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研究结题报告李倩

更新时间:2024-05-07 15: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

荆门市掇刀区掇刀石街道办事处双泉小学

摘要:口算也常常称为心算,是不借助任可计算工具,直接通过脑想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学习其他计算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低年级学生的口算来说,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20以内数的学习和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基本运算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将来的加、减、乘、除,还是开方、乘方等复杂的计算,离不开20以内数的口算这个基础。

关键词:一年级 口算 提高 一、强基础,明算理

1、直观表象助口算。

从运算形式看,小学低年级学习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教学中,可把学生的直观感知归纳到学习理论系统训练方面。例如:教学8+3的基本口算时,可先出示原来有8个桃子的盒子,另外再准备3个桃子,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个桃子?”很快有学生说:“我从盒子外面的3个桃子中拿2个桃子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个桃子,外面还有1个,一共11个。”我表扬了这个同学说得好,并说明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即看到8就想到8和2凑成10,而“凑十法”是口算训练的其中一

个基本方法。这样,表象建立了,也懂得了“凑十法”的原理和运用,口算的准确性也就有基础了。

2、理清算理助口算。

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应重视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7+5=13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7比10少3,求7与5的和,应把7+5的5分成3和2,7与3组成10,10加2得12,这就需要画出口算7+5=12的思维过程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进行思维练习,得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5+7”怎样算。这样,学生在图文并茂的理解接受过程中,产生了学习思维的兴趣,从而理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3、说理训练助口算。

抓好说理训练,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14-9=?,然后就可以采用提示法教学,问学生14-9等于几呢?回答:等于5。又问:是怎样想出来的?回答:做减法,想加法。这时就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最后归纳出几种不同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这样,学生在不断受到提示和激励后,通过加

强说理训练,使学生掌握不同的口算运算方法,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口算的运算速度。

二、科学设计训练方法,提高口算正确率。

小口算能力的训练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伴随技能训练反复进行巩固练习,达到由掌握基础知识向学习知识技能化转变。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既要逐渐增加口算的练习量,又要注意在训练中采取多样化。

1、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①试算

教师出示口算题,让第一个学生口算第一道题,随后第二、三??个学生分别计算教师出示的每一道题。这种形式的口算时间短练习面广,但每一个学生只轮到一道题,轮不到的学生思想就不容易集中。为此,可作一些变动,随便叫一个学生口算后,教师一边出示题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前左后右,有关学生听到指令随机口答,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下一道谁来口算,所以,大多数学生口算时注意力特别集中。

②听算

教师口报习题,如:5×3、6×6、7×8等等,学生听题写得数,教师口报习题的速度可根据学生计算的实际情况调节,可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并提高计算速度。

③抢答

教师出示口算题后,如:27+8,先让同桌两个同学口答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然后四人小组比赛,进而发展成擂台式的抢答,最后评选出数名“口算能手”。

④用手势表示得数

教师出示口算题后,要每个学生举手表示得数,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题,另一方面,谁对谁错老师一目了然。

⑤接力赛

36-4 ÷8×5 +32 -9 +17=

每组发一张同样的题纸,从每组的最后一个同学开始逐个向前传递填写,比一比哪一组正确率高速度快。这种形式的口算比赛,气氛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学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夺取第一。(中间有一人出错,后面同学就会跟着错,比赛中允许后者纠正前面同学的错误)

2、新旧知识对比练

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练习。如: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减法和加法对比;乘法和加法对比;除法和乘法对比。这样训练学生既掌握新知,又复习旧知,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使新旧知识互相沟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良好认识结构的形成。

3、各种机能针对练。

笔头训练、竞赛训练、计时训练等,这些训练各有各的目的。找准时机采取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口算技能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分散集中经常练。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然后分散练习9加几、8加几、7加几等,最后在集中起来训练,20以内退位减法学完之后,可将加减集中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想出两道减法算式,能根据相关联的三个数8、9、17很快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经常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三、探索规律,提高速度。

口算教学与训练应当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巩固算法,找出规律,逐步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凭记忆进行口算,小学生学数学要经过具体——抽象,又从抽象——具体的过程。如一年级学生用“凑十法”计算9+3,初学时需要详细说出计算过程:因为9和1合成10,把3分成1好2 ,9加1得10,10再加2得12,这是具体数目9加3的计算。通过实际操作好找规律,简化思维过程,只要思考把3分去1,1与9凑成十后,剩几就是十几,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找出规律:“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最后省略思维过程,直接得出9+3=12,又从抽象到具体,即用规律去进行计算,学生在掌握了

一些计算规律之后,还能自行找出更多的计算规律,并能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四、常抓不懈,训练有序。

常言道:“熟能生巧“。要想让学生做口算时达到脱口而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老师按照课标的要求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和训练。检查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项比较烦琐的工作,需要老师下工夫,花时间,学生天天练,教师天天查,即使发现错误和漏洞,及时纠正,不能只是学生练而老师不查,这样做发现不了问题,效果不会很好。同时,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是学生必备的数学基本功,应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阶段,需要持之以恒地、科学地、反复地训练。 五、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在完成口算训练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对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评“计算小能手”;可以进行口算比赛,对取得满分的,发“满分奖,”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因地制宜通过自制直观教具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探索,严格要求,

形式多样,训练有序,照样能够有质有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过硬的口算能力的目的。

课题名称: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研究 课题编号:xkt2015531 课题主持人:李 倩 课题参与者:徐 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tx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