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

更新时间:2023-06-02 13: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 一.有关濒危物种分布区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濒危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标本记录,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列物种( 包括即将发布的物种)为研究对象

应用生态学报#"$$+年+月#第!%卷#第+期##############################RO9:@J@[=PE:DH=L4AAH9@FYK=H=BN,4PB("$$+,89(+):!’)$1!’)3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

张殷波#马克平

!,"

!!!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太原$&$$$’)

摘#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之一(有关濒危物种分布区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濒危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标本记录,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列物种(包括即将发布的物种)为研究对象,从全国尺度上对我国保护植物的区系成分组成以及地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计"!))种,隶属于!&$个科、*+*个属;")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既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起源古老,同时也有明显的温带过渡性,且特有成分丰富;&)水平地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台湾,其中云南、四川、广西、西藏、贵州、台湾为保护植物分布的热点地区;*)垂直分布范围很广,主要集中于+$$,!’$$-的低山和中山的海拔范围内,海拔梯度呈现单峰规律(本研究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的确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保护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热区#生物多样性保护#./0文章编号#!$$!1%&&"("$$+)$+1!’)$1$’#中图分类号#2!3,2!’#文献标识码#4

!"#$%&’()*+),-%)./-)#0*(&%&*-"%),-)*,#1-("0&-)#0&23"4’%#-"*-"+5)2+’2&0-,)06()0&7

"!!

5647.89:;<=!,,>4?@;A9:B(!"#"$%$&’#()*#")*&)+,$-$"#".)/#/01/2.*)/3$/"#456#/-$,

"

7/8"."9"$)+:)"#/&,56./$8$;<#0$3&)+!<.$/<$8,:$.=./-!$$$%&,56./#;5)44$-$)+1/2.*)/3$/"#4

BC56./BDB;EE4B1<)4(,"$$+,89!<.$/<$#/0>$8)9*<$8,!6#/?.@/.2$*8."&,A#.&9#/$&$$$’,56./#)

(+):!’)$1!’)3(

:.,-%&*-:CDE@D:F@:FD:B@E@FG9HFAHD:IJ,<@9:BD:9-A=EID:IK=-A=:@:I=L<9=H=B9KDHF9M@EJ9IN,ODM@<@K=-@=:@=LIO@O=I9JJP@JL=EK=:J@EMDI9=:<9=H=BN,D:FIO@JIPFN=LIO@9EB@=BEDAO9KF9JIE9;<PI9=:9J=LJ9B:9L9KD:K@I=IO@IO@=E9@J=L<9=F9M@EJ9INK=:J@EMDI9=:D:FIO@-@KOD:9J-J=LIO@9E@:;FD:B@E-@:I(/:IO9JJIPFN,IO@LH=E9JI9K@H@-@:IJD:FB@=BEDAO9KF9JIE9<PI9=:KODEDKI@E9JI9KJ=L:D;I9=:DHQ@NAE=I@KI@FG9HFAHD:IJ9:RO9:DG@E@D:DHNS@FDI:DI9=:DHJKDH@,<DJ@F=:IO@9:L=E-DI9=:LE=-AP<H9JO@FH9I@EDIPE@JD:FIO@JA@K9-@:E@K=EFJ-D9:HNLE=-IO@RO9:@J@T9EIPDH6@E<DE9P-(UO@E@JPHIJ9:F9KDI@FIODIIO@E@DE@"!))JA@K9@J=LAE=I@KI@FAHD:IJ,<@H=:B9:BI=!&$LD-9H9@JD:F*+*B@:@ED(UO@LH=ED9JKODEDKI@E9JI9K=L@VIE@-@HNF9M@EJ9L9@F,=HFD:F@:F@-9K,D:F=<M9=PJHNE9KO9:IE=A9KDHD:FI@-A@EDI@@H@-@:IJ(UO@B@=BEDAO9KF9JIE9<PI9=:=LIO@AE=I@KI@FAHD:IJ9JP:@;M@:,D:FK=:K@:IEDI@J9:IO@J=PIOG@JI@E:E@B9=:JD:FUD9GD:=LRO9:D(8P::D:,09KOPD:,.PD:;BV9,U9<@I,.P9SO=PD:FUD9GD:DE@IO@O=IJA=IJ=LAE=I@KI@FAHD:IF9M@EJ9IN(UO@AE=I@KI@FAHD:IJODM@DAE@IING9F@M@EI9KDHF9JIE9<PI9=:ED:B@,<PI-D9:HNF9JIE9<PI@9:H=G@ED:F-9FFH@-=P:ID9:JG9IOD:@H@MDI9=:LE=-+$$-I=!’$$-(UO@JADI9DHADII@E:=LIO@AE=I@KI@FAHD:IJ9JP:9-=FDHDH=:B@H@MDI9=:BEDF9@:I(UO9JJIPFNG=PHFAE=M9F@J=P:F<DJ9JL=EIO@9F@:I9L9KDI9=:=LIO@AE9=E9INDE@DJ=L<9=F9M@EJ9INK=:J@EMDI9=:,D:FIO@@JID<H9JO-@:I=LK=:J@EMDI9=:JIEDI@B9@J(

