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名言警句集成(1)
更新时间:2024-06-18 13: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申论名言警句积累2022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申论》名言警句集成
第一、居官为政之要:=江论坛 -- 浙江老百姓自己的论坛…… k{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 G/h8yR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 也会好起来。_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s@@| (汉.贾谊)J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eqN!:.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 l/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dIJ}&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 ?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e2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DvImX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e\\;8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 >Mhj)L (清.唐甄) 2~]o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wnl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t1pcRC ( 北齐 . 刘昼 )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iK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W8QQf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 (汉.王符)g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rSkN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Fu8rvp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A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 清.程祖洛)lR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 (唐.陆龟蒙)O9$}9} 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C1lGoM (宋.李觏)e/ 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I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说符》)=[V(s|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WbM,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oCzL0 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AfzhaF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墨子)1,}n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Y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w (汉.王符)q 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TM|1D 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 (汉.司马迁)$7uw' 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1R'bD0 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C (三国.诸葛亮)vE{u 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6~M 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战国策》); 1k 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8,M-Y 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 (三国.诸葛亮)@\\fq 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 00u 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 (清.梁佩兰)p9Un 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jJ#b 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 W/ (明.张君正)v2pk 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s):s 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宋?杨时)F0 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3d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z (宋.吕祖谦)[ 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 宋.林逋) 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 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明.方孝儒) 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J 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 (明.瞿式耜)!, 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 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宋.曾巩) 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浙江论坛 -- 浙江老百姓自己的论坛…… 二、热爱、报效祖国 1、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清?陈璧) 释: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什么官爵。` 2、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明?海瑞) 释:大丈夫所应有的志向是经理好国家,能够使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3、愿得此躯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x 释:愿把自己的身体长期报效祖国,何必非活着回玉门关内来。 4、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三国?曹植) 释:闲居着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国家的困难。 5、名编壮士藉,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T@gW 释:名字编入了登记壮士的名册,就不能心中想着个人的私事。献身于国家为国排忧解难,把死看为象归来一样。AR 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宋?欧阳修) 释:被封赠高官并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愿意使天下太平。 7、一官试易了,报国何时毕? (宋?欧阳修) 释:一任官职很容易过去,但报效祖国永远不能完毕。_ 8、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明?于谦)]- 释:离开家乡去为国尽力是寻常的事情,惭愧的是为国没立下什么功劳。 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EI~ 释: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wGI=\ 10、金甄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谨) 释:祖国被帝国主义侵占了台湾、辽东半岛,这总要收回来,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去牺牲,又岂敢爱惜自己的生命。