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11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更新时间:2024-03-08 13: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十一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复习建议] 本专题建议用时6课时

课时划分 第1课时(讲授课) 教 学 内 容 明确设误类型,把握高考考向 点拨读文技巧,锁定命题区间 掌握解题技法,快速准确作答 模拟高考限时检测,综合提能,专题验收(一) 模拟高考限时检测,综合提能,专题验收(二) 模拟高考限时检测,综合提能,专题验收(三) 教学方式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对应课时 合作探究课时25 第2课时(讲授课)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课时26 第3课时(讲授课)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课时27 第4课时(习题课) 教师批阅 查漏补缺 习题讲评课时27 第5课时(习题课) 教师批阅 查漏补缺 习题讲评课时28 第6课时(习题课) 教师批阅 查漏补缺 习题讲评课时29

[考题试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最常见的现象是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比如,红、橙、黄,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是一种暖色;蓝、青、紫,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常常引起寒冷感,是一种冷色。前者是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后者是退色,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调让人感到远些。

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说数字5是红色、数字6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现象,只不过一些

人对此有意识。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员阿莉西亚·卡列哈斯说:“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联觉现象是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的。”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这种互相联系可能存在于所有人的大脑中,但只有联觉者的被激活。

对于这种能力,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联觉现象。一些人用基因来解释这个问题。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有一位亲属具备同样能力。

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数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联觉能力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

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许多专家指出,联觉现象的研究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打开了大门。一些针对联觉现象的研究提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

1.下列关于“联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它是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和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B.联觉现象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D.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解析:选D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A项,将选择关系改为并列关系,原文是“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见第2段)。B项,将“可能存在”转述为“存在”,原文是“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见第3段)。C项,将“似乎可以”转述为“已经”,原文是“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见第3段段首)。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联觉作为一种感官混合现象可以表现为:声音能够“看”到,色彩能够“触摸”到,

形状能够“嗅”到,等等。

B.颜色感觉极易产生联觉,色调的浓淡往往使人产生远近之感。“近山浓抹,远树轻描”的画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

C.联觉现象只在一部分人中出现。研究结果显示,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

D.联觉现象的研究对于探索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解析:选C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有一位亲属具备同样能力”,是42%的“联觉者”而不是“亲属”。

3.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 )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牛汉《悼念一棵枫树》) 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项,“清香”与“歌声”,是将嗅觉用听觉来感知。B项,“清香”与“秋雨”的“阴冷”,是将嗅觉用触觉来感知。C项,“暖响”是将听觉用触觉来感知;“冷袖”是将视觉用触觉来感知。D项,没有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只是将人比喻成了“江楼月”。

[锁定考向]

一、考纲在线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分析

近几年,江西省对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情况如下: 年份 考点分析 科网][来源:学2012年江西卷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源:Zxxk.Com][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2011年江西卷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来源:Z.xx.k.Com]2010年江西卷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

心意思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由上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选文特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从江西连续三年和2012年全国各地的命题情况看,选文基本都是社科文,只有很少省份为自然科学类文章。篇幅一般在800~1 400字之间。文章内容多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自然、社会热点问题和文化传统、人文精神问题。内容广泛,涉及美学、文化学、文艺学、天文学、气象学等方面。有的选文是属于学科之间交叉的边缘学科,或者是某个行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出于命题的需要,选文大都经过了命题者的一定处理,以使之适应中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

2.考点分布

《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理解、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和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六个能力考查点在试卷中均有所体现。无论是江西卷还是其他省的试卷,都侧重于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词语)的含义、文中内容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推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考查题型

江西卷的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体现出高度的稳定性。三年来,全部为客观题,题量为3道,赋分9分。

怎么考——考题千变皆有规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在选择题各选项的设置上往往采用多种方式来造成干扰,因此了解常见的命题点,明确常见的设误类型,有利于透彻把握命题者命题思维和命题方式。知道高考“怎么考”,掌握命题规律,备考才能更针对,解题才能更高效。

(一)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类型阐释: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儿。命题人还往往

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例1]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类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B项: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文介绍了两种想象空间,其中第二种“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才“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该项属于张冠李戴。

解题对策: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此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判断。

(二)曲解文意

类型阐释:选项中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样,错项故意更换个别词语或者说法,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

[例2] (2012·北京高考)《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阳化气,阴成形”,从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

C项:阴阳学说认为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盛彼衰。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文是说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的转化是阴阳作用的结果,并不是说“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且阴阳在矛盾运动中处于“此消彼长、此盛彼衰”的状态。

解题对策:仔细比对原文,充分理解文意。特别注意研究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

(三)主次颠倒

类型阐释: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例3]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B项: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据原文可知,“茶马互市”只是“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并不是军费的主要来源。

解题对策:做此类题,要仔细审读原文,弄清楚哪些是主要方面,哪些是次要方面。或者文中先说了什么,再说了什么。

(四)无中生有

类型阐释: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

[例4]生物质发电,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目前都比较成熟。国外重点发展的是较大规模的直燃发电系统。在S县我们参观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一个直燃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去年并网发电,已稳定运行9个多月,累计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实现了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零的突破。

B项: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在规模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根据原文可知,只有直燃发电“在规模发展方面”有突破,完全没提到气化发电的规模化,该项属于无中生有。

解题对策: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五)因果混乱(强加因果、因果倒置)

类型阐释: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另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例5]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且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D项: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中首句强调“不仅是??同时也是??”,可见该项中“因此”前后并无因果关系。

解题对策:在遇到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六)混淆时态

类型阐释:一是弄错时态,如将“将来如此”说成“已经如此”;二是模糊现实,往往在“必然这样”“可能这样”上做文章。即指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或然”与“必然”(如: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不分,或者“已然”与“未然”(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混淆,以假当真,超前肯定。此时应特别注意表程度、范围的关键词。

[例6] 法律规则不过是国家强制推行的道德规则而已。从这种意义上说,法律早就存在了。在人们制定的法律产生之前,已经有自然法存在。所谓自然法,实际上就是一些道德律令和道德戒条。比如,自然法告诉我们:不得杀人,不得奸淫,不得偷抢。人们制定的法律中许多内容不过是依据这些自然法而已。

????

