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26 10: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绪论(No. 01)

五、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1、 试述构件和零件的区别与联系? 2、 何谓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课题: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No. 02)

五、 思考题

1. 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特征是什么? 3. 何谓自由度和约束?

课题: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No. 04)

一、 教学目的

了解机构组成原理, 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简单介绍速度瞬心(包括绝对瞬心和相对瞬心)的。平面机构自由度分析和计算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讲解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时,应安排一次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自由度计算及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判断是正确计算自由度的难点。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讲授自由度计算及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并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对内

容的理解。

四、 教学过程

1. 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特征

2.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4. 速度瞬心基本概念

5. 用“直观法”和“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位置的方法 6. 瞬心在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五、 思考题

1. 当两构件组成滑动兼滚动的高副时,其速度瞬心在何处? 2. 如何考虑机构中不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的速度瞬心?

课题: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No. 05)

一、 教学目的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理论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介绍四杆机构的组成、基本形式、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急回特性。

难点: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及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在介绍基本概念的同时,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讲解难以理解的最

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和杆机构的基本演化方法。

四、教学过程 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2.急回运动、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 3.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 4.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

五、 思考题

1.平面四连杆机构最基本形态是什么?由它演化为其它平面四杆机构,有哪些具体途径?

2.图示摆动导杆机构中,AB杆匀角速转动。该机构存在的几何条件是什么?给定其摆杆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后,怎么用K值表达AB 和AC杆的长度关系?

3.图示摆动导杆机构中,AB杆匀角速转动。

若AC?2AB,那么,其摆杆的行程速度变化系 数为何值?又若摆杆顺时针方向转动为回程,要求 有比工作行程较大的平均速度,那么,应如何选择 AB杆的转向?

课题: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No. 06)

一、 教学目的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设计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用图解法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难点:用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根据不同的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讲解应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

2.照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3.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4.按照给定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五、 思考题

1.在何种条件下采用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2.在何种条件下采用解析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课题:凸轮机构其设计(No. 07)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凸轮机构的特点,能按运动规律绘制S-ф曲线

2.掌握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了解凸轮机构的自锁、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掌握凸轮轮廓设计原理—反转法,自锁、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概念 难点:凸轮轮廓设计原理—反转法

三、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采用案例教学,根据工作要求绘出常用运动规律曲线。

四、教学过程

1.凸轮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3.术语介绍

五、 思考题

1.凸轮机构中,柔性冲击是指什么?举出一个具有柔性冲击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2.为什么不能为了机构紧凑,而任意减小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

课题:凸轮轮廓设计(No. 08)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按运动规律绘制S-ф曲线设计凸轮轮廓线的思路。

2.掌握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了解凸轮机构的自锁、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

3.了解用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凸轮机构的自锁、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

难点:用图解法和用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

三、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采用案例教学,根据工作要求绘出常用运动规律曲线,然后根据S-ф曲线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四、教学过程

1.复习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2.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3.滚子半径的选择;基圆半径对凸轮机构的影响。

4.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滚子半径的选择;基圆半径对凸轮机构的影响。

课题:齿轮机构的特性1 (No.9)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齿轮传动特点、分类,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理,熟悉渐开线性质,了解共轭齿廓概念

2.理解基本参数的概念、掌握齿轮基本尺寸计算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齿廓啮合基本定理,渐开线性质,共轭齿廓、周节、分度圆、

模数掌握齿轮基本尺寸计算

难点:渐开线性质,共轭齿廓概念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结合多媒体的动态仿真讲述上述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轮机构的分类 2. 廓啮合基本定律 3. 共轭齿廓 4. 节点和节圆 5. 渐开线的形成 6. 渐开线的性质

五、 思考题

欲使一对齿廓在其啮合过程中保持传动比不变,该对齿廓应符合什么条件?