[m{ 1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8 释:国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X$;g 12、已拼薄命付危疆,死生关头岂待商。 (明?瞿式耜)YY 释:自请留守桂林时已决心牺牲,在以身殉国这样的重大关节上是毫无犹豫,不用商量的。% 13、未收皇家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 lOUC. 释:没有收复被吐番占领的黄河和湟水等地,不打算考虑回故乡。% 14、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宋?谢枋得) \ 释:因为民族的大义高于一切,为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忠君爱国的礼节重于 其他,才知道自己为国牺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1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宋?岳飞) [09NR 释:为了收复被侵占的国土,要决心饿了食侵略者的肉,渴了喝侵略者的血。待我们从头把国土收复回来,再去朝见皇上。V 16、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 (元?萨都刺)uo4_S 释:想到祖国的疆土需要猛士来保卫,我哪能长年呆在自己的家乡呢?5WB5/ 17、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唐?韩愈)6F=6Ig 释:本想为国家清除有弊病的事情,怎么肯因为年老体衰而顾惜自己的晚年呢?{ 18、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明?张家玉)!WLG2 释:大丈夫为国战死在疆场上,用马革裹尸,这是英雄事,纵然就是死了也能使史册上留下好名声。,J 19、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 (管仲)U{\\K[& 释:不为了自己所爱的亲人而危害国家,所以说国家比亲人还要亲近。 释:僵卧在孤村自己并不觉得悲伤,还想着为国家去保卫边地要塞。&I 21、中华,中华,我所至爱,为国捐驱,死而不愧。{`Tf (清.徐骧)y/?'3 释:中华呀中华,我是最热爱的,为了国家牺牲自己,死了也是值得的。\22、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 (明?戚继光)Y 释:孤立无援地在海上战斗了十年,多么希望朝庭的支持。自己和将士们保卫祖国的一片心血,象洒向千峰的浓霜一般,把峰上的秋叶都染红了。0Ba 23、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g2'| (明?杨继盛)iGR 释: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在天地之间,赤胆忠心可照千古;活着时没能为国尽力,留下忠心也要报效国家。fn!C 24、九州难画华夷限,万死思回天地心。 (清?丘逢甲)m8`86 释:帝国主义不断侵占我国土,很难划分华夷的界限;自己为了拯救祖国的危亡,准备万死不辞。vu2ew/ 2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kz+`4 (南朝 .鲍照) /$ 释:有危机的时候可以看出大臣们的气节,世乱的时候可以看出谁是忠良。(你看)前方的将士为了报效国家,不怕为国牺牲。47p.gO 26、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唐?陈子昂)~f<3B. 释:感到边关多事之时自己思念要报效祖国,拔出宝剑离开乡里去从军保国。:iKk> 27、一饭感恩无地报,此心许国已天知。 (宋?李伸之)(l$a 释:你请我吃饭喝酒示恩都没有用,因为我以身许国之心苍天已经早就知道了。c+HR 2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Qe}8 (宋?辛弃疾)=-ZJ@ 释:只要能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名垂于世,头生白发又有何妨。]`ru 29、愿播热血高万丈,雨飞不住注神州。 (近代?宁调元)p 释:自己愿以冲天的热血,来实现建立新的共和国的志向。`)T{ 3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宋?陆游) P 释:死了后一切事都成了空的,但我悲伤的是没见到祖国统一。等到宋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别忘了在祭奠时告诉我。g@)\ ?浙江论坛 -- 浙江老百姓自己的论坛…… jJr9c 三、依靠、关心人民E 1、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清?黄宗羲)&q.* 释:天下的太平或者混乱,不在于一家的兴盛或衰亡,而是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忧愁或欢乐。3&7H 2、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宋?胡宏)# 释: 水因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GLS 3、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汉?王符) YNIn 释:大鹏的冲霄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捷;骏马的疾速驰骋,不是靠一只腿脚的力量。6P[ 4、明堂所赖者唯一柱,然众材附止乃立;大勋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谋济之乃成。 ( (宋?石介) ' 释:房屋厅堂赖以支撑的是柱子,但是这柱子要有其他很多材料附上才能立住;大的功勋只给予一个人,但功勋要靠群众的谋划和努力才能建立。5u 释: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 6、为政,通下情为急。 (明?薛渲)Fxm 释:为官从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D 7、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汉?荀悦) x2R$ 释:脚受了寒就会伤害心脏,民众寒了心就会伤害到国家。>\\s!, 8、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宋?张端义)h$ 释:天下是属于天下人的,不是一两个人的天下。glj+aN 9、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明?谢榛).*w 释:从来治理国家的人,都不能忘记最普通的老百姓。'!l 10、块土不能阻狂澜,匹夫不能正颓俗。 (宋?林逋): 释:一块土不能阻挡住汹涌的狂澜,个人不能纠正衰败恶劣的风俗。gdfP= 11、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 (三国?诸葛亮)<5}) 释:仰面向高处看,向高处走的不要忽视下面,往前看的不要忽视后边。W 12、整顿世界,全要鼓舞天下人心,鼓舞人心,先要振作自家神气。 ( (明?吕坤) H//D~\ 13、举大事,动众情,必协众心而后济。不能尽协者,须以诚意格之,恳言入之,如不格不入,须委曲以求济事。 (明?吕坤 ) [g}ET5 释:干大事情,动大人众,必须协调一致、团结一心才能行动。如果不能协调,必须以诚意要求,以恳切的语言打动;如果还不行,就必须暂时委曲求全,以成大事。d 14、取天下,守天下,只在一种人上加意念,一个字上做工夫。一种人是哪个? 曰民。一个字是什么?曰安。 (明?吕坤)=7G%| 释:夺取天下,守卫天下,只需要在一种人身上打主意,在一个字上下功夫。这一种人是谁,回答是:“人民百姓”,这个字是什么?回答是“安定”。Va 15、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汉?司马迁)\\?698 释: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让人民富裕开始。HGH 16、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6i[? (唐?白居易)g+p?|+ 释:哪里能得到万里大的皮衣,把天下四方都盖起来,使人们温暖都能和我一样,天下就没有受寒冷的人了。~L,Z5- 17、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清?郑燮) W=3W} 释: 卧在府衙听着竹子被风吹的萧萧作响的声音,我象是听到民间的疾苦声。我这小小的州县官吏,对民间一枝一叶都是有感情的。p6v9 18、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 (清?龚自珍) @.T-Pp 释:拉粮船的一根缆绳要十个纤夫,细算起来每天有千艘粮船渡过运河。我也曾在京城作官,消耗过国家的俸米,今夜间听到纤夫的呼号,忍不住泪如雨下。(邪许:纤夫劳动的呼号声) 19、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 释:要使政事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民心。Cv 20、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之饥。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 (宋?欧阳修) ?8vX? 释:上不能为国开拓利源,下不能使你们解除饥饿。我在喝酒,你们在吃酒糟,你们虽然不责怪我,但我的责任又怎能逃脱呢?js 21、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 (宋?