;"45#%+,:AE=I@KI@FAHD:IJ;LH=ED;B@=BEDAO9KF9JIE9<PI9=:;O=IJA=I;<9=F9M@EJ9INK=:J@EMDI9=:;./0(

("$$)W4R$&4$+;+)和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资助项目("$$3X?4"!*$!)(!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通讯作者(Y;-D9H:QA-DZ9<KDJ(DK(K:"$$);!!;$%收稿,"$$+;$3;!*接受(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 一.有关濒危物种分布区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濒危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标本记录,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列物种( 包括即将发布的物种)为研究对象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强,越来越多的野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分布区逐步缩小,甚至濒临

["#$]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灭绝

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最明显的特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冬干夏雨%各地年平均降水逐渐量差异也很大,东南沿海可达"+::;;以上,向内陆减少到西北部的+:;;以下;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丰富的植被类型和植物资源%我国的天然植被分为":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亚型=群系组),+1:余个群系,主要的植被类型包括: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热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它们进行有效的保护已经成为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物种的分布区是物种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的研究和政策的制订具

[&#’]

有重要意义%人们逐渐认识到侧重于单个物种

的传统保护生物学投资大,保护效果却很有限%近几年,受益于()*和空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重视空间分析的空间保护生物学作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即将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育提供更为有效的理

论和方法[+],(,-./0[1]和2/3456[7]提出生物多样性

的丰度和空间地理分布的解译可以成为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目前在全球尺度上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已有大量的研

究[8#9],对于受到特别关注的濒危物种也进行了不同尺度的相关研究[":#"$]%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的提出可以为资源的分配和保护的协作提供参考,但是对于各国的实际保护行动的价值还很有限%由于受到数据信息获取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关于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布数据较

全面的动物类群的研究["&#"’]

,对濒危植物地理分布的研究也大多是在地区水平上的分析["+#"8],在全国

尺度上关于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和热点地区的研究

尚处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9]%本文以"999年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所列物种(包括即将发布的物种,以下简称“国家保护植物”)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资料和标本数据的调研,在全国尺度上对其进行区系地理成分和空间地理分布特征的系统分析,为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自然环境概况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领土(陆地部分)面积约91:万4;$,可以分为东部季风湿润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区%受地理位置的不同和纬向、经向与垂直地带的交错影响,我国具有相对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西高东低,从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逐级而下到达东部滨海平原,明显地把大陆地貌分成三级阶梯%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气候从南至北跨越赤道带、热带、亚

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硬性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红树林、灌丛和灌草丛、草原与稀树草原、荒漠和草甸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列出

的国家保护植物为研究对象[$:]

%该名录分两批公

布,共包括物种’&7种和$$类(指种以上的科或属等分类单位),分为!、"两个保护级别%其中"999年已经颁布的第一批列出$’1种和8类(同上);待公布的第二批名录包括物种"9"种和"’类(同上)%将该名录统计到种一级水平,共包括保护植物$"77种(包括亚种及变种)(表"),隶属于"&:个科,’8’个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9属、&9种;裸子植物8科、$+属、7+种;被子植物":&科、’&1属、$:+8种;蓝藻和真菌分别为"种和’种%

