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获奖的趣闻

更新时间:2023-12-21 07: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诺贝尔物理学获奖的趣闻

诺贝尔物理学奖自1901年12月10日第一次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后经历了百年历程。除因战争中断的六年外,在这百年内共有165人次获奖,女性两人。成员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数集中在欧美国家。在这百年内它激励了许多在物理科学发展道路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物理学家向其目标冲刺,使其成为众多国际性科学奖中被举世公认为最具有权威的科学奖,而获得它则是一项极大荣誉。可以说诺贝尔奖对世界的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这些授奖中发生过为人鲜知的趣闻,现介绍给读者以供鉴赏。

1、父子相继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在对低压气体放电产生阴极射线本性的研究时,测出阳极射线携带的电荷的荷质比以及放在电场或磁场的偏转情况,引入先辈斯坦尼曾用过“电子”(电的最小自然单位)这一术语,于1897年4月向世人宣告,电子已被发现。随后在掌握大量的实验事实,果断地作出决断:不论是阴极射线、β射线还是光电效应产生光电流都是由电子组成的,证明了电子存在的普遍性。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的传统观点,拉开了人类探讨微观世界的序幕。人们也称他是“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

学大门的伟人”。J.J汤姆逊于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当时获奖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表彰他在“气体导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没有提到他关于证实电子存在的这一被物理学界后来认同为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之一。

1925年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特别是电子上去,从而诞生了物质波的概念。1927年,戴维森等人用低速电子在晶体上衍射实验,J.J汤姆逊的独生子G.P汤姆逊用高速电子在晶体上行射实验,分别成功证明了物质波的存在,观察到了电子的波动性,结果戴维森和G·P汤姆逊因此获得了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趣的是J.J汤姆逊和G·P汤姆逊父子俩,父亲认可电子是粒子、儿子证明电子是波,并相继荣获诺贝尔奖,实在是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用中国的俗话可谓是“老子英雄儿好汉”。

2、在不同学科两获诺贝尔奖的唯一女性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耳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玛丽·居里于1897年也投入这一项研究工作,她选择了“放射性”作为她考取博士学位的论文题目。后对铀、钍等矿物的放射性进行了研究。并从大量沥青铀矿中分离出放射性更强的物质,于1898年发现两种元素钋和镭。取名为“钋”以表示玛丽的对祖国波兰的尊敬,镭——“放射”之意。由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妇和贝克勒耳

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0年她和法国化学家德别爱尔诺一起分析纯镭元素,并确定了它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她还测出氢和其它许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系统关系,由于这些重大成就,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此她成为第一个在不同学科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是全世界为数极少的几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中的唯一女性。然而她不慕荣誉,不迷恋金钱。荣获重奖后,没想到给自己买顶新帽子,而是把奖金全部捐献一些科学团体、实验室或用它来接济穷学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

3、物理学家客串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被后人尊称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1906年以他的原子核式模型开创了原子物理学的新领域。早在1898年卢瑟福经汤姆逊推荐到加拿大麦克吉耳大学任教,在加拿大工作期间,他研究了三族放射性元素——镭、钍、锕在放出射线后,会逐渐减弱其放射性强度,最后变成另一种元素,提出了原子自发蜕变理论。由于他对蜕变的研究获得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对自己不是获得物理学奖而是获得化学奖感到意外。在得奖演说中,他风趣地说过“我竟摇身一变成为一位化学家了”。

后又于1919年,卢瑟福第一次用人工方法使原子核发生了转变,从而发现了质子。他还同时预言过中子和氢、氦的同位素的存在,中子果然被他的学生安得威克所发现,可以说这些发现都是划时代。今天看来,仅以1906年的原子核式模型授予他诺贝尔物理学奖也不过分。

4、积怨之深拒绝分享诺贝尔奖

美国发明家特斯拉一生共获得112项美国专利。他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集中在解决交流电的应用上。那时在爱迪生推动下,直流电已普遍使用,但它有局限性,不能形成供电网络。交流电系统则可用高电压,小电流供电,然后利用变压器调节电流、电压来符合用户的需要。它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利用细导的实现远距离送电。1888年,特斯拉发明了交流多相电力传输系统,并因此获得专利。这一系统的精华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感应电动机。到了1895年,利用尼亚加拉瀑布已经以交流电形式发电功率达15000马力。他的工作却使提倡直流电的应用的爱迪生大为恼火,于是双方开展一场激烈竞争。为了证实交流电的安全性,特斯拉专门举行记者招待会,他让交流电从“特斯拉线圈”通过他的身体点亮了灯,在场的记者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特斯拉的胜利加速了交流电的推广和应用。特斯拉和爱迪生之间的矛盾是如此之深,以致当他知道自己将与爱迪生一起分享1912年的诺贝