王令) ~x 释:高高的昆仑山上有常年积雪,蓬莱岛上经常是阴凉。我既不能用手提起天下受暑热之苦的人同去乘凉,又怎么能忍心独自到那些地方去避暑呢?n 22、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暇日登临固宜乐,其如天下有忧何? ( (宋?王十朋) bQ 释: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的志向和语言比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孟子更高。闲暇时本来宜于登山临水享乐,无奈天下有忧,又怎么能乐得起来呢?x 23、凭君莫言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1n 释:请求你不要说自己封侯作官的事,要知道一将功成会要牺牲很多的人.@i8/t 24、身为野老已无责,路见流民终动心。 (宋?陆游) {)I 释:虽然退休为乡下野老已没有责任了,但在路上看到流浪的人民终归还要动心。xn 25、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 (元?王冕)8 释:如何能得壮士把银河挽下来,一洗百姓的烦郁使全国都清新呢?IwB 26、但令四海歌声平,我在甘州贫亦乐。 (明?郭登)}#C 释:只要使四海都歌舞声平,人民安居乐业,我在甘州就是受贫也是快乐的。Ah9n 27、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Nw< (宋?罗大经)0P; 28、哀哉流民!何时天雨粟,使女俱生存。 (元?张养浩) 释:可悲呀,到处流浪的灾民!什么时候老天象下雨般下些粟米,让你们都能生存下去。t: 29、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i (唐?聂夷中)pKHfyz 释:我希望皇帝的心,变为一枝明亮的蜡烛,不去照那穿绸缎绫罗的富豪人家的丰盛筵席,只去照那被剥削的无法生活而逃亡在外的贫苦人家留下的空屋。[{ 30、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k\\\ (《战国策》)yF|h= 释:国家的制度有其平常规律,而有利于民众作为根本,作官从政有规范原则,而使政令通达实行作为最主要的。IL ?浙江论坛 -- 浙江老百姓自己的论坛…… ;x 四、注重道德修养<0{C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6 (唐?刘禹锡)B#w 释:山不在于高低,山上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水里有了龙就灵验。!N,\ 2、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jM 释:道德不广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气量不宽宏就不能使人们安全、安定。^@v 3、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 ( (宋?李觏) wL`\ 释:没有道德的人作官,这样的官就不能够教育下属树立道德;对没有功劳的奖赏,这样的奖赏就不能激励人们去立功。f 4、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淮南子?人间训》) RA%|+ 释:天下有三种情况最危险:一是缺乏道德的人受到过多宠爱,二是才能低下的人占着高位,三是没有大功的人享受丰厚的俸禄。2g-N 5、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Ou (清?唐甄)2c\\ 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ttdu;' 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 (《左传》) n 释:最上面的是树立道德,其次是建立功绩,再其次是著书立说,这些都是很长时间不会消失的,因此可以称作是不朽的。 jUA 7、平生德义人间颂,身后何须更立碑。 (唐。徐寅)SO 释:一生中道德和节义得到人们颂扬,死后何须再树碑立传。+rn 8、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残身。 ( (宋?胡宏) n 释:有道德的人富贵了,他以富贵之势去做有利于人们的各种事物;没有道德的人富贵了,他以富贵之势来摧残自己的身体。:/\\`(& 9、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孔子)eHd 释:玩弄人的人丧失道德,贪玩的人丧失意志。q 10、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以术害人者,毒于虎狼。W (宋?林逋) 3.6o3 释:用语言伤害人,比刀斧还厉害;用心术坑害人,比虎狼还恶毒。PU8RKY 1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F (孔子)f3 释:如果不多行善事,就不能够成名;如果不多做恶事,就不会毁灭自身。,Bb 1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YAu 释:不被名誉所诱惑,不被诽谤所吓倒。tCjeL^ 13、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 (明?李廷机)2 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应让才胜过德。 14、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明?薛喧)yM1 释:一有错误的念头要立即遏制住,一有错误的举动要立即改正过来。Le#sR 15、栽培剪伐须努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宋?苏舜钦)% 释:在栽培剪伐的管理上须要努力,因为花容易凋谢,草容易生长。CSoH10 16、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明?冯梦龙)8EI 释:刻薄奸诈的终归不会赚便宜,忠厚老实的人终归不会吃亏。mG.c2 17、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 (《重订增广》) C_a 释:责怪别人的心来责怪自己,把爱惜自己的心来爱护别人。切切需要谨慎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欺心。 18、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w zoI% (《重订增广》) >7Hdg4 释:仗势欺凌人,势败了就要受人欺凌;在死胡同追狗,追到胡同尽头狗就要咬人。见了美色起淫心,就会报应在妻子女儿,隐藏怨恨而采用暗箭伤人,会给子孙带来祸害。I~_bY 19、进德修业,要个木石的念头,若稍涉矜夸,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恋,便堕危机。) }NR (古楹联) TZ7 释:树立道德进行事业,要有个真实无妄的念头,如果稍微涉及有骄傲自满过于夸张,就走向欲境;济世治国,要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如果一为名利所缠绕,就要出现危机。PTB'/ 20、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 (《重订增广》) 21、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母何以逆,愿尔辈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母。 ( 古楹联) shJ 释:对女儿没有不爱的,对儿媳没有不憎的,劝告天下当婆母的,把爱女儿的心减下三分来爱儿媳;妻子为什么要顺从,母亲为什么要抵触,愿那些作儿子的,把顺妻的想法去顺从母亲。H#LU3Z 22、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孔子) 4z 释:德行浅薄而在要位上,知识少而谋划大事,力量小而负重任,没有不坏事的。|Bk85m 23、君子言忧不言乐,然而乐在其中也;小人知乐不知忧,故忧常及之。 ( (宋?叶适) t&z 释:君子讲谨慎如何解忧,不去讲逸乐,其实乐在其中;小人只知逸乐不知忧虑,所以忧愁的事常找上他。G9U 24、善誉人者,人誉之;善毁人者,人毁之。 (宋?邓牧)$m 释:善于赞誉别人的人,人们也赞誉他;善于抵毁别人的人,人们也抵毁他。mL 25、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安。 (宋?苏舜钦) !v 释:人生的交往可耻的是苟合,只有讲道义才是可贵的、长久的。 qa;\ 26、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入薰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 (宋?许榧) B 释:和心术邪佞人交往,象雪进了墨池一样,虽然化成了水,其颜色越脏;和品行端方人相处,象炭进了薰炉一样,虽化成了灰,但香气不灭。Bx 27、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句) Q9 释:贤良的品德没有磐石那样坚固,光要虚名又有什么益处呢!z 28、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P^^' (宋?杨万里)TSAX@ 释:见到别人的过错,象自己有了过错去总结接受教训;听到说别人的过错,也象自己发生了过错去总结接受教训。x8s& 29、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4v#$ (《战国策》)o)\ 释:别人对我有恩有好处,不可以忘掉;我对别人有恩有好处,不能不忘掉。 