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6-27 07: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

再 别 康 桥

姓 名: 穆冬云 文库平台的访问连接:百度文库平台(超链接) 省 份: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学校名称: 宁夏石嘴山市第五中学 通讯地址: 宁夏石嘴山市第五中学 邮编: 7 5 3 0 0 0 联系电话: 1336956896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课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宁夏石嘴山市第五中学 穆冬云

一、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

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3.德育目标:

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体味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品析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难点: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教学方法 :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1.《再别康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课,教材把它列为讲读课文。在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并不多,而这首《再别康桥》是二十世纪最出色的别离诗,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将它编在毛泽东大气磅礴的《沁园春 ? 雪》后, 以便让学生在欣赏了毛泽东诗词的雄浑豪放之后,可转入对另一种空灵柔美诗风的品味,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

2.九年级的学生,阅读的现代诗歌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或者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我尝试采用以诵读激趣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因为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我遵循朗读——欣赏——比较——拓展的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另外,借助网络上的各种资料整合成多媒体课件,以名家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诗人一起《再别康桥》,走近诗人。 (二)了解作者。学生简介,教师补充(播放反映作者生活、作品的图片)。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早年留学欧美,深受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人生观:追求爱、自由和理想的美。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其诗语言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合、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互联网资料):

http://image.http://www.njliaohua.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0&fr=ala0&sf=1&fmq=1330265759973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ì???|&s=0

http://baike.http://www.njliaohua.com//albums/14176/14176.html#0$bbe0d3112b501f2db8127b3d (三)了解康桥: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彩图(播放反映康桥的图片)

康桥,又称剑桥,是剑桥大学的风景胜地,位于康河(Cam)上。康河河身曲折通幽,两岸是葱绿的草坪和学院的建筑。横跨两岸的康桥是一座三环洞的小桥,秀雅别致,桥的两端是斜依的垂柳,风景秀丽。

(互联网资料):

http://image.http://www.njliaohua.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μ??μ?í???

(四)了解写作背景。

1921年春,诗人在剑桥大学学习,因爱情生活的失意和痛苦,孤独中,他常来此观看落日飞霞,或在星光下聆听水声。康桥曾给予诗人心灵的抚慰,也是促使他自我意识觉醒、产生个性解放冲动的地方。1922年秋,诗人离开剑桥时写下了《康桥西野暮色》等诗。1925年游历欧洲,回国后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年6月,诗人再次去欧洲观光。他在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五)走进康桥

1.自读这首诗。

2.谈初读的感受(同学们相互交流)。 提示:全诗感情基调: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3.播放flash影片,欣赏男声朗读,结合画面,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互联网资料):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1MDUzNjUy.html

(六)朗读指导

1. 听了刚才的朗读,你们这首诗的朗读节奏该如何把握?(请学生初步谈谈) 2.用大屏幕打出朗读指导:

(1)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朗读时语 调柔和、舒缓.。 (2)欣赏诗歌优美的语言.感受诗人对母校的深情。 (3)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 3.用屏幕打出这首诗点的朗读节奏。 (七)比较朗读

1.前面我们听了男声朗读,下面再听女声朗读,再次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播放flash影片,欣赏女声朗读)

(互联网资料):

http://my.tv.sohu.com/u/vw/5883333 2.男生、女生进行朗读比赛。

3.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读完后其他同学评价。 (互联网资料):

http://www.qq190.com/getgeci/250279.htm (八)品读康桥:

同学们把自己欣赏的诗句朗读给同桌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九) 感知康桥:

感知1、全诗共七个诗节,概括每节的意思

明确:第一节,我轻轻告别康桥。第二节,康桥在我心中。第三节,我在康河的怀抱里。第四节,这里有我往日的追求和希望。第五节,可以在放歌中寻找往日的追求和希望。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最好的离别。第七节,因此我悄悄地走了。

感知2、思考、回答问题:

1. 诗人选择了哪些景物作为描写对象以表现康桥之美的?诗中所表现的康桥之美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诗人选择了最能代表康河之美的黄昏到星夜的景物,如波光柳影,柔波青荇,榆阴清潭,满船星辉等,展开抒情。在重墨重彩的描写中突出一个“静”字,以自己无声的悄悄的告别来映衬康河宁静与和谐的美。

2. 诗人对大自然是怎样的态度?表达了对母校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对大自然充满了崇敬,他的心灵与大自然非常贴近。说明作者向往宁静安详自由生活。传达出了诗人对母校的热爱和眷恋。 3. 诗人经历了这样的情感变化?

明确:情感变化:依恋——欢欣——陶醉——执着——激动——沉默——平静。 (十) 赏析康桥:

赏析1: 这首诗完美体现了新月派诗的风格,下面分别从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三方面来赏析诗歌

1.形式方面 主要指诗歌的建筑美,是句子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 语言方面 主要指诗歌的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有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s8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