足程度的增加,反而会带来某种损害。 ?有资源约束的效用最大化条件 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可消费的资源是有限的,能够消费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这就会产生一种矛盾:有限的资源因该如何分配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效用?这是一个有约束条件的条件极值的数学问题。 理论推导表明:能够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该消费者花在每种物品上的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彼此相等。 MUX3MUX1MUX2MUXn??????p1p2p3pnM?p1x1?p2x2?p3x3????pnxn 二、序数效用理论 1.序数效用的概念 一般人们只能用相对效用的大小排列出对各种物品或行动方案的偏好次序。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序数效用理论可以得到和基数效用理论一样好的结果。 9 ?偏好的次序性。假设有xy两种行动方案,则可用选择的偏好结构只有三种,即:偏好x大于y,偏好y大于x,或偏好x与y无差异。 ?偏好的传递性。假设有xyz三种行动方案,以致消费者偏好x甚于y,y甚于z,则偏好x必然甚于z。 ?偏好的一致性。即消费者对数量较多者的偏好必大于对数量较少者的偏好。 2.无差异曲线 在一个由各种各样商品组成的商品空间上,具有相同总效用值的商品组合所构成的空间轨迹。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分析由两种商品构成的商品空间,对应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该平面上的平面曲线。 ?替代商品的无差异曲线 表3-2显示,各种消费次数组合产生的总效用值是相同的。 理论上,两种商品构成的无差异曲线应该有无数条。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第一,同一商品平面上离原点较远的无差异曲线总是代表较高的效用满足程度。 第二,同一商品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并突向原点。这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关。 3.预算线 系指在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组合在商品空间中变动的轨迹。该条线代表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假定消费者每月的可支配收入M为600元,他需要购买X和Y两种物品,X商品的价格为100元,Y商品的价格为150元。因此,若该消费者将其全部可支配收入都用于购买商品X,可以购得6单位的X商品;若将其全部收入用于购买商品Y,则可购得4单位的商品Y。 4.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表示在一个坐标系中(图3-5),切点E称为满足效用最大化的消费均衡点。 ?预算线给定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图3-5)。 即:可支配收入已定,寻求效用最大化点 ?无差异曲线给定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图3-6)。 即:需要的效用目标已定,怎样使花费最少,找寻预算线。 10 5.讨论:城市生活为什么有吸引力? 比农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比农村更高,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A:农村能买到的物品和服务; B:只能在城市中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 横轴代表农村中各种消费产品与服务的组合, 纵轴代表农村所没有的各种消费产品与服务的组合。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应用 1.物价变化对生活水平的影响分析 2.煤气涨价及补贴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某消费者原来每月煤气开支为50元,煤气的某些用途如取暖等可用点替代,现在煤气价格上涨百分之百,其它商品价格不变,政府给予消费者50元价格补贴,这是该消费者的处境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竞争性? 是 否 私人物品 冰激凌蛋卷 衣服 拥挤的收费道路 共有资源 海洋的鱼 环境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自然垄断 消防 有线电视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公共物品 国防 知识 不拥挤的免费道路 排是他性?否 三、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图3-8 四种不同经济属性的物品 1.消费物品的不同类型 经济学上判断物品的经济属性由两个基本标准:排他性和竞争性 所谓排他性,指的是当一个人享受某种物品时,是否或能否组织他人也同时享用这种物品——某种形式的使用权利有关 所谓竞争性,指的是当一个人享受某种物品时,是否会减少他人对这种物品的享用——资源本身的稀缺程度有关 私人物品——一般只有通过市场,即通过交换的方式才能得到最好的资源配置效果 自然垄断物品——特点是:由于不具有竞争性,所以多增加该种物品的用户并不会多增加生产者的成本 共有资源——之所以不具有排他性,可以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也可以是因为制度上或者政策上的原因 11 公共物品——特点是,不仅不排除任何个人使用的这种物品的权利,而且也不会由于某个人使用这种物品而减少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享用 2.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的供求特点 任何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一定数量的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解决的办法就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的供给,政府出面组织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的供给。不等于由政府直接经营。 确定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需求的难度很大,因为: 第一,由于种种原因,每一个公共产品或共有资源的受益者对相应的物品或服务的评价往往不一致,因此其愿付代价自然就有差别。 第二,由于公共产品的提供主要依靠政府税收的支持,所以,在各个社会城院收入水平和愿付代价有差别的情况下,税负在社会成员之间应该如何合理分配常常难以确定。 第三,由于公共产品与共有资源都具有明显的外部效益,所以在确定社会成员的需求过程中,不然会遇到大量的“搭便车”现象。 第四,理论上已经证明,只要排除了个人效用比较的可能性,则即使采用民主投票的决策机制,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也并不能够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对公共产品的社会选择结果。 与对私人产品的选择截然不同的是,对公共产品的选择——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往往首先是一个政治决策的过程,同时,在这个决策过程中,经常需要考虑对社会转移支付的处理问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对公共产品的选择实际上也是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均等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12 第四章 厂商理论与经济增长因素 一、生产理论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 规模报酬 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的含义 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 一、生产理论 1 生产含义与产业类型 生产: 产业类型: 第一产业——凡是直接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或增加人类效用的活动 第二产业——凡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创造或增加形态效用的活动 第三产业——凡是提供各种劳务的活动 产业类型 部门分类 主要特点 第一产业 农业,牧业,渔业,林业,矿山采掘业 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初级产品 制造物质效用 第二产业 加工工业(制造业)建筑业 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创造或增加 物质效用 第三产业 电力工业,供气和给水工业,批发商业零 出物质生产以外的所有劳务活动, 售商业餐饮业,旅馆业,仓储业,运输和 能够创造或增加物质的所有权, 邮电业,金融业,保险业,不动产业和企 空间和时间等效用。 