q)~}v 30、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 (汉?杨雄) y4 释:人必须先要自爱,然后人们才会爱你;人必须先要自敬,然后人们才会敬你。C# ?浙江论坛 -- 浙江老百姓自己的论坛…… 0!+ 五、保持廉洁清正%d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汉?桓宽):b$$Ya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55;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ki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A 3、大臣法,小臣廉。 (明?黄绾)i'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Sf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宋?陆游)o*RsHD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Vusz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vJ5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墨子)I6w;9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Aced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2 (孔子)A]8!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Nh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JT[KZ (古楹联)0G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9、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y/ (古对联)~TXZg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lJ 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 (唐?陆贽) XX{JY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KGK 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 (《汉书》)1+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C|;Su 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乐府诗》)UNalp=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b)I 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z{ 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pM9y 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 (《劝戒全书》) / 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JNw-| 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 (唐?柳宗元)x&T 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 16、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官资已极朝中贵,况味还同物外人。老圃松筠随处好,名园桃李随处新。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 ( (明?于谦) G3~ 释:睡觉的绳床小的连腿也伸不开,用了多年的蚊帐一半挂上灰尘。虽然国家给的官资很多,在朝里职位也很显赫,但我觉得自己如同这些名利以外的人。菜地松林到处是好地方,果园桃李到处都是新鲜的。公事之余只在书房看书,不必要热衷于招待尊贵的宾客。D` 17、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明?于谦) 6 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XmuUz 18、人无钢骨,安身不牢。 (明?施耐奄)X.7Fu& 释:人如果没有钢铁般的骨气,就不能牢固地安身。*r 19、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1m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e 20、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ZTa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7N 21、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 (唐?杜荀鹤)p// 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9~F 2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宋?林逋)v 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u 23、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孔子) 3*4KE| 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U.H 24、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唐?陈子昂)Av 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cD7 25、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 ( (汉?陆贾) y 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他们也就不会服从。=MM~ 26、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 (明末?黄宗羲) AQ\ 释:不以个人得到利益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个人受到伤害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祸害。f~g\\ 27、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线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 (清?郑燮) o) J5> 释:官被罢免后我没攒下钱财,是两袖清风,只是凭着卖画来糊口,最惭愧的是女儿出嫁我没给置办嫁妆,只能赠给你我画的几笔兰花。} 28、贪爱沉溺即若海,利欲炽然是火坑。 (《重订增广》)]t>{V 释:沉溺到贪占和爱欲中就是进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进火坑。rWa# 29、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重订增广》) QE 释:不要私下给人小恩小惠而影响大局,不要借助公论而解决私情,不要以个人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别人才能。不要仗势凌辱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了满足口腹而随意杀害牲畜和飞禽。'/Kh8% 30、不以俄顷淫乐,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GEDQS (明末?黄宗羲)M1x 释:不拿片刻的荒淫行乐去换取没完没了的悲痛,即使是愚蠢的人也会懂得这个 道理的呀!R|=: ?浙江论坛 -- 浙江老百姓自己的论坛…… F 六、提倡艰苦奋斗h(r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唐?韩愈)WYH 释:学业精进于勤奋荒废于嬉戏,做事情成功于努力毁坏于懒惰。y=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w78j 释:认真全面地观察分析一下以前的贤人、国和家庭,能成功的都是由于勤俭,衰败灭亡的都是由于奢侈。7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6WF 释:从俭朴变为奢侈容易,从奢侈变为俭朴就很难了。 AEpPY 4、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元?白朴) mMEiF9 释:从来能成为好事的都生于俭朴,自古瓜儿是先苦后甜。n{-;! 5、一粒红米饭,几滴牛颌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IB (唐. 郑遨) 释:一粒红米饭里包含着好几滴牛下巴颏的血,可被人拿去做成酒后,有人坐在珊瑚枝下狂饮,以至呕吐不止。j, 6、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唐?无名氏)f{ 释:劝你不要沉溺于《金缕衣》一类的歌曲之中,而要爱惜少年时期的宝贵光阴,要乘着大好时机有所作为,如错过时机就来不及了。