植物区系是一个地区植被的基础,是植物在一定历史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长期演化的结果%国家保护植物中有$"&&种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隶属于"""个科和’1"个属

")%根据吴征镒等[$"]

对世界种子植物科分布区

类型和关于我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和亚型的划分系统,对占国家保护植物98>的种子植物进行

表!"我国国家保护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保护等级

%&’(!")*+,*-./.*0&01,2*/34/314&/35*2.3-*6/730&/.*08&9,2*/34/31,9&0/-.0)7.0&

类群科属种(6/?@!(A,;BCD>)((50?->)(*@5EB5->)F6/.5E.5G级保护"级保护E,.5H/6DF6/.5E.5G!(>)E,.5H/6D"(>)蕨类植物F.56BG/@ID.5("$J"1&)(&J"99)("J&98)($J7’)("J&$7)裸子植物(D;0/-@56;,5(1J8$)

(+J$+$)

(&J7+’)

("$J&88)

($J&7:)

被子植物K0HB/-@56;,5(79J":&$)(9:J’&1")($:+89’J+)(8’J$+"8)("8:791J:)蓝藻

LD/0/@ID.,(:J"8)(:J"$)(:J""):(:J"")真菌

M?;DE/@ID.,("J$+)(:J&1)(:J’$):(:J’$)合计N/.,C

("&:"::)

(’8’"::)

($"77"::)

($91"::)

("88""::)

(表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 一.有关濒危物种分布区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濒危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标本记录,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列物种( 包括即将发布的物种)为研究对象

区系地理成分的分析,结果基本可以反映国家保护植物区系成分组成的特点!

为了研究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我们参考

[,,][,-]《"#$%&$’()*+&》、《中国植物志》、各省市植物

广布有-N个科,占总科数的-;2G-M;热带分布(第,DO类)有N,个科,占总科数的-O2UNM;温带分布有-N个科,占总科数的-;2G-M;中国(第UD#N类)

特有分布仅有<个科即银杏科(6*+A5$&3@&@)!热带分布区型中主要以泛热带分布为主,有-;个科(占,O2;-M),温带分布区型中主要是北温带分布,有,-个科(占,;2O,M)!从科的分布区类型可以看出,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均占有大部分,说明我国国家保护植物既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起源古老,同时志、学术著作以及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00111234)!$%5!3+)标本记录等,首先对国家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建立地理分布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包括物种拉丁名,濒危等级,分布地点(以省为单位),海拔上、下限,生境等!然后分别统计全国各省市的保护植物的丰富度!在678支持下(98:7,;;<),将中国行政区划图与物种数据库进行关联,采用=&.>%&#?%@&A(B@+AC)分割方法对丰富度进行分级,最后做出我国保护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水平分布图!另外,利用海拔上、下限研究保护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首先统计所有物种的海拔最上限和最下限得到海拔范围,将;DE;;;F海拔范围按,;;F的间隔进行划分,大于E;;;F的海拔范围则设置为一个区间,共得到,G个海拔区间,最后采用:,2G软件编写程序,统计每个海拔区间的物种数,绘制保护植物的垂直分布图!!"结果与分析

!#$"我国国家保护植物的区系成分

!#$#$科的分布区类型H从科的分布区类型来看,<<<个科划分为#<个分布区类型(表,),其中世界

表!"中国国家保护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0+1233&45,/23.6+7&.527&,0*2.+8.+91++90,&7.157:657&

分布区类型科数占总科数的I%@&#J.K/@C

=>F?@%百分比’&F*#*@C

$’L@%3@+.&5@’&F*#*@C*+.$.&#(M)<广布(世界广布)($CF$/$#*.&+-N-;2G-,泛热带(热带广布)及其变型L&+.%$/*3-;,O2;--&+Q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P%$/*3&#GE2N<IF@%*3&8>?.%$/*3&#R*CS>+3.@Q

