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报告(初稿)

更新时间:2023-04-13 01: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市顺义区“十二五”水务发展

规划报告

(初稿)

北京市顺义区水务局

2010年9月

前言

《北京市顺义区“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北京市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加快世界城市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也是顺义区“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发展战略,实现“国际枢纽空港、高端产业新城、和谐宜居家园”目标的重要时期;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矛盾更为突出,因此《规划》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顺义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北京市顺义区水务局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成立了以局长和相关单位领导组成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成立了专项课题组。

《规划》编制从2010年3月启动,研究规划思路,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经专家多次评审指导,历时5个多月,完成了《规划》报告阶段成果(初稿)。

《规划》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十一五”期间顺义区水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顺义区“国际枢纽空港、高端产业新城、和谐宜居家园”的功能定位,响应区委、区政府把顺义新城建成“三个北京”的典范的号召,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顺义水务发展目标、建设任务、重大建设项目及实施计划,以有效保护水资源、安全供排、节约用水、循环利用、加强水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为重点,构建顺义区“十二五”水务发展综合体系,逐步实现供水安全、用水高效、河道清新、水景靓丽、人水和谐的水务发展目标。该“规划”可作为“十二五”时期顺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范围为北京市顺义区行政辖区,总面积区域面积1021km2,现状水平年2009年,规划水平年2015年。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北京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规划》;

《顺义新城规划(2005-2020年)》;

《顺义区水资源综合规划》2005年;

《顺义区水资源调查评价》2003年。

目录

第一章顺义区水务发展情况 (1)

第一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

第二节“十一五”水务发展成就 (2)

第三节“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水务发展形势 (4)

第四节“十二五”期间水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5)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 (6)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6)

第二节规划原则 (6)

第三节规划目标 (6)

第三章水资源供需分析 (10)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0)

第二节供水预测 (11)

第三节需水预测 (12)

第四节供需平衡分析 (15)

第四章“十二五”水务发展主要任务 (17)

第一节水资源保护 (17)

第二节城乡供水规划 (23)

第三节节约用水 (36)

第四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规划 (46)

第五节防洪减灾与水环境建设 (61)

第六节雨洪利用工程 (79)

第七节水务科技信息化 (83)

第八节水务管理 (88)

第五章重点项目投资及实施计划 (94)

第六章规划实施效果及保障措施 (96)

第一节实施效果 (96)

第二节保障措施 (97)

1

第一章顺义区水务发展概况

第一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近30年来,顺义区用水总量在2000年左右出现峰值,以后有下降的趋势。行业用水量变化比较大,其中农业和工业用水量2000年以后逐步减少,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用水量逐步增加,生态环境用水量很小。见表1.1。

顺义区李家桥和后沙峪利用少量地表水,其他用水全部取自地下水。顺义区2009年开采地下水2.7亿m3(向外区供水约1.7亿m3除外),用水量小于地下水可开采量,但由于向外流域输水造成顺义区地下水严重超采。

从用水结构来看,农业生产用水占绝大部分,工业和生活用水相差不大,生态环境用水量较小。其中,2009年农业用水占63.9%,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分别占15.0%和20.7%,生态环境用水量占0.3%。

表 1.1 顺义区用水量调查统计(单位:万m3)

1

第二节“十一五”水务发展成就

一、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十一五”期间顺义区结合河道综合治理、水生态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等工程对地表水进行有效保护,同时防止对地下水发生污染。

为保证水源地地下水水源不受污染,根据水源地的地理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顺义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2005年~2009年为水源地影响区以项目形式给予扶持资金共计9523万元,为水源地地区更新机井359眼,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310亩,更新改造供水管网20个村。

贯彻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理》,从源头抓好水资源配制和节水,规范用水,加强用水单位的用水管理。2008年累计核发、换发取水许可证257份。全年收取一次性水资源费70.96万元。做好凿井许可批准工作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前提,2008年共完成凿井批准385眼。坚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制度,改变过去“以需定供”粗放式的用水方式,向“以供定需”节约式的用水方式转变。