Y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 >b=hFM 释:不被富贵所惑乱,不被贫贱所移志,不被威武强暴所屈服,这才是大丈夫。{Es&(C 8、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子)t Kzg 释:使国家富足的办法,在于节制消费和使民丰裕,并善于把盈余储藏起来。>'B 9、救奢必可俭约。 (南朝?范晔)PZ 释:挽救奢侈时尚的办法必定是节约俭朴。+ 10、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孟子)gK`5c 释:对金钱谷粟等财富,要按照时令和礼法,合理地、有节制地使用和消费。L&i6B. 11、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4X{k (荀子) 释:贤明的君主必须发展生产,节约开支,开发财源,处处考虑赋税、赈济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 |!6q 12、以九式均节财用。一曰祭祀之式,二曰宾客之式,三曰丧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事之式,六曰币帛之式,七曰刍秣之式,八曰匪颁之式,九曰好用之式。 (《周礼?卷二》)a?VK3 释:用九种法式节约财政开支:一是祭祀按规则,费用不超支,二是待宾客不铺张浪费,三是办丧事要节约,四是君王的膳食、衣服、车马等费用按定例,五是建筑、制造不奢侈,六是赠送宾客财物适度,严格按规定,七是饲养牛马的草料要具体规定,不过量,八是分赐群臣钱物要严加限定,九是施赠友好的钱财严格规定,不得随便。vpti 13、夫为国者,由为家边,计财力之所任,审趋舍之举动,不营难成之功,捐弃分外之役。 (唐?房玄龄) VAAlyj 释:治理国家和管理家庭一样,须计算自己财力的担负能力,弄清楚自己所应进退的方向,不去做那些难以完成的事情以防劳民伤财,抛弃或减少额外的差 役。 :z -by 14、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唐?房玄龄) #ar 释:奢侈所造成的浪费,超过了天灾。 Y|4*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o 释:天体的运行刚健壮大,君子以天道行事,其人生要强大自己,生命不息,奋进不止。z9oj 16、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屋漏室中培来;旋转乾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缲出。 ( (《莱根谭》)KF.3?' 释:光明磊落的伟大人格和节操,都是从蓬门敝户的艰苦环境中磨练出来的;足以治国平天下的韬略,都是从小心谨慎的作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7 17、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于小利,然后可以成远功。 ( (明?方孝儒)xE0'w4 释:不为取得小的成绩而安于现状,然后就可以成为大人才;不被小的便宜所诱惑,然后才可以成就远大的功业。Xgc*p 18、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F (清 颜元) 释:聪明有作为的人是肯下功夫努力奋斗的平常人,平常人是不肯下功夫奋斗而没成为聪明有作为的人。U# 19、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明?冯梦龙))^ 释:富贵本来不能生根,都是要从勤俭中才能得到。35k} 2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WPG yb 释:只要功夫到了,绳子可以锯断木头,水可以滴穿石头。: 21、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3 释:吟颂妥贴一个字,就需付出捻断好几缕须发的努力。un 释:大海可以把它填平,高山可以把它移走,男儿的志气应是这样的。9) 23、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宋 苏轼) s 释:以前能成就大事业的人们,不光是有超出别人的才能,还必须是有坚韧不拔的意志。1, 24、天地之财,要看他从来处,又要看他归宿处。从来处要丰要养,归宿处要约要节。 (明?吕坤)'I 9V 释:天地之间的财物,要看它的来处,又要看它的去处。来的地方要丰厚要培养,去的地方要约束要节俭。~ 25、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 ( (明?吕坤)Jhr/] 释:当官都是苦差事,为官的原是辛苦的人。官职高一步,他的责任便加大一步,忧勤便增加一步。u 26、奔走揖拜之日多而公务填委,简书酬酢之文盛而民事罔闻。时光只有此时光,精神只有此精神,所专在此,则所疏在彼。 (明?吕坤) q$)S 释:成天忙于奔走揖拜,必然把真正要干的公务扔到一边;简书酬酢之文到处飞,人民的事必然茫然而无人过向。时光只有这些,精神只有这点,所专心的光放在应酬上,在事业、政务上必然疏怠荒废。s)D 27、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莱根谭》)E^I 释:在人生中有苦也有乐,只有在苦难中不断磨练而得来的幸福才会长久;在求 学时既要有信义,也要有怀疑精神,遇到怀疑的就去求证,只有在不断考证中得来的学问才是真学问。jMR`U 28、志不坚者智不达。 (墨子) vp[7 释:意志不坚强的人,智慧也不会发达。uoH/hx 29、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唐?李颖)7|Pfxt 释:不要耽在长安行乐处,让大好光阴白白浪费掉。3\\o 30、吾家世清廉,故常居素贫。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非直不经营而已。 ( (汉?徐勉):%T^ 释:我家世代清白廉洁,所以日常生活总是清贫俭朴。至于经营个人家业的事情,不仅没有干过,而且从来连说都没有说过。(0Cg& ?浙江论坛 -- 浙江老百姓自己的论坛…… x 七、用人察人育人~ 1、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 ( 汉?王符) P9|J* 释: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F^l@1^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 IOJJU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Z#4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 (晏婴)s5 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4gZacT 4、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 PR.Ld^ (《淮南子》)LNi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d{f 5、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 (明?张居正)?m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0 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 (汉?司马迁)s}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G5h 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宋?刘克庄)b=vdF]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y`o 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 (唐?吴兢)Y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VqD- (晋?葛洪) g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v_![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 (唐?白居易)Ps@:w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XPb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清?魏源)0'T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样,就不能够用人,不能够教育人。hx;@)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明?冯梦龙)] Oe. 释:人不能以貌相好坏来决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来计量。E!I 13、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mQBKJ (清?谭嗣同):5bce 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P 14、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 (明?冯梦龙) d8(F, 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称赞,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U 15、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辨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V (三国?