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复习题参考答案(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12 07: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医学免疫学复习题

一、 概论

名词解释

1.免疫:免疫是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2.免疫稳定: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 。

3.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主要指机体对外来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保护作用。 4.免疫监视: 指免疫系统识别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的功能。

问答题

1.Jenner发明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的重大意义。

牛痘的出现使天花成为了人类唯一被彻底消灭的传染病,增加了人类消灭其他传染病的信心和勇气。

更为重要的是,天花的克服使人类发现了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成功地开辟了新的医学领域——免疫学

2.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发育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黏膜免疫系统 成熟的T、B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存在的场所。

骨髓的功能:

1. 骨髓是主要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多能造血干细胞 包括: 髓性多能干细胞 (分化成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和 淋巴性多能干细胞 (分化成 淋巴细胞 , NK细胞) 2.骨髓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 骨髓是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2. 胸腺的功能:最主要的功能是T细胞发育的主要场所。

3.淋巴结的功能 ①淋巴结是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②淋巴结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③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④过滤作用

4. 脾脏的功能 ①脾脏是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②脾脏是免疫应答的场所。③脾脏是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场所:补体、干扰素、细胞因子、吞噬细胞增强素等。④脾脏有滤过作用: 此外,脾脏也是机体贮存红细胞的血库。

5.黏膜免疫系统 ①是黏膜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②分泌型IgA,在黏膜局部发挥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③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 3. 淋巴细胞再循环及生物学意义。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1

2

二、 抗原

名词解释

1.抗原:是指能与T 细胞抗原受体TCR 及B 细胞抗原受体BCR 结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2.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使之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3.抗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4.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5.半抗原:仅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大多数多糖、类脂、某些药物。 6.载体效应: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表位给CD4阳性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故通过载体把特异的T-B细胞之间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使B细胞分泌抗体。 7.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是指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 细胞辅助的一类抗原,又称T 细胞依赖性抗原。 8.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是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 细胞的辅助的抗原,又称T 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9.超抗原:在极低浓度下(1-10ng/mL)可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5~20%),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抗原。

10.异嗜性抗原:为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11.佐剂: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先于抗原或与抗原一起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12.隐蔽的自身抗原: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会产生免疫应答,即自身耐受。但是在感染、外伤、服用某些药物等影响下,使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释放,或改变和修饰了的自身组织细胞,可诱发对自身成分的免疫应答,这些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称为自身抗原。

问答题

1.试比较TD-Ag和TI-Ag的主要区别。

答:①TD-Ag需在T细胞参与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大多数抗原属此类,可刺激机体产生IgG、IgM、IgD等抗体,也能引起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不易产生免疫耐受性。②TI-Ag不需T细胞的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少数抗原属此类,只能激发机体产生IgM,也不形成免疫记忆,易产生免疫耐受性。 2.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性比较。

答:种类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①表位受体 TCR BCR

②表位性质 线性短肽 天然的多肽、多糖、脂多糖 ③表位大小 5-23个氨基酸残基 5-15个氨基酸残基,5-7个单糖或核苷酸

④表位类型 为一段线性排列的氨基酸序列,即顺序决定簇 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的呈三级结构的构象表位,线性表位

⑤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⑥MHC分子递呈 需经过APC加工处理,并与MHC分子结合后,才能被T细胞抗原受体所识别 无需APC加工处理,也无需与MHC分子结合

2

3

3.抗原的免疫原性强弱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①化学性质:一般来说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糖蛋白、脂蛋白和多糖、脂多糖都有免疫原性,而脂类和哺乳动物细胞核成分如DNA、组蛋白大亨通常情况下难以诱导免疫应答;②分子量:一般在10kD以上;③结构的复杂性;④分子构象:抗原变性后,失去其构象表位,可影响其免疫原性;⑤表位易接近性;⑥物理状态: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 较单体有更强的免疫原性,颗粒性抗原免疫原性强于可溶性抗原。 4.超抗原和普通抗原的异同点。 特性 T细胞反应频率 TCR结合部位 MHC Π 类分子结合部位 MHC限制性 APA存在 普通抗原 1/10~1/10 TCRα、β链CDR区 肽结合沟 + + 64超抗原 1/20~1/5 TCRV β链CDR1、2区 非多肽区(α-螺旋)外侧 — + 5.何谓异嗜性抗原及其意义?举例说明。

答:异嗜性抗原是指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表面所共有的性质相同的抗原——交叉抗原。目前已发现多种异嗜性抗原具有重要意义:(1)大肠肝菌O86含人类B血型物质;(2)肺炎球菌14型含A血型物质;(3)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肺炎支原体与MG株链球菌间有异嗜性抗原;(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能凝集绵羊红细胞,临床上常作异嗜性凝集以协助诊断;(5)有些病原微生物与人体的某些组织具有共同抗原成分,是引起免疫性疾病的原因之一,例如溶血性链球菌的细胞膜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有共同抗原。因此,在链球菌感染后有可能出现肾小球肾炎或心肌炎;(6)有些异嗜性抗原的存在可以协助疾病的诊断。例如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之间有异嗜性抗原,临床上可用变形杆菌OX19和OX2株代替立克次体作为抗原,进行斑疹伤寒的辅助诊断,称为外裴反应;

三、 免疫球蛋白

名词解释

1、Ig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的球蛋白。有2种存在形式:膜型IgM,在B细胞膜上作为抗原受体;分泌型IgG,分泌进入体液 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2、Ab:抗体(antibody)是存在于血液和组织中、由受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后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一类糖蛋白。

3、Fab片段:1959年Porter用木瓜蛋白酶(papain)水解兔IgG分子,将IgG从绞链区二硫键的近N端侧切断,从而将免疫球蛋白裂解为三个片段:2个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和1个Fc段。即抗原结合片段,含有一条完整的L链和H链近N端侧的1/2。单价的,即只能结合一个抗原决定簇。Fab中的约1/2H链部分称为Fd段,约含225个氨基酸残基,包括VH.CH1和部分绞链区。

4、F(ab')2:1960年Nisonoff等最早用胃蛋白酶水解兔IgG分子,可将IgG从绞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C端切断,将其裂解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大片段为Fab双体,以F(ab')2表示,F(ab')2,由一对L链和一对略大于Fd的H链(称为Fd')组成,Fd'约含有235

3

4

个氨基酸残基,包括VH.CH1和绞链区;F(ab')2结合抗原为双价,可结合两个抗原决定簇,其结合抗原的亲合力要大于单价的Fab,与抗原结合后可出现凝集或沉淀现象。 5、Ig高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是指轻链和重链可变区(VL和VH)中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的区域。{免疫球蛋白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Y字型结构。可变区是指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中靠近N端约110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

6、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是指IgG抗体(Fab)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通过IgFc与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上FcγR结合,从而促发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7、独特型:指每个特异性Ig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表位又称为独特位(idiotope)。

问答题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各功能区的特性、生物学功能。 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是由四条肽链组成的Y字型结构:包括两条分子量较小轻链和两条分子量较大的重链;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是完全相同的;四条链之间通过链间二硫间连接;四条链N端和C端方向是一致的;每条链又划分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位于N端、恒定区位于C端。 功能区:

(1)可变区 是指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中靠近N端约110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可变区又包括高变区和骨架区。

A、 高变区:是指轻链和重链可变区(VL和VH)中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的区域。VL和VH中各有3个CDR区:CDR1、CDR2和CDR3;VL和VH的3个CDR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负责识别和结合抗原。

B、骨架区:是指轻链和重链可变区(VL和VH)中CDR区外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稳定的区域。VL和VH中各有4个FR区:FR1、FR2、FR3和FR4

(2)恒定区:是指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中可变区外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的区域。分别占重链和轻链的3/4和1/2;轻链和重链的恒定区分别用CL和CH表示;不同型(λ或κ)Ig其CL和长度基本一致;不同类Ig其CH和长度不一,可包括CH1-CH3或CH1-CH4;同类Ig其CH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比较恒定,及抗原性相同。

恒定区的功能:激活补体;穿越胎盘和黏膜屏障;结合细胞表面Fc受体介导调理作用;结合细胞表面Fc受体介导ADCC作用;结合细胞表面Fc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

(3)铰链区:是指位于CH1和CH2之间富含脯氨酸的区域。富含脯氨酸易于伸展弯曲;能改变两个Y型臂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IgD、IgG、IgA有铰链区,IgM、IgE没有铰链区。