课题:齿轮机构的特性2 (No. 10)

一、教学目的

1.理解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的意义

2.了解齿轮加工的原理、根切原因、变位的目的,掌握变位齿轮传动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正确啮合条件,可分性,重合度的意义

难点:根切原因,变位齿轮的尺寸变化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结合多媒体的动态仿真讲述上述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正确啮合的条件 2. 标准中心距 3. 压力角与啮合角 4. 5. 6. 7.

重合度 成形法及范成法 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 变位齿轮

五、 思考题

1.当一对互相啮合的渐开线齿廓绕各自的基圆圆心转动时,其传动比不变。为什么?

2.何谓齿轮传动的啮合线?为什么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线为直线?

3.什么叫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

课题:齿轮原理部分习题课(No. 11)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理、理解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的意义

2.理解基本参数的概念、掌握齿轮基本尺寸计算。 3.了解直齿圆柱齿轮加工方法和加工过程。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公式推导过程

难点:证明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结合多媒体的动态仿真复习上述内容

四、教学过程

1.复习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的概念和齿轮基本尺寸计算公式 2列举例题

课题: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No.12)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齿轮传动特点、掌握主要失效形式,

2. 了解常用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法,掌握齿轮材料的计算载荷 3. 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

1. 轮齿主要失效形式,载荷系数,材料与热处理 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难点:齿轮的受力分析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根据轮齿不同的失效形式, 讲述所对应不同的强度条件 四、 教学过程

1. 开式传动和闭式传动

2. 传动的失效形式 3. 轮材料及热处理 4. 受力分析 5. 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6. 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五、 思考题

开式齿轮传动中,保证齿根弯曲应力σF≤[σ]F,主要是为了避免齿轮的 失效。

①轮齿折断;②齿面磨损;③齿面胶合;④齿面点蚀。

课题: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习题课(No.13) 一、教学目的

4. 了解齿轮传动特点、掌握主要失效形式, 5. 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方法 6. 掌握圆柱齿轮设计的整个过程。

7. 利用教科书中已给的参数表和图表,熟练地查取各种参数。

三、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直齿圆柱齿轮设计方法及整个设计过程 难点:直齿圆柱齿轮设计方法及整个设计过程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根据轮齿不同的失效形式, 讲述所对应不同的强度条件 四、 教学过程

1.复习开式传动和闭式传动中齿轮的失效形式,

2.根据直齿圆柱的失效形式,确定使用不同的设计计算方法 3.以实际工程实例作为例题,讲解圆柱齿轮设计的整个设计过程

课题: 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No. 14,No.15)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斜齿轮传动特点及尺寸计算,了解螺旋齿轮的传动

2.掌握端面、法面参数的关系,当量齿数,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

3.掌握斜齿圆柱齿轮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端面、法面参数的关系,当量齿数,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

难点:斜齿轮的受力分析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对照直齿圆柱齿轮进行讲授。

四、 教学过程

1. 齿轮的共轭齿廓曲面 2. 平行轴渐开线斜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

3. 斜齿轮各部分名称和几何尺寸计算 4. 斜齿轮的当量齿数 5. 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及受力分析 6.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7.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五、思考题

由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组成的减速器,为使传动平稳,应将直齿圆

柱齿轮布置在 。

①高速级;②低速级;③高速级或低速级;④哪一级,无法判断。

课题: 圆锥齿轮传动(No. 16)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圆锥齿轮传动特点与参数

2.掌握圆锥齿轮尺寸计算、当量齿数、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

3.掌握圆锥齿轮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尺寸计算、当量齿数、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

难点:直齿圆锥齿轮的受力分析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对照直齿圆柱齿轮进行讲授。 四、教学过程

1. 圆锥齿轮的传动比 2. 背锥和当量齿数

3.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4. 受力分析 5.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6.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7. 齿轮结构

五、思考题

1.齿轮传动中,提高其抗点蚀能力的措施之一是 。

①提高齿面硬度;②降低润滑油粘度;③减小分度圆直径;④减少齿数。

2.在齿轮传动中,为减少动载,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改用好材料;②提高齿轮制造精度;③降低润滑油粘度;④加大模数。