诸葛亮)G'm 释:观察了解人的办法有七条:一是要让他们参与到事物中来辨别是非看他的志向;二是用穷追到底的方法辩论看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借商议计谋看他的知识;四是突然告诉祸难临头的消息看他的勇气,五是当他酒醉之后看他的本性;六是正当其时给以私利看他的廉洁品质;七是委托他办事情看他的诚实与否。 16、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 (孔子)^H 释:凡提拔平民中人作官,必先对他的德能进行考核。考核完作出结论之后,给以任用。任用后,先交给他一些具体的政事,看他是否具有办事能力,试用合格,再根据才能大小确定其官位;根据官位大小,再给以相应的薪俸。B 17、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 ( (汉?王符) VV<`2 释:知人用人最简捷的途径,没有比考核贡献更好的。如果贡献、功劳确实考核清楚了,那治和乱的情况也就表现的非常明显,人的品质好坏、能力高低会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k 18、馋夫似贤。 (汉?陆贾)]pZA%O 释:用馋言害他人的匹夫,外表装得象圣人一样。$ 19、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义士之节。4gw (宋?林逋)q`T 释:不面对到难处,就不会看出忠臣的心意;不面对财物,就看不出义士的节操。Kjx 20、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杜荀鹤)$ 释:现在的人们看不出是凌云的树木,直等到树木凌云才说它高大。 Q 21、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 (清?梁佩兰)&5 释:人才是难以得到却很容易失去的,作为人主不能不明白这一点。m`\\=[ 2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释: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多种多样地产生人才。IN 23、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 (清?魏源) ]\\ 释: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长处,去掉人的短处。sf\ 24、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s 释:能够得到天下的英才教育他们,是我的第三件乐事。&L2(9 25、十人树杨,一人拔杨,则无生杨矣。 (《战国策》)0d 释:十个人栽种杨树,一个人去拔杨树,这样就没有活着的杨树了。r|NKS 26、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YI (宋?胡瑗)g?32Z 释:导致天下太平安宁全在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全在教育培养。g 27、人才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莫可非。 (宋?陆游)x 释:人才衰竭或萎糜才是值得忧虑的,人们士气峥嵘就不能够责怪、反对。~N 28、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 ( (管仲) /=*r. 释:一年的计划,没有比上种粮食重要的;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树木重要的;终身长久的计划,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9a 2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K 释:试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才知;辨别枕木和樟木,要等到长七年才能分清。1z 30、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 ¥'EB ( (三国?曹植) g'J 释:慈祥的父亲也不能爱护没有好处的儿子,仁义的国君也不能白养着没有用处的大臣。,r ?浙江论坛 -- 浙江老百姓自己的论坛…… .w0u61 八、严格执法守法0xq1 1、出政施教,赏善罚暴。 (墨子)E 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 2、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 (宋?林逋),]Xz 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ueC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明?张居正):l* 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sEDs 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9, 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d` 5、杀人者死,然后人莫敢杀;伤人者刑,然后人莫敢伤。 ( (宋?李觏)Kmy@ 释:对杀人的处以死刑,以后就没人敢杀人了;对伤人的处以刑罚,以后就没人敢随便伤人了。C 6、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荀子)1Ji\\ 释:没有功劳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就要惩罚。1mv3 7、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 (宋?苏舜钦)6 释:大沟壑虽深,野兽能知道躲避开;大火虽非常猛烈,人没有踩上烧死的。N 8、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FWmd$ (荀子)dpzsx! 释: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74S 9、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唐?元结)(S7,G 释:只奖赏善良的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的而不奖赏善良的也会出乱子。 10、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 (孙武)K\ 释: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杀人也不能树立威严。n&Ef 11、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 (清?唐甄)*?j^ 释:善于为官从政的人,在进行刑罚时,先制裁地位高的,后制裁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从重,对地位低的从轻;对地位高的紧密,对地位低的稀疏,对地位高的认真坚决,对地位低的宽容。K 12、鞭朴不可驰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 (宋。李觏)@ 释:鞭打的惩戒不能在家庭中松驰,刑罚不能在国家废除。iOkim 1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0NLx 释:家里有永久的产业,虽遇到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永久的法规,虽遇到危险也不会混乱。jc 14、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 (管仲) pmg 释:不因为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所以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因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弯曲国家的法律,所以说法律比人要可爱。0fj6+3 1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2OC#g (三国?诸葛亮)S: 释:为国尽忠、对时代有益的人就是自己的仇人也必须奖赏,违犯法律、懈怠懒惰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人也必须惩罚。#YOtZ| 16、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 (北齐?刘昼)* 释:惩罚必须实施到有过错的人身上,奖赏必须给予有功绩的人。Z?n? 17、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 (宋?张孝祥)ff5eR 释:奖赏如果不能与所立的功劳相当,就不如不进行奖赏;惩罚如果不与所犯的罪过相当,就不如不进行惩罚。&. 18、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 (宋?欧阳修);{ 释:说的话多变人们就不会相信,下的命令频繁改动人们就不会服从。Bm=!V 19、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 (唐?周昙)*icE 释:管理国家没有多大难处,也要象管理军队一样,关键是军队的法令是非常注重遵照执行的。kxB8 20、赏不足劝善,赏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宋?