2、简述IgG经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水解片段形成和水解片段的功能。

(1)经木瓜水解酶水解:1959年Porter用木瓜蛋白酶(papain)水解兔IgG分子,将IgG从绞链区二硫键的近N端侧切断,从而将免疫球蛋白裂解为三个片段:2个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和1个Fc段。

A、Fab段 Fab段即抗原结合片段,含有一条完整的L链和H链近N端侧的1/2;Fab段结合抗原是单价的,即只能结合一个抗原决定簇;Fab中的约1/2H链部分称为Fd段,约

4

5

含225个氨基酸残基,包括VH.CH1和部分绞链区。

B、Fc段 (可结晶片段)Fc段在低温或低离子强度下可形成结晶,故称为可结晶片段。Fc段含有两条H链羧基端(C端)的一半,包含CH2和CH3两个功能区,它无抗体活性;Ig在异种间免疫所具有的抗原性主要存在于Fc段;Fc段具有活化补体、亲细胞、通过胎盘和介导与细菌蛋白结合等生物学活性。

(2)经胃蛋白酶水解:1960年Nisonoff等最早用胃蛋白酶水解兔IgG分子,可将IgG从绞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C端切断,将其裂解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

A、大片段为Fab双体,以F(ab')2表示。F(ab')2,由一对L链和一对略大于Fd的H链(称为Fd')组成;Fd'约含有235个氨基酸残基,包括VH.CH1和绞链区;F(ab')2结合抗原为双价,可结合两个抗原决定簇,其结合抗原的亲合力要大于单价的Fab,与抗原结合后可出现凝集或沉淀现象。 B、pFc'最终被水解,无生物学活性。 3、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IgG 人IgG 有4 个亚类,依其在血清中浓度高低,分别为IgG1、IgG2、IgG3、IgG4;IgG 于出生后3 个月开始合成,3~5 岁接近成人水平;是血清和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Ig,约占血清总Ig 的75%~80%;IgG 半寿期约20~23天;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其亲和力高,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免疫效应,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IgG1、IgG2、IgG3 可穿过胎盘屏障,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IgG1、IgG2 和IgG3 的CH2 能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IgG1、IgG2 和IgG3 的CH3 可与巨噬细胞、NK 细胞表面Fc 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ADCC作用等;人IgG1、IgG2 和IgG4 可通过其Fc 段与葡萄球菌蛋白A(SPA)结合,藉此可纯化抗体,并用于免疫诊断;某些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核抗体,以及引起II、III 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也属于IgG。 IgM IgM 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5%~10%,血清浓度约1mg/mL。

单体IgM 以膜结合型(mIgM)表达于B 细胞表面,构成B 细胞抗原受体(BCR); 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一般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五聚体IgM 含10 个Fab 段,具有很强的抗原结合能力;含5 个Fc 段,比IgG 更易激活补体。

天然的血型抗体为IgM,血型不符的输血,可致严重溶血反应。IgM 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IgM 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感染)。

IgM 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

血清中检出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膜表面IgM 是B 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只表达mIgM是未成熟B 细胞的标志。 IgA IgA 分为两型:

血清型为单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10%~15%;

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为二聚体,由J 链连接,含内皮细胞合成的SP,经分泌性上皮细胞分泌至外分泌液中。

SIgA 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在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因此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SIgA 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类别,参与黏膜局部免疫,通过与相应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结合,阻止病原体黏附到细胞表面,从而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SIgA 在黏膜表面也有中和毒素的作用。新生儿易患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可能与IgA 合成不足有关;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为一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IgD 正常人血清IgD 浓度很低(约30μg/mL),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0.2%。IgD 可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间产生;5 类Ig 中,IgD 的铰链区较长,易被蛋白酶水解,故其

5

6

半寿期很短(仅3 天);IgD 分为两型: 血清IgD 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

膜结合型IgD(mIgD)构成BCR,是B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 未成熟B 细胞仅表达mIgM,称为初始B 细胞(na?ve B cell);成熟B 细胞可同时表达mIgM 和mIgD;活化的B 细胞或记忆B 细胞其表面的mIgD 逐渐消失。

IgE 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极低,约为0.1~0.4μg/mL,仅占Ig总量的0.002%以下,含量较稳定;IgE半衰期也较短,仅为2.5天,所以一直到1966年才被Ishizaka首先发现;IgE水平与个体遗传性和抗原性质密切相关,血清IgE含量在人群中波动很大,在特应性过敏症和寄生虫感染者中,血清IgE浓度相对较高;IgE在个体发育中合成较晚,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支气管和胃肠道等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常是变应原入侵和超敏反应发生的场所。IgE也是单体结构,相对分子量约为188kDa,IgEε链的分子量为72kD。IgE在防御寄生虫的感染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在人和动物感染蠕虫(如血吸虫)后,产生相当高的IgE。

巨噬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具有FcεRⅡ受体,IgE与巨噬细胞结合后,使巨噬细胞激活,释放溶酶体酶,对原虫进行攻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结合介导ADCC的细胞毒效应。IgE不能通过胎盘,不能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但可激活补体的旁路途径。

四、 补体系统

名词解释

1.MAC C5b6789n复合物,即膜攻击复合物 2 MASP:丝氨酸蛋白酶 3.C3转化酶:C4b2a 4.C5转化酶:C4b2a3b

5.过敏毒素:C3a 和C5a被称为过敏毒素 6.免疫粘附:是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C3b或C4b粘附于具有C3b受体的细胞表面的现象。通过粘附形成大的复合物,便于吞噬细胞清除。

问答题

1.简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答:①补体固有成分是存在于血浆及体液中、构成补体基本组成的蛋白质。包括三部分

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成分:C1q、 C1r、 C1s、 C2 、 C4。 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成分: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 P因子。

参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径的成分: MBL、 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②补体调节蛋白是指存在于血浆中和细胞表面,通过调节补体激活途径中关键酶而控制不提活化强度和范围的蛋白分子。包括:

可溶性调节因子:血浆中H因子、I因子、C1INH、C4bp、S蛋白、SP40/40、过敏毒素灭活因子(羧肽酶N)等;

膜结合性调节分子:衰变加速因子(DAF)、膜辅助蛋白(MCP、CD59)等

③补体受体是指存在于不同细胞膜表面、能与补体激活过程中所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结合、介导多种生物效应的受体分子。

目前已发现:CR1、CR2、CR3、CR4、CR5及C3aR、 C4aR、 C5aR、C1qR和C3eR等

2.补体经典激活途径。

答:指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酶(C4b2a)和C5转化酶( C4b2a3b)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3.补体旁路激活途径。

6

7

答:是指不依赖于抗体,通过微生物或外源异物直接激活C3,由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参与形成C3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

种系发生上,旁路途径是最早出现的补体活化途径,是抵御微生物感染的非特异性防线。 4.MBL激活途径。

答:是指有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 binding lectin)直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进而依次活化MASP1、MASP2、C4C2C3,形成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5.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答:一、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1.溶解靶细胞、细菌、病毒:MAC 2.调理作用:C3b、C4b、iC3b,3.炎性介质作用:

二、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1.清除凋亡细胞2.清除免疫复合物

三、参与适应性免疫1.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2.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增殖分化3.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4.补体参与免疫记忆。 6.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答:经典途径:激活物是免疫复合物;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4b2a和C4b2a3b;感染一般在后期才能发挥作用

旁路途径:激活物是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细菌,直接激活C3;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3bBb和C3bBb3b;存在正反馈放大环;无需抗体存在即可激活补体,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MBL途径:激活物广泛,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甘露糖;除识别途径与经典途径不同,后续其他途径都相同;对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有交叉促进作用;无需抗体参与激活补体,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五、 细胞因子

名词解释

1.CK:趋化因子,是指能吸引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白细胞向一定

方向移行,也可刺激白细胞活化的小分子量(8-10kDa)一个蛋白质家族。 2.IFN:干扰素,是1957年发现的第一个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

得名。根据干扰素来源和理化性质分为两个型:I型干扰素、II型干扰素。I型干扰素的生物学功能: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调节;II型干扰素的生物学功能:免疫调节作用(主要)、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 3.CSF:集落刺激因子,指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包括 SCF、Flt3L、GM-CSF、G-CSF、M-CSF、EPO、TPO、IL-3(multi-CSF)、IL-7等。 4.旁分泌效应:指某种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和靶细胞非同一细胞,但二者相邻近,则该因

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

问答题

1.细胞因子分类及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 (1)分类:

A,根据产生分类:单核因子(monokine),淋巴因子(lymphokine), 非淋巴细胞、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CK。

7

8

B,根据结构和功能分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

(2)生物学活性: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参与固有免疫和炎症反应。

2.细胞因子有何共同特性。

1、多样性:一种细胞因子对不同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2、高效性:细胞因子与其受体以高亲和力结合,极其微量的细胞因子即有明显的生物学作用。 3、局部性

4、短暂性:细胞因子是细胞在受到刺激因子的作用后才开始是合成的。 5、复杂性 6、网络性

六、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名词解释

1. 白细胞分化抗原

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lineage)、分化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分布:白细胞分化抗原除表达在白细胞外,还表达在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白细胞分化抗原还广泛分布于非造血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

存在形式:白细胞分化抗原大都是跨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 2. 黏附分子

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 matrix,ECM)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跨膜糖蛋白分子。

分布: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细胞表面,某些情况下也可从细胞表面脱落至体液中,称为可溶性黏附分子。

作用方式:黏附分子以受体与配体方式相互作用,通过增加细胞间粘附作用和或传递信号而促进细胞的功能。

3. CD3

分布:分布于所有成熟T细胞和部分胸腺细胞表面,由?????5种多肽链组成。

存在形式:CD3分子与T细胞受体(TCR)形成TCR-CD3复合体,常见形式是TCR??/CD3??????,少数为CD3????? ? 。

功能:稳定TCR结构;信号转导:CD3胞质段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TCR识别并结合由MHC分子递呈的抗原肽,导致CD3的ITAM发生酪氨酸磷酸化,通过活化相关激酶,将识别信号转入T细胞内;

8

9

问答题

1. 与T细胞和B细胞有关的CD分子有哪些?

参与T细胞识别与相关信号转导的CD分子: CD3、CD4、CD58、CD2、CD8、CD28、CD40L 参与B细胞识别与相关信号转导的CD分子: BCR复合物、CD19/ CD21/ CD81信号复合物

2. 黏附分子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

整合素家族: 主要是介导细胞与ECM的粘附以及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广泛参与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吞噬与炎症;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介导T细胞-APC/靶细胞、T细胞-B细胞间的相互识别与作用; 选择素家族: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参与炎症、淋巴细胞归巢到外周淋巴结;白细胞与内皮细胞核血小板黏附;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向炎症部位游走,肿瘤细胞转移;

钙黏素家族:同型黏附作用:介导相同分子的黏附;在调节胚胎形态发育和实体组织形成与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细胞钙黏蛋白表达改变与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有关;

黏蛋白样家族:参与早期造血的调控和淋巴细胞归巢;介导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七、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名词解释 1. MHC

中文名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是由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编码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2. 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

指用抗体在人白细胞表面鉴定出的人MHC分子。 3. 多态性

指在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同一基因座位存在两个以上等位基因的现象。 4. MHC限制性

MHC分子对T细胞与APC(或者靶细胞)的相互作用起限制性作用,即TCR识别APC(或者靶细胞)所提呈抗原肽的同时,还须识别与抗原肽结合的MHC分子,此现象即MHC限制性。 问答题

1. 简述HLA1类和2类分子的结构分布及功能 一、HLA-Ⅰ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一)分布

1. 存在于有核细胞(含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 表面。

淋巴细胞 > 肾、肝脏、心脏 > 神经组织、成熟的滋养细胞 2. 存在形式

(1)膜结合:有核细胞表面

(2)可溶性:存在于血清、初乳和尿液等体液中。 (二)结构

1. α链(重链)

9

10

(1)胞外区

α1、α2功能区—抗原结合部位; α3功能区—CD8分子结合部位; (2)胞内区 (3)跨膜区

2.β2-微球蛋白(β2m ) 由15号染色体基因编码。

二、HLA-Ⅱ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一)分布

1. APC 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2. 其他 激活的T细胞,精子和血管内皮细胞。 (二)结构

1. α链:α1、α2功能区 2. β链:β1、β2功能区

α1和β1:抗原肽结合部位; β2:CD4分子结合部位。 2. 抗原肽和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

答:①MHC分子和抗原肽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抗原肽上和MHC分子结合的特定部位,成为锚定位;抗原肽中锚定位上的氨基酸残基成为锚定残基。 ②抗原肽和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专一性和包容性。

八、 固有免疫细胞及固有免疫应答

名词解释

1.PAMP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是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结合的配体分子,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表面某些共有的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如G+菌的脂多糖,G-菌的肽聚糖和真菌的酵母多糖等;也包括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如磷脂酰丝氨酸等。PAMP数量有限,但在病原微生物中分布广泛。 2.PRR

模式识别受体(PRR):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也包括少分泌型PRR,如C反应蛋白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膜型PRR是胚系基因直接编码(未经重排)的产物,较少多样性,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样受体。

3.TLR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的一类重要蛋白质分子,也是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TLR是单个的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质,可以识别来源于微生物的具有保守结构的分子。当微生物突破机体的物理屏障,如皮肤、粘膜等时,TLR可以识别它们并激活机体产生免疫细胞应答。

4.ROI系统

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ea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ROIs):是指在吞噬作用激发下,通过呼吸爆发,激活细胞膜上的还原型反应辅酶Ⅰ(NADH氧化酶)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使分子氧活化,生成超氧阴离子、游离羟基、过氧化氢和单氧态氧产生杀菌作

10

11

用的系统。

5.RNI系统

反应性氮中间产物(reative nitrogen intermediates,RNIs):是指巨噬细胞活化后产生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还原型辅酶Ⅱ或四氢生物喋呤存在条件下,催化L-精氨酸与氧分子反应,生成胍氨酸和一氧化氮,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

6.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

巨噬细胞经吞噬或吞饮作用摄入病原体等,通过一系列机制使细菌消化,降解,同时产生一些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肽。其中一种机制就是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不需要氧分子的参与,包括酸性pH,溶菌酶和防御素等杀灭细菌。

7.NK细胞活化性受体

人NK细胞KAR包括NKRP1等;胞质段均具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KAR胞外段含糖类蛋白识别受体,能广泛识别并结合分布于自身组织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糖类配体;KAR与相应配体结合,使胞质段ITAM发生酪氨酸磷酸化,启动活化信号,从而使NK细胞活化并产生杀伤活性。

8.NK细胞抑制性受体

人NK细胞KIR包括P58、P70、CD49/NKG2A等;胞质段均具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KIR的配体是自身MHCⅠ类分子或自身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KIR与相应配体结合,使胞质段ITIM发生酪氨酸磷酸化,启动抑制信号,从而阻断细胞活化并抑制杀伤活性。 问答题

1.固有免疫细胞组成。

(1)吞噬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对异己物质快速免疫应答,巨噬细胞也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2)树突状细胞: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3)NK细胞:无需抗原致敏,可直接杀伤靶细胞。(4)γδT细胞:参与皮肤黏膜表面的免疫防御;(5)肥大细胞:激活补体,介导炎症反应。(6)NKT细胞:免疫调节和细胞毒作用。(7)其他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B1细胞。 2.NK细胞为何能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正常组织细胞。 NK细胞表面具有两种不同的受体: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能识别自身组织细胞病毒感染的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糖基配体,传导活化信号,发挥杀伤作用;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能识别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介导抑制信号的产生。病毒感染的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及正常自身组织细胞表面均可和这两种受体结合,对病毒感染的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而言,表面MHCⅠ类分子表达减少或缺失,则KAR的作用占主导地位,从而表现为杀伤作用;对正常自身组织细胞而言,表面MHCⅠ类分子表达正常或增加,则KIR的作用占主导地位,从而表现为NK细胞失活,自身组织细胞不被破坏。 3.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一、固有免疫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二、固有免疫对非感染疾病的影响:

1. 固有免疫与肿瘤:各类固有免疫细胞对肿瘤都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2. 固有免疫与排斥反应:TLR2、TLR4配体可以介导急性排斥反应,或打破已建立的免疫耐受;

3. 固有免疫与炎性疾病:某些非过敏因素可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非IgE依赖的过敏反应。

11

12

三、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的启动和调节:

1. 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参与抗原加工和递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细胞因子参与Th细胞的活化;

2. 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参与体液免疫,如补体活化、I型超敏反应;巨噬细胞或NK细胞参与ADCC过程等;