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由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每个人都要行使自己的自然权利,采取各种手段去占有一切东西。这样就产生了利害冲突,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对人就像狼对狼一样,残忍而狡诈,任何人的生命和安全都没有保障,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也无法正常进行。没有法律限制人性的自然状态是可怕的,人们可以干出各种各样无法无天的事来。人的内在理性告诉自己:要摆脱自然状态,大家就必须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战争,实现自我保存的目的。这个大家要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就是自然法。它是高于人间法律的更高法律,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和准绳。

C项:国家产生之前,由于人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自私的本性得不到约束,因此人们便制定了法律,并强制推行。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们制定并强制推行法律,是在国家产生之后,而非“国家产生之前”。 解题对策:注意勾画与时间(时态)有关的关键性的或者具有标志作用的词语。 (七)以偏赅全

类型阐释: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来干扰考生。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的方式形成干扰,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例7] 斯库耳克拉夫特用“图腾制度”来表示氏族制度。对此,摩尔根认为:“倘若我们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都找不到一个术语来表达这种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制度的一切特征和性质,那么,‘图腾制度’这一术语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使用这个术语亦自有其便利之处。”在这里,斯库耳克拉夫特和摩尔根都认为图腾制度就是氏族组织制度。其实,两者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成的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B项: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施行图腾制度。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文“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普遍”在选项中说成了“全都”,偷换了词语(概念),意思发生了变化。

解题对策:阅读时要字斟句酌,不放过每一个词语,特别是比较特殊的词语或具有标志性的词语。

(八)混淆是非

类型阐释: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例8] 以上这些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几项,只是从不同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几个思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日中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则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却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观,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潮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D项: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觉获得,没有有深度的哲学探讨。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文是“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不能全由”在选项中换成了“全由”,否定变成了肯定,表意相反了。

解题对策:阅读时注意勾画那些标志肯定与否定的词语,如果选项中出现了类似的词语要格外注意,可与原文反复对比以确定正误。

怎么读——“圈点批注”抓关键

读懂文本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更好地解答问题。本部分的编写者可谓匠心独运,以旁栏批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主要作用有:

(1)让学生在高考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内养成抓关键句的习惯,为后面的解题锁定比对区间,明白阅读时哪些地方该细读、哪些地方可以略读。

(2)培养学生抓命题点的“第六感官”,让学生的思维无限接近命题人,熟悉高考命题的设误类型和设误角度,面对一段话或一个词语,达到“一看就知是命题点”的境界。

[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体会如何圈点批注关键点并分析。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1)。围棋极可能(2)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3)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4)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5)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6)。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7),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8),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9)。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10),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11),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12)。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

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13)。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14)。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15)。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1)这句 话告诉我们围棋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2)“极可能”是个不确定词,命题者往往利用此类词语从“或然与必然”的角度设置命题。

(3)“不仅”“而且”构成了递进关系,前后部分不能调换,否则就会“轻重倒置”。 (4)“这种地位”指的是“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在一般论述类文章中指示性代词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特别是上文理解清楚,因为命题者有时在此命题。

(5)“不是”“也不是”“而是”连接的几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构成转折。 (6)这句话与下两段的开头一句话都是所在段的中心句,各段围绕其展开论述。 (7)(8)时间词特别要注意,这也是命题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时命题者常常将时间与事件不对应设计题目选项。

(9)博累棋的消亡从反面说明了围棋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

(10)从这个时期开始,围棋的价值开始被认识。这个时间也是一个命题点。

(11)“围棋的价值”与“围棋”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命题者容易将其调换,做成“张冠李戴”的陷阱。

(12)这句话具有总领本段的作用,下面就具体展开论述。

(13)正确认识“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的产生,是设题的一个重点。 (14)对围棋的正确态度是“国艺价值观”,这是既不神化也不矮化的观点。

(15)“围棋”一开始并没有被列为“国艺”,这种地位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步确立的。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命题点。

[例二] (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体会如何圈点批注关键点并分析。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

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1),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2)。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3)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4),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5)。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6)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7)。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8)。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9)。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10)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11)。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12)。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13)。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14)。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15),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16)。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17)。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1)解释“科技黑箱”的内涵,命题者可能就概念的内涵设题。

(2)本句话就说明人可以控制,可能是命题者在“或然与未然”上的设题陷阱。 (3)“几乎”,表猜测,并不肯定,命题时从肯定与否定的角度设题。 (4)本句是说科学的作用,命题者可以通过“夸大”作用的形式命题。

(5)“选择”是“偷换概念”陷阱的设置点。 (6)“特殊”也是命题者的关注点。

(7)“三大特点”所包含的内容是筛选信息题最佳出题点。

(8)“不仅牛顿”承认牛顿这一类的人也是使用者,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的。命题时可能会把牛顿排除在外。