课题: 蜗杆传动(No. 17)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蜗轮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尺寸计算

2.掌握蜗杆传动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

3.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齿根弯曲强度和热平衡计算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正确啮合条件,蜗轮转向判断,蜗杆直径系数q 难点:受力分析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对照直齿圆柱齿轮进行讲授。

四、教学过程

1.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2.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选择 3.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4.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5.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五、思考题

1.蜗杆蜗轮啮合面间的滑动速度Va与蜗杆的圆周速度V1之间有如下

关系

①Va=V1;②;Va>V1;③Va

①齿面疲劳点蚀;②齿根的弯曲折断;③齿面的胶合和磨损;④齿面的塑性变形

课题: 受力分析习题课(No.18)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

析、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蜗杆传动受力分析。

2.掌握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齿根弯曲强度。 3.了解热平衡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正确啮合条件,蜗轮转向判断。 难点:各种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通过图形进行讲授。

四、教学过程

1. 以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为例,采用对比讲解的方法分别复习各种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特点。

2.以不同齿轮的组合传动为例,进行受力分析方法的讲解。

课题: 轮系(No. 19)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熟练掌握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定轴轮系转向判别,转化轮系法求解周转轮系传动比方法 难点:轮系的组成分析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结合动画显示,分析轮系的运动特点,从而列出相应的传动比计算公式

四、教学过程

1.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分析 2.定轴轮系传动比分析 3.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一般式 4.轮系的类型 5.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6.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五、思考题

1.一个基本周转轮系,如何判断其是差动轮系还是行星轮系? 2.定轴轮系输入、输出轴平行时,如何决定传动比前的正、负号?

课题: 混合轮系(No.20)

一、教学目的

掌握混合转轮系的分析方法和传动比计算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混合转轮系的分析方法和传动比计算 难点:如何将复杂的混合轮系分解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结合动画显示,分析轮系的运动特点,从而列出相应的传动比计算公式

四、教学过程

1.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2.轮系的典型应用

五、思考题

1.上述计算组合轮系传动比的方法。

2.在图示轮系中,各轮齿数为z1=20,z2=40,z2'=20,z3=30,z3'=20,z4=40。试求传动经i14,并问:如面变更i14的符号,可采取什么措施?

1 4OO 2O 2'O 3' 3 1243

课题: 速度波动与调节; 机械平衡(No.21)

一、教学目的

1.理解速度波动调节的原理,掌握飞轮设计方法 2.掌握静、动平衡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速度波动的原因,盈亏功、飞轮设计 难点:盈亏功的求法、动平衡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根据不同的波动类型,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根据回转件的轴向尺寸不同,采取不同的平衡方法

四、 教学过程

1.机械的运转过程及其速度波动类型 2.周期性速度波动和调节方法 3.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和调节方法 4.机械运转的平均速度和不均匀系数 5.回转件平衡的目的 6.回转件的平衡计算

五、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机器的速度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特点,它们各用什么方法来调节? 2.刚性回转件静平衡与动平衡的关系是什么?

课题: 其它常用机构简介(No.22)

一、教学目的

掌握各种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与难点:了解其一般工作原理

三、 教学方法设计

简介常用间歇运动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 四、教学过程

1.棘轮机构 2.槽轮机构 2.不完全齿轮机构 3.凸轮间歇运动机构 4.组合机构

五、思考题

1.上述机构使用在何种场合下?

