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套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

更新时间:2023-04-24 12: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忧 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请判 断以下名言是哪些历史人 物所说的?

下艰 而 求 长 索 太 路兮 ; 漫以 漫掩 其涕 修兮 远 范仲淹 兮哀 ,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吾生 后天下之乐而乐。 将之 上多 ……

…… …… ,屈原

家风 事声 国雨 事声 天读 下书 事声 ,, 事声 事声 关入 心耳 。;黄宗羲

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第5课

明清之际 的进步思潮【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 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人们的道 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2、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封建 制度渐趋衰落。

一、背景3、思想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近代西方科技传入 中国,使一些知识分子视野开阔。

4、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不少士人试图跳 出“四书五经”的束缚,要求追求个性发 展。

二、代表人物(一)“异端”李贽

反传统、反权 威、反教条

1、思想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 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 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耳。 ——《焚书》

⑴否定孔孟学说的正统性,鞭挞程朱理学 的虚伪性。

二、代表人物(一)“异端”李贽 1、思想“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 是“秉赋之自然”。 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 身”,“当大喜,何耻为”,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

何必男儿”。

⑵提倡个性自由发展和男女平等。

二、代表人物(一)“异端”李贽 1、思想并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

“万物皆生于两” (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

⑶提出世界源于阴阳二气观点,从哲学角度 否定“天理”存在,

二、代表人物(一)“异端”李贽 2、代表作《焚书》《藏书》

3、评价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权威的战斗精神,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 要求,促进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都有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 隐居著书立说类似经历。

王夫之——船山先生

黄宗羲——梨洲先生

顾炎武——亭林先生

《船山遗书》

《明儒学案》 《明夷待访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日知录》

二、代表人物 (二)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1、世界本原 :“气”材料一: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既无不是理也。天 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盖此理之流行,无 所适而不

在。

“理在气中”。理:客观规律;气,物质实体。即天地万物 的规律存在物质世界中。

二、代表人物 (二)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2、认识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形,感觉器官;神,思维活动;物,外界客 观事物。三者相结合才能产生知觉和认识。 即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

3、伦理观

“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充分肯定人的欲望和私利。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王夫之是怎样批 判程朱理学的,完成下列表格。程朱理学世界本原 方法论 道在气先

王夫之理在气中

“格物”“格心”考察客观事物 唯心主义先验论 得到正确认识 存天理, 私欲之中, 天理与人 灭人欲。 天理所寓。 欲的关系

二、代表人物 (三)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 乐”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矣。” ——《原君》

1、批判君主专制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大害”

二、代表人物 (三)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材料:“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 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 之忧乐。”

2、提倡君臣平等无须“杀身以事君”

二、代表人物 (三)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黄宗羲提出要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 约束帝王的“人治”。国家最高权力是内阁,另设监 督和咨询机关,对皇帝和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

3、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 17世纪中后期,有人称 校,“法治”取代“人治”《明夷待访录》为“另 一部《人权宣言》”。

二、代表人物 (四)大力提倡经世致用的顾炎武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 “亡国”:改朝换代,政权变更。 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经世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 致用者,……学得知识,以求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 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我们的社会。

1、发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2、主张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思想有何影响?1、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 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2、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思想源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wx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