(9)明确“科技黑箱”在知识共享中的作用。

(10)“未必”是不一定,是设置“肯定与否定”的命题点。 (11)注意这一观点提出的前提条件。

(12)注意“满足”和主体的修饰语的限制范围,命题者常在范围上设题。 (13)注意作者陈述的重点是“认识与实践”。

(14)“科技黑箱”与“使用者”的关系可能以“偷换概念”的形式命题。 (15)加点词语在时间和范围上作了界定,命题者会在时间、范围上做文章。 (16)“滥用”的原因是命题者关注的重点。

(17)“科学技术”“科技黑箱”可能以“偷换概念”的形式命题。

“圈点式”阅读法,突破论述文阅读瓶颈

一、什么是“圈点式”阅读法

“圈点式”阅读法,是指把阅读材料的重点部分画出来,力求读通、读懂、记住。从记忆的角度理解就是提取重要信息,对重要信息进行有效的编码,使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进入到长时记忆,有利于整体把握文本,正确理解阅读材料。

二、圈点的范围

必考内容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考生常出现的失误是抓不住主要的东西,或语言概括不准确,不全面,不明确。为了更好地备考,突破论述文阅读瓶颈,现就“圈点式”现代文阅读做如下总结:

1.圈点文中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作者的观点的表述一般有下列一些情形:判断(________是________,或________不是________)、总结(总之,在我看来,由此看来)、假设(如果??那么)、比较、对比、引述、转折、因果、递进等。

2.圈点文中的重要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这样几种语句: (1)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即中心句。 (2)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

3.圈点文中反复强化的词义(可以是相近的),它往往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如果节选的某段文字中反复出现“思考”二字,那么这两个字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阅读时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4.圈点代词并使之明确。凡是文章中出现了的代词一定得圈点,并根据上下文意找出具体的名词替代,以便答题更加准确。

5.圈点文段中陈述对象转换的词,它们的变化往往体现了行文的思路,抓住这一点有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我们通过圈点陈述对象转换的词,可以很快理清本段的思路。

6.圈点限定性的词语、定语和状语。注意各选项语言的分寸、程度、范围是否恰如其分,注意叙述角度、表达方式、因果关系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的不同。

7.圈点并区分论点与论据,论点是论据的统帅,论据为论点服务,在表达题中常以诸如“原因是什么或作用是什么”形式发问。对论点发问则答题的要点是论据,反之亦然。

三、提取圈点内容,整体把握文意

圈点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文章的整体,理清文章的思路。从整体角度减少学习者错误组织材料的可能性,按逻辑关系有次序地组织和呈现信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样就可以化繁为简,做题就简便多了,且答案也很难遗漏。

总之,“圈点式”阅读法,有利于在第一次阅读中提取重要信息,并通过对重要信息进行有效的编码,以便为更好、更准确地答题作好铺垫,同时,依文本的基本特征、考纲进行圈点,基本锁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答题的范围,有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突破论述文阅读瓶颈。

怎么做——“审读找比”判正误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高考涉及的考点较多,但是通过历年高考试题的题目、答案分析和学生做题的实际情况来看,都可以归结于对学生的阅读筛选对比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就是说,考生需要把各个选项代入原文仔细阅读,进行反复比对,找出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在这里我们结合多年命题经验和教学经验,为考生提供一种简洁实用的方法——妙解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题目之“两步解题法”。

下面以2012年山东卷和新课标全国卷为例,加以研习领悟。

[例一] (2012·山东高考)阅读《围棋和国家》(文本见上一课时[例一]),完成题目。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对应原文信息 比对第1自然段中“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比对分析 原文中是“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而选项说命题角度 从“或然与必然”的角度设

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部分。 比对第1自然段中“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和第2自然段中“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比对第4自然段中法绝对,“极可能源自”表示作者的推测,不能等同于“发源于”。 置错误选项 通过比对不难发现,选项是“其产生和发展”,原文是“围棋的产生和发展”,根据文意,“其”就是“围棋”。而题干要求就是“围棋的起源和发展”,说法正确,符合要求。 想从“偷换概念”的角度干扰考生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部分。 比对第7自然段中“儒家开始只承认‘六 通过比对发现,“围棋”在西汉处于受压制的地位,“西汉”应为“东汉中期”,“东汉时已深受”应为“东汉中期后更加”。 从“时态不清”的角度设置错误选项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 “儒家对围棋也有了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部分。 进一步的认识”错,应为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视“六艺”的传统。 从“偷换概念”的角度设置错误选项 [答案] B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选项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对应原文信息 比对分析 命题角度 比对第2自然段中结尾句和第3自然段开头句。 原文是先说的结果,后陈述的原因;选项是先说原因,后说结果,意思没变。 想从“原因与结果”的角度干扰考生 选项与原文有两处不同,一个是“各种掷彩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比对第4、5、6三个自然段的开头句。 博累活动”,选项没有说“各种”,但是“掷彩博累活动”已经含有“各种”想从“部分与整的意味;第二处是选项“在社会实践的对比”缺少“从正反两方面”,既然能形成对比,一定含有“正反”,表述也符合题干要求。 比对第5自然段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 中“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部分。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答案] C

体”的角度干扰考生 原文是“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并”有递进意味,选项变递进为因果,因而表述错误。 从“原因与结果”的角度设置错误选项 原文有“应当是‘国 比对第7自然段前3句。 艺价值观’”就已承认了围棋是“国艺”,此处与选项意思一致。 想从“无中生有”的角度干扰考生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选项 对应原文信息 比对分析 选项的前两小句与原文第3自然段一致。第3自然段结尾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比对第3、4、5、6、7自然段。 句“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是总领句,领起了4、5、6、7四个自然段,而这几部分正是阐述的对围棋价值功能和地位的认识和确立过程。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