9&C.IC*&&+Q(8$>.))P%$/*3&#EI>C.%&#&C*&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T3@&+*&P%$/*3&#IC*&.$P%$/*3&#,<2U;O热带亚洲P%$/*3&#IC*&N-2G;U北温带=$%.)P@F/@%&.@

,-,;2O,V东亚及北美间断9&C.IC*&&+Q=$%.)IF@%*3&-,2O;<;旧世界温带T#QW$%#QP@F/@%&.@

,<2U;<,.$(@+.@%地中海区、IC*&西亚至中亚X@Q*.@%%&+@&,W@C.IC*&-,2O;<N东亚9&C.IC*&

-,2O;<E中国特有9+Q@F*3.$()*+&

<

;2V;

也有明显的温带过渡性!

!#$#!属的分布区类型H从属的分布区类型来看,国家保护种子植物的NG<个属划为#E个分布区类型、,E个亚型(表-),其中:世界分布属有<<个,占总属数的,2-VM;热带分布属(第,DO类)有,<V个,占总属数的NO2E<M!其中主要是热带亚洲及其变型共计<<E属(占,N2VEM),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有NU属(占<;2N<M),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共,-个属(N2VVM);温带分布属(第UD<N类)有<EV个,占总属数的-N2NVM!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共计EG属(占<,2<EM),东亚分布及其变型共计N-属(占V2--M)和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属(占N2VVM);中国特有分布O,属,占总属数的<E2G,M!其中大部分特有属是单型属或少型属,例如:银杉属(!"#$"%")、珙桐属(&"’()*)")、伯乐树属(+,-#./$0-)*-,")、香果树属(122’-034#-,%.)和白豆杉属(5.-6*3#"76.)等系统发育上较为孤立的特有属,半枫荷属(8-2)9):6)*"2;",)、四药门花属(<-#,"#$%,)62)和拟单性木兰属(5","=2-,)")等较原始的特有属!

HH从属的分布属性来看,国家保护植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我国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导致国家保护植物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第二,热带成分占主导,而且在属水平上呈现出的热带亲缘特点比科水平上更加突出,同时温带成分也占有重要地位;第三,特有成分非常丰富!我国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及悠久的地质演化历史为这些植物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使得相当一部分物种不仅为我国所特有,而且分布区极小,数量也相当稀少,极易受到威胁!

!#!"国家保护植物的水平地理分布特征

国家保护植物在国家尺度上的水平分布极不均匀(图<),集中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和台湾!统计全国各省市(包括台湾、澳门和香港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并进行排序,其地理分布被划分为五个等级: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 一.有关濒危物种分布区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濒危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标本记录,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列物种( 包括即将发布的物种)为研究对象

I期YYYYYYYYYYYYYYY张殷波等: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YYYYYY表!"中国国家保护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7@J;

代表包含物种;=IW79>A的省市,包括云南、!级,

代表包含物种四川、广西、西藏、贵州和台湾;"级,

9A<W;=J的省市,包括广东、海南和湖南;代#级,

包括湖北、重庆、福表包含物种7A7W9AI的省市,

建、甘肃、浙江、江西、河南和陕西;代表包含物$级,

包括安徽、香港、青海、内蒙古、种A=W7A=的省市,

吉林、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新疆和江苏;%级,代表包含物种@W><的省市,包括宁夏、山东、北京、天津、澳门和上海T

兰科植物在保护植物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X),在国家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中贡献最大T因此,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广西和台湾等!级分布区成为保护植物分布的关键地区或热点地区T

9:!"国家保护植物的垂直分布

97JJ种国家保护植物分布的平均海拔为

图;"国家保护植物在省级水平的地理分布

<52&;"S#13"$)D65,6*’"6.-’61+12’D#+$’61+$%)"1’#5’#,)%$+’"65D+#**$’)"1L6+5#%#L#%6+8D6+$T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 一.有关濒危物种分布区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濒危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标本记录,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列物种( 包括即将发布的物种)为研究对象