业劳务,公用服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 业,不能明确划分的其他活动 2 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 (1)生产要素:正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添加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包括:1 自然资源2 资本劳贷 3 劳动 4 企业家才能 (2)生产函数:是在生产技术给定的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商品的最大产出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 可分为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3)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厂商不可能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改变产量的目的 主要讨论:其他要素不变,单一可变投入要素(劳动力:L)的最佳使用问题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 和边际产量:MP 的关系 AP=27+12L-L^2 MP=27+24L-3L^2 13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的变化趋势决定总产量的变化趋势,由于边际产量曲线先上升后下降,因此总产量曲线呈S状 A'点:边际产量的最大点; B'点:平均产量的最大点,且该点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 C'点:边际产量等于0。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平均产量也随之上升 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平均产量也随之下降 L>6时 L=6时 平均产量最大 L<6时 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 产量的变化分为三个区域 第一区域:平均收益递增阶段,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都能提高平均产量。意味着,可变要素的增加,将能够提高素有要素的使用效率。即单位产品的成本在不断降低。 第二区域:平均收益递减阶段,生产要素的合理使用区域,经济区域 第三区域:: 负边际收益阶段,随着可变量劳动力的投入增加,总产量不仅不增加,反而开始递减,这时每减少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的投入反而能提高总产量 B点:平均产量最大,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最小 C点:总产量最大 ?长期生产函数 当所有的要素投入都可变时,各种要素投入之间最佳的组合关系。 即在厂商可用成本数量一定的条件下,能使厂商达到最大产出的要素组合;或者反过来,即在厂商生产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厂商生产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等产量曲线 其他条件不变时,厂商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也称生产无差异曲线 等成本线 也称为生产预算线,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厂商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14 最佳的组合关系有两种含义: 一是求在厂商可用成本给定的条件下,能使厂商获得最大产出的要素组合; 二是求在厂商产出目标既定的条件下,能使厂商耗用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规模报酬 所谓规模报酬。就是探讨这样一种特殊的投入产出关系,即当各种要素的投入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由于生产规模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变化情况 当要素变动的比率>产量增加比率时,规模报酬递减 当要素变动的比率<产量增加比率时,规模报酬递增 不同行业的生产力弹性即规模报酬有着很大的差异,即有的行业有着明显的规模效应,而有的行业没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即使在同一行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规模报酬一般也会经历一个有递增到递减的变化,即当企业较小时,扩大企业规模将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效果,二档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限度时,继续扩大规模必将导致规模报酬递减。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规律。 综上所述,可得出如下一条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超过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必然会递减,这就是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规律,也叫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1.经济增长的涵义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提升,这种不断增涨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他认为这个定义有三个部分组成: 1提供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因而不断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经济增长的标志 2 先进的技术是经济增长得基础或必要条件 3 制度与意识的调整是技术得以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 2.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国民生产总值(GNP)作为衡量商品和劳务生产总量的标准。但是,GNP不能看作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率。 首先,物价上涨因素必须剔除; 其次,应考虑人口变动因素; 第三,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衡量经济增长,不应以实际GNP为标准,而应以国家的生产能力即潜在的GNP为标准,方可抽去总需求变动因素; 第四,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不管用是用实际GNP,还是潜在GNP来作为衡量经济标准,也都有其缺陷。 3.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源泉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部分 ,长期以来,人们对经济增长源泉的讨论,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学派。 15
正在阅读:
城市经济学考试复习 课件 - 图文12-05
上海市发改委 关于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分析工作的通知11-13
脸部浮肿吃什么好02-10
CISP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04-25
电脑程序慢反应慢原因03-28
食品安全问题06-23
某通信公司网络项目案例10-13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通用范本04-09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01-08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4-5》导学案03-0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课件
- 经济学
- 复习
- 图文
- 考试
- 城市
- 机票黑屏出错信息提示总汇
- 基于EPS2008环境下地形要素符号的绘制方法
- 经济法小论文
- 培养果断地习惯
- 决策树过拟合
- 湖南省衡南县三角潭矿区钨矿开发利用方案2份(改31) - 图文
- 县农业局行政执法评议自查报告
- 幼儿园教育工作总结:让孩子的学习轻松起来
- 江苏省2007年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卷(答案)
- 一分中心高压初证电工试题(新版)附答案2013.9
- 电子技术复习题
- 流行的及常用的6款发烧IC音频功率放大器
- SQL实例及说明
- 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 - 图文
- 咨询师名单
- 投资银行业务财务报表分析
- 二年级数学10月月考题
- 基础工业工程试卷(A卷)
- 用matlab研究声学现象-复旦大学物理教学试验中心FudanPhysics
- 第9章 - 振动 集美大学物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