命题角度 想从“客观与夸大”的角度干扰考生 选项“盛极一时” 比对第4自然段的结尾句和整个第5自然段,特别注意第5自然段的结尾句。 指的是博累棋。同时,第5自然段的结尾句“作为??工具”“纳入??艺技”也不能说是“优势而盛极一时”。 选项“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 比对整个第6自然段。 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错,原文是“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 选项是“只 比对第7自然段前3句。 要??就??”,说法绝对,而原文是“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从“客观与夸大”的角度设置错误选项 从“推测有误”的角度设置错误选项 从“张冠李戴”“已然与未然”的角度设置错误选项

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答案] A [例二] (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正文见上一课时[例二]),完成后面题目。

4.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对应原文信息 比对分析 选项的第一句话与原文一致,第二句话对应原文的“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命题者想将“使用者”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比对第1自然段第一、二句。 和“设计者”混淆,再联系下文“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不难理解原文所说的意思就是选项“设计者至少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比对第1自然段“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句。 命题者在本选项有意添加“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这句话原文没有,给人一种无中生有之感,但“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所想从“无中生有”的角度干扰考生 想从“张冠李戴”的角度干扰考生 命题角度

表达的意思就是“操作可控”。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比对第1自然段“‘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部分。 选项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错,原文是“价值观??进行了选择”,将“选择”偷换为“修正”,意思发生了变化。 通过比对,选项 比对第1自然段“例如电脑、手机、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摄像机??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和“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知识”部分。 只有“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在文中没有原话,命题者有意判断而干扰。原文“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和“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知识”就表达了“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这层意思。 [答案] C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选项 对应原文信息 比对分析 命题者在本选项好像在“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扩大了范围,原文“不仅牛顿”,意思也是说牛顿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想从“部分与整体”的角度干扰考生 命题角度 想从“推测有误”的角度干扰考生 从“偷换概念”的角度设置错误选项 A.在当今世界, 比对第2自然段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句。

的,表述意思一样。 比对第2自然段“知识正是通过科技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续表 选项 对应原文信息 比对分析 选项中“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 比对第2自然段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原文没有直接呈现,这需要和原文“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比对,重点理解“满足”二字,“满足特定主体想从“偷换概念”的角度干扰考生 命题角度 通过比对不难发现,前后两句话无因果关系,且“根本原因”在文中无此信息。 从“强加因果”和“无中生有”的角度设置错误选项 得复杂和重要”部分。 需要”就是表达的“主体对它的干预”的意思。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对第2自然段中“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 命题者有意在设置选项时调换了“使用者”和“表面上”的位置,造成视觉上的偷换概念的错觉,实际上只是调换了状想从“偷换概念”的角度干扰考生

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部分。 [答案] B 语的位置,表述意思是一样的。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对应原文信息 比对分析 通过比对可以发现选项中“他们即使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比对第2自然段科技黑箱“三大特点”的第一个特点。 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在原文中没有原话,但“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和“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所表述的意思与选项的意思是一致的。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比对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比对最后一自然段“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和“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 选项与原文的差别在于“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的确,原文有一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作者并没有明确态度,所以选项与原文的意思是一致的。 选项“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在原文找不到原话,但第一自然段已经明确了科技黑箱包含“当代的高科技成果”。 想从“无中生有”的角度干扰考生 想从“肯定与否定”的角度干扰考生 想从“推测有误”的角度干扰考生 命题角度

“科技黑箱”与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科技”在概念含义上是不同的,命题者有意将两者概念偷换。同时,“双刃剑”的意思是有利有弊,本选项谈及的是科技黑箱“滥用”的后果,将两者扯上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 [答案] D 从“偷换概念”“强加因果”的角度设置错误选项

审读明关键 找比判正误

解答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类题目,最行之有效的是两步法——审读、找比。

第一步:审读——读文审题,明确信息角度

审读,是解答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选择类题目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对这类文本进行审读呢?

1.通读全文

第一遍阅读要求平心静气,全神贯注,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力争基本把握整体文意。阅读前可提出设问:文章对论述的问题有什么见解和主张?运用了哪些材料?阅读时要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等。如阅读[例二]时,就要从以下角度设问:什么是科技黑箱?科技黑箱有什么特点?科技黑箱有什么作用?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总体上对这篇文章进行把握了。

“角度”是指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文章有时有“角度性标志语”,如“为什么、怎样、如何、认为”等。同一个角度的文字往往集中在一起,即使有时没有这些语句,也可以根据句子、段落、层次等内容来概括。试题的题干、选项也相应从一定的角度来设计,不仅读文时要注意,读题时也要明确。

2.精读文段

基本上要突出一个“精”字,“精”才能准确判断。所谓“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即只读该读的,紧抓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和解题无多大关系的读过后就不要再作过多纠缠。

3.细审试题

对材料有了总体印象后,应根据试题仔细审准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即从内容上弄清是有关什么的选择,从选择标准上看清是选说法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要善于从题干中搜寻隐含的信息,寻找阅读区间。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如[例一]第一个题目的设置要求为“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从题干中我们可以发掘出其有效信息“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之后根据这一有效信息在原文中找出有关“围棋的起源和发展”的阅读区间分别在第①②④⑦段中,将各区间与对应选项比对,即可选出正确的选项。这样,解答题目的目标和途径就都明确了。

第二步:找比——查找比对,掌握设错规律

1.查找信息

读文和审题时角度意识强便于扣住目标,找到题目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文字,有方向地查找和深入理解。查找的方法有两个:

(1)投石探波法。将题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以“石子”为圆心,由近及远,一圈圈一层层查找。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子、在一层、在一段、在若干段落、在全文。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可能有一点或若干点。