尔物理学奖时,他表示不接受授奖。最后这个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便转发给了瑞典的物理学家达伦,以表彰达伦在发明灯塔与浮标照明用的自动调节器所作的贡献。

5、“足球运动员”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在1913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编外教授,以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原子和分子结构》,质为他迈向森严的科学王国的伟大起点。1920年哥本哈根大学根据他的倡议成立了一个理论物理研究所,他是新成立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在他的周围聚集着许多有为的年轻理论物理学家,如海森堡、泡利,狄拉克等,他们互相磋商,自由讨论,不断创新,充满着集体主义和友善精神。环境没有拘束,工作集思广益,解决了许多现代物理学最深奥的课题,形成了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而玻尔成为这一学派的领袖。在当时,哥本哈根可以说成为物理学家“朝拜的圣地”。

波尔在接受卢瑟福的有核模型后遇到了无法回避的矛盾,他把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的量子论与核式原子结构结合起来,提出三条假设,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射光谱,因而获得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玻尔在工作之余经常参加锻炼,年轻时他和他的兄弟是丹麦国家足球队的队员——国脚,当1922年在斯德哥摩给他授奖时,有一家丹麦报纸就这样风趣地报道说:授予“著名足球运动员玻尔”诺贝尔奖。

物理学史中的趣闻

物理课本涉及许多物理学家的名字。如课本上“玛丽.居里(1867~1934)和他丈夫皮尔埃尔.居里(1859~1906)……”,后面又有“1932年约里奥.居里(1900~1958)伊丽芙.居里(1897~1856)夫妇发现……”。对此,许多同学就提出疑问,前面有个居里夫妇,后面又有居里夫妇,怎么如此巧合呢?感到迷惑不解。其实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是玛丽.居里夫妇的女婿和女儿的关系。而弄清了物理学家的彼此关系,掌握物理学家与其物理事实对应关系,对于系统掌握物理学内容,起到很重要作用。在物理发展史上,类似上述那种母女关系,还有几对父子关系。现在就按年代先后顺序,简介如下:

1、约翰.伯努利(1667~1748)和他的次子丹尼尔.伯努利均是瑞士物理学家。约翰.伯努利是提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者之一,曾指出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的“活力”消失,只不过是能量转换成其它形式能罢了。丹尼尔.伯努利是运用父亲的这一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来研究流体的运动,他分析流体流动时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得出了“伯努利方程”。在1725~1749年间,丹尼尔.伯努利曾十次荣获法国科学院的年度奖。

2、J.J.汤姆生(1856~1940)和他的G.P.汤姆生(1892~1975)均

是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生对阴极射线管内气体放电现象的研究,从而发现电子,打破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的观点,因而成为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被人匀称为“电子之父”。由此获得了190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G.P汤姆生由于进行电子的晶体衍射实验而证实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因而获得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老子发现了电子且认为是粒子,而儿子却证实是电子是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这真是物理学史中的一段趣闻。

3、亨利.布拉格(1862~1942年)和他的儿子劳伦斯.布拉格(1890~1971年)均是英国物理学家,父子俩密切合作,共同用X射线分析了晶体的结构,提出了晶体的衍射理论,于1913年建立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还改进了X射线的分光计,提出了“X射线反射公式”因而父子俩于191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N.玻尔(1885~1962)和他的第四个儿子A.玻尔(1922~?)均是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是物理学创始人之一,是卢瑟福的学生,他一生的主要工作是发展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结构的量子理论,他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论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即著名的玻尔原子结构和玻尔理论),于199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A.玻尔则发现了原了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的结构理论,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G.瑟格马(1886——1978年)和K.瑟格马(1918~?),G.瑟格马由于发现和研究X射击线光谱学而获得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K.瑟格马由于通过不同过程,从原子装置发射出来的电子研制成了新的高分辨光谱光谱仪,而获得1981诺贝物理奖。

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七位华人学者

2009-10-13 14:10:52| 分类: 个人日记|字号 订阅

今天讲外国新闻史的时候老师讲到了2009年诺贝尔奖被问及一些问题时,多数是不清楚所以恶补一下吧,同学们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七位华人学者

在这个奖项诞生一个世纪以来,一共有7名华人获得这项大奖,其中获得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有5名,还有1人获得化学奖,剩下一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他们分别是杨振宁教授 (Professor Chen Ning Yang)、李政道教授 (Professor Tsung-Dao Lee)、丁肇中教

授 (Professor Samuel Chao Chung Ting) 、李远哲教

授 (Professor Yuan-Tseh Lee) 、朱棣文 教授 (Professor Steven Chu) 、崔琦教授 (Professor Daniel C. Tsui) 和高行健 (Gao Xingjian)。