3. 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固有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种类,如IL-12可以促进Th0向Th1方向分化,而IL-10则促进Th2的生成;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强度,固有细胞分泌的某些效应分子,如IL-1、IL-12等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而转化生长因子(TGF-β)、活性氧可以抑制免疫应答。 4.比较成熟树突状细胞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特点。 分布 结构特点 未成熟DC 主要存在于多种实体器官及非淋巴组织的上皮 (1)能表达一些膜受体如FCγRⅡ、甘露糖受体(人DC)或DEC205 分子(鼠DC); (2)未成熟DC 内含有一些重要的细胞器包括内体、MⅡC(MHC class II compartment)和溶酶体等,能合成MHC Ⅱ类分子。 (3)未成熟DC 还能分泌一些趋化性细胞因子和具有炎症介质作用的细胞因子,如LC 能产生TNF-α、IL-1、IL-6、IL-15等。 (1)可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或巨吞饮和吞噬作用摄取抗原; (2)能合成MHC Ⅱ类分子,具有强抗原加工、处理能力; (3)低表达CD80、CD40等共刺激分子和ICAM等黏附分子,故其提呈抗原并刺激初始T 细胞的能力很弱。 成熟DC 主要存在于淋巴结、脾脏及派氏结合淋巴结 (1)表达特异性抗原 (2)高表达MHC I 类分子、MHC II 类分子、CD80、CD86、CD40、CD54 即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热休克蛋白(HSP)等免疫刺激分子,CD1a 和CD83 也是人成熟DC 的标志。 能有效地将抗原提呈给初始T 细胞,并使之激活,活化T 细胞后它们自身即出现凋亡。 功能 5.比较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12

13

6.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及其主要作用。

时相:(1) 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0-4h内)(2) 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4-96h内)(3)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96h后)

主要作用:固有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

九、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

名词解释:

1.APC :是指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2.专职性APC: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等。这些细胞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和参与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

3.非专职性APC:包括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各种上皮细胞及间皮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这些细胞通常不表达MHCⅡ类分子,但在炎症过程中或IFN-γ等作用下,也可表达MHCⅡ类分子并处理和提呈抗原。

4.蛋白酶体: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降解细胞质溶酶体外蛋白质的体系,由10~20个不同亚基组成,可显示多种肽酶活性。

13

14

5.Ii链:与Ia相关恒定链即Ii链,Ii链是MHCⅡ的伴侣蛋白,在递呈外源性抗原中起重要作用,参与α链、β链折叠和组装;阻止粗面内质网中其它内源性多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促进MHCⅡ类分子移行至MⅡC。

6.TAP: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抗原加工转运体。由TAP1和TAP2组成的异二聚体,镶嵌于内质网膜,介导抗原肽从胞质溶胶主动转运到内质网腔。TAP基因位于HLAII类基因区。

7.交叉提呈现象:即MHC I 类分子也能提呈外源性抗原,而内源性抗原也能通过MHC II 类途径加以提呈,目前认为这种交叉提呈并不是抗原提呈的主要方式。 问答题

1.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答:来源于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经血液循环进入实体器官及非淋巴组织的上皮部位,分化为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定居于上皮组织、胃肠道、生殖和泌尿管道、呼吸道,以及肝、心、肾等实质脏器的间质。这种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能力,由于MHC分子和B7分子表达水平很低,其提层抗原的能力很弱。在微环境中的炎性因子(如TNF-α,IL-1)和抗原物质刺激下,树突状细胞逐渐成熟,并通过输出淋巴管/血液循环进入局部淋巴结。在树突状细胞成熟过程中,其功能发生变化,即提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能力变弱,但提层抗原的能力逐渐增强。 2.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途径。

答: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层途径简称内源性途径,又称胞质溶胶途径或MHC-1类途径。抗原提层细胞对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层过程简述如下:①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抗原(内源性抗原)由胞浆进入蛋白酶体;②在蛋白酶体中被低分子量多肽2和7(LMP2和LMP7)降解为内源性抗原肽;③内源性抗原肽进入胞浆与内质网膜上的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1和2(TAP1和TAP2)结合,使之结构改变、孔道开放,从而导致抗原肽进入内质网腔;④MHC-1类分子和α链在内质网中合成后,即与该连接蛋白结合,保证β2微球蛋白(β2M)与α链结合后形成MHC-1类分子,并使之与进入内质网的抗原肽“对接”成功,组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体;⑤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体以分泌囊泡形式,通过高尔基体经糖基化修

+

饰后表达与APC表面,共CD8T细胞识别。 3.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途径。

答: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层途径简称外源性途径,又称溶酶体途径或MHC-II类途径。APC对外源性抗原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层过程简述如下:①外源性抗原被APC摄入胞浆形成内体,即吞噬体;②内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早期内体/溶酶体;③外源性抗原在内体/溶酶体内被蛋白水解酶降解成小分子多肽片段(抗原肽)形成晚期内体/溶酶体;④在内质网中,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通过其抗原肽结合槽与恒定链中的II类相关恒定链短肽(CLIP)结合,形成恒定链/MHC-II类分子复合体,该复合体形成后,可阻止内质网中的内源性抗原与MHC-II类分子结合;⑤在恒定链/MHC-II类分子复合体在恒定链引导下形成内分泌囊泡。内含恒定链/MHC-II类分子复合体的分泌囊泡通过高尔基体经糖基化修饰后,进入胞浆与晚期内体/溶酶体融合,在蛋白酶作用下恒定链降解,但CLIP仍结合在MHC-II类分子抗原肽结合槽内;⑥在HLA-DM分子协助下,首先将CLIP与MHC-II类分子解离,然后是外源性抗原肽与空载MHC-I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体;⑦通过胞

+

吐作用与细胞膜融合,是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体表达于APC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 4.比较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的两条途径。

14

15

特 点 内源性途径 外源性途径 递呈分子 MHC-I MHC-II 应答的T细胞 CD8+T细胞 CD4+T细胞 抗原来源 内源 外源摄入 抗原肽产生部位 蛋白酶体 内体

伴随蛋白 钙联素、TAP、tapasin 钙联素、Ii链 递呈细胞 所有有核细胞 专职APC 5.DC、M

B细胞摄取抗原过程的主要异同点。

DC、MB细胞都是专职APC,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和参与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抗原提呈过程都可分为3个阶段:抗原摄取、抗原加工处理 、抗原提呈 区别: 摄取抗原的方式 抗原的性质 抗原提层分子:MHC分子 CD1 共刺激分子 DC 胞饮,吞噬(受体介导),感染 可溶性抗原、颗粒性抗原 +++ ++++ CD1a,CD1c,CD1b,CD1d 固有表达,随着细胞成熟或IFN-γ,CD40L诱导而增加 启动T细胞(CD4+,CD8+T细胞)应答,调节免疫应答类型 M 吞噬(自发或受体介导) 主要是颗粒性抗原 需IFN-γ诱导, +/- +++ 需LPS,IFN,CD40L诱导BCR交联或CD40L诱导 T细胞应答的诱导和效应 B细胞 BCR或受体介导 可溶性抗原 IL-4诱导增强, ++ +++ 20%~50%的B细胞有CD1b BCR交联或CD40L诱导 增强与T细胞的互相作用,促进胸腺依赖抗原应答 主要功能

十、 T细胞

名词解释

1.胸腺的阴性选择:在胸腺皮质区、皮/髓质交界处和髓质区,单阳性T细胞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所表达的自身肽-MHC分子高亲和力结合,从而被清除或失能;不与自身肽-MHC分子高亲和力结合的T细胞则存活;通过阴性选择而形成的成熟T细胞中不含针对自身成分的T细胞克隆,从而维持中枢性自身耐受。

2.胸腺的阳性选择: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发育的机制之一,即CD4、CD8双阳性T细胞在胸腺深皮质区与胸腺上皮细胞所表达的自身HLAI类或II类分子结合,进而分化为CD4+或CD8+单阳性细胞;未能与上皮细胞表面HLAI类或I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T细胞则发生凋亡;通过阳性选择而产生的单阳性细胞具有自身MHC限制性。 3.pT

在胸腺中,αβT细胞约占T细胞总数的95%~99%,γδT细胞约占1%~5%。

15

16

胸腺细胞在双阴性(DN)阶段β链基因开始重排,表达β链蛋白,并与前T细胞替代α链PTα(Pre T Cel1α)组装成PTα:β受体,表达于前T细胞表面,在 IL-7等诱导下,分化至CD4+CD8+的双阳性( DP)阶段(PTα:β表达下调) ,细胞停止增殖,α链基因开始重排,并表达有功能性的TCRαβ。