78>CNNNNNNNNNNNNNNNNNN应N用N生N态N学N报NNNNNNNNNNNNNNNNNNN7<卷

种,这种一致性说明了能量和地形的交互作用在决定物种分布规律上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物种多样性高的地区往往也是受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的地区,图!"我国国家保护植物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0$,1*/+)$#+2/()3,/,4+$"()3%+1",)$")5.")+6

7879:9;<=>:9)?,平均海拔下限为(7=7@:A;99>:B)?,平均海拔上限为(=B=C:B;7B<8:<)?6国家保护植物的垂直分布范围非常广(图=),从海平面到A>BB?均有分布,且呈现单峰形态6一些生长在海滨沙地的植物分布的海拔最低,如珊瑚菜!"#$%&’"&(()*’"&+)等,分布海拔达到ABBB?以上的是西藏的几种红景天属植物(,$)-&)"’#**:)、藏沙蒿(.*(#/&+&’0#""12&)、画笔菊(.3’%&)4+&+4#%&5&""&6)*7/&+)和三蕊草(8&%)5$’+#’(*&92%’)等6国家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CBB?D@BBB?范围内,涵盖了79C@种保护植物,占总物种的9C:>E6其中9BBD78BB?的低山和中山范围内分布的种类最多,共有7=87种保护植物,占总数的A>:<E,具有绝对优势6’"讨""论

我国濒危植物的区系复杂多样,起源古老,同时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温带过渡性6特有程度也非常高,不过在科和属水平上的特有现象并不平衡6我国濒危植物仅有一个特有科,特有属有>=个,约占总属数的78E6确定濒危植物的分布区中心既是研究区系起源和演化、发展的出发点,也是确定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的有效途径6

濒危物种的分布与总的物种分布之间存在一定

的关系[=C]

6但是也有报道濒危物种和总的物种丰富度分布之间没有一致性[=A],这主要与研究的范围和

尺度有关6从本文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国家保护植物的分布与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特有种的分布特征是一

致的

[=8]

6一方面,生物多样性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山地,物种多样性越丰富的地区包含越多的濒危物

因而成为许多濒危物种的“避难所”6影响濒危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气候以及人类干扰6山地地质古老、地形复杂,既有利于物种的繁殖分化,又具有天然屏障的保护作用,受人类活动的干扰也较小,因此生物多样性非常高,并且分布有较多的特有种6我国的横断山区,既是多样性和特有种的分布中心,也是濒危植物分布的关键地区,已被包括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的@C个热点地区之中(.$$*:FFGGG6

&"(1"4,%#"$H.($#*($#6(%3FI+3,#F1,-+’/$6+#*J)6

随着KLM和地统计学的发展,一种强调空间分析的保护生物地理学作为保护生物学的新的分支逐

渐兴起[=>]6它将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保

护生物学,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和方法6本文从区系成分和地理分布方面对我国保护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了实现对它们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其濒危机理和优先保护区域尚需深入探讨6

参考文献

[7]NI"??MO,P’##,//KQ,K"$$/,?+)QO,#(’"6R.,-’$’%,

(-&"(1"4,%#"$H685&#%5#,7<<A,!():@C>S@AB

[=]NP,3+)TU,O’*"+P,!%"))+)VW,#(’"6R.,0’%%,)0H

+)1$,?*((-,J$")0$"()6:$#./#*&5’%;’(<*’"&+(,=BB7,*+,(7):7S7B

[@]NX.+)3Y2Q(张文驹),5.,)Q2Z(陈家宽)6V14+)0,#

")#$’1H(-$.,1"#$%"&’$"()+%,+(-#*,0",#6=&)-&>#*+&(2

85&#%5#(生物多样性)

,=BB@,**(A):@8CS@8<(")5."),#,)

[C]U+’%,%[V6["(3,(3%+*.H:["3$.")\")36;’(<*#,

=BB=,-*+:C9<SC<7

[A]NQ"+)3T(江N洪),U+Z2I(马克平),X.+)3]2O

(张艳丽),#(’"65()#,%4+$"()&"(/(3H&+#,1()$.,#*+$"+/+)+/H#"#6.5(’?$2()#5)")9&5’8&%&5’(植物生态学报),=BBC,!.(C):A8=SA>9(")5."),#,)

