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巴塞尔协议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更新时间:2023-07-23 07: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金融论坛

2011年第8期(总第188期)

“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贺建清

[摘要]在《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中国银监会颁布了“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即《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确立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经过对比《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发现,新监管标准将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新资本充足率标准使中国商业银行在长期将面临资本补充压力,流动性监管标准促进银行业务转型,拨备率和杠杆率监管标准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促使经营模式转型、强化风险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是中国商业银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适应新监管标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银行业监管体系;资本充足率[文章编号]1009-9190(2011)08-0025-08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巴塞尔协议Ⅱ》提出的三大支柱(充足资本、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并没有在阻止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发挥充分暴露出此前的银行业监管体系中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包有效作用。美国次债危机的爆发和迅速蔓延,

括:(1)如何应对资本协议本身的亲周期效应问题;(2)如何应对系统性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监管;(3)如何统一协调流动性监管标准,提高跨国银行应对跨境流动性压力的能力。为此,新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完善了原有协议的资本框架,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要求,突出了逆周期宏观审慎目标,并引入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新指标,其对于推动全球新一轮银行业监管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巴塞尔协议Ⅲ》,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紧密结合国内银行业经营和监管实际的基础上,《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中国版巴塞尔协2011年5月3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

议Ⅲ”),确立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按照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监管标准统一性和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明确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本文在对“中国版巴塞失准备等监管标准,并根据不同机构情况设置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中国银监会,2011尔协议Ⅲ”与《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提出商业银行应对新监管标准的对策措施。

二、全面提高监管标准的“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

(一)《巴塞尔协议Ⅲ》关于资本监管改革的内容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会议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会议就旨在加强银行业监管的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协议Ⅲ》达成一致。新通过的《巴塞尔协议Ⅲ》显然更关注银行的资本质量与抗周期性风险的能力,包括逆周期资本监管指标、杠杆率和流动性指标的规定,明显反映出全球央行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进行的反思。《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对资本框架的重新定义和新要求(钟伟、谢婷,)。普通股充足率最低要求由原来的1.《巴塞尔协议Ⅲ》2011

该要求将于2015年1月开始执行。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由4%提高到6%,一级资本包括2%提高到4.5%,

普通股和其他满足一级资本定义的金融工具。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银行应保留2.5%的资本留存缓冲,由扣

[收稿日期]2011年6月28日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金融稳定约束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研究》(11CJL018)的资助。[作者简介]贺建清,男,宜春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宜春,),336000E-mail:hjqman000@。

25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金融论坛

2011年第8期(总第188期)

除递延税项及其他项目后的普通股权益组成,以更好地应对经济和金融冲击,银行有权在危机时使用资本留存缓冲。各国可依据自身情况要求银行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占普通股的0~2.5%)或其他能充分吸收损失的资保护银行体系免受信贷激增所带来的冲击。本。设置逆周期资本缓冲的目标在于基于更广泛的宏观审慎目标,

逆周期资本缓冲仅在信贷急剧扩张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可将逆周期资本缓冲作为资《巴塞尔协议Ⅲ》提出1%的附加资本要求,降低“大而不能倒”带来的道本留存缓冲的延伸。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德风险。

避免银行受到内在脆弱性因素的影响。杠杆率是核心资本与银行表内外总资产的2.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

比例,这一指标将作为最低风险资本比例监管指标的补充,以防范银行内部计量模型存在偏差而带来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已经就杠杆率监管标准达成了共识:自2013年起将按照3%的标准检测该指标的有效性,并从此进入该指标的过渡期;为2018年起正式将杠杆率指标纳入巴塞尔协议第一支柱框架。杠杆率监管指标的提出,银行体系的杠杆经营设置了风险底线,缓释了去杠杆化行为可能对金融体系和金融稳定带来的负面冲击,有效避免了银行内在脆弱性的负面影响。

提高了跨国银行应对跨境流动性压力的能力,强调流动性风险跨境监管的一致性。《巴3.《巴塞尔协议Ⅲ》

塞尔协议Ⅲ》引入流动性监管的两个计量指标分别是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NSFR)。流动性覆盖率用来确定在监管部门设定的短期严重压力情景下,一个机构所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的流动性资产的数量,以便应对此种情景下的资金净流出。净稳定资金比衡量的是一家机构根据资产的流动性状况和其表外承诺及负债导致的流动性或有需求状况所使用的长期、稳定资金的数量(鹿长余、嫣德春,)。这两种比率旨在强2010调银行持有优质流动资产及使用紧急情况应变计划的重要性。对LCR的观察期将从2011年开始,2015年1月而NSFR经过修正后,将在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两个新指标旨在实现两个独立但互补1日正式引入;