二、进行重点工程建设,城乡水环境初步改善

实施了“引温入潮”跨流域调水工程,年调水约2000万m3,累计调水4500多万m3,有效改善了潮白河城区段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了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局面,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创造了具有人文特征的滨水空间。完成潮白河河南村橡胶坝上游23km、城北减河3.6km和小中河部分河段生态治理工作;启动了龙道河生态治理、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和“引温入潮”二期工程建设工作。五项水务重点工程共投资19.46亿元,其中争取市级以上资金12.4亿元。

2

完成城区雨洪利用工程30项,年可利用雨水145万m3;修建坑塘集雨蓄水工程24处(共建成120处),蓄水能力由“十五”末的36万m3提高到628万m3;主要河道拦蓄设施蓄水能力达到3600万m3。河道、坑塘和水库四年累计拦蓄雨洪水3500万m3,有效地增加了地下水回补量和项目所在地可利用水量。三、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及水厂建设,确保供水安全

“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安全饮水工程,顺义区共解决了19镇332村的饮水问题;完成北务水厂、高丽营水厂、北石槽水厂、张镇吕布屯联村水厂等四座水厂建设,新增供水能力3.1万m3/d;新建东府水源地一个,新增取水能力4万m3/d。

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用水效率不断提高

顺义区在全市率先推行节水分类分级管理,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创建活动,创建节水型单位87个,其中市级55个、区级32个;完善了用水单位的用水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用水管理制度,规范、完善计量设施,建立了节水管理网络;免费更新节水器具1万多套。实施节水灌溉工程20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2300万m3。关停高耗水企业48家,年节水240万m3。全区万元GDP耗水44.8m3,较“十五”末的117.9m3减少了62%,用水效率显著提高。

五、污水处理能力明显增加,促进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截至2010年底,全区污水处理厂由“十五”末的1座增加到6座(含首都机场的2个污水处理厂和引温济潮工程),污水处理站37座,总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1.4万m3/d。2009年共处理污水4360万m3,城区污水处理率从2006年的90.5%提高到2009年的96.8%,镇、村的污水处理率由2006年的20%提高到2009年的31%。

十一五期间,顺义区建设了处理能力2万m3/d的北京同顺中水处理有限公司,对天竺污水处理厂出水进一步处理,再生水主要用于小区绿化、冲厕等用途。顺义区再生水目前主要用于河湖、绿化、工业等用途,2009年再生水利用量2434万m3(含引温济潮调水)。

六、注重信息化建设,健全水务管理体系

落实“科技水务”指导思想,坚持科技指导水务工程建设、科技为水务工程服务的原则,十一五期间,以科技课题为依托,开展了《汉石桥湿地生态治理研究》、《顺义农村安全饮水及污水资源化技术示范工程》、《潮白河(顺义段)水质改善

3

和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等课题研究。注重水务工作的前期规划,支撑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了《顺义新城水系规划》、《顺义新城防洪规划》、《温榆河流域水系规划》、《河东生态水系规划》。

顺义区建设四级水务管理体制:区水务局、水务管理所(段)、乡镇水务站、农民用水协会和管水员。农民用水协会下设413个农民用水协会村分会,1000

名管水员队伍,负责村内涉水事务。

进行顺义区防汛分中心建设,更新雨情信息采集系统设备,建立三个重要工情监视点的图像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顺义区防汛分中心会商室、指挥调度室,保证该分中心有一个良好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会商条件。

第三节“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水务发展形势

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对水务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十二五”是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建设“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目标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需要更高的供水保障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编制好顺义区“十二五”规划,对提高顺义区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是为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必须的水务支撑。

二、为顺义新城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顺义新城是北京重点发展新城,是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是面向国际的首都枢纽空港,是带动区域发展的临空产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顺义区“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为“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水资源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水务发展在顺义新城建设中具有战略地位,编制顺义区“十二五”规划为建设顺义新城提供基本保障。

