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视野与文本解读

更新时间:2023-07-18 09: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 理论的提出及背景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首先起源于西方,正 式为之命名的是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全面的 理论阐述则是集中在德国学者沃尔夫冈 韦尔施的 《重构美学》和美国学者理查德 舒斯特曼的《实 用主义美学》两部著作中。韦尔施认为当代社会 铺天盖地经历了一个令人瞠目的审美化过程。 “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西方 社会在进入后工业社会(或者消费社会)以后, 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 。

西方文化理论 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 后殖民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 语言中心论 新批评 新历史主义

二 进入后现代社会 贝尔把社会历史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 会,并宣称“我的重点在于技术的影响。 前工业部门主要是资源采撷的,它的经济以农业、矿业、 林业以及天然气或石油等其他资源为基础的。工业部门主 要是使用能源和机器技术从事制造商品的。后工业部门从 事加工处理,其中电讯和电脑对于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极其 重要”。 波德里亚却认为,“如果说有一样东西是马克思所未曾想 到的话,那就是释放、耗费、奉献、挥霍、游戏和象征”。 根据他的分析,当代社会与以往社会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 生产力、生产方式或生产工具的变化,而在于人们关注的 重心和生活的重心均从“生产”转向了“消费”,人们不 再为生产中的问题所困扰,而是被以供消费之物紧紧包围:

三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指“那些艺术的亚文 化”。 如“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达 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运动”。它们 一方面直接挑战艺术作品,渴望击碎笼罩在艺术 头上的神圣光环,并对艺术作品在博物馆与学术 界中受人尊重的地位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则认 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也可以是任何事物, 包括那些从不被列入博物馆的、偶然性的表演或 事件,包括身体以及其他任何可感物体,包括大 众文化中的琐碎之物和下贱的消费商品等,都可 以闪烁出艺术的光芒,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没有 界限。

其次,是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 这种观念“既关注审美消费的生活,又关注如何 把生活融入到(以及把生活塑造为)艺术与知识 反文化的审美愉悦之整体中的双重性”,它是与 “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消费、对新品味与新感觉的 追求、对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的建构”等消费文 化特征联系在一起的,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例 子,是福柯在赞同波德莱

尔现代性观念时提到的 现代人的典型形象,即“花花公子,他把自己的 身体,把他的行为,把他的感觉与激情,他的不 折不扣的存在,都变成艺术的作品”。

第三,“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 号与影像之流”。 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实在与影像之间的差别消失了,日常现实日益按 照传媒的方式被构造、陈述和感知。比如电视对海湾战争的报道,更 多的是一种仿真技术的运用,而非对牺牲者真实情况的播映。传统意 义上的“眼见为实”被搁置,现实走上了非现实化的道路。而人们对 “现实”的需求也越来越少,只要物品、事件的仿真意义得到实现, 消费者就已心满意足——同样的例子中,观众的注意力在于对海湾战 争报道的“观看”,而不是对海湾战争真实情况的了解。推而广之, 消费社会中商品的“记号价值”已经取代了原初的“使用价值”, “我们对商品的享用,只是部分地与其物质消费有关,关键的还是人 们将其用作一种标签”,消费其抽象的象征意义。 费瑟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第二种含义由于是围绕主体的意识和 行为(所谓生活方式)来界定的因而可以称为“主体含义”的话,那 么第三种含义可以称为“客体含义”,因为它是围绕主体所生活的 “世界”来界定的。简言之,第二种含义关注的是“我”,第三种含 义关注的是“物”。

四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 (1)历史先锋派:把握日常生活的“非日 常性”。 通过取消以区别于生活为传统的体制艺术,把艺术变成普通 的日常生活,人类生存将可以具有一种审美特性。用蒙德里 安的话来说:“终有一天,我们将能够像现在对艺术的了解 那样,没有艺术也照样生存;美将会变得丰稔成熟,变成触 手可及的现实,人类在没有艺术的情况下将不会失去很多。” 那么日常生活如何能够实现自身的审美化、诗意化? 首先,历史先锋派充分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性元素,并 把这些诗性元素大量地应用到艺术中,他们在刻意亵渎了神 圣的自律艺术的同时也发现了日常生活的另外一张面孔,那 就是神奇性、差异性、富有意义。这些日常生活的诗性元素 既包括最普通的日用品,也包括偶尔的幻想、梦境、神秘经 验等等。超现实主义还非常重视梦境、幻想、神秘体验、狂 欢庆典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新奇经验