1.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1922-)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国籍中国。祖籍安徽,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1944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1945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2004年,杨振宁因杨翁忘年恋而成为新闻风云人物。

2.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Tsung-Dao Lee),美国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学习,1950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196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 米物

理教,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教授\。李政道教授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1986)和台湾\中央研\院士(1957)。从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 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在物理系与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4.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李远哲(Yuan Tseh Lee),1936年11月29日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先后就读于新竹国民小学、新竹中学;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系,1961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考获硕士学位。1962年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在化学系读博士班。196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跟布鲁士.马亨教授做博士后研究,1967年转到哈佛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1968年,受聘于芝加哥大学,任化学系助理教授,1971年任副教授,1973年任教授。1974年以后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同时担任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高级主任研究员。197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被聘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硷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D. R. Herschbach)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近,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新的前景。李远哲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此外,李远哲获得各国学术团体、大学授予之荣誉博士、荣誉教授、荣誉讲座、杰出校友等荣誉名衔数十项。

5.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原籍江苏省太仓县,1949年在美国密苏州圣路易市出世。他的父母学问渊博,均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毕业生,使他

从小就在学术气氛非常浓厚的环境下成长。 1970年他在罗彻斯特大学取得数学和物理两个学士学位,六年后他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然后留校继续从事研究工作。1983年他加入美国著名的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担任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1987年开始,他在史丹福大学任教物理和应用物理,成为该校首位华人教授,90至93年他还担任了该校物理系第一位华人主任。朱棣文是第一个可以控制和移动一颗原子的人。这成就使他在1987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在激光光谱领域的布洛依达奖;1993年他更获得费塞尔国王国际科学奖;1997年12月10日是他一生最光辉的一天,他步进殿堂,领取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是第五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再一次为中国历史写上了辉煌的一页。他得奖是因为他研究出新的方法,用激光把原子冷冻至超低温。他一直醉心于原子物理和激光物理的研究,发展出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但可以用来制造先进的医学仪器,还可用来设计更精确的原子钟,以改善太空航行和定位的问题。

6.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的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续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

7. 2000年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旅法中国作家高行健,瑞典文学院认为,

\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位中国实验戏剧的先行者,剧目在全世界演出,1992年曾获法国政府艺术大奖,目前定居在法国。 他第一个圆了中文作家百年诺贝尔梦,然而他的身份证上注明是法籍;我们熟悉他早期的剧作,但那都是些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实验;后期他着力书写中国的\过去\,然而他的读者却少有了国人。高行健早期在国内,是以创作先锋戏剧著称。他与铁路话剧团创作员刘会远合作创作了《车站》《绝对信号》等话剧,由北京人艺演出,引起轰动。后来他又写了《野人》,采用更多探索手法,更展现出艺术魄力和深邃的历史感。《绝对信号》一剧,被列入\共和国50年10部戏剧\。高行健在大陆发表的作品不多,他在1981年发表《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的小说评论,1984年发表中篇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

1962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任中国国际书店翻译。1971--1974到干校劳动,后来在皖南山区农村中学任教。1975年回北京,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长。1977年调中国作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散文《巴金在巴黎》中篇小说《寒夜的星辰》。1981年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编剧。创作《绝对信号》(于刘会远合作)《车站》《野人》等剧作,引起

很大反响,并因其新的戏剧观念和思想内涵而发生争议。他大量吸收了西方现代派的戏剧手法,突破了话剧传统的时间结构,拓宽了戏剧表现空间,探索新的戏剧观念包括舞台观念。论著《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提出了新的文学观,强调小说要揭示现代社会矛盾,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复杂的人性,尝试新的表现手法等,引起广泛的注意和争论。论文《谈小说观和小说技巧》也在1983年遭到批判。另外还出版过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理论著作《现代戏剧手段初探》、《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和戏剧作品集《高行健戏剧集》等,90年代定居法国,继续从事创作和绘画,出版小说《灵山》等

很大反响,并因其新的戏剧观念和思想内涵而发生争议。他大量吸收了西方现代派的戏剧手法,突破了话剧传统的时间结构,拓宽了戏剧表现空间,探索新的戏剧观念包括舞台观念。论著《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提出了新的文学观,强调小说要揭示现代社会矛盾,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复杂的人性,尝试新的表现手法等,引起广泛的注意和争论。论文《谈小说观和小说技巧》也在1983年遭到批判。另外还出版过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理论著作《现代戏剧手段初探》、《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和戏剧作品集《高行健戏剧集》等,90年代定居法国,继续从事创作和绘画,出版小说《灵山》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ta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