4.TCR-CD3复合物:TCR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也是成熟T细胞共有的特征性表面标志;TCR与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为TCR-CD3复合体。TCR专职识别抗原表位;CD3分子向细胞内传递TCR识别信号。

5.协同刺激分子: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同时存在(即双信号模型,two-signal mode1)。一是抗原特异性信号,由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介导的第一信号;二是协同刺激信号,由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分子及其配体介导的共刺激信号,T细胞识别抗原后的完全活化必须依赖该信号通路。当仅具有第一信号而缺失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时,T细胞不但不被激活,反而对抗原刺激形成无能状态(anergy)。目前,已在T细胞表面发现了多种介导共刺激信号的膜蛋白分子及其配体,这些介导共刺激信号的膜蛋白分子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与CD28及其配体具有同源性的CD28家族;其次是结构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其受体相关的共刺激信号分子;第三类是结构与SLAM(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ion Molecule)相关的共刺激因子。

6.Th: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 cell,表达CD4分子具有辅助功能的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按照其所分泌细胞因子的种类,可分为Th1细胞、Th2细胞和Th3细胞等。

7.CTL: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Tc cell,具有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功能的T细胞亚群,表达CD8,其T细胞受体通过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与MHCI类分子复合物而杀伤靶细胞。某些CD4+T细胞也具有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

8.CD4+CD25+调节性T细胞:天然调节性T细胞,其组成性高表达CD25(IL-2受体的α链)和转录因子foxp3,约占正常人或小鼠外周的CD4+T细胞的5%-10%。此类细胞的功能特征是:本身缺乏增值能力,但具有天然的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CD4+或CD8+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功能。

9.LAK细胞:LAK细胞即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将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经淋巴因子白介素-2(IL-2)激活3~5天而扩增为具有广谱抗瘤作用的杀伤细胞。把LAK输给带瘤小鼠,不但使原瘤消退,还可以使已确立的转移瘤消失。LAK有广谱抗瘤作用,LAK与IL-2合用比单用IL-2效果好,因为经IL-2激活的LAK在输入人体后仍需IL-2才能维持其杀伤活性。 问答题:

1.试述T细胞亚群及T细胞各亚群的功能。

由于T细胞异质性而对其进行的分类:按所表达CD分子不同,分为CD4+T和CD8+T细胞;按组成T细胞受体异源二聚体的肽链不同,分为T细胞受体α/β和T细胞受体γ/δT细胞;按功能不同,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按所分泌细胞因子类型不同,分为Th1细胞和Th2细胞等。

(一)初始、效应、记忆T细胞

从未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为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而活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二)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

16

17

根据表达的TCR类型,T细胞可分为αβ+T即细胞和γδ+T细胞。αβ+T细胞分布广泛,识别抗原具有MHC限制性,抗原识别受体具有多样性,既可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Th),也可

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γδ+T细胞分布于皮肤粘膜组织,识别抗原无MHC限制性,抗原识别受体缺乏多样性,只识别多种病原体表达的共同抗原,效应细胞为CTL. (三)CD4+和CD8+T细胞

αβT细胞又可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CD4+T细胞识别MHC Ⅱ类分子所提呈的外源性抗原肽,活化后主要分化为Th.CD8+T细胞识别MHCⅠ类分子所提呈的内源性抗原肽,活化后主要分化为CTL.

(四)Th、CTL和Tr细胞 根据功能可将T细胞分为Th、CTL和调节性T细胞(Tr细胞),均为效应细胞。Th细胞可分化为Th1、Th2、Th3三类细胞,分别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Th1和Th2在细胞和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Th3对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CTL细胞可分化为Tc1和Tc2,分泌细胞因子不同,Tc1与Th1相似;Tc2与Th2相似。Tr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的负调节及在自身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

2.简述T细胞主要表面分子及意义。 表面分子 主要作用

TCR 特异性识别由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CD3 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

CD4/CD8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28

LFA-2(CD2) 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可与CD58结合,能介导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还能介导效应阶段的激活途径

CD40L 可表达于部分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与B细胞表现CD40结合,产生的信号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丝裂原受体 与丝裂原结合后,直接使静止状态的T细胞活化增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3.T细胞的发育过程及其功能性TCR的形成。 T细胞的发育过程

骨髓产生的前T细胞选择性的迁移到胸腺,胸腺内T细胞又称胸腺细胞,最不成熟的胸腺细胞出现于皮质,而最成熟的胸腺细胞在髓质,并由此离开胸腺到达外周淋巴组织。由骨髓产生的每个前体T细胞产生多个子代,在由胸腺皮质,髓质交界处进入胸腺,随后转移至被膜下的皮质区(cortical zone),在皮质区快速迁移,在到达髓质前,由于选择过程,95%以上的皮质胸腺细胞死亡,从而保证表达自身MHC限制的对外来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及其受体得到发育,并使表达所有其他特异性受体的有可能对自身造成危害的细胞得以清除。前T细胞依赖胸腺微环境,受遗传控制,逐步分化成熟。T细胞在分化成熟不同时期,细胞表面可表达各种膜蛋白,如CD4分子,CD8分子、T细胞抗原受体和CD3分子等,并具有识别抗原、介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的功能。

TCR是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也是成熟T细胞共有的特征性表面标志。

T细胞抗原受体(TCR)样性(个体水平)最终可达到1015~1018,形成容量庞大的TCR库,赋予个体几乎是无限的抗原识别和应答能力,保证个体在多变环境中能和外来抗原(病原体)发生有效的免疫应答。下面简述TCR多样性的产生机制。(1)多个胚系基因片段的组合多样性:TCR的胚系基因由多个分隔的基因片段组成(表2—3),它们在基因重排过程中的随机

17

18

组合为多样性的产生提供了遗传学基础。

(2)VJ和VDJ连接(重排)多样性:基因重排系一随机过程,不同的T细胞克隆经基因重排、发生不同基因片段的连接,产生特定的Vp(VDJ)基因和Va(VJ)基因,表达特异性的TCR,这是TCR多样性产生的主要机制。

(3)连接机动性(junctionalflexibility):也称连接不精确性(junctionalimprision)。V区基因重排时,特定的V、D或J片段在发生DJ、V—DJ或VJ连接时,由于读码框的机动性或不精确性,在V—D-J连接处可发生一定的变异(偏移)导致核苷酸缺失,引起核苷酸序列、密码子的改变,最后导致V区氨基酸组成的变化,从而改变TCR的特异性,增加了TCR的多样性。 连接机动性

图中紫色框表示连接时缺失的核苷酸。注意不同连接方式可导致氨基酸残基的变化,而当连接超出了读码框,最终无法表达,则该克隆遭到清除。

(4)N区核苷酸插入:N区核苷酸插入(N-regionnucleotideaddition)发生在V区基因重排过程中。N区核苷酸片段(non-germlinegeneencodednucleotides)并不存在于TCR的胚系基因中。V区基因重排时,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作用下,N区核苷酸片段可随机加在Vα的VJ连接处及Vβ的VDJ的D片段的两侧。N区核苷酸片段最多可由6个核苷酸组成,且富含G(鸟嘌呤)和C(胞嘧啶),防止形成终止密码(UAA、UGA和UAG或TAG)。N区核苷酸插入也发生在CDR3区。

(5)α链、β链的组合多样性:TCR的V区由Vα和Vβ组成,它们的随机配对和组合参与构成TCR的多样性。

上述五种机制赋予个体产生容量庞大的TCR库,并通过TCR的V区体现出来,其中以CDR3的变异最大,决定了TCR的特异性(克隆水平)和多样性(个体水平)。 4.T细胞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

免疫耐受根据形成时期不同分为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

(1)中枢耐受:主要与克隆消除有关。克隆消除是T、B淋巴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通过阴性选择诱导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凋亡而被清除的方式。

(2)外周耐受:指成熟的T、B细胞在外周遇到自身或非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主要机制有克隆无能、克降清除、免疫忽视、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细胞因子的作用、信号转导障得及免疫隔离等。

①克隆无能/不活化:指T、B免疫活性细胞识别抗原,只产生第—信号,而无第二信号,导致细胞内活化转导途径在早期被中断,细胞不能充分活化,呈现克隆无能状态。 ②克隆清除:经APC提呈的高浓度的组织特异性的自身抗原与相应的TCR高亲和力结合,可导致T细胞克隆清除。