三、与北京市水务协调发展

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是北京市水务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的水务基础设施体系是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任务。顺义区位于北运河流域,依托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展顺义区“十二五”水务工作,建成引温入潮二期工程、新增湿地、进行河道综合治理等,能够大幅度提升顺义新城生态环境质量。

2010年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部分代表提出了“潮白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的建议,市人大高度重视。目前市水务局已经启动“潮白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规划”项目,为顺义区潮白河流域“十二五”水务建设提供了发展平台。

4

四、水资源匮乏是水务发展的最大挑战

顺义区目前的用水基本完全依赖当地地下水,由于近年来遭遇连续干旱,降雨补给量持续减少,地下水超采严重。顺义区近30年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采量2.76亿m3,2009年地下水超采1.25亿m3,地下水超采系数高达0.45。环境用水方面,地表水源严重短缺,温榆河、潮白河河道能够维持一定水量,其它多数没有补给水源,处于干枯状态,有水也多是污水。

第四节“十二五”期间水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距离城乡供水一体化存在差距

由于供水水厂、配水管网的建设以及老化供水设施的更新滞后,导致目前顺义区实现集中供水的区域范围较小,集中供水厂仅服务于镇域范围内的居民,村镇供水工程多为村级供水方式,供水模式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差距较大;此外顺义区供水管理体制不顺,尤其是村镇供水多由村民自治,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管水员队伍任务重,人员少,技术水平不高。供水系统抗击突发事故能力不足,供水安全保障有待加强;因此顺义区供水距离城乡一体化的还差距较大,与顺义新城的定位与发展不相协调。

二、河道行洪能力不足,防汛应急能力有待加强

顺义区部分河道目前还不能满足防洪标准,15条主要河道防洪达标率为72%;现有175条农田骨干排水沟渠中,约有110条存在排水不畅的问题,其中部分更是亟待整治。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区硬化面积加大,暗管排水,地表径流系数增大,缺少坑塘调蓄设施,也使得箭杆河、小中河等大部分河道行洪能力不足,顺义区防汛应急能力有待加强。

三、水环境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顺义区主要河道中,除近期进行了生态治理的潮白河部分河段、龙道河等河道外,其它河道景观较差,部分河段无绿化。而且受水资源等条件限制,除潮白河蓄水段常年有水而且水质较好外,其他河道多数处于干涸状况,即使有水水质也受到严重污染。顺义区河湖水系的生态性、亲水性不够,不能满足顺义区“滨水、生态、活力、国际、宜居”的要求,生态水系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四、污水处理能力和再生水利用水平不高,雨污合流管网改造

任务较重

近年来顺义区修建了大量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污水处理率得到了迅速提高,

5

但由于过去政府对污水处理工程投资偏少,目前顺义区的污水处理率仍然较低,

很多未经处理的污水随意排放,与新城发展规划不相适应;另外,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再生水利用管线,目前顺义区再生水用户单一,再生水利用率较低;此外,顺义区现有排水管线长度1102km,其中180km为雨污合流,雨污合流的排放方式造成非雨季流速缓慢,河道淤积严重,排雨泄洪能力逐年下降,同时使入河雨水口受到河水顶托,造成地面积水,排水管线改造任务还很重。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顺义“国际枢纽空港、高端产业新城、和谐宜居家园”的功能定位,坚持“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的工作方针,以供水安全、排水安全、防洪安全为前提,围绕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配置水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污水资源化、生态环境优良化、水资源管理精细化的建设,逐步实现“滨水、生态、国际、活力、宜居”的建设目标,将顺义区建设成北京城市的后花园。

第二节规划原则

坚持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安全供排,循环利用的原则;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步伐,推进顺义生态水系建设。

坚持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适度超前”的原则,以行政推动为主,以流域治理为单元,完成入河前的污水集中处理。

第三节规划目标

一、规划目标

“十二五”时期,顺义区水务发展的主要目标按照供水安全、排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四个方面设置。

确保供水安全。供水保障率进一步提高,生活供水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城镇和农村的生活用水达到同质、同源、同标准,完成“农村供水城市化”目标。规划期末新城和村镇居民生活用水的集中供水率均达到100%;生活饮用水水质