课题: 螺纹联接1(No. 23)

一、教学目的

掌握螺纹联接类型及防松方法,松、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 二、学内容分析

重点:螺纹联接类型及防松原理 难点:紧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三、教学方法设计

将预紧、防松和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有机地结合进行讲解

四、教学过程

1.螺纹的参数

2.螺纹副的受力分析 3.螺纹副的效率及螺纹副的自锁 4.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5.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6.普通螺栓联接强度计算 7.铰制孔螺栓联接强度计算

五、思考题

1.受横向转矩的螺栓组采用铰制孔时,每个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

①相等的;②与到几何中心距离成正比;③与到几何中心距离成反比;④都不变

2.在螺栓联接的结构设计中,被联接件与螺母和螺栓头接触表面处需要加工,这是为了 。

①不致损伤螺栓头和螺母;②增大接触面积,不易松脱;③防止产生附加偏心载荷;④便于装配。

课题: 螺纹联接2(No.24)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螺栓组设计方法

2.了解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常用措施和螺旋传动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紧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难点:螺栓组联接的设计与受力分析

三、 教学方法设计

补充螺栓组在旋转力矩、翻转力矩作用下的强度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讲解螺栓组在受组合力情况下的解题步骤

四、教学过程

1.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 2.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3.螺栓组的结构设计螺旋传动的应用和类型 4.键联接的类型和结构及平键联接计算

5.介绍其他联接,如花键联接、销联接、焊接和粘接、过盈联接等

五、思考题

1.简述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四种措施 2.若用降低螺栓刚度的办法来提高螺栓联接的疲劳强度,试作力和变形图说明之。

课题: 螺纹联接习题课(No.25)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螺纹联接类型及防松方法。 2.掌握螺栓组设计方法。

3.了解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常用措施和螺旋传动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螺纹联接类型及防松原理、松、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 难点:紧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三、教学方法设计

结合多媒体中的图形和利用手绘简图进行例题讲解。

四、教学过程

1.将预紧、防松和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有机地结合进行讲解。 8. 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

9. 为了加深习题难度,扩大知识面,着重复习补充的内容。即螺栓

组在旋转力矩、翻转力矩作用下的强度计算方法 4.通过例题讲解螺栓组在受组合力情况下的解题步骤

课题: 带传动的基本知识及受力分析(No. 26)

一、教学目的

掌握带传动受力分析和欧拉公式,掌握带传动的主要几何参数的确定方法,了解带传动的类型与特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受力分析、欧拉公式 难点:应力分析及欧拉公式

三、 教学方法设计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受力情况 四、教学过程

1.带传动的类型

2.带传动的布置形式 3.传动的特点 4.带传动的主要几何参数 5.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6.带的应力分析

五、思考题

1.带传动正常工作时,小带轮上的滑动角 小带轮的包角。 ①大于;②小于;③小于或等于;④大于或等于。

2.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直径D1≥D1min是为了 。

①限制带的弯曲应力;②限制相对滑移量;③保证带与轮面间的摩擦力;④带轮在轴上安装需要。

课题: V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No. 27)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弹性滑动的概念,了解带传动的类型与特点

2、 掌握带应力分布规律和V带设计方法,掌握带传动设计和了解带

的张紧与维护特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弹性滑动,带的应力分布图

难点: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三、 教学方法设计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讲授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四、 教学过程

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 2.传动比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3.普通V带的规格单根普通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 4.设计计算和参数选择

5.V带轮的设计要求 6.V带轮结构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五、思考题

1.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

①保证带具有一定寿命;②保证带不被拉断;③保证不发生滑动情况下,带又不被拉断;④保证传动不打滑条件下,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

2.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三角胶带比平型带的传动能力大?

课题: 轴的分类与应用、轴的结构设计(No.28)

一、教学目的

掌握轴结构设计特点及轴的强度计算方法,了解轴的疲劳强度计算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轴的结构设计

难点:轴的弯扭合成法强度计算方法 三、 教学方法设计

结合实物讲授轴的结构设计

四、教学过程

1.轴的功用和类型 2.设计轴的一般步骤 3.轴的材料 4.轴的结构设计 5.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6.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

7.轴的刚度计算

五、思考题

1.自行车的前轴是 。

心轴;②转轴;③传动轴;④光轴

2.轴的强度计算公式Mca?M2?(?T)2中α的含意是什么?其大小如何确定?

课题:轴的强度计算(No. 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wn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