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的有效备考

更新时间:2023-08-09 02: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备考交流

新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的有效备考

广东北江中学 李玉钧2011.12.19

新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的有效备考 考情分析 学情分析 备考理念

备考策略

考情分析 新高考模式特点 一个不变 两个下降 区域 广东试题的特点 基础 主干

两个上升

时代

考情分析之新高考模式的特点 一个不变 从考试大纲的内容看,基本不变 两个上升

参考人数显著上升,地理的教学地位上升 两个下降 地理单科的权重下降,高考试题难度趋于下降

考情分析之新高考模式的特点 两个上升

参考人数显著上升,地理的教学地位上升参加地理考试人数 24.3万 28万 40万 (34.2万+约6万复读生)

2010年2011年 2012年

考情分析之新高考模式的特点 两个下降单科总分分值 考试时间 每分钟分值 题量

地理单科的权重下降“3+X+文理基础” 150分 120分钟 150/120(1.25) 20单选+10双选+5综合 +1选修(30选择+24 小题) “3+文科综合” 100分 50分钟 100/50(2.0) 11单选+2综合(11 选择+10小题)

每分钟题量每道题分值

54/120(0.45) 21/50(0.42) 2~3分/选择+1~2分/得 4分/选择+2分/得分点 分点

考情分析之新高考模式的特点 两个下降 高考试题难度趋于下降

从两年的高考题难 平均分 难度 度看,比单科时偏易, 56 0.56 2010年 并相对稳定。由于参 62 0.62 考人数显著上升,加 2011年 2012年 ? ? 上考生人数由原来的 24万多陡增至40万, 实际难度应该更低。

考情分析之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

基础 主干

试题内容体现基础性 试题考点突出主干性 试题呈现凸显区域性 试题取向具有时代性

区域时代

学情分析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句名言: “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 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 因素是了解学习者已经知道什么。”

弱 少

综合素质较弱 课时安排少

学情分析名次段 1~10 11~20 21~50 报文科的人数 (非累计) 0 0 1 名次 前十 前二十 前三十 报文科的人 数(累计) 0 0 1

弱 综合素质较弱

51~100101~200 201~300 301~400

311 20 19

前一百前二百 前三百 前四百

415 35 54

401~500501~600 601~700 701~800 801~900 901~1123

2221 22 42 47 129

前五百前六百 前七百 前八百 前九百

7697 119 161 208 337

2012届我校文科 学生有六个班,约340 人。学生普遍地理基础 差,缺乏地理知识结构, 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地 理逻辑分析能力还欠缺, 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 法还有待改进。理科班 的学业水平测试题拿给 文科生做,成绩比不过 理科生。

学情分析

课时安排少

高二周课时3节,周六不上课 高三时周课时4节,周六每三周上2节课与很多学校相比

,不管是高二还是高 三,周课时都少1~2节,按少1节课计算, 高二和高三四个学期共少80节课。有的学 校高一第二学期分文理,分班后按周课时 3节计算,则五个学期至少少100节。

备考理念

理念基 础 备考理 念

系统性原理、认知原理 整合、图层、基础、 主干、联系、方法

备考理念理念基础

系统性原理

系统性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 最基本的原理。对管理的对象进行系统的 分析,包括对系统要素、结构、功能、集 合、联系、历史等方面的分析。管理的决 策和措施就是建立在系统分析基础之上。

备考理念理念基础

系统性原理

本人认为,高考备考就是管理。高中三年是一 个整体,高考备考从高一开始,三年六个学期中, 前三个学期是学习新课,后三个学期是复习备考。 后三个学期更要系统地考虑: 第一个学期复习基础知识,即地理要素的分布 和特征,主要解决“在哪里”“有什么”的问题;

第二个学期复习主干知识,即地理规律和原理 (运动规律和区位分析),主要解决“为什么”的 问题;

备考理念理念基础

系统性原理

第三个学期综合复习,以某一区域为载体, 从地理要素的分布和特征入手,分析地理规律 和原理,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主要解决“为 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备考理念理念基础

认知规律

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指出:学生的 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 此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要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 并将教材的知识结构通过教学问题转化为学生 的认知结构。 三个学期的复习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出发,认知 活动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 旋式上升。

备考理念复习理念

整合、图层、基础、主干、联系、方法“整合”——以专题形式整合高初中内容、整 合必修和选修、减法整合不同版本内容 “图层”——专题复习先要素后综合、先分布 及特征后原理和规律

“基础”——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

备考理念复习理念

整合、图层、基础、主干、联系、方法“主干”——运动规律和区位分析 “联系”——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和对比 联系、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平行并列联 系、主次从属联系、大小包含关系联系等。 “方法”——知识归纳总结构建“思维导图”

备考策略 第一,打破常规复习思路,以专题形式整合高初中 内容、选修和必修内容、不同版本内容 第二,专题复习引用“图层”思想,形成先要素后 综合的理念

第三,复习过程重落实,方法指导重体验,针对训

练要限时 第四,抓住“空间”,体现学科区域性

第五,阐明“联系”,突出地理学科综合性 第六,运用地理学工具和方法,突出学科能力

备考策略 高二第二学期和高三整个学年为一个整 体,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四阶段复习:

阶段

第一阶 段

时间

内容

要求

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 2011年 是主线(“在哪里→有什 第一 2月~ 六个 么”) 阶段 2011年 专题 7月 分析地理要素的一般方法

备考策略 第一阶 段

以专题形式整合高初中内容、整合必修和选修、 整合不同版本内容,在高二约六个月时间完成六个专 题,约60课时(除期中期末考试时间、节日、高考 等),六个专题以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为主线, 主要解决“在哪里”“有什么”,以及简单的“为什 么”。掌握分析地理要素的一般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sk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