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初中生学不好物理的原因浅析-最新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3-04-28 07: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部分初中生学不好物理的原因浅析

我感到物理难学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和原因:

一、先入为主,错误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中起作用。

二、隐含因素的忽视和干扰,造成学习思维混乱。

三、习惯思维的定势影响,心理惰性使思维受阻。

四、抓不住关键环节,形不成思维中心。

五、错误地运用相似思维和类比推理,把思维引向歧途。

六、不会运用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

众所周知由于物理现象的普遍性,初中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大量由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所形成的各种观念,学习物理时,一开始就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中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但生活观念先入为主的影响,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如不少初中学生认为在电路中,开关接在用电器的前面和后面所起的作用不同;当开关接在用电器的前面时,开关断开,用电器不带电,因为此时电流流不到用电器上,因而没有电流。若开关接在用电器的后面时,开关断开了,他们认为用电器上也会带电,只不过形不成电流了,学生把电流想完全和水流具有相同的性质了,这说明他们虽然也知道物理学中电流形成的原因,但在分析解释具体问题时却又回到生活经验中去,不能根据物理概念进行正确的思维。再对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无法理解,总以为电流先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大一点,后通

过的用电器的电流小一点,完全凭由生活经验。为了克服先入为主的生活经验对建立正确物理概念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实验的验证,以排除错误的观念,同时要强调物理概念,规律的要点和本质,逐步形成推理方法的初步训练。

物理问题往往都是多因素的问题,在这些因素中,有的显现因素,有的是隐含因素,而隐含因素有时在问题中起指导作用,有时在问题中又起干扰作用,由于学生不具备正确对待隐含因素的心理适应能力,以致排除隐含因素的干扰时,排除不了,该接受隐含因素指导时,又忽视了它的指导作用。教者在平时教学中曾问过这样的问题:“长时间在太阳光暴晒下的木质双杠和铁质双杠,是否温度一样高以及哪个温度高?”相当多的学生都说铁双杠的温度高。出现这样错误,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题目给出的隐含因素的指导作用,即“长时间的在太阳暴晒下”。言外之意即物体已处于热平衡状态,同时没有排除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另一错误经验的干扰,仅从人体感觉的冷热程度来判断温度高低,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思维习惯,因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在建立物理概念时,定势的心理效应应具有重要作用,但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时候,思维定势的消极印象往往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如曾有一个初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块蜂窝煤在五楼和一楼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否一样?”他认为五楼时燃烧放出的热量应比一楼多,理由是蜂窝煤从一楼搬到五楼要做功,根据功能原理,做功就要转化为能量的增加,既然蜂窝煤燃烧时

放出的是内能,因此增加的能量使煤在五楼放出的热量比一楼多,这显然是错误的,这反映出思维定势带来的两种消极影响,一是学生一想到功能原理,就想到做功能量就要增加,至于是什么形式的能量,是机械能还是化学能,就不考虑了。二是一提到蜂窝煤就想到要燃烧,因此认为蜂窝煤的能量就指内能。当然,从另一方面看,这个学生能把问题钻到这样的深度并提出了不平常的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很活跃的。我还在初三年级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问:“把一杯凉开水浸在沸腾的开水中,让杯子四周都很好的与开水接触,当不断给开水锅加热,杯中的水能不能沸腾?”不少学生回答能够沸腾,他们的想法是根据热传递,开水将不断地把热量传给杯中的凉水,而开水又不断地被加热,保持在100℃,当时间足够长,杯中的水必然也要升到100℃而沸腾,说明他们的头脑已经形成这样的一个定势概念即水温只要升到100℃就一定会沸腾,再追问他们,水沸腾的条件是什么一致回答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那么此时虽然达到了沸点100℃,谁供给它热量呢?这时才恍然大悟。问他们明明知道沸腾时需要吸热,而在分析问题时为什么不考虑呢?他们说一问水的沸腾我们想的就是能不能达到100℃而没有想到别的。说明定势的心理因素对思维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建立概念和总结规律的教学中利用定势的作用,又要在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时候重视变式作用和培养运用变式的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s7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