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通过确保机构拥有足够的优质流动性资源来提高银行应对短期流动性风险的能力;第二个目标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让银行运用更加稳定、持久和结构化的融资渠道来提高其在较长时期内的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二)“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监管标准

严格执行对核心一级资本的扣除规定,扩大资本覆盖1.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改进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

的风险范围,采用差异化的信用风险权重方法,明确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将现行的两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调整为三个层次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一是明确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巴塞尔协足率、6%和8%。此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比议Ⅲ》包括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4.5%的最低标准要高出0.5个百分点。二是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暂定为1%。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三是增加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

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若出现系统性的信贷过快增长,商业银行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主要考虑规模、关联性、复杂性和可替代性等四个方面因素,监管部门将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论和持续评估框架。为防止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的过度积累,“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还建立了杠杆率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4%;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及其管理状况实施监督检查,对银行业的整体杠杆率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加强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分析与防范。而《巴塞尔协议Ⅲ》提出的杠杆率监控标准为3%,“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中关于杠杆率的规定比其高出1个百分点(中国银监会,)。“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要求资本充足率的过渡期为2012年年初开始实施,20112016年年底达标;而《巴塞尔协议Ⅲ》要求2013年初开始执行新的资本监管标准,2018年年底达标。

“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建立了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流动性比例、存贷2.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

比以及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客户存款集中度、同业负债集中度等多个流动性风险监管和监测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均不得低于100%。同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多情景、多方法、多币种和多时间跨度的流动性风险内部监控指标体系(中国银监会,)。201126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贺建清:“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流动性覆盖比率=净稳定融资比率=

未来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存量

≥100%

未来30天净现金流出总额可获得的稳定融资金额

≥100%

必要的稳定融资金额

“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贷款拨备3.强化贷款损失准备监管。

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原则上按两者孰高的方法确定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并根贷款质量和盈利状况,对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调整,进一步缓解银行体系据经济周期、

的亲周期性(中国银监会,)。新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系统重要性银行应于2013年年底前达标;2011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部门将设定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并鼓励提前达标:盈利能力较强、贷款损失准备补提较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2016年年底前达标;个别盈利能力较低、贷款损失准备补提较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2018年年底前达标。

表1“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与《巴塞尔协议Ⅲ》资本监管指标对比

指标体系

具体指标

普通股核心资本一级资本

资本充足率

总资本资本留存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

杠杆率

核心资本/未加权表外资产

中国版

达标时间

BaselⅢ最低5%最低6%最低8%

BaselⅢ最低4.5%最低6%最低8%

中国版BaselⅢBaselⅢ

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2019年前仍为8%

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2013~2018年间逐步实施2013~2018年间逐步实施

2012年年初开始实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年底和2016年年底前达标

2.5%0~2.5%1%最低4%

2.5%0~2.5%1%最低3%

系统重要性银行

拨备/信贷余额

拨备率

拨备覆盖率

最低150%最低2.5%

2013年年底前达标,非系统重要性银行

2016年年底前达标,盈利能力较低的银行

2013~2018年间逐步实施

2018年年底前达标

流动性

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率

最低100%最低100%

最低100%最低100%

2013年年底达标2016年年底达标

2015年开始实施2018年开始实施

资料来源:根据(刘勇等,),以及《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整理。2010

通过表1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比《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要求更严,普通股核心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比《巴塞尔协议Ⅲ》杠杆率监控标准比《巴塞尔协议Ⅲ》4.5%的最低标准要高0.5个百分点,3%的还引入了2.5%的拨备率和150%的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更重要的是“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最低标准高出1%,

有关指标的过渡期比《巴塞尔协议Ⅲ》的过渡期缩短了两年。

三、“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的影响

(一)新资本充足率标准对银行业的短期影响不大,但商业银行在长期将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目前我国主要银行已经达到了新资本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的资本缺口很小,无需大规模补充资本。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10年年报和2011年一季报显示,其最低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指标均已达标。2010年年末,中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行业均值分别为12.07%和9.44%,在考虑留存超额资本要求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的情况下,大部分银行也已达标。新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计算标准比《巴塞尔协议Ⅱ》要严格得多,基于此,陆静(2011)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的标准,其对我国17家上市商业银行《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扣除了盈余公积、少数2010年上半年的资本充足率进行了重新计算。计算结果按照