[8]K+#$()ZQ6K/(&+/*+$$,%)#")&"(1"4,%#"$H6;’(<*#,

=BBB,-/+:==BS==>

[>]N[(G\,%KQ6U+**")3&"(1"4,%#"$H6@%(#*%’(&)%’"A)<*%’"

)6!#)9*’4$&5’"@%6)*/’(&)%85&#%5#,=BBB,*-:>@<S>AC

[9]NZ%,-$T,Q,$^Y6K/(&+/*+$$,%)#+)11,$,%?")+)$#(-4+#0’/+%*/+)$1"4,%#"$H6?*)5##-&%9+)6($#;’(&)%’"

.5’-#/2)685&#%5#+)6($#B%&(#-8(’(#+)6./#*&5’,=BB>,*/-(7C):A<=AS=<@B

[<]UH,%#W,U"$$,%?,",%PV,U"$$,%?,",%5K,#(’"6["(1"2

4,%#"$H.($#*($#-(%0()#,%4+$"()*%"(%"$",#6;’(<*#,=BBB,-/’:9A@S9A9

7B]NK%"--")I56_)1+)3,%,1#*,0",#1"4,%#"$H‘.($#*($#’")

(([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 一.有关濒危物种分布区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濒危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标本记录,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列物种( 包括即将发布的物种)为研究对象

W期HHHHHHHHHHHHHHH张殷波等: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HHHHHH!"##$%%&’()&*)+#,-)&’).$#./!"#$"%&’(")*%&’

+#,(&’%-)"#,,0111,!(2):2134500

[00]6,7#,&89,!,’+$:");<9,!,7)+*#=>,&)-./?),@

:+%AB$(’$#*+$7"*$,&,-)&’%&:)+)’#A)($)#$&*B)C&$*)’

0113,"#$:55E455FD*%*)#//0"&,0&,

[0G]H?+)&I)+!,J+.)K6L,<%(M#,&DN,&)-./?O,7%O’$#@

*+$7"*$,&%&’(,&#)+P%*$,&,-+%+)%&’*B+)%*)&)’P)+*)@7+%*)#/GEEQ,1-)2’&,%%%:1F41Q

[0F]HL)$N>,RB%,SN,T$&RS/6$#*+$7"*$,&A%**)+&,-)&@

0Q35

[01]H>%]@9(马克平)/S,*#A,*#%##)##.)&*%&’(,&#)+P%@

*$,&A+$,+$*$)#$’)&*$-$(%*$,&,-7$,’$P)+#$*I$&KB$&%#B,"O’7)).AB%#$;)’/A0)-B?*)#&0#.#4"0-/","0-(植

GEE0,"$(0):0G240G5($&KB$&)#))物生态学报),

[GE]T"T@N(于永福)/ZB)&%*$,&%OM)IA+,*)(*)’^$O’

,0111,&$&(5):AO%&*#$&KB$&%/B.-,)((植物杂志)

F400($&KB$&)#))

[G0]H="R@T(吴征镒),RB,"R@](周浙昆),D"&S(孙

航),&)-./ZB)8+)%O@ZIA)#,-D))’9O%&*#%&’ZB)$+’%&:)+)’7$+’#A)($)#$&KB$&%/3,)&4’-)"%&5##.#4*,GEEQ,&(2):0QG40Q1

02]HKB)&T(陈H阳),KB)&8@9(陈安平),N%&:<@T(方

精云)

/?),:+%AB$(%O’$#*+$7"*$,&A%**)+&#,-)&’%&:)+)’-$#B)#,%.AB$7$%&#,+)A*$O)#%&’.%..%O#%&’*B)$+B,*#A,*#$&KB$&%:8#*"’I7%#)’,&‘KB$&%!)’6%*%U,,M,-V&’%&:)+)’8&$.%O#’/!"#$"%&’(")*/0"&,0&(生

