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中医护理常规

更新时间:2023-12-03 23: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调节室内温湿度。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C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C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 、危重患者q2h监测生命体征1次,或遵医嘱执行。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六)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 配合治疗。

2、上肢骨折以抬高伤肢高于心脏水平,下肢骨折宜抬高床15°—20°。石膏、夹板固 定及持续牵引者,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做好皮肤护理,详细交接班,并记录。

3、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4、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5、各种引流管标识清楚,保持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色、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6、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做好护理记录。

7、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 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十) 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十一) 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功能锻炼指导,使其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二)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三)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 (十四)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1、 忌急躁、焦虑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2、 康复期可自理日常生活,但不可劳累

3、 每日进行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 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防止骨折、伤口再损伤。

牵引术护理常规

牵引是骨伤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既可使某些骨折或脱位的关节复位和固定,又可减轻骨与关节的疼痛、矫正畸形。常用的牵引方法有皮肤牵引、兜带牵引、骨牵引。

(一)按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向患者详细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能主动配合。 (三)洗净患肢,局部备皮,皮肤牵引时,可在局部涂安息香酸酊,保护皮肤(婴儿皮肤娇嫩,禁用此剂)。

(四)凡新上牵引的患者,尤其是皮肤牵引,要严格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感觉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五)保证牵引效能,须注意以下事项:

1.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2.保持患者于功能位置,嘱患者不要擅自改变体位。

3.牵引的方向不可随意变动。牵引绳应与被牵引的肢体长轴成一直线。牵引绳应滑动自如,被子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轴线及牵引力。

4.滑动牵引的患者,要适当抬高床头,床尾等处,以保持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平衡。 5.每日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做好记录。

6,皮肤牵引时,要随时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局部皮肤有无水泡、皮疹或溃 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骨牵引时每日用75%酒精滴针孔处3次,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动。滑脱, 如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六)向患者解释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注意防止并发症,定时协助患者起坐,鼓励患者咳嗽,防坠积性肺炎;鼓励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冬季给牵引肢体加棉套保暖。

石膏外固定的护理常规

(一)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石膏固定前清洁患肢,如有伤口先清洁再换药。 (三)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主动配合。

(四)上石膏当天需床头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五)四肢石膏外固定术后,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六)石膏未干固护理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1、石膏未干时,不应覆盖被物,如天气寒冷,盖被需用支架托起,以防石膏变形或折断。

2、尽量不要搬动患者,若需变换体位,要用手掌托扶石膏,协助搬移,忌用手指捏压。

(七)石膏干固后护理

1、注意保持石膏清洁,勿使尿、便等污染。翻身或改变体位时要平托石膏,力量要轻柔均匀,避免折断变形。

2、密切观察伤口渗血及患肢血运情况,如石膏表面有血迹渗出并逐渐扩大,

为持续出血征象,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石膏固定后可指导患者进行石膏内的肌肉舒缩活动和未被固定的关节、肢体活动。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八)注意加强石膏边缘及骨突部位的皮肤护理,如发现局部疼痛、红肿、瘀斑等早期压疮症状,及时处理。石膏过紧或松动、变形时,报告医师,及时更换。

(九)拆除石膏后,按“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法”进行功能锻炼。

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3、根据病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和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 4、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 5、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

(二)术日晨护理

1、遵医嘱给予麻醉用药,将病历、X光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 用物带入手术室。 2、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部位。

3、根据手术要求备好术后用的床单位,根据病情及手术种类,必要时备好牵引器具。

(三)术后护理

1、术后将患者平稳地抬上床。关节手术,取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术肢保持外展 中立位。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3、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发现及时报告医生。 4、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有无渗血和分泌物,注意其色、质、量,及时更换,做好记 录。

5、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分析疼痛的因素,遵医嘱使用止痛针剂或药物,以减轻和缓解疼痛。

6、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7、根据患者手术的情况指导不同的功能锻炼。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8、牵引、外固定手术患者,按牵引、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3、做好患肢的皮肤清洁,检查患者皮肤有无破损、溃疡,如有给予相应的处理。

4、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上肢固定后将肘关节屈曲90o用三角巾或绷带悬吊于胸前,卧位时自然伸臂并将前臂抬高与心脏成水平位;下肢抬高,并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

5、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时,应注意经常调整布带松紧度,必要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6、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7、观察有无神经受压情况:须检查患肢末梢的感觉,有无麻木,活动是否自如。若有异常情况,应寻找原因。如因夹板压迫所致,应适当松解布带、调整纸垫或更换合适的夹板;若为神经损伤所致,须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8、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即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9、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持夹板的清洁。 10、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于具体指导。

锁骨骨折

锁骨呈“~”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骨骨折多发生于锁骨外、中1/3交界处,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

一、临床表现

1、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或畸形,可摸到移位的骨折端,可触及异常活动与骨擦感。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2、伤侧肢体功能受限,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并用健手托扶患肘。 3、幼儿青枝骨折畸形多不明显 ,且常不能自诉疼痛部位,但其头多向患侧偏斜、颌部转向健侧。

4、如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可刺破胸膜发生气胸,或损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出现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vo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