(2)大众文化:在日常性中创造审美的日常生活。 借助大众消费文化改造日常生活,使之充盈着审美设计的 元素。 在一开始,审美的日常生活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它 是炫耀性消费的表现形式,因此,闲暇是产生

日常生活审 美化的必要前提。格按照丹尼尔· 贝尔和鲍德里亚的说法, 生产型的工业社会已经转变成后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 也即通常所谓的后现代社会。在这个超越了商品短缺的社 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成了城市大众的普遍要求。于是不 断地有漂亮但却无用的奢侈品被大量生产出来,而艺术也 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工艺品、绘画以及影音复制品遍 及世界各个角落,一时间,艺术与非艺术、与生活真正变 得难分难解了,先锋派所致力的目标似乎已经得到了实现。

五、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 (1)符号化特征 在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化提升的过程中,中产阶层大众文化倾向于对 日常生活进行符号化消费:首先,他们对产品的外观、包装等外在符 号标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产品的色彩、图案、造型等传达着产 品的格调和档次,应该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次,他们比较看重消 费的空间符号,对中产阶层来说,就餐的地点远比就餐的内容更重要, 消费空间中的情调和气氛是消费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再者,中产阶 层在消费产品的符号价值时主要是消费其地位象征符号,对他们来说, 劳力士手表不仅意味着时间,更是一种财富和品位的象征;时尚的衣 着打扮不仅意味着物质生活的丰裕,更是在气质、风度、审美上的暗 中比拼;在酒吧、咖啡馆里消磨时间不仅意味着闲暇时的娱乐,更是 对这种中产阶层别致情调和感觉的追求;打高尔夫、保龄球不仅是为 了健身,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2)差异表征功能 波德里亚指出,“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 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 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商品不再 是一种物而是一种形象,消费资本主义乃是一个由形象构成的景象社 会. 波德里亚早期曾指出,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经济(与 象征经济相对),任何一类商品都像一个语言符号一样,并非独立的 存在,而是处于与其他商品的差异关系中的存在。商品生产总是一个 等级化差异系统的生产。因此,每一件商品都不只是物质产品,而且 是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吃什么样的食物、穿什么样的衣服、住什么 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汽车等等,都是相应社会地位的标志。而商品 的符号特征又主要从外观方面显示出来。在消费社会出现以后尤其如 此。消费社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显著特色就是商品符号 外观方面的重要性似乎远远压倒了实质方面,商品符号的观赏性压倒 乃至取代了实用性

。这就是德博尔所谓在消费社会中形象的生产代替 了物质的生产的准确意思。在这种意义上,德博尔、波德里亚、杰姆 逊的确看出了发达国家“生活世界”的一个突出特征,即资本主义似 乎主要在生产外观而不是实物。

日常审美与文本解读 《爱尔兰咖啡》Irish coffee. 作者:蔡智恒(痞子蔡),写于2000年3月。 1 作为象征符号并承担文化意义的“咖啡”。 2 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处理造就了一个浪 漫而美丽的梦。

“请问要点茶或咖啡?」 「咖啡。」 「请问您要哪种咖啡?」 「爱尔兰咖啡。」 「需要加眼泪吗?」 「啊?什么?」

喝完这杯咖啡,身上的湿冷早已不 见,微醺而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 好像在冬夜刚洗完澡后钻进被窝 的那种温暖。 在湿冷而狼狈的夜里,温暖的感 觉是非常昂贵的奢侈品。 只是一杯咖啡啊!却让我觉得人 生这样就已足够,不必再更好了。 我不禁感激吧台内那个煮咖啡的 女孩,还有发明爱尔兰咖啡的人。

一杯加了眼泪的咖啡还是一般的饮品吗?需要凝聚什么样 的感伤和凄怆,咖啡才会溢出眼泪的滋味? 咖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现代性生活的象征,慈禧喝咖啡, 咖啡与茶 咖啡既体现现代性的意义,同时又使我们能够品尝现代生 活的自由和闲适。 咖啡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成为物神,在不断的讲述中蕴 藏着个人的体验。咖啡的温暖成为心灵的温暖,可以去除 现代人的孤独和寂寞感。 咖啡的意义越来越丰富,具有了神圣的外衣,自由,宽容。 2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处理造就了一个浪漫而美丽的梦。 感情文本与物的文本互相穿插,她担任故事中两个角色。 感情文本渗入到物的文本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生活变成了浪漫的传说, 普通的咖啡成为传说中的咖啡,普通的谈话成了传说中的 场景,普通的人生成为凄美的爱情传说。现实成为梦,成 为艺术。日常生活具有审美的意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vr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