③免疫忽视:自身应答性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特异性抗原并存,通常情况下,不致自身免疫病的状态。

④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调节性T细胞 (Tr)经细胞-细胞间的直按接触,抑制CD4+及CD8+ T细胞的免疫应答。其他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分泌TGF-β抑制Th1和CTL功能。 ⑤细胞因子的作用。

18

19

⑥信号转导障碍。

⑦免疫隔离: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在生理状况下不导致免疫应答。

十一、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名词解释

1.免疫突触:T细胞-B细胞、T细胞-APC、T细胞-靶细胞相互作用中,细胞表面膜分子可定向聚集在在免疫细胞彼此接触的部位,形成超分子黏附复合物,即免疫突触。 2.T细胞无能:是指该细胞对抗原的再刺激不发生增殖反应的状态。

3.AICD:活化的T细胞可高表达死亡受体Fas及其配体(FasL),从而互相诱导调亡,即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

4.协同刺激信号: 免疫活性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 问答题:

1.Th1和Th2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答:Th1细胞生物学活性:

①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激活巨噬细胞,诱生并募集巨噬细胞。 ②对淋巴细胞的作用:促进Th1和CTL增殖,放大免疫效应。 ③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活化中性粒细胞,促进其杀伤病原体。 Th2细胞的生物活性: ①辅助体液免疫应答 ②参与超敏反应性炎症 2.CTL细胞毒效应。P94 答:① 效-靶细胞结合

– TCR特异性识别Ag--MHC-Ⅰ类分子 – 黏附分子

② 致死性打击

–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 FasL途径 – TNF与IFN-γ

③ 靶细胞裂解或凋亡

3.CD4+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答: CD4+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19

20

CDR1和CDR2识别MHC-Ⅱ类分子 双识别:TCR

CDR3识别抗原肽的T细胞表位 * MHC限制性

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感应阶段:(1)APC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递呈

(2)CD4+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2、反应阶段:

(1)T细胞的充分活化需要双信号 *第一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

TCR - 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CD4 - MHC-Ⅱ类分子 *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CD28 - B7(CD80、CD86) CD2(LFA-2)- CD58(LFA-3) LFA-1 - ICAM-1 2.反应阶段:

(1)T细胞的充分活化需要双信号 第一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 TCR — 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 CD8 — MHC-Ⅰ类分子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CD28 — B7(CD80、CD86) CD2(LFA-2)— CD58(LFA-3) LFA-1 — ICAM-1

(2)活化CTL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性CTL 细胞的过程中需要Th1细胞辅助。 (3)在CTL细胞的分化过程中也有记忆性 CTL细胞形成(疫苗接种的基础)。 3.效应阶段:

(1)CTL杀伤靶细胞的过程: 特异性识别与结合阶段 致死性打击阶段

20

41

糖链抗原(CA)、组织多肽抗原、免疫抑制酸性蛋白、铁蛋白、唾液酸、β2M等升高时可作为相应肿瘤的诊断指标 二、根据肿瘤诱发和发生情况分类 1. 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

● 化学或物理因素 ? ● 肿瘤的抗原性较弱 ● 表现出高度个体化 ● 具有不同的抗原特异性 ● 人类肿瘤大多不属 2. 病毒诱发的肿瘤

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中,使其表达病毒基因编码蛋白 编码蛋白经处理后形成病毒肽-MHC-I类分子,并表达在肿瘤细胞表面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同一种病毒诱发的不同类型的肿瘤均可表达相同的抗原,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患者血清中可检出较高效价相关病毒抗体 3. 自发性肿瘤的抗原

● 人类大多数肿瘤属于自发肿瘤,无明显诱因

● 一些类似于化学因素诱发的肿瘤,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 ● 一些类似于病毒诱发的肿瘤具有共同抗原

41

21

靶细胞的裂解

(2)CTL杀伤靶细胞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对靶细胞的杀伤受MHC-Ⅰ类分子的限制 在短时间具有连续杀伤靶细胞的功能 3)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穿孔素 颗粒酶系统

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

4 CD8+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 答:1.感应阶段:

(1)APC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递呈

(2)CD8+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2、CD8+Tc细胞的活化(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Th细胞非依赖性 ②Th细胞依赖性

3、效应阶段:CD8+Tc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是细胞毒作用。其基本过程:首先是效-靶细胞结合,效应细胞(CD8+Tc)在与靶细胞接触面形成免疫突触,进而导致效应细胞内细胞骨架系统、高尔基复合体及胞浆颗粒等极化,均向效-靶接触面重新排列和分布,然后,进行致死性攻击。

CD8+Tc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一方面活化的CTL脱颗粒,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靶细胞坏死或凋亡另一方面活化的CTL细胞高表达FasL,通过Fas-Fasl途径引起靶细胞凋亡。

十二、 B细胞

名词解释

1.BCR复合物:即B细胞抗原受体(BCR)复合物,是B细胞表面最主要的分子。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膜免疫球蛋白(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 α(CD79a)和Igβ(CD79b)异源二聚体组成

2.B细胞辅助受体:即B细胞共受体,由CD19/CD21/CD81组成。其功能为增加B细胞对抗原刺激敏感性

3.Pre-BCR: 前 B 细胞受体( pre-BCR )由μ HCs 和轻链替代物(ψ LCs )结合而成,轻链替代物与真正的轻链类似,但每一个前 B 细胞都是相同的。 4.协同刺激信号:免疫活性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 问答题:

21

22

1.B细胞表面主要分子及意义。 答:(1)B细胞表面标志有:1.BCR 2.MHC二类分子 3.Fc受体 4.补体受体 5.有丝分裂原受体

(2)意义有:为B细胞提供适合分化、发育的微环境;生发中心的FDC表达Fc受体和补体受体,可将抗原和免疫复合物长期滞留在表面,从而持续向B细胞提供抗原信号;B细胞作为APC,可维持Th细胞活化,后者表达CD40L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又可辅助B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 2.B1细胞的特点。

答:B1细胞为CD5+B细胞,所介导的免疫应答特点为:不发生体细胞突变,无亲和力成熟,仅产生低亲和力的IgM抗体,不产生记忆细胞。 3.比较B1和B2细胞的异同。

答:细胞与B2细胞在起源、分化、表面标志及其基因表达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二者在起源和具体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关系。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⑴B细胞是在祖B细胞阶段就已经分为不同的谱系,然而该研究中的祖B细胞分别来源于胚胎肝脏和成年骨髓,而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已经存在了差异,也就是说B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可能于所处的微环境有一定的关系;⑵B细胞在发生信号介导而导致向不同的方向分化,但在祖细胞阶段属一个谱系;⑶在一定的条件下B1细胞可以由成熟的B2细胞发育而来. {3问的另一答案:

4.B细胞功能。

答:主要功能有:产生Ab,提呈Ag,免疫调节。

22

23

5.B细胞的发育过程及其功能性BCR的形成。 答:B细胞的发育过程如下:

前B细胞:Pre-BCR(替代性BCR) 未成熟B细胞: mIgM(功能性) 成熟B细胞: mIgM和mIgD

6.B细胞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

答:1.克隆清除: 骨髓内未成熟B细胞+ 自身Ag→凋亡;2.受体编辑不成功→ 凋亡;3.无能: 进入外周的未成熟B细胞mIgM下调,对Ag刺激不应答。

十三、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名词解释

1.生发中心: 位于次级淋巴滤泡内的结构,形态学上分为富含增殖性B细胞(中心母细胞)的暗区及充满滤泡树突状细胞和中心细胞的亮区,是B细胞在抗体应答中大量发生增殖、选择、成熟和死亡的部位。(课本P100) 2.体细胞高频突变:Ig重链和轻链V区基因的体细胞突变率极高,每次细胞分裂有50%B细胞BCR突变,是形成抗体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之一。(课本P100)

3.抗体亲和力成熟:指机体正常存在的一种免疫功能状态。在体液免疫中,再次应答所产生抗体的平均亲和力高于初次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抗体亲和力成熟。(课本P100) 4.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即抗体类别转换指抗体可变区不变(即结合抗原的特异性相同),但其重链类别发生改变,从IgM向其他类别或亚类Ig转换,致使抗体生物学效应呈现多样性。(课本P101) 5.抗原受体编辑:在生发中心中,某些产生自身抗原应答的B细胞可发生V(D)J 基因二次重排,使其修正为针对非自身抗原。未成熟B细胞自身反应性抗原受体的轻链被非自身反应性的轻链所取代的现象。机制涉及已重排过的轻链基因再次进行重排,可使自身反应性B细胞转变为自身耐受性B细胞。重链也可发生受体编辑。(课本P100-101)