(2)借助“标志语”。除了借助前面说的“角度性标志语”,还要借助“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查找信息一定要细心、周全,尽可能不偏移信息区,不漏掉信息点。如[例二]第二段“首先”与下文的“其次”“最后”表明了论证的层次,抓住这几个词语有助于理清本段的思路。

2. 细心比对

审读和查找阶段,对信息的理解、捕获不一定透彻、全面,而将题目的题干、选项与原文对应文字仔细比对,是确定选项的最后一道“工序”,要特别注意。基本方法是“文题比对”。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加以比较,主要从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等入手,辨析其细微的差别。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比对,一看选项与题干是否构成因果关系。二看原文内容是否与选项保持一致,如果选项的表述与原文内容出入很大,就可判定其错误。如前面常见设误类型[例5]。

(2)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儿。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指代词与指代内容的联系,将指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3)结合设题陷阱思考。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择题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如果有些选择项信息在文中找不到对应内容,就要考虑是否为“无中生有”的毛病。

另外,选择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命题者常用来设误的六种方法是:

(1)删: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需多加留意。

(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比对之后,自然会发现选项与原文存在的差别。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题,先将那些明显的或把握大的错项排除在外,如果仍有个别拿不准的项,可以反复揣摩,再与原文反复比对,结合文意进行判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用人文音乐滋润心灵

音乐对人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具有独特的影响。人文音乐更是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哲理、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人、鼓舞人,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文音乐有助于凝聚社会精神。音乐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人文音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人在劳动中总结、概括、创造了音乐,使音乐艺术从原始萌芽状态不断发展成为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人文音乐的民族性体现了音乐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脱离不了民族的精神点。特别是民歌,更是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文音乐的发展,但人文音乐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音乐文化活动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能够对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人文音乐教育既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文化,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我国古代社会,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孔子认为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论语》中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一个人通过学习诗,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通过学习礼,使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然后再通过“乐”的教化,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人通过“乐”的教化功能,修养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

人文音乐可以协调人际关系。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人文音乐与人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可以提供给人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对人的生理、感情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因而音乐可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发挥对人的启迪感化作用。人文音乐中美妙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音色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心境良好。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最终在契合中增进友谊。所以,优美的人文音乐可以有效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

人文音乐体现时代精神。音乐如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人文音乐的形式和内涵都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实际上,每一个时代都要求音乐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对社会生活起积极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中都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精神,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音乐与社会发展应保持契合,让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得到音乐的潜移默化的启示。当今时代,人类文明快速发展,音乐元素也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观察、审视,有意识地让音乐体现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要把生活融入音乐,用音乐去表达生活、反映生活,又要让音乐引导社会思潮,为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人文音乐的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文音乐不仅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B.人文音乐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具有民族的精神特点。 C.人文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D.人文音乐的美妙旋律、轻松节奏、悦耳音色,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增进友谊。

解析:选B 此项说的是人文音乐的属性和特点,而非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民歌是人文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能鲜明地反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B.“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现了孔子对音乐的教化功能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说明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C.人文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因而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教育。

D.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体现了它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

解析:选C 人文音乐“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教育”有误,音乐可以直接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但不能直接对人进行教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人文音乐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所以,人文音乐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

B.我国古代就重视音乐教育,古人认为,音乐能将“诗”与“礼”的学习有机融合在

一起,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

C.由于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所以,在一些社交场合演奏或播放一些优美的人文音乐,能让人在契合中增进友谊。

D.音乐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为了引导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应该多创作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解析:选A 此项前后句子因果关系不当。

27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综合评估一

(时间:40分钟 分值:18分)

一、(2013·景德镇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以泰山作为封禅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辟场祀地叫做禅。泰山成为封禅的圣地,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最后讨论也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方士。这种讨论虽然没有结果,但起码可以证明: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可以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种历史创造。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体系。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

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其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礼典,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个荣耀。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下来。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来代表,那就是泰山。

(《泰山的祭祀与封禅》)

1.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帝王执政得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B.封禅泰山,与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

C.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实践,而汉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模式。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解析:选C C项,“基本照搬了他的模式”表述不对,文中说“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是说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都不知“封禅之礼”。

2.下列对“儒家思想”与“封禅泰山”二者的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孔子支持封禅泰山,但是他并未明确可以操作的封禅礼制,因此封禅泰山直到秦始皇时代才真正成为了事实。

B.儒家思想能够获得独尊地位并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与封禅泰山的思想首先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睐是分不开的。

C.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心思,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神圣,因此历代帝王登基后首先进行封禅。

D.儒家思想因为泰山封禅理论而成为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泰山因为儒家思想而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独尊地位。

解析:选B A项,封禅直到秦始皇时代才成为事实,这与孔子未明确封禅礼制没有因

果关系。C项,“历代帝王登基后首先进行封禅”不对,“历代帝王”不对,属于以偏赅全;“首先进行封禅”,无中生有。D项,“泰山因为儒家思想而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独尊地位”不对,这种概括性表述不确切,它们不是因果关系,见文章最后一段。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从而确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B.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可操作的礼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思想已转化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必然。

D.如果说建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那么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解析:选A A项,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而非“创立者”。 二、(2013·南昌三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

文学——白杨树的湖中倒影

龙应台

为什么需要文学?了解文学、接近文学对我们形成价值判断有什么关系?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鲁迅的短篇小说《药》,讲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迷信的人们相信,馒头蘸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另一篇小说《祝福》里的祥林嫂,她是一个唠唠叨叨的近乎疯狂的女人,她的孩子给狼叼走了。

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而在《药》里,我们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看人砍头的父亲或母亲,就等着把那个馒头泡在血里来救自己的孩子。再不然,我们就是那小村子里头最大的知识分子,一个口齿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同时看见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

文学与艺术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美”的顿悟。美,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讲我最喜欢的词人苏东坡好了。悼亡妻的《江城子》短短七十个字,它带给我们什么?