27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金融论坛

2011年第8期(总第188期)

股东权益、商誉、其他无形资产、递延税项净额、对未合并金融机构投资项目。从表2可以看出,只有6家银行普通股权益资本在7.5%以下,低于“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新标准(5%最低普通权益资本+2.5%资本留存缓冲=),其余均达到了“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因此,短期来看,“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资本的影7.5%

响不大。

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对银行信贷供给的依赖性较强,为支持经济持续增长,银行信贷规模需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为持续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面临资本补充需求。中国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平均增长率为25%,陆静(2011)以此为参照,按资本和加权风险资产增长率为10%和20%的保守数据估算了未来的资本缺口。从表2可以看出,到2019年,缺口1为缺口2为7.06万亿元,而在2010年6月底这17家银行合格的普通权益资本仅有2.53万亿元。这2.51万亿元,

以此推算,到2019年,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1为3.86万亿元,缺口17家银行约占中国银行业总规模的65%,

新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将促使商业银行走向资本“补血”之路。2为10.86万亿元。因此,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不实施新的资本充足率标准,银行也同样面临信贷扩张所带来的资本补充压力。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GDP增长率、未来银行业的盈利水平等进行GDP和信贷扩张之间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5年银行业将面临一定的资本缺口(曹华,)。资本充足率标准的提高对于银行2011来说是一种倒逼机制,促进银行业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向质量扩张的内涵式增长之路,并提出了调整业务结构、强化管理、创新服务的要求。商业银行今后将不得不控制贷款增长速度,同时提高资本的内生性补充(由曦,)。2011

表2

中国上市银行按巴塞尔协议Ⅲ计算的资本充足率(百万元,)%

按照BaselⅡ标准计算

银行

资本充足率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

一级资本充足率

扣除项

按照BaselⅢ的标准计算

资本缺口

递延税项净额

对未合并金融机构投资

普通权益资本充足率

50%的盈少数股东余公积金

权益

商誉

其他无形资产

2010年缺口

2019年缺口1

2019年缺口2

11.348.3111.7311.6812.1710.3911.6010.9510.2410.5710.7711.9610.4110.1811.5912.47

9.416.729.339.278.946.848.058.267.016.498.329.297.209.0410.5310.758.848.49

186996132152591871120611579420917686666892209217026422613161353132100019

53211543872387280215—

25012—

233722616711502116210863712474803203—

170962477318802104515670576125516913226131336461660166661204692111293894

20398197918812389——

8.325.618.358.577.676.456.617.566.116.047.669.156.608.689.8810.307.547.54

16589389470837345316710774

6375351839602153854

308615

18991574—

537882155205655202115928531884488004.9811395.111741320127.210091.89945391148355511391123644242811832

543765160572285733879440373202432869722630077131328683567612242734142

12819598879————————

20222140————

4271185—

918———

11983351609256—

344————

131192719587

重庆农村银行110.50累计/平均值

44040683

6269043

10.99466789658025089447057437

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为在香港上市的银行。资料来源:(陆静,)。2011

28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贺建清:“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二)流动性监管标准促进银行业务转型

流动性监管标准不仅提出了一年期的长期监管目标,还突出了一些低于30天的短期监控目标。新的流动性监管标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增加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水平、减少融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同时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升流动性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刘琳,)。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方面,存贷比指标近期备受关注。一方面,精细化水平(吴雨、20112010年年报显示,不少银行的存贷比已逼近75%的监管红线,银行揽储压力大增(见表3);另一方面,银监会近期强调要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实施持续、动态的监测,从2011年6月起,将按月度监测日均存贷款流动性水平。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靠传统息差收入的盈利模式亟待转变,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显得十分迫切。银行由规模扩张的盈利模式将向净资产收益率驱动的盈利模式转变,而非利息收入的战略性地位将开始提升,其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将高于净息差的贡献。根据对16家上市银行2010年年报的统计数据分析(见表4),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中利息收入所占比率很高,平均值为85.17%,最高比重为92.98%(华夏银行),最低比重为70.14%(中国银行),这一数据远远高于欧美商业银行。所以,随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业务转型的巨大压力。