23

24

6.再次免疫应答: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淋巴细胞产生的迅速、高效、特异性应答。(课本P101)

7.初次免疫应答:在初次接受抗原刺激时,机体发生的免疫应答。(课本P101) 问答题

1.何谓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试述其全过程。

(1)体液免疫:外来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抗原特异性B细胞活化、增殖并最终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效应作用的过程。(2)特点:排异性、特异性、记忆性(3)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的抗原,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

②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 ③效应阶段:在这一阶段,抗原成为被作用的对象,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例如,抗体与入侵的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等等。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2.B细胞对TD、TI-1及TI-2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 项 抗原应答类型 目 TD抗原应答 TI-1抗原应答 TI-2抗原应答 异抗原结构特点 同点 结构复杂,T表位+B表位,有载体决定簇BCR特异性结合抗原,成熟及不成熟B细胞均可应答 具有TI抗原的特异性决定簇和有丝分裂原,无载体决定簇。可诱导不成熟及成熟B细胞应答 主要为脂多糖、多糖 具有高度重复排列的相同抗原决定簇,而不具备B细胞有丝分裂原,只能激活成熟B细胞 抗原类型 细胞性,蛋白质 诱导免疫耐受

难 易 24

25

产生抗体类型 免疫应答类型 抗原不同浓度的效应 产生IgG等各种类型的抗体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无特殊效应 只有IgM 体液免疫 高浓度时可多克隆诱导B细胞增殖和分化 低浓度时需与BCR结合的TI-1抗原才能激活B细胞 浓度过低,BCR交联程度不足以激活B细胞;浓度过高,可使B细胞变为无反应性。 是否受MHC限制 是 巨噬细胞等APC参与 是否需要Th细胞辅助 抗体发生时期 单独可否诱导抗体类别转换 单独可否诱导抗体亲和力成熟 记忆细胞 需要 需要 迟 可以 可以 否 不需要 不需要 早 不可以 不可以 有 无 3.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课本P100)

在外周淋巴组织中,增殖的B细胞形成生发中心。B细胞在生发中心内与DC、Th细胞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经历克隆增殖、抗体可变区的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编辑、抗体类别转换、抗体亲和力成熟及阳性选择等过程,最终分化为抗体亲和力成熟的浆细胞和长寿命记忆性B细胞。

4.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课本P98)

具体过程为:(1)特异性Th细胞活化:已摄取抗原的APC(主要为DC)迁移至外周淋巴组织T细胞区,向特异性Th细胞呈递抗原,使之活化、增殖、分化。(2)B细胞与Th细胞间相互作用:Th细胞通过识别B细胞表面特异性p-MHC,被诱导表达某些膜分子和细胞因子,例如:表达CO40L可有效增强B-Th细胞间相互作用;分泌IL-4,可协同CO40L促进B细胞增殖。 5.简述抗体产生的规律。 特 性 抗 原 提 呈 初 次 应 答 非B细胞 二 次 应 答 B细胞等 25

26

抗 原 浓 度 潜伏期 抗 体 产 生 抗体高峰浓度 抗体浓度下降 抗体类型 抗体亲和力 无关抗体 抗体浓度上升 高 长 5—10天 慢 低,维持短 快,等臂对称 主要为IgM 低 多 低 短 2—5天 快 高,维持长 慢,不对称 主要为IgG(IgA) 高 少

十四、 免疫耐受

名词解释 1. 免疫耐受性

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一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或低应答现象。对自身抗原耐受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特征。PS:百度百科、108 2. 耐受分离

适应性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应答和B细胞应答。有耐受原诱导的免疫耐受可以分为T细胞免疫耐受和B细胞免疫耐受。机体仅出现T细胞或B细胞耐受称为不完全耐受或耐受分离 PS:109 3. 免疫忽视

自身耐受的一种被动形式,指体内存在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和自身抗原,但并不发生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可能由调节性T细胞或抑制性T细胞的负调节作用所致。 PS:百度百科 问答题

1. 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那些特点及其生物学作用

答: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获得性、排他性、多样性、记忆性、转移性、和耐受性等特点,其中以特异性、记忆性和耐受性最为重要。PS:104

免疫应答的重要生物学意义是及时清除体内抗原性异物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也可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超敏反应或其他免疫性疾病。 2. 影响免疫耐受状态建立的因素。

书本109页免疫耐受的诱导条件

26

27

免疫耐受的取决于抗原与机体两方面因素,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克隆清除、克隆禁忌、抑制性细胞和独特性网络调节等。 (1) 抗原因素:

1) 抗原性质:与机体遗传背景想相接近或分子量小而结构简单的抗原,易诱

发免疫耐受。 2) 抗原剂量:过高或过低剂量抗原再次刺激可诱导免疫耐受:低剂量可诱导T

细胞低带耐受;高剂量诱导T,B细胞高带耐受。 3) 抗原的免疫途径经口服和静脉注射的抗原通常易诱导免疫耐受;皮下肌肉

注射易诱导免疫应答 4) 与抗原相关的其他因素:抗原辅以免疫佐剂易诱导免疫应答,而单独免疫

原刺激易致耐受;低剂量抗原长期在体内存在易诱导免疫耐受。

(2) 机体因素: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免疫系统发育成熟程度、遗传背景等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免疫耐受的形成。免疫系统不成熟易产生免疫耐受,免疫系统成熟则恰好相反。 3.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书本110页免疫耐受形成机制

① 枢免疫耐受未成熟的T、B淋巴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

中能识别自身抗原的细胞克隆被清除或处于无反应性状态

内发育成熟过程

②外周免疫耐受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T细胞克隆失能是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T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第一信号TCR-抗原肽-MHC分子第二信号CD28/B7。在缺乏第一信号如自身细胞不表达MHC-Ⅱ类分子或第二信号如正常组织表达水平低时IL-2合成受阻导致T细胞不被活化而处于无能状态产生免疫耐受。

十五、 免疫调节

名词解释 1.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指机体对抗原物质的反应过程有赖于体内多系统、多细胞和多分子间相互协同,共同调节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并控制其质和量。 2.抗体交联作用

抗体(或独特型抗体)Fc段可与B细胞表面Fc受体(FcγRⅡB,即CD32B)结合,而抗体Fab段和BCR均可与抗原表位结合,通过介导FcR和BCR交联而启动抑制性信号,抑制B细胞活化和抗体产生。 3.ITAM

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4.ITIM

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27

28

5.Id

Th1/Th2细胞平衡是维持机体自稳状态的重要机制,任一亚群比例过高或活过强,均可导致特定类型免疫应答及其效应呈优势,此为免疫偏离(immune deviation) 6.抗原内影像

Ab2β的结构与抗原表位相似,能与抗原竞争性结合Ab1,故Ab2β又被称为体内的抗原内影像。

7.独特型网络学说

1974年Jenne提出独特型网络学说,其要点是:体内T、B细胞通过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相互识别,形成潜在的网络;抗原进入机体前,体内已存在Ab2、Ab3,但其数量未达到能引起连锁反应的阈值,故独特型网络保持相对平衡。 问答题

1 免疫应答的调节有何意义,哪些方面的因素参与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是机体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其贯穿于免疫应答过程的始终,涵盖免疫细胞发育、分化、识别、活化及其效应等。免疫调节机制一旦发生障碍,免疫功能必然出现异常。严格意义上,免疫调节是机体免疫系统对免疫应答进行“感知”和“调节”的能力。机体通过感知而获得有关应答产物以及应答过程中自身成分改变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所感知信息的加工处理,免疫系统进行反馈性“调节”,使之形成有利于机体的适度应答,如对病原体产生排斥,而对自身抗原产生耐受。

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因素参与免疫调节。

2 免疫细胞如何调节免疫应答。

P115(一)T细胞与免疫调节:T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P116某些疾病发生。 3.抑制性T细胞的类型、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抑制性T细胞 ,又叫TS(suppressor T cell)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TH)活性,从而间接抑制B细胞的分化和TC杀伤功能,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负向调节作用的T细胞亚群。如其功能失常,则免疫反应过强,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在TS调节途径中存在诱导TS细胞 (Tsi)、转导TS细胞 (Tst) 和效应TS细胞(Tse) 3种细胞亚群,在抗原刺激后连锁活化,最终由Tse产生T细胞抑制因子作用于Th细胞。P75“近年陆续发现一类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P75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十六、 超敏反应