100%达标。

实现排水安全。加快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使新城污水处理率

6

要达到98.7%,基本实现“新城污水零排放”目标;加大再生水利用管网建设力度,再生水利用率要达到70%以上,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进行污泥处置工程建设,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做好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作,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实现“河道污水零排放”目标;污水处理采取城乡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实施“超量排放货币化”政策,加大污水排放、处理的运行、管理力度。

保障防洪安全:增强城区雨洪设施建设,降低地表径流系数,新城新建区域的5年一遇平均径流系数降低到0.5以下;全面实施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设施改造,加大排水能力;加强河道、排水沟渠和坑塘治理,增大雨洪排泄容量及蓄存能力,使主要河道和骨干排水沟渠全部满足防洪标准,确保防洪安全。

加强水环境安全。通过水系网络构架、跨流域调水、水体生态修复、景观节点建设、沿岸绿化带建设等工程措施,建立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相协调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实现“河道清新,水景靓丽,人水和谐”的目标。

二、规划指标体系

为了实现“十二五”时期顺义区水务发展的主要目标,根据顺义区水务发展现状分析,以顺义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向导,规划“十二五”时期水务发展主要任务,制定指标体系见下表。

7

三、规划思路

调查“十一五”顺义区水务发展现状,评估“十一五”水务建设执行情况,分析水务支撑顺义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顺义区水务发展的规划思路和规划目标。

顺义区“十二五”时期水务发展围绕着“供水安全、排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目标,以有效保护水资源、安全供排、节约用水、循环利用、加强水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为重点,构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资源环境服务体系、水务科技管理体系,形成顺义区“十二五”水务发展综合体系,见下图。

8

9

第三章水资源供需分析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自然条件

顺义区位于北京的东北郊,总面积1021km2。其中平原面积948.1km2,占总面积的93%。

顺义区横跨北京五大水系中的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三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5条,中小型水库3座,坑塘410多处。其中属潮白河水系的干支流有怀河、牤牛河、小中河上段、城北减河、小东河和箭杆河等;属北运河水系的干支流有温榆河、方氏渠、龙道河、小中河中段、月牙河和十三支渠等;属蓟运河水系的支流有金鸡河和无名河。

顺义区多年平均(1956~2008年)降水量约为563.2mm,降水年际间不均,多年平均最大降雨量为1041mm(1959年),最小降雨量为242mm(2007年),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全年85%的降水都集中在汛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为1100mm。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顺义区现有城镇19个,其中8个完全纳入新城范围。其余11个为保留的小城镇,其中四个为重点发展的小城镇。

2009年顺义区常住人口73.2万人,其中常住流动人口15.3万人,户籍人口城市化率51%。全区地区生产总值690.2亿元,常住人口人均GDP为13866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3.1:43.1:53.8。

三、未来发展定位及城市发展总体布局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对顺义新城的功能定位: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引导发展现代制造业,以及空港物流、会展、国际交往、体育休闲等功能。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性意见》对包括顺义在内的城市发展新区的规定:是北京发展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是未来北京经济重心所在。主要任务是增强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人口承载功能,成为城市新的增长极。

《根据顺义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顺义新城的发展目标是:利用首

10

都国际机场优势,积极发展国际会展、商务、物流等临空产业,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层次与水平,打造作为区域产业发展引擎的临空产业中心和首都先进制造业基地;强化城市的综合服务职能,突出滨水组团式布局特色建设绿色宜居新城。构建“一港、两河、三区、四镇”的区域空间总体布局,形成新城-重点镇-一般镇的城镇结构,确定合理的城镇规模,优化空间和功能结构,保障并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四、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015年顺义区总人口87万,其中常住流动人口24万,户籍人口城市化率75%。顺义区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群落、高科技产业群落、先进制造业产业群落、都市型饮料食品产业群落和现代农业产业群落等五大产业群落。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产品、通讯设备等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三次产业比重 1.5:40:58.5。2015年常住人口人均GDP达到25000美元。

