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定位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维度

更新时间:2024-05-28 03: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贺州市昭平县巩桥中心小学 周转新

【关键词】合理定位 数学课堂 师生互动 纬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0100-01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合理调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师生互动始终处于和谐高效的水平之中。这就需要教师主动探寻学生的思维坐标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适合度,主动调整自身的思维维度,要与学生思维形成更多契合点。这样才能开启师生互动思维磨合,提升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搜寻学生思维坐标,确定教学内容深度

数学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对数理的认知存在缺陷和短板也是常见现象。由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不同,思维个体差异较大,加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实际学力差距较大。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对学生的思维没有清晰把握,教学行为必然带有盲目性。因此,教师要对不同群体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深度综合考查,确定不同群体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策略的设置上作出科学合理的施教方案。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教师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找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学生很容易找到。有个学生说:“火车、电梯、轮船、太空飞创、火箭的运动都属于平移,电风扇扇叶、时钟指针、发动机皮带都属于旋转。”教师问道:“你见过轮船、太空飞船、火箭、发动机皮带的运行吗?”该生摇头。教师说道:“要找我们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这样才能有真切体验。”学生找得特别仔细,有些实例非常具有代表性:人行走、自行车、汽车、小推车的移动都可以看做是平移,车轮、小孩玩的风车、陀螺的转动都可以看成是旋转。

学生生活经验有局限性,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其实就是校对学生的思维坐标。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找平移、旋转的实例,这样,学生的认知真切,印象深刻,很容易与教材内容实现思维对接,学生的感知形成也是自然而然。 二、设置教师思维维度,调整教学互动跨度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而且在师生互动中是主动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师生的互动效果,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思维维度有充分了解,还要对自身思维指数进行适当调整。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太笨,怎么讲都不明白。其实,这是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学生思维维度造成的。如果教师能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再看这些问题,就一定会发现学生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所以,教师要适当降低思维起点,与大多数学生保持同步,保证师生互动的高度契合。

在互动交流时,有些教师往往会故意显示自己的高明而故弄玄虚,迷惑学生,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某教师列举一个实例:有一个篮球场,实际划线长28米,宽15米,线外留有1米的距离,问这个篮球场实际周长为多少?学生有的说长宽分别加1米来计算,也有说需要加2米的,教师笑而不答,只是一个劲地摇头。学生糊涂了,不知道教师葫芦里卖什么药。最后,教师揭开谜底:国际篮联规定篮球场地为长28米、宽15米,但需要从划线内侧丈量,线宽为5厘米,这样算来,就不是加2米了,而应该是加2.1米。学生都摇头苦笑。很显然,这样的互动交流怎么可能有良好成效呢?

三、开启师生思维磨合,实现教学效果亮度

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启动后,并不会一帆风顺,在具体实施中还会出现其他问题,甚至会走向反复。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且教师自身也会时常忘却自己的身份,无意中拔高思维,与学生思维脱节,师生互动当然难以有和谐可言。因此,师生互动需要磨合。教师要主动自我调整,尽量缩短磨合期,尽快进入师生互动和谐期,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时,为让学生对千米有直观感知,教师让学生以学校为起点,找出1千米的终点会在哪些位置上。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结果很多学生说的方向一致,距离却相差一两百米。教师及时改变了引导方向:“咱们对到操场很熟悉吧,操场周长为400米,1千米是操场周长的2.5倍。这样算来,以咱们教学楼为起点,1千米的终点会在什么位置呢?”学生默默地思考,通过以操场周长作为参照,得到了精确定位,最终给出的答案明显有共识性,有的仅差几米。 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是教学常态,如何提升互动和谐度,这是数学教师应认真对待的问题。教师要对不同群体的学生的思维进行准确定位,为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供重要参数,并保持互动均衡,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s6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