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宁波科技信息研究院

更新时间:2024-03-11 11: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宁波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赵 勇 张红辉

摘 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是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支撑。宁波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发展类型、集群分布等呈现明显区域特征,但规模、人才、政策环境仍制约其发展,对此提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对策

近年来,应对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制约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服务业正在成为宁波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及外延界定

学术界尚未对科技服务业加以统一定义,基于不同视角,科技服务业定义也不尽相同。王晶(2006)、陈先荣(2005)、程梅青(2003)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科技服务业加以定义。我们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并向市场提供科技产品、服务及科技进步所需要的全程服务、配套服务的企业集合。具体是指拥有一定设施、设备或工具,进行科学研究和为技术创新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和管理的国民经济部门。科技服务业主要运用新兴技术与专业知识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提供智力服务,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开发与转移、技术推广与转让、技术孵化与咨询、科技交流与培训、科技风险投资、科技评估及科技鉴定、知识产权服务及其它技术服务等业务。科技服务业具有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效益的高外部性,对声誉、契约和法律的强依赖性等产业特征。

二、宁波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2003年,国家科技部将这一年确定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宁波在完善政策环境、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规范科技中介服务活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2005年,随着《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民营资本逐渐

进入宁波现代服务业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为发展和完善宁波科技服务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十一五”以来,宁波先后制定了《宁波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今后五年宁波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等政策法规,建立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目标,明确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出台的《宁波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研发设计、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网络信息、检测检验、网上技术市场等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内容。

(一)科技服务业规模逐渐扩大

宁波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宁波市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市纳入统计的科技服务业机构共544家(包括计算机服务、软件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试验与发展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等七大类),固定资产原值34.47亿元,实现总收入74.10亿元,实现增加值33.10亿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宁波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原值、实现总收入、全部增加值分别增长19.20%、-10.42%、8.0%。

从行业领域分布来看,专业技术服务类机构、计算机和软件类服务机构、试验与发展类服务机构2009年实现收入分别为49.55亿元、11.04亿元、7.51亿元,居科技服务业各行业领域前三位(见表1)。从收入规模来看,2009年,全市总收入超500万元科技服务机构共177家,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家。近年来,部分科技服务机构的规模急速增长,如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2002年进入宁波时规模较小,经过几年的发展,至2009年营业收入达到1.54亿元。

表1:2009年宁波市各类科技服务业机构总收入及所占比重 服务业机构类型 专业技术服务类机构 计算机和软件类服务机构 试验与发展类服务机构 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业机构 知识产权服务类机构 其它类服务机构 实现总收入(亿元) 49.55 11.04 7.51 3.81 0.24 1.95 所占比重(%) 66.87 14.91 10.13 5.14 0.32 2.63 注: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分类统计数据,宁波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

(二)科技服务机构种类不断拓展

随着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宁波科技服务机构种类不断拓展,占服务业比例不断扩大。按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统计数据显示,计算机服务类机构148家,占34.02%;软件服务类机构64家,占14.71%;知识产权服务类机构5家,占1.15%;试验与发展类机构19家,占4.37%;专业技术服务机构167家,占38.39%;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业机构29家,占6.67%;其它类服务机构4家,占0.91%。目前,全市科技服务业机构涵盖研发设计、技术转移与咨询、信息网络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领域。

(三)民营科技机构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主力军

随着准入门槛的放宽,近年来,宁波民营资本已相继进入创新创业平台、科技咨询和技术转移、节能环保等新型科技服务行业。由宁波杉杉集团、浙江天德控股集团分别独资创办的宁波杉杉科创投资服务中心、宁波市网络产业创业区等科技创业平台已投入使用,其中,宁波杉杉科创投资服务中心累计孵化了近百家企业,成为以新能源、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为主的专业孵化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民营科技服务机构占全市科技服务机构数的79.96%,民营科技机构已经成为宁波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并与非民营公共科技机构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科技服务业集聚分布初步形成

调研发现,宁波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分布已经初步形成。如江东区把科技服务业作为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来抓,在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和创意设计等方面优势明显,已形成初步集聚效应。海曙区在科技中介、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特点明显。高新区在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和研发创新服务方面优势突出,以研发园和软件园为中心,已经形成明显的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宁海县确定了包括科技 服务业在内的十大服务业。慈溪市根据块状经济的特点,重点发展包括科技中介服务业和科技创意产业在内的八大类服务业,并且在工业研发(设计)、创意设计、科技创业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

(五)对外服务能力及自身研发实力逐步提高

调查显示,宁波科技服务机构对外服务活动不断增多,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市科技服务机构对外服务单位数为413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6.2%。同时,科技服务机构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加强自主研发活动。以民营科技服务机构为例,2009年,民营科技服务机构共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9项,申请专利213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比2008年分别增长136.67%和11.11%,占全市科技服务业的比例分别为52.33%和10.70%;民营科技服务机构全年授权专利171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分别比上年增加104件和85件,占全