第二节供水预测

一、地表水可利用量

根据《北京市顺义区水资源调查评价》(2003年),2000年以前近20年来顺义区实际拥有的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仅为1.714亿m3。但是,自2000年以来,顺义区境内主要河流(除排污河流)均已断流,现状条件下的地表径流远远小于天然条件下的来水量,这使顺义区河流自净能力差,水体污染严重,再加上其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已很难作为有效水源加以利用。所以,2000年以后顺义区现状地表水可供水量为零。

二、地下水可利用量

根据《北京市顺义区水资源调查评价》(2003年),延长计算1956~2009年的顺义区平原区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量为2.97亿m3。1956年1980年后北京偏枯年较多,尤其是1999年至今连续干旱,利用P-Ⅲ适线法推算1980-2009年偏枯年份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量为2.76亿m3。

三、区外调水量

区外调水主要是指从温榆河、北运河向潮白河调用再生水,作为河道景观用水。2007年引温济潮一期调水工程成功运行,引水管道全长13km,设计流量2.5 m3/s,年引水量3500万m3。目前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地施工过程中,预计2010年底通水投入使用,届时引温济潮年调水量将达到7300万m3。此外2014年起

11

北运河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以下简称引运济潮)每年调水8030万m3,则2015年顺义区外调水量共计1.53亿m3。

四、再生水利用量

顺义区目前再生水使用量仅为114万m3/a。十二五期间全区新建多座再生水厂,区内再生水产出量可达到0.87亿m3/a。

五、雨洪利用量

目前顺义区的雨水利用量基本为0,通过修建雨水积蓄工程,2015年全区雨洪利用量可达到100万m3/a。

综上分析,2015年顺义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17亿m3。水资源可利用量见表3.1。

表3.1 顺义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亿m3)

第三节需水预测

一、农业需水预测

2008年顺义区农作物(粮食作物、蔬菜、经济作物、果园)占耕地面积36.31kha,其他种植类如苗圃、花卉的灌溉面积3.25kha,农业种植实际灌溉面积达39.56kha,顺义区种植业现状灌溉面积分配表见表3.2。

表3.2 顺义区种植业现状灌溉面积分配表(kha)

根据顺义区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规划,顺义区将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花卉彩色苗木产业、农业观光休闲产业、籽种产业。但是北京市在2014年南水北调引水进京之前,面临着尤为严重的水资源紧缺形势。《北京市2009年供水计划及2014年南水北调通水前水源配置方案》中规定,2014年全市农业用水12亿m3,其中再生水2.6亿m3,新水9.4亿m3,亩均新水用量176 m3。为了达到北京市农业用水要求,共同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在保障农民收入,保持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顺义区需要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加快农业节水灌溉设施改造,进一步降低灌溉用水定额。为了压缩农业用水,顺义区应当减少种植耗水量较大的蔬菜,发展耗水量较小的多种类瓜菜。2015年顺义区种植业灌溉面积合计38.31kha,详细分配见表3.3。75%水平年下,顺义区的灌溉用水定额见表3.4,种植业净灌溉需水量预测见表3.5。

12

13 表3.3 2015年顺义区种植业灌溉面积分配表(kha )

表3.4 灌溉用水定额(m 3

表3.5 2015年种植业净灌溉需水量预测(万m 3)

2015年顺义区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从现状0.75提高到0.78,75%水平年下2015顺义区种植业用水量是13276万m 3。

顺义区现状有163家畜禽养殖场,其中有31家位于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为了保护水资源,十二五期间要陆续关闭这32家养殖场,并控制其他养殖场养殖规模。现状顺义区养殖业用水量约1200万m 3/a ,2015年养殖业用水量按现状80%计算,则养殖业用水量为960万m 3/a 。