物多样性),

GEEG,&’(2):F514FQW($&KB$&)#))05]HRB,"T(周H繇)/NO,+$#*$(%&’(,&#)+P%*$,&%O%&%OI#$#

,-+%+)%&’)&’%&:)+)’V+$(%()%)AO%&*#$&KB%&:7%$>,"&*%$&#/6#2’,-.#7829&":,"%&’(")*(X%*"+%OD($@)&())(湖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GEEQ,"!(2):F1F4F13($&KB$&)#))0Q]

HS"%&:D@Y(黄仕训),Z%&:=@Y(唐文秀),=%&:T(王H燕),&)-./6$#*+$7"*$,&(B%+%(*)+$#*$(#,-+%+)%&’)&’%&:)+)’AO%&*#$&?"%&:[$/6#2’,-.#7;2<"-,;#’&()=

’*/0"&,0&-,$>&0?,#.#4*(福建林业科技)

,GEEQ,"((2):0Q1403F($&KB$&)#))03]

HN%&:T(方H彦),Y$)K@9(谢春平)/ZB)-O,+$#*$(%&%OI#$#,-+%+)%&’)&’%&:)+)’AO%&*#$&S%$&%&\#O%&’/6#2’,-.#71-,<",4;#’&()’*:,"%&’(")*(X%*"+%OD($)&())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GEEQ,(’

(2):0FW402E($&KB$&)#))

0W]HZ%&:L(唐H兰),S)9(何H平),Y$%,T@8(肖宜

安),&)-./D*"’$)#,&-O,+%,-*B)+%+)%&’)&’%&:)+)’AO%&*#%&’&%*$,&%O(,&#)+P%*$P)AO%&*#$&D=KB$&%/@2"?-"-(广西植物),GEEQ,")(G):0FG40FQ($&KB$&)#))

J+$:$&%&’6$--)+)&*$%*$,&/]"&.$&::T"&&%&D($)&()

%&’Z)(B&,O,:I9+)##,

GEEQ($&KB$&)#))[GG]

HV’$*,+$%OK,..$**)),-NO,+%,-KB$&%/NO,+%,-KB$&%/U)$_$&::D($)&()9+)##,

GEEF4GEE3[GF]H!)$A"7O$(%)9,A"O%+$#D$&$(%)8:)&’%)8(%’).$%)D$&$@

(%)/NO,+%!)$A"7O$(%)9,A"O%+$#D$&$(%)/U)$_$&::D($@)&()9+)##,01514GEE2($&KB$&)#))

[G2]

H=%+.%&L6,N,+#I*B6>,D$&(O%$+8!V,&)-./DA)($)#’$#*+$7"*$,&#,#"++,:%(I,%&’$.A,+*%&*(,&#)+P%*$,&+)@:$,&#$&K%&%’%/C0#.#4*D&))&’(,GEE2,#(5):F324F31

[G5]H=$OO$%.#9,?$77,&#6,>%+:"O)#K,&)-./8(,.A%+$@

#,&,-+$(B&)##B,*#A,*#,+%+$*IB,*#A,*#,%&’(,.AO)@.)&*%+I%+)%#-,+(,&#)+P$&:’$P)+#$*I,-U+$*$#B7$+’#/+#,(&’%-)"#,!"#.#4*,011Q,&’(0):0554032

[GQ]HT$&:<@D(应俊生),RB%&:T@L(张玉龙)/V&’).$(

?)&"#,-‘%#("O%+9O%&*#$&KB$&%/U)$_$&::D($)&()9+)##,0112($&KB$&)#))

[G3]

H=B$**%M)+!<,8+%"_,>U,<)A#,&9,&)-./K,&#)+P%@*$,&7$,:),:+%ABI:8##)##.)&*%&’A+,#A)(*/E"%&’(")*-,$E"()’"92)"#,(,GEE5,&&(0):F4GF

作者简介H张殷波,女,0131年生,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生态

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V@.%$O:;B%&:I$&7,a#["/)’"/(&责任编辑H肖H红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uz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