它对我们的价值判断有什么作用?你说没有,也不过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欲言又止的文字,文字里幽眇的意象,意象所激起的朦胧的感觉,使你停下来叹一口气,使你突然看向窗外倏然灭掉的路灯,使你久久地坐在黑暗里,让孤独笼罩,与隐藏最深的自己素面相对。

但是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鲁迅的小说使你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那么,一首动人、深刻的诗,我想,它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空”与“实”相对。空,是另一种现实,我们平常看不见的、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现实。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树干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没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地存在着,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4.从全文看,下列对“文学”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是现实世界外的另一个世界,它让我们感受到现实背后更深刻的东西,对我们形成价值判断有重要意义。

B.借用德文的说法,文学最重要的功能可精确地表达为macht sichtbar,即“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C.文学能使我们与现实之间产生“艺术的距离”,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D.文学既能使我们看见现实背后的纵深,又能使我们产生直觉的对美的顿悟。 解析:选B B项,原文表述为“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选项以偏赅全,“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只是作者所认为的文学的最重要的功能。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没有文学带来的距离感,《祝福》中的祥林嫂就只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唠唠叨叨的近乎疯狂的女人。

B.文学可以让读者看到《药》中人物的愚昧迷信,看到底层人物的无可奈何与深沉的悲哀,体悟到它反映出的本质的内容。

C.文章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白杨树的湖中倒影”来比喻文学的世界,作者先分析文学作品,再结合平常的生活认知设喻,使观点表达得更充分,更形象。

D.《江城子》在欲言又止的文字中有着幽眇的意象,激起朦胧的感觉,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品读,令人感觉空荡荡的。

解析:选D D项,文中的“空”并非“空荡荡”之意,而是另一种“实”,是一种更接

近内心深处的充实而饱满的状态。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透过鲁迅的眼光,我们和他笔下的人就产生了“艺术的距离”,这个距离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B.“白杨树的湖中倒影”相对于“岸上的白杨树”而存在,代表着不同于实体世界的“空”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是虚幻无常的,但它才是唯一的现实。

C.作者在文中以鲁迅的小说、苏东坡的词为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的世界,让我们明白文学是一种理性的深刻,一种直觉的美的顿悟。

D.作者用“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学能使我们看到平常看不见的、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现实,看到另外一个可能更真实地存在着的世界。

解析:选B B项,“它才是唯一的现实”有误,倒数第二段的选择疑问看似答案是非此即彼很绝对的,实则最后一段已给出了答案,“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地存在着,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这段话表明两个世界都真实地存在。

28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综合评估二

(时间:40分钟 分值:18分)

一、(2013·九江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乐观与悲观的“观”字,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也代表行为的方向和做人的态度。这其中当然包含知识和见解的成分。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知识为主宰,以见解为指导的。假如看法错误,行为自然也随之错误。假如见解正确,则受其指导的行为,必然也趋于正轨。观与行或知与行是永远合一而不能分的。盲目者必冥行,无知者必妄为。真切笃实之知与明觉精察之行,永远是合一而不分的。悲观与乐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看法,直接产生不同的行为,对生活有不同的影响。

乐与悲是人类共有的情绪。乐观与悲观就是以乐同悲的情绪相伴随、相辅助去观察人生和世界,所以又含有情绪的成分。无论悲观还是乐观,皆可叫做“情绪观”,与纯理智的抽象的科学的看法不同。抽象的理智的看法不容易对实际行为产生直接迅速的影响,而含有情感作用的看法或见解,为情绪所渲染,生动、活泼、具体,容易产生直接影响,支配实际生活。

悲观与乐观既然都是有情绪伴随辅助的看法,当然都是主观的,随个人的感触、性情、态度等而改变。因此,也可以说悲观与乐观皆是不好的看法,我们最好是不悲观不乐观,实事求是,不动感情,受纯理智的指导,勿陷于主观。但在某种意义下,悲观与乐观仍然可以说是客观的,因为悲和乐的情绪也可以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悲观与乐观也有客观性。凡人皆有人情,一个人欲不乐观亦不悲观也不可能。而且情感之出于本心,抒发得其正者曰正情、真情。基于正情、真情而出发的乐观或悲观,于观认外物、调理生活,亦有很大的价值。不过,基于悲乐的情绪来看人生和世界而得的知识,同基于理智来看人生和世界所得的知识,性质上有些两样。

根据上面对乐观和悲观性质的解释,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悲观”不是“观悲”。对于一个人悲哀的情绪,尽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如像心理学家分析悲哀情绪的状态,穷究悲哀心理的来源,考察悲哀事实在神经上所产生的作用。在做这种研究工作的时候,心理学家本人并不“悲观”,他是在“观悲”。又如社会学家对劳苦大众的贫穷愁苦加以事实的统计、科学的调查,也是“观悲”,而不是“悲观”。甚至当我们于敌机轰炸、敌骑蹂躏之后,去巡视灾区,慰问难胞,我们诚不免洒同情之泪,我们“观悲”了,同时又有悲哀的情绪了,然而我们对抗战的前途,复仇的决心,却并不悲观。悲观是对众人目前认为快乐的事情,于其将来的前途怀隐忧,感痛苦。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分辨“乐观”不是“观乐”。譬如,参加盛宴,进戏园,看热闹,都可以说是“观乐”,但却并不一定是“乐观”。因为赴宴会、看热闹的人,心中也许感到异常孤寂悲哀,或兴“良辰不再”之叹,或有“众醉独醒”之感。足见乐观的人并不一定会参加快乐场合,自己享受快乐,而每每是抱乐观态度。所以乐观多少含有主观上轻蔑痛苦、超越悲哀的态度,而并不是事实上否认痛苦和悲哀的客观现象。