名词解释

1. Allergy(变态反应)

又称I型超敏反应或速发型超敏反应:可为局部反应或全身反应,主要由IgE抗体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是关键效应细胞,所释放的活性介质是引起临床表现的重要分子基础。

2. Hypersensitivity超敏反应:

28

29

是指已被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所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

3. Arthus反应:经抗原反复免疫之后,注射抗原的皮下出现局部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

炎症反应。 4.FcR I: 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由一条α链、一条β链和两条相同的γ链组成。

5.传染性变态反应:由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等细菌,大部分病毒和真菌)或其代谢产物作为变应原引起的变态反应,而这类变态反应是在传染过程中发生的,故称之为传染性变态反应。

传染性变态反应是以细胞免疫为主的Ⅳ型变态反应。 问答题

1. 试述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原理。

青霉素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机制:①致敏阶段 青霉素作为一种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E,IgE吸附到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上。②发敏阶段 当青霉素再次进入机体后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IgE结合致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③效应阶段 释放的介质作用于效应的靶器官与组织,引起平滑肌收缩,小血管通透性增加、扩张,腺体分泌增加,临床上出现以血压下降为主的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预防:①用药前必须询问病人是否有过敏史,如有,可不做皮试,建议换药。皮试时不得空腹,可询问病人几时进食。②配制皮试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厂家需正规,才能保证皮试液的准确性。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时,要充分摇匀。第一次抽取药液后要更换针头,以防针头内的青霉素进入注射器内,造成较大误差。注射器内有气泡应缓慢推出切勿排出药液从而影响剂量的准确性。③皮试液要新鲜,超过4h可配制新的皮试液。④掌握正确的皮试方法,青霉素的批号统一,如换批号或用药后超24h,需重做皮试。⑤皮试阴性,肌肉注射青霉素要现配现用,注射完请病人等待1h左右,观察有无延迟反应。输液病人一开始要慢滴,观察约30min,病人如无不适反应,可适当放快。抢救物品完备,医务人员需熟练掌握抢救技术。⑥把过敏反应的症状告诉病人及家属,一旦出现症状及时与医院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2. I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并列出其常见疾病。

29

30

临床常见疾病:

1、 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 2、 呼吸道超敏反应 3、 胃肠道超敏反应 4、 皮肤超敏反应

3. II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并列出其常见疾病。

30

31

临床常见疾病: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3、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1.半抗原型2.自身抗原改变型) 4、抗基膜型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肌炎 5、肺-肾综合征 6、甲状腺功能亢进

4.III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并列出其常见疾病。

31

32

临床常见疾病:1.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1)Arthus 反应(2)类Arthus 反应

2.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1)血清病(2)急性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3)类风湿关节炎(4)系统性红斑狼疮

5.IV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并列出其常见疾病。

32

33

临床常见疾病:1、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2、接触性皮炎

十七、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名词解释

1.自身免疫: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2.分子模拟:

3.表位扩展:特定抗原刺激机体后,免疫系统首先针对优势表位产生应答,但往往尚不足以清除该抗原,随着免疫应答过程的持续,机体可相继针对更多抗原表位(包扩隐蔽表位)产生应答,此现象称为表位扩展 问答题

1.简述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 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的免疫系统只对自身以外的异物抗原发生反应,但由于某些原因对自身构成成分引起免疫反应时,则称为自身免疫。自身免疫可发生于下列两种情况:(1)像脑实质、眼球、精子等的抗原那样,通常与免疫系统隔离的抗原,由于组织的炎症及其他原因而渗出组织外,或由于淋巴细胞向组织浸润而引起免疫反应。所以,这种情况的免疫反应对个体来说尽管是自身免疫,但就免疫系统来说是同对异物抗原的免疫反应一样的。(2)参与免疫的淋巴系细胞(免疫活性细胞)虽常同自身成分接触,

33

34

但后者不属于反应的对象(免疫耐受性)。可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免疫活性细胞群的耐受性失效时,就会引起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属正常的生理现象

自身免疫性疾病 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分类: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组织器官的病理损害和功能障碍仅限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所针对的某一器官。主要有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重症肌无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贫血伴慢性萎缩性胃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寻常天皰疮、类天皰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症、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等,其中常见者将分别于各系统疾病中叙述。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广泛沉积于血管壁等原因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称系统性自身疫病。习惯上又称之为胶原病或结缔组织病,这是由于免疫损伤导致血管壁及间质的纤维素样坏死性炎及随后产生多器官的胶原纤维增生所致。事实上无论从超微结构及生化代谢看,胶原纤维大多并无原发性改变,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Wegener肉芽肿病。 2.自身免疫病的组织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对自身抗原发生的免疫应答引起,其发病机制相似于II、III、IV型超敏反应。 ⑴ 由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由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抗原物质的自身抗体IgG和IgM启动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如抗血细胞表面的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抗细胞表面受体抗体引起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重症肌无力;细胞外抗原的自身抗体引起的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⑵ 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在有些情况下,机体有核细胞普遍表达的抗原可刺激自身抗体的产生,这种自身抗体和相应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引起自身免疫病,此类疾病属于I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免疫复合物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此类疾病的代表。 ⑶ T细胞对自身抗原应答引起的炎症性伤害

T细胞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CD8+CTL和Th1都

可造成自身细胞的免疫损伤,引起自身免疫病,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即由患者体内的CD8+CTL对胰岛的β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并将其特异性杀伤引起。 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相关因素。 1、 ⑴自身抗原的出现

① 在手术、外伤或感染等情况下,隐蔽抗原释放入血液或淋巴液,得以与免疫系

统接触,从而引发针对隐蔽抗原的自身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② 生物、物理、化学以及药物等因素可以使自身抗原发生改变,改变的自身抗原

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③ 多种病毒与正常宿主细胞或细胞外成分有相类似的抗原决定基,针对这些病毒

抗原决定基的免疫应答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34

35

④ 机体免疫系统首先识别自身抗原优势决定基,继而不断识别自身抗原的隐蔽性

决定基,产生免疫应答,致使自身免疫病迁延不愈,这种现象称为决定基扩展。 ⑵免疫调节异常

① 多克隆刺激剂和超抗原可激活处于耐受状态的T细胞或向B细胞发出辅助信号

刺激其产生自身抗体,引发自身免疫病;

② 辅助刺激因子表达异常,可激活自身应答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③ Th1和Th2细胞功能失衡 ⑶ Fas/FasL表达异常

⑷ 遗传因素 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MHC基因型有关。

十八、 免疫缺陷病

名词解释

1.免疫缺陷:免疫系统中任一个成分缺少、缺失或功能不全的现象。根据所累及的免疫细胞和组分的不同,可分为特异性免疫缺陷和非特异性免疫缺陷。

2.AIDS: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3.Bruton病:Bruton综合症即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又称Bruton种球蛋白缺乏,为原发性丙种球蛋白缺乏,因1952年Ogden Bruton首次报道而得名,亦称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本病为性联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多见于男性婴幼儿,以血循环中缺乏B细胞及γ球蛋白为主要特征,为最常见的先天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

4.DiGeorge综合症: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所致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严重低钙和主动脉弓畸形。本病为非遗传性,无家族性。由于胚胎期第三、第四咽囊发育障碍,使胸腺和甲状旁腺缺如或发育不全而引起先天性异常。异常的产生可能与子宫内一种变异所致。患儿常伴其他先天性畸形本综合征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染色体22q11区域缺失是主要原因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很清楚,异常的产生可能与子宫内一种变异所致。 问答题

1.简述免疫缺陷的主要临床特点。

答:(一) 感染是发生免疫缺陷后最重要、最常见的后果和临床表现,分一般感染和机会感染两类:

1、一般感染患者出现严重的、反复的或连绵不断的急、慢性或迁延性感染,且难治愈,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肠炎、败血症、上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都是抗体缺陷、补体缺陷和吞噬细胞缺陷的常见症状。细胞免疫缺陷的患者易发生各种霉菌性、病毒性以及某些原虫性感染。

2、机会感染人、畜体内常住菌群或低毒力微生物以及经常在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腐生菌,对机体造成的感染称为机会感染,这类感染在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中均容易发生,如大肠杆菌等肠道菌、绿脓杆菌等引起的机会感染。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wn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