(三)拨备率和杠杆率监管标准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动态拨备调整制度和逆周期超额资本使得银行经营的周期性波动降低,同时,因其大大提高了银行信贷规模扩张的成本———贷款增速越快,信贷成本越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贷款过快增长(曲哲涵,)。对于银行拨备覆盖率2011不低于150%的要求,目前各商业银行已经在实施,上市银行也均已达标,行业均值在250%左右(见表3)。而“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贷款但行业整体水拨备率指标的要求已经是2.5%,

平尚未达标,16家上市银行中除建设银行华夏银行(2.48%)、工商银行(2.52%)达标,

(2.46%)接近2.5%的拨备率,其他上市银行拨备率均未达标,其中农业银行拨备率仅为(见表3)。在定价自主权相对缺失的条件0.91%下,按照2.5%的标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放贷收益。给定拨贷比,贷款增速高将降低贷款资产的收入,未分配利润将受到一定的挤压,进而影响其放贷意愿,再加上将大大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扩4%杠杆率要求,张冲动。

表3

拨备覆盖率、贷存比指标(%)2010年中国上市银行拨备比、

银行深发展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宁波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

不良贷款比例

拨备比

拨备覆盖率

存贷比

0.580.511.180.690.681.141.080.421.051.100.670.691.120.692.030.75

1.581.952.481.882.052.522.461.382.272.171.442.132.081.360.912.34

271.50380.56209.04270.45302.41221.14228.20325.51234.71196.67213.51307.12185.84196.15168.05313.38

69.2369.7666.9072.7474.5962.4762.0071.2159.3570.2073.3158.2278.0066.2255.7771.15

资料来源:参见(魏宝松,)。2011

四、银行业的应对措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战略、规划和监管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资本补充规划以及可持续的动态资本补充机制,明确资本补充渠道以及时间安排,确保资本补充机制的良好运行。资本扣减项目不全、部分债务资本工具不合格、股权投资处理方法不严格是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按新的资本标准计算将大打折扣,更需要补充资本。

银行习惯于把股权融资1.建立内源融资的资本补充机制。股权融资是银行补充资本充足率的主要渠道,

当做资本充足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不重视内在资本生成机制的培育,以至于刚刚得到提高的资本充

29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金融论坛

表4

2011年第8期(总第188期)

(亿元,)2010年中国上市银行收入结构%

非利息收入

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佣金和手续费

收入

其他非利息

收入

非利息收入

合计

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银行总收入净利息收入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深发展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招商银行

3808.213234.892904.182765.181047.36180.22547.68498.56244.79433.26355.32557.65156.3559.1225.25713.77

3037.492515.002421.521939.62849.95158.29458.73452.03227.60379.43304.22481.35144.7951.1523.12570.76

79.877.783.470.1481.1587.8383.7690.6792.9887.5885.686.3292.6186.5191.5679.96

728.40661.32461.28440.28144.7915.8582.8940.4814.4547.6047.08556.969.642174.891.987113.30

42.32058.5721.38385.2852.626.086.066.052.746.234.01519.341.917833.080.14329.71

770.72719.89482.66825.56197.4121.9388.9546.5317.1953.8351.176.311.567.972.13143.01

20.222.316.629.8618.8512.1716.249.337.0212.4214.413.687.3913.498.4420.04

数据来源:根据各银行2010年年报整理。

足率没过多久就降了下来,银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向资本市场伸手,形成了一个怪圈:资本充足率不足—融资—资本充足率不足—再融资(刘正山,)。以股权为主的融资方式导致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几乎都是普通2010价格下降;同时,债务股权益,虽然普通股权益拥有最强的吸收风险损失的能力,但是成本较高,股票供给增多、资本工具标准的提高也会加大外源融资的成本(巴曙松,)。因此,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外源融资的资本补充2010债务工具融机制成本高,银行应以内部融资渠道为主,运用自身留存收益建立新的资本补充机制。与股权融资、资相比,这种资本补充方式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弹性,而且成本最低,又不会稀释老股东的股权比例,所以利用留存收益补充资本金是提高核心资本最根本、最持久的途径。因此,为增加核心资本,商业银行应减少现金分红比例,优先采取转增股本金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树立长期稳定发展的理念,构建留存利润补充资本的长期机制(刘艳妮、张航,)。2010

多渠道补充附属资本。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尝试发行次级长期债2.重视附属资本融资工具,