欧阳修)kjq 释:奖赏不能够教育人们做善事,惩罚不能够禁止人们为非作歹,这样政权就保不住。X< 21、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g~& (明?张居正)|RM 释:形似禾苗的害草不铲除掉,真正的禾苗就不会茂盛;人们的冤愤不使之宣泄掉,暴戾的气氛就不会消除。4v3 22、上下不合,令乃不行。 (管仲)p 释:上下之间不团结和睦,命令就不会得到贯彻执行。*cR-mb 23、不以喜以加赏,不以怒以加罚。 (晏婴)vB9%^ 释:不因为个人高兴了就随便赏赐下面,不因为个人生气就随意惩罚下面。s0~5Q# 24、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汉?司马迁)@qJ]Y 释:职位不能没有功绩就取得,刑罚不能因为高贵有势力就免除。)~% 25、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 ( (清?唐甄)ES 释:国家难以治理,人们往往以为是难在百姓难于管理,不知道难于管理的并非民众而是官吏。Olm 26、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 ( (汉?荀悦)) 释:赏罚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赏要公正合理,罚要坚决果断,要慎重对待自己的信用和命令。用赏来激励人们做好事,用罚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2gG\ 27、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而不求便于民,斯法因人立,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即不便民矣,其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 ( 清?严复)6!txU^ 释:治理国家的法律,是为人民制定的,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力求方便百姓。而乱国的法律,是为统治者而立的,它在执行过程中也必然力求为保护统治者,而不方便于人民。这种为少数人而立的法律大多数都违背天理人性。违背人民利益的法律既使制定了,而这个国家也一定不会安定。. 28、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 (《淮南子 主术训》) Vr2 释:所谓法律,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是非的标准,也是国王治理国家的准绳。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惩罚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制定奖赏条例,也是为了赏赐那些应该给予奖励的人。c*1 29、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乎其德智力者存,违于其德智力者废。 ( (清 严复) PLT 释:一个政策的制定,一项法令的实施,如果符合民德、民智、民力的就能存在下去,违背民德、民智、民力的就会被废除。 30、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永在 。 ( (战国?慎到)@r| 释:当君王的人不过多地听那些空泛无益的议论,而应根据法律制度来评判时政的得失。不合乎法律的话不要听,不合乎法律的辛劳不给以赏赐,没有功劳的亲属不能任用他们作官。当官的人不能因亲徇私,法律对所爱者也不应有特殊的施舍。因此,上下级之间没有别的,只有法律是永存的。 九、加强学习教育zz%O 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体;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清?朱舜水)>Yrx. 释:敬重教育、引导人们学习,是建设国家的大事情;举荐起用贤人、培育人才,是作官为政的首要任务。\ 2、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使致于善(宋?欧阳修) 7+L 释:对善良的人一日教育,就会失去善心而变为恶人,对恶人勤加教育,就可以使他改造成善良的人。S(bR 3、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食也。 (孔子) (6C 释:学习象种树一样,春天欣赏其华,秋天收获果实。学讲文章是春华,用于修身利行,就是秋食。 Sp 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有学乎! (孔子)*a 释:君子如想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风俗,恐怕没有比广办学校更合适的了。&GW'0m 5、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 (《傅子?正心篇》)@d_- 释:培养人优秀品质的根本,没有比端正思想更重要的了。思想端正就会使自身行为端正,自身行为端正就会使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就会使朝廷的行为正确,朝廷行动正确就会使国家政权统治正常,国家风气端正,进而使整个社会风气端正。[je 6、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孔子) 4k#V 释:成人教育的法则是:在动机没有发生之前禁止叫预防,正当事情发生时加强教导叫做及时,不超过分寸叫做逊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叫研摩。这四条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K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r 释:三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位必有一位在某方面可以当我的老师。我选择哪些好的方面来学习,不好的方面引以为戒,改正自己。 _ 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 (荀子) ;3 释:没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全面了解,全面了解不如去亲自实践。XNT* 9、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宋?朱熹)a=O+, 释:如果论起先后来,知识为先,如论起轻重来,实践行动为重。G<*30 10、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9)J{ (汉?王允)f 释:人的才能有高低之分,但要知道事物道理都要通过学习,学习后才能知道,不问不能长知识。UB 11、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唐?吕岩);P} 释:不要说大道理人们难以获得理解,只是因为功夫没下到家。G| 12、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汉?王符)xbOk< 释:虽然有非常聪明智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虽然有非常好的材料,不是一生长就能成材的。=nR 13、中人以上,可以语以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以下也。 (孔子) 8, 释:对处于中等位置和悟力以上的人,可以进行更高一级的教育;对中等以下的人,却不能进行低一级的教育。 vYocD 14、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 (《淮南子》)n 释:人们不去学习驾驭龙,而都想学驾驭马,不去学治理鬼,而都想学治理人,因为是急所用的。oz\ 15、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莫知。 (宋?杨时) g+xf 释:不思考所以有疑惑,不追求所以没收获,不询问所以不知道。t 1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M^Y 释:努力学习就能接近智慧,尽力身体力行就能接近仁爱,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就接近勇敢了。t 17、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 (《莱根谭》)\ 释:人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因为只有谦虚才能容纳学问和真理;同时人也要有诚实的态度,诚实了才能抵御物欲的诱惑。tQ 19、读得书多胜大丘,不须耕种自然收。东家有酒东家醉,到处逢人到处留。日间不怕人来借,夜晚不怕贼来偷。水旱蝗虫无伤损,快活风流到白头。 L (宋?苏轼《读书歌》)Q 20、学者不长进,只是好己胜。 (宋?陆九渊)[2Z 释:学习不长进的人,主要原因是因为好胜不虚心。WWi-8] 21、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孔子)4(BjD 释:善于歌唱的人可使人们继续他的声音,善于教人的人可使人们继承他的志向。SzMRF 22、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汉?韩婴)d]3 释:智慧知识象泉源一样,行为可以作为人们的表率的人,这才是人们的老师。Z6% 23、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37Md (孔子)<|^J 释:君子进行教学,只是晓之以理,进行引导而不是牵拖着前进,进行鼓励而不是压抑,进行启发而不是把道理说绝。