市科技服务业机构的72.46%和30%。

(六)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平台建设原则,据调查,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30家(科技基础条件公共服务平台11家、产业技术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12家、技术检测公共服务平台7家),其中省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4家,已基本建成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预警与交易、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产学研合作、专业技术监测、软件评测等科技基础设施,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支撑。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7170家企业提供了检测、测试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技术咨询、评价服务,新产品研发服务,工艺设计及改造服务,文献检索、翻译服务等,服务收入达9.6亿元。

三、影响宁波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科技服务业整体规模较小

由于科技服务机构发展时间短,产业规模、服务效率、从业人员、机构数量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使得主业不突出,整体规模较小、实力较弱。2009年,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近33.10亿元,仅占全市GDP的0.78%。而杭州市仅2009年上半年科技服务业企业就实现增加值39.0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77%。

(二)科技服务业行业内部发展不均衡

调查数据显示,全市现有的科技服务业相当部分集中于专业技术服务类机构、计算机和软件类服务机构,2009年这两个领域分别实现收入49.55亿元和11.04亿元,占全部科技服务业收入的81.77%;而从事试验与发展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等等专业的机构相对较少,此类机构数量仅有57家,占科技服务机构总数的19.50%,其收入为11.49亿元,仅占科技服务业总收入的15.51%。

(三)中高端科技服务业人才短缺

随着宁波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全市人才资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科技服务业中高端人才短缺,尤其是IT行业软件应用人才、高级咨询师、专利代理人等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既熟悉科技、又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无法满足和支撑科技服务业发展。同时,科技服务业中、高级人才培训机构少,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不足,产业部门与教育培训部门人才供需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需进一步完善

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因其丰富的内涵及外延,对相应的扶持政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由于尚未形成比较系统配套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缺乏科学统一的政策、法规指导,科技服务业发展目标和重点指引不清晰,扶持政策不到位,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且政策覆盖面窄,导致相当部分的科技服务业机构仍游离于相关政策之外。

四、促进宁波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当前,根据宁波全面参与和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目标,要激发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研发设计、科技咨询和技术转移、节能环保、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大力培育经营企业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运行规范化、服务产业化的科技服务业体系。

(一)制定出台促进宁波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政府强力推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科技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要根据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科技服务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和条件以及宁波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台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扶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同时,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并对以往出台的相关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进行梳理、完善和补充,尽快形成扶持和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政策体系,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企业注册、融资、用地、服务采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领办、创办科技服务机构。

(二)加快设立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加大科技服务业财政投入力度,设立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业的投入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科技服务业。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等方式,优先支持促进科技和经济融合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重点支持科技服务业示范项目、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科技服务业示范基地建设。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遵循公开申请、专家评审、择优扶持的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并建立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制度。

(三)积极培育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

根据“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原则,积极培育扶持一批基础较好、能

力较强、业绩显著、信誉优良的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引导科技服务业机构做大做强,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分布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转移、成果扩散、认证评估、技术检测、节能环保、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领域的示范企业。

(四)积极培育科技服务业示范基地

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资源整合,积极促进科技服务业聚集基地建设。以研发园区为重点,集聚全市科技服务要素,在首批创业平台认定的基础上,开展“宁波市科技服务业示范基地”认定工作,积极培育科技服务业示范基地,使科技服务业及其配套行业在区域内相对集中分布,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带有品牌效应的科技服务集聚地。并结合科技服务业示范基地发展目标,定期发布全市科技服务业创业指南、创业项目,形成区域效应,促进科技服务业机构集中、集聚和集群。

(五)加强科技服务业人才伍建设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科技服务机构和业务发展的基础。要依托在甬高等院校,加强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扩大科技服务业高质量从业人员的渠道。通过人才招聘、业务联盟等方式,广揽国内外业务素质高、创新意识强、活动能力大的科技服务业管理和专业人才,提高科技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带动、支撑和引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依托在甬高校的服务业外包教学培训基地,按照“分级培训、全面提高”的原则,以在职培训和资质培训为主要内容,抓好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六)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是行业的信息中心,是规范企业行为,推进行业自律,解决行业内部矛盾的重要组织。要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组织,加快推进行业自律建设。鼓励各类民营科技服务机构以会员制为主要形式,遵循自愿、平等的原则,按照相近的专业领域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强化行业协会的功能,依托行业协会探索建立科技服务业机构资质认定办法和民营科技服务机构的信誉评价体系。支持各行业协会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基础研究制定和实施行业规范、服务标准、职业操守等自律管理制度。推动和扶持市生产力促进协会、科技风险投资协会、科技中介协会、专利代理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重视行业协会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制止企业的违规行为和不正当竞争。

(七)建立健全县(市)区科技服务业考核制度

加强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健全科技服务业管理机构,建立市、县政

府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可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先试先行的方式,加快推进区域科技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健全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不断完善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展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监测和信息发布。建立县(市)区科技服务业考核制度,将其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推进区域科技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健全行业自律制度,建立科技服务业信誉评价体系和信息发布、查询制度,坚持每年对科技服务机构和组织的规模、服务质量、社会知名度、用户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形成重合同、守信用、讲诚信的行业风尚,使科技服务业走上市场化、专业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梅强、李文元著:《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

2、王晶、于建宇等:《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3、陈先荣:《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推进CBD建设》,[J],今日科技,2005(9)。 4、程梅青等:《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3)。

——发表于《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0年第10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vz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