券、混合资本债券,以及实施资产证券化或资产出售来补充附属资本。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发行次级债券是一种快捷、高效的资本补充方式,也是一种主动、长期的负债来源。混合资本债券是综合了债务、股权等资本工债券更复杂的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将银行业的系统风险分具的要求而设计的一种债券形式,是比普通股票、其中的关键散给广大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还可以保持贷款流动性,可以有效地控制银行总资产的规模。当然,是防止由于贷款可转让引发的道德风险,即放松贷款标准。证券化结构也必须保持透明、简单,并与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成熟程度一致。因此,在建立信贷资产退出机制的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促进各类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合理开展金融机构间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充分发挥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促进信贷资产在行业内部的转让,改善资本充足状况在机构间的不平衡状态。

(二)经营模式转型

资本补充确实能快速解决银行资本充足问题,但是“融资—放贷—再融资—再放贷……”这种循环往复的方式只能解决银行特定时期的一时之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中国经济高投入、高产出的增长格局可能30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贺建清:“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发生根本转变,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主的增长方式不断扩大,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贡献将逐步缩减。因此,为根除银行资本达标的顽疾,顺应经济特征的变化,商业银行应加快推进经营模式转型(弭丽英,)。2011拓展1.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商业银行应改变高资本占用型的经营模式和过度依赖批发性信贷业务的状况,

资本消耗较低的非利息业务,大力发展风险权重较低、资本占用较少、综合回报较高的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陆岷峰、周慧琦,)。加快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理财等低风险权数的零售业务;2008进一步扩大银行卡、支付结算、代理保险、代客理财业务等资本占用低的中间业务的比重,高度重视POS业务、收益丰厚的中间业务领域,逐渐由低层次的代收代付向国债代销、基金托信用卡和国际结算等发展潜力巨大、

管等高附加值品种发展;努力创新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业务等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积极拓展以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信托资产托管等高附加值的资产托管业务,并为发展基金管理、投资银行、参与设立货币市场基金等新兴业务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基本盈利模式从存贷差占绝对优势转向存贷利差与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并重的轨道上来。商业银行,尤其是资本有限的中小银行,必须高度重视个性化经营,细分客户,以差异化的服务取得更大的定价主导权,全面优化业务结构,调整资产结构以提高资产业务的盈利水平,调整负债结构以降低负债业务的成本将成为其未来业务经营中的重点。

负债类金融产品创新明显高于资产类金融产品创新,而且即2.创新金融产品。在已有的金融产品创新中,使是在资产类金融产品创新中,更是缺乏真正具有兼顾保证收益、便于流动、转嫁风险的低成本的营销型产品。商业银行可以与计算机网络通信服务商、资讯科技服务商等其他非银行机构合作经营,加强产品的研究和开标准化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金融需求,延长与客发,改变以往批量化、户之间的价值链,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产品结构;创新重点应由传统业务转向低成本、可以转嫁风险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且需严格控制产品创新的风险。同时,加强创新产品的动态管理,重视产品的优化升级,加大产品组合、包装力度,持续推进个人金融产品品牌建设,增强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高万里、赵东旭,)。2010

(三)强化风险管理

依赖以缺口分析、久期1.建立健全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两个主要分析和情景模拟为代表的管理技术,借助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管理工具,分离业务经营中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引导产品合理定价,准确切分不同业务单位的利润贡献,战略性、前瞻性地引导各条业务线的收缩和扩张,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平衡(孙兆斌、陈建斌,)。2011

提高贷款损失准备的质量。2.提高贷款损失准备质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消除现有流程和模型中的缺陷,

一是保障基础数据质量的提高,如麦肯锡公司Harle等(2010)发现,采用次优化模型数据可以使某些商业银行减少30%的准备金;二是采用恒定周期方法估算违约率和预期损失率,可以显著提高损失准备金的准确性(陆)。静,2011

构建定量风险计量工具对定性风险管理进行加强和补充,弥补定性分3.提高资本和风险精细化管理水平。析粗放管理的一面。在进行业务战略方案分解落实过程中,引入定量分析工具,使任务、目标数量化、具体化,促业务、绩效和资本管理在执行中的过程控制,提高风险、资本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周宏、潘沁,)。借进风险、2010鉴主流压力测试法、现金压力测试法、流动性缺口压力测试法,探索符合国内市场状况和自身情况的压力测试)。模型,定期进行压力测试,提高银行自身的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陈四清,2010

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本轮危机中遭受重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并表风险管理能4.提高并表风险管理能力。

力低。银行通过表外投资渠道、结构化投资和子公司参与复杂衍生交易,资产负债期限严重错配,杠杆率很高,发起银行没有法定义务承担表外实体的潜在风险大。由于参与复杂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机构都是单独法律实体,