4M 24、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驱;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 (汉。王粲):$-ec 释:经常用明亮的镜子照自己,那么污垢斑渍就不会留在身上;能听取直率的批评,那么错误的行为就不会连累着你。nILWTB 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 释:一个人抱不拢的大树,是从极小的萌芽开始生长;九层高的台子,是从不断堆土开始增高;人行走到千里之外,是从脚下第一点开始的。 26、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义精仁熟在晚年。z ( 明 . 吕坤) DAF/2 释:培养道德进修学业在少年之时,明白道理树立德行在中年之时,义理精通、仁德成熟在晚年之时。Qcf# 27、人生气质都有个好处,都有个不好处。学问之道无他,}V4-) 只是培养那自家好处,救正那自家不好处便了。pC}dp_ (明?吕坤) Ca 释:每个人天生的气质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不好的一面。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只是为了培养自己好的一面,疗救自己不好的那一面。)o_ 2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N'\ 释:作为老师这种人,是用来传道理、教知识、解答疑难的。]u 29、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清?徐洪钧)vv$ 释:读书最重要的是理解精神,没有必要只去死记硬背一些文章的句子。$aTU< 3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QE Ju 释:年轻时不知道早下功夫勤奋学习,到老了才后悔再想读书学习就晚了。Blm@c ?浙江论坛 -- 浙江老百姓自己的论坛…… `I} 十、讲究策略方法r 1、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是以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深,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此乃治国之道也。 ( (三国?诸葛亮) SHqE 释:先确定大政方针,再制定具体措施;先制定法令,再实行刑罚;先治理当前的,再治理长远的;先处理好内部事务,再处理外部;先治理好带根本性的问题,再解决细节问题;先治理好强的,再治理弱的,先治理好大的,再解决小的,先治理好上层机构,再治理下层社会,先治理好自身,再去管理别人。这是由于确立了大政方针,具体措施才能得以实施;制定好了国家法令,才能具体实施刑罚;治理好近的,远的才能安定;治理好内部,外部就会端正;治理好根本,末节就能畅通;治理住强的,弱的就能伸展;治理住大的,小的就能通顺;治理好上层,下层就能正直,治理好自身,他人就会敬重服从。这些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_r& 2、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夸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奸伪悖得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三国?诸葛亮) zca 释:治国治军有五害:一是拉帮结伙,二是哗众取宠,三是妄加谈论,四是混淆是非,五是心怀不轨。对这些都应防范它们。4wab@! 3、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 (荀子)k}j+y: 释:想保持安定,巩固地位,那么没有比平政爱民更好的办法了;想获得美好声誉,那么没有比崇礼敬士更好的办法了;想建立伟大功业,那么没有比尚贤使能更好的办法了。6.O 4、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 ( 墨子 ) R*Py! 释:上面为官从政的,如了解得到下边的情况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就可很好地治理,反之,不真正了解掌握下边情况,政策脱离实际,就会发生动乱。=r 5、善将者,其刚不可折,甚柔不可卷,故以弱致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 (三国?诸葛亮) \\EC 释:善作将领的必须有刚柔兼备的性格,但刚强不固执、温柔不软弱,所以可以弱致强,以柔制刚。但单讲温柔会导致软弱,势力会削弱;单讲刚强会导致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势必灭亡。不柔不刚,才合乎道理的常规。H 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老子) ^G 释 :在安定的时候容易管理,凶事未发生时容易解决,问题没弄到最严重时易判断,麻烦事在细小时容易处理。因此,凡事都要在没有定局之前妥善安排,在动乱未发生之前就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y0TxJ 7、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抵其本,而叶遍摇矣。 (《韩非子》) ~-U4G 释:摇树木的人,如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去动,那么即使弄得精疲力尽也不可能全部动遍。如从左右推拍树干,那么可使一树叶子都摇动了。[AfwHk 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老子) MP7Z 释:要想缩小它,必须暂且故意让它扩张一下;要想削弱它,必须暂且故意让它强大一下;要想废除它,必须暂且故意让它兴旺一下;要想夺取它,必须暂且故意给它一点。这就叫深藏起来的高明。GZhzO 9、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孙武)8 释:宁可假装糊涂而不有所行动,也不冒充聪明而轻举妄动。暗中策划,不露声色,就象冬天的雷电,储存力量,待机爆发一样。+\\3'K 10、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 (孙武) ((d 释:在客观实际中蕴藏着谋略,谋略的运用也要根据客观实际。认识了客观事物的矛盾性,就可掌握和运用谋略。谋略不可违背客观实际,凭主观想象去生搬硬套,就要招致失败。 @ 11、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定理者,知人而已矣,安民而已矣,进贤远奸而已矣。无定法者,一兴一废一繁一简之间,因乎时而不可执也。 (清?王夫之) awx[<] 释:天下有治国的大原则,而具体的法规制度则不能一成不变。大的原则只不过是知人、安民、进贤远奸罢了,而法规制度的制定、废除,是繁还是简,就要因当时具体条件而定,不应拘泥不变。
正在阅读:
《申论》名言警句集成(1)06-18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题11-04
月光曲说课稿优秀3篇03-22
动词-ing形式的用法08-21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03-17
最新GCP试题与答案03-23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计算机信息中心904服装理论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强化模拟题04-29
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解题技巧12-26
高教版基础数学第二册教案(全)12-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警句
- 申论
- 名言
- 集成
- 用忠诚谱写纪检人生
- 物理实验探究题2
- 物流法规教案
- 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年会口头报告清单 - 图文
- abaqus帮助文档中轮胎的例子
- 徐寿昌有机化学2-8章课后答案
- 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全册教案
- 中铁建XX局四公司《关键工序卡控实施细则》
- 五年级思品下册全册教案
- 后续产业发展报告
-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 2014年5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公文筐答题方法
- K37环保数据采集器使用说明书
- 第11章广域网习题答案
- 中铁大桥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接口工程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
- 基于XBRL模式的网络财务报告在我国高校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 2014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部分复试真题答案DOC
-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4 - 图文
-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2
- 指导青年教师的总结和相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