渔业现状用水量250万m 3/a ,也按照80%计算,2015年渔业用水量为200万m 3/a 。

综上分析,预测75%水平年农业总用水量为14436万m 3/a (表3.6)。

表3.6 2015年农业需水量预测(万m 3) 二、 工业需水预测

根据《顺义区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顺义区工业工作的推进重点是坚持“三个集中”(用地指标向重点经济功能区集中、向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向高新技术产业集中)、“两个倾斜”(各级产业政策、资源和基础设施投入要向四个重点镇倾斜,向潮白河以东地区倾斜),建立健全“一个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重点经济功能区对各镇的帮扶机制)。重点发展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及新兴产业等。产业布局为以中航产业园为核心,吸引航空制造业项目的聚集;以赵全营二三产业基地为核心建设北京市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基地;以杨镇二三产业基地为核心,依托北京现代三工厂项目,建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依托北京第一机床厂及其下属分公司,以林河和汽车基地为核心并向河东地区辐射,建设北京装备制造业基地。力争年平均增速15%,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15%。实现汽车制造业1800亿元,航空制造业1000亿元,电子制造业400亿元,装备制造业200亿元,都市工业300亿元的产值规模。各行业

2015年工业总产值预测结果见表3.7。

14 表3.7 2015年顺义区工业各行业总产值预测结果表(亿元)

工业需水预测采用的方法为传统的万元产值定额预测法。在进行工业用水定额预测时,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对用水定额的影响,如行业生产性质及产品结构;用水水平、节水程度;企业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技术水平;用水管理与水价水平,自然因素与取水(供水条件)等。各行业用水水平和用水量结果分别见表3.8、3.9。

表3.8 2015年顺义区工业各行业用水水平预测表(m 3

表3.9 2015年顺义区工业各行业用水量预测结果表(万m

3)

预测结果表明,虽然万元产值用水定额相比现在有所下降,但由于工业产值增长较快,总体上工业总需水量仍然逐年增加;部分耗水较高的传统行业由于其发展规模受到控制,总用水量有所下降。

根据《顺义新城规划》,新城仓储用地88万m 2,用水指标按50m 3/ha.d 计,全年物流仓储用水约160万m 3。

综上分析,2015年顺义区工业需水量为6532万m 3。

三、 生活需水预测

根据《北京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5年人均生活用水指标如表3.10。

表3.10 人均生活用水指标表(L/人.d ) 2015年顺义区总人口87万,其中农村16万,新城55万,重点镇9万,一般镇7万。则顺义区全年生活需水量约6526万m 3,其中新城生活需水4617万m 3。顺义区生活需水量见表3.11。

表3.11 顺义区生活需水量表(万m3)

四、河湖环境需水预测:

城市河湖环境需水量为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及水环境所需要的水量,包括河道需水、湿地需水、水上公园需水等。十二五期间顺义区河湖环境总需水量

2.27亿m3,其中河道需水量占生态需水量的81.9%。

五、区外需水分析

顺义区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地下水水源地,还担负着向区外供水的任务。水源八厂和首都国际机场在顺义区开采地下水约1.67亿m3,华能电厂开采0.07亿m3,合计开采1.74亿m3。2014年南水北调进京后水源八厂在顺义区地下水减少开采0.5亿m3,区外用水量将会有所减少。

综上所述,2015年顺义区内需水5.35亿m3,其中河湖环境需水2.45亿m3,占区内需水量的45.8%,区外需水1.24亿m3,总需水量为6.59亿m3。但是顺义区需水量最大的年份为南水北调通水之前,即2014年全区全区总需水量为7.05亿m3。顺义区需水量预测结果见表3.12。

表 3.12 顺义区需水量预测表(亿m3)

第四节供需平衡分析

一、供需分析

供需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水;二是供水。在需水方面,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节水型经济、调整生产力布局,达到控制需水量增长的目的,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短缺形式。在供水方面,通过开源节流,减少区外供水,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以及各种水源的联合供水策略,尽量做到一水多用,从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顺义新城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外区人口涌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都会随之增长。另一方面,顺义区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地下水水源地,一直担负着向市区供水的重担,大量的区外用水导致顺义区地下水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u6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