损失,因而,银行疏于对表外实体的风险监管,包括未对表外机构制定风险限额、不同表外机构的授信标准不一,缺乏强大的信息系统导致无法在集团层面识别特定交易对手、产品、行业的风险集中度,最终酿成巨额损失(王兆星,)。所以,商业银行应建立集团层面的风险治理框架,建立和健全并表管理的组织机构,将所有表2010外机构和子公司纳入集团统一的风险政策、限额和控制体系,建立覆盖全集团的清晰的报告路线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对集团的资本、财务以及风险进行全面和持续的定量定性监管,识别、计量、监控和评估银行集团的总体风险状况。

31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金融论坛

2011年第8期(总第188期)

五、结论

“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和《巴塞尔协议Ⅲ》对以往的资本监管体系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如重新界定资本框架,强化了对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和监管,实施资本留存和逆周期资本缓冲以熨平金融和经济的周期波动。这些改革措施将对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但外部监管并非万能的风转换经营模式、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增强险防火墙,商业银行应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完善资本补充机制、自身风险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

巴曙松,下的资本监管进程及其影响[J](10):2010.《巴塞尔协议Ⅲ》.西部论丛,50-53.

曹华,明年起实施新监管标准对我国银行体系冲击不大[N/OL]2011.银监会:.人民网,2011-05-03.陆静,[J](3):2011.巴塞尔协议Ⅲ及其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56.-67.

陈四清,[J](3):2010.资本监管制度变化趋势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国际金融研究,11-17.高万里、赵东旭,[J](4):2010.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创新分析报告.农村金融研究,57-62.刘艳妮、张航,[J](1):2010.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分析.银行家,76-79.

刘勇等,[R]2010.巴塞尔协议Ⅲ资本监管改革及其可能影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10-10-15.刘正山,[J/OL]2010.银行补充资本金走上独木桥.新浪网,2010-04-08.陆岷峰、周慧琦,[J](9):2008.城市商业银行五面埋伏.中国投资,80-81.鹿长余、嫣德春,[N]2010.资本充足是王道.国际金融报,2010-12-14.

弭丽英,“巴Ⅲ”促银行业转型[N](B1)2011.中国版.中国经济导报,2011-05-19.曲哲涵,“放贷冲动”[N](18)2011.遏制银行的.人民日报,2011-05-16.

孙兆斌、陈建斌,[J](8):2010.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新金融,25-29.王兆星,[J](3):2010.国际银行监管改革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4-10.魏宝松,“巴塞尔Ⅲ”公布上市银行基本达标[N](C5)2011.中国版.证券时报,2011-05-04.吴雨、刘琳,[N/OL]2011.监管新规对我国银行业有哪些影响.新华网,2011-05-05.由曦,[N]2011.资本新政倒逼银行转型箭在弦上.第一财经日报,2011-05-05.

中国银监会,[S]2011.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2011-05-03.钟伟、谢婷,[J](3):2011.巴塞尔协议Ⅲ的新近进展及其影响初探.国际金融研究,46-55.周宏、潘沁,[J](4):2010.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管理和实施现状比较.国际金融研究,74-78.

TheInfluenceofBaselⅢofChineseVersionontheBankingSector

HeJian-qing

[Abstract]AfterBaselⅢwasissued,ChinaBankingRegulatoryCommissionpromulgatedInstructionOpiniontoImplementNewSupervisionStandardonChineseBankingIndustry,calledBaselⅢofChineseversion,andestablishedthepolicyframe-worktoimplementthenewsupervisionstandardforChinesebankingsector.BycomparingBaselⅢandtheChineseversion,thepaperpointsoutthatthenewsupervisionstandardwillinfluencethedevelopmentofChinesebankingsectorprofoundly.ThenewcapitaladequacystandardmakesChinesecommercialbanksfacelong-termcapitalsupplementpressure,regulationstandardforliquiditypromotesthetransformationofbankbusiness,andregulationstandardsfortheratioofprovisionrateandleveragesuppresstheimpulseofcommercialbanksincreditexpansion.Expandingcapitalsupplementchannel,acceleratingbusinesstransformation,strengtheningriskmanagementandchoosingaconnotativedevelopmentroadareeffectivecountermeasurestoadapttothenewsupervisionstandards.

[Keywords]BaselⅢ;BaselⅢofChineseversion;regulationsystemofthebankingsector;capitaladequacyratio

(责任编辑:梅言

32

校对:渐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v0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