(选自贺麟《文化与人生》,有删改)

1.下列对“乐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乐观”是一种在众人认为痛苦悲哀没有办法的状况下,仍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人生观。 B.“乐观”是一种以乐的情绪相伴随、相辅助去观察人生和世界的情绪观。

C.“乐观”具有主观性,但在某种意义下,因为乐的情绪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乐观”也有客观性。

D.“乐观”主观上含有轻视痛苦、超越悲哀的态度,客观上否认痛苦和悲哀。 解析:选D D项,“客观上否认痛苦和悲哀”错,原文说的是“而并不是事实上否认痛苦和悲哀的客观现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悲观或乐观皆可叫做“情绪观”,与纯理智的抽象的科学的看法不同,因此其没有存在的必要。

B.悲观与乐观皆是不好的看法,我们最好是不悲观不乐观,实事求是,不动感情,避免陷于主现。

C.悲观与乐观会随着个人的感触、性情、态度等而改变,基于正情、真情的乐观或悲观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的价值。

D.用悲观、乐观看人生和世界与用理性来看人生和世界的结果是有差异的。

解析:选A A项,此项的表述与文意不符,原文说悲观或乐观“为情绪所渲染,生动、活泼、具体,容易产生直接影响,支配实际生活”。因此,其有存在的必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对乐观与悲观这两种人生态度进行了深刻而辩证的分析,将“悲观”与“观悲”、“乐观”与“观乐”之区别呈现在我们面前。

B.“观悲”不一定悲,“悲观”一定悲;同理,“观乐”不一定乐,“乐观”一定乐。 C.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知识为主宰,以见解为指导的。假如见解正确,其行动就会走上正轨。

D.凡人皆有人情,一个人要想不乐观或不悲观是不可能的。本文的作者认同基于正情、真情而出发的乐观或悲观。

解析:选C C项,原文说的是“假如见解正确,则受其指导的行为,必然也趋于正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

既称“反思”,当敬畏历史的绝对价值

当前,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所谓“反思”历史的口号。在他们看来,一切历史都只是阐释者的历史,“没有被发现的真理,只有被阐释的真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严肃的历史记录被当下的主观性和现实感代替,历史的真实变成了叙述的真实,甚至是假设的“可能”或戏说。历史留给后人的厚重价值,应该怎样反思?学者熊月之、苏智良认为,既称“反思”,当敬畏历史的绝对价值。

毋庸讳言,怎样评述历史人物和事件,历来是有分歧的。有一种是从自己的主观出发,继而个人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还有一种是持相对主义的立场,认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此一时,彼一时”,没有绝对的忠奸、是非之分。后一种通过取消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

说岳飞算不得民族英雄,甚至将其与秦桧混为一谈,便是典型的历史相对主义。其实,虽然辽、宋、金现在都融于中华民族,但当时它们是有区别的。岳飞的“精忠报国”,在那个历史条件下具有崇高的精神价值,并且,这种价值成为人们心目中关于爱国之“忠”这一道德观念的典范,并不因为历史情境的变化而贬值。正是因为这种价值具有抽离历史时空而存在的绝对性,所以从古至今,其爱国主义的价值精髓能得到历朝历代的褒赞。这也是中国人对待历史的鲜明态度,即“辨善恶,寓褒贬”。

当然,我们承认,不同人对历史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可以随着时代演变作出新的评价,这是历史研究永无止境性的一面。但解读和反思必须建立在把问题放在特定历史情境的基础之上。强调从特定历史情境出发的理由是,历史的发展演变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合力结果。

不注重历史情境,后人就会把前人看得太愚蠢,局外人就会把局中人看得太简单。

历史没有假设的可能,它既不会以当时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按照今天的设计去重演。普通人可以说,假如辛亥革命不发生,中国有可能走向改良主义的宪政道路。但在严肃的历史学者那里,他们更愿意全面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中外态势,从而得出更为合理的观点。

不过,“假设历史”的背后,还是可以看出一些人的复杂心态。这就需要我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公开资料、引导思考。有些历史问题,我们不去研究,别人也会去研究。他们占有更多的材料,提出更多的证据,在舆论上必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举例来说,现在年轻人对“文化大革命”没有充分的认识,以为红卫兵不上学、不工作,还可以免费到全国各地旅游,这不是一件好事吗?对待此类问题,我们不该故意忽略、回避,让敏感的历史成为“空白点”,而要准确、全面地告知世人,在“褪去敏感”的过程中认真汲取经验教训。

4.下列关于“历史相对主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历史相对主义认为,应取消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B.从历史相对主义的立场分析,岳飞的“精忠报国”具有抽离历史时空而存在的绝对性,所以能得到历朝历代的褒赞。

C.历史相对主义认为,在评述历史人物和事件时,应“辨善恶,寓褒贬”,并注意历史情境的变化。

D.作者对历史相对主义持否定态度,认为“历史相对主义”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

解析:选D A项,根据第二段有“有一种是从自己的主观出发”“还有一种是持相对主义的立场”可知,A项的表述有误。B项,由第三段“说岳飞算不得民族英雄,甚至将其与秦桧混为一谈,便是典型的历史相对主义”可知,B项表述有误。C项,这是作者反对历史相对主义而提出的观点。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二段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历史的真实不是叙述的真实,不应该假设或者戏说。

B.历史留给后人的厚重价值,我们应该学会反思,应当敬畏历史的绝对价值。 C.“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相对主义立场并不适合来评述历史人物和事件。 D.历史评述应从自己的主观出发,继而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解析:选D D项,作者认为“既称‘反思’,当敬畏历史的绝对价值”,因此历史评述不能从自己的主观出发。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否定严肃的历史记录被当下的主观性和现实感代替这样的做法。 B.爱国主义的价值精髓不具有抽离历史时空而存在的绝对性。

C.我们必须把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加以解读与反思。

D.我们不应该让“敏感的历史”成为“空白点”,而应从“褪去敏感”的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

解析:选B B项,根据第三段文字,“正是因为这种价值具有抽离历史时空而存在的绝对性”,可以知道此项错误。

29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综合评估三

(时间:40分钟 分值:18分)

一、(2013·宜春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论文化创意

创意被称为创造,也叫创新,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指的是观念、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出发点。相对于创意的这种原初性和出发点特征,创造只是在这个原创性基础上和出发点之后的行动,是过程。而创新则是整个创造的结果达到了别人所没有的新水平和新境界。例如,北京奥运场馆的“鸟巢”“水立方”形状和结构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创造和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实质上就是把文化创意按照经济规律,转化成财富的一种智慧型、知识型的新型产业。但文化的创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而且还有文化事业方面的创意。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需要创意,但创意并非都是产业,也未必都要产业化。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文化创意事业则注重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发挥。功能不同,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文化创意产业以GDP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

我们之所以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倡文化创意事业,是因为文化本身兼具意识形态性和产品的经济属性,而且任何创意都是有价值属性的。通俗地说,点子是有好点子、歪点子、鬼点子之分的。因此,同时注重创意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就是要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矫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不考虑文化主体性的做法。文化创意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则极有可能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比如,一盒88 888元的月饼,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创意,但在价值背离的背后却

是铺张和欺骗。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翼,不可或缺,不可偏废。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但文化创意的灵魂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激发人们的智慧,把文化创意事业搞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文化创意无法用金钱计算,但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文明进步却是巨大的。它在人们愿意接受的范围内,唤起责任心,强化文明感。因此,只有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

(选自2012年9月8日《甘肃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创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创意虽然不同于创造和创新,但又与创造和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B.创意为创造提供了原创性基础和出发点,是创造活动应遵循的整个行动计划。 C.与创造相比,创意具有“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等特征。 D.创意虽然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着创造过程和创造结果的水平。 解析:选B B项,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而非“整个行动计划” 。

2.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关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都属于文化创意,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功能不同,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

B.文化创意产业以GDP增长为标准,是一个必须完成的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可急可缓的软指标。

C.文化创意产业只追求经济的增长,文化创意事业只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二者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D.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的属性不同,前者具有经济属性,后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只有两者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

解析:选A B项,“硬指标”“软指标”是相对而言,并非是说“必须完成”“可急可缓”。C项,“文化创意产业只追求经济的增长”和“文化创意事业只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说法不正确,可将这两句中的“只”改为“注重”。D项,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都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 。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创意产业是由文化创意转化成的新型产业,它应该在文化创意的价值属性制约之下谋求发展。

B.文化创意有好坏之分,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就会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

C.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必须大力提倡文化创意事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

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D.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文化创意事业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

解析:选B B项,“就会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说法过于绝对,可将“就会”改为“极有可能”。

二、(2012·鹰潭质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龙的原始雏形

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朴素宗教意识的反映。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其功能意识来源于人们认为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在考古文物和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希望来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

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氏族的感生神而存在。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既是氏族之根,同时又具有超常的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陶壶龙纹为人面、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

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所以说鱼纹可能即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千年,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来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邀游的本领,氏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氏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

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

[注]

,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战国时代,人们把龙当做

“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的传统观念。在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

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所以,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

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

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据研究,龙崇拜起源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的龙,只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做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面目,只能根据考古材料。

[注] 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图腾。“图腾感生”是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指母系氏族时期的人们不了解男欢女爱媾合生子的奥妙,而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图腾”一词较早见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是“我的亲属”,强调“血缘关系”。图腾崇拜的对象是自然物,大多数为动物。

(摘编自公隋《龙年说龙》)

4.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阶段原始人朴素的宗教意识。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便成为其功能意识来源。

B.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估计是原龙形象的一种。

C.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鱼纹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D.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族部落把龙作为崇祀的图腾物,意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既是氏族之根,同时具有超常的能力。

解析:选D A项是第1段内容的转述,将语序稍加调整,与原文一致。B项是第2、3段部分内容的整合,正确。C项把第4段末一句和第3段末一句整合,联系起来看得知是合理的。D项属于强加因果,前半句已经说是“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只能证明有“超常的能力”,而不能说明保护氏族的作用,何况这一摆塑是否“原龙”还不一定。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祖先来崇拜。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在洪水泛滥时躲避灾难,氏族才可能在洪水世界里生存、延续。

B.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这从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和其传承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C.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同样的: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区别在于:红山人仅仅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半坡人却希望拥有超自然力。

D.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解析:选B B项,偷换概念,原文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一句,被改成“玉猪龙和鱼龙”“相互渗透”,混淆了主体和客体、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例如,仰韶文化中的“鱼龙”和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只是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

B.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原一带华夏文化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因为猪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源。

C.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腾,希望自己的族人还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

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也不过三千多年。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献资料。

解析:选A A项,该项以偏赅全,对照第6段“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的话来看,应该还有“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以外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u7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