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届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学生会夏令营材料7.7

更新时间:2023-05-29 00:0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学生会2011年暑期

“扬帆起航”骨干培训夏令营安排

为了让新老团干们树立起先进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拥有更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会积极地关注、思考和探究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并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拓展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能更好地完成今后承担的各项任务,为今后共青团和学生会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学生会决定于近期举办2011年 扬帆起航 骨干培训暑期夏令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学生会全体学生干部

二、内容形式

本次培训班拟通过理论学习、听取报告、分组讨论、分组报告、交流研讨、素质拓展、聚会联欢等形式开展培训。

三、相关要求

1、请各部门按要求做好参训学员的摸底报名工作,参训人员名单请以部门为单位于6月30日前报主席团。

2、参训夏令营学员应能保证全程参加培训学习。

四、活动整体安排

1、活动时间:2010年7月7日—7月9日

2、活动地点:航海楼、风雨棚等地点

3、活动主办方: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学生会

2011-2012届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学生会

“扬帆起航”夏令营日程安排

各小组分组情况

A组

组长:祝海超

组员:贾瑾 (办公室) 孙 彬(办公室)

刘旻昊(办公室) 刘雨姗(女生部)

刘家伶(大学生艺术团) 马晶宁(大学生艺术团) 鄢雨齐(大学生艺术团) 侯代昌(大学生艺术团)

讨论地点:主席团办公室

讨论时间:7月6日13:30-15:00

组长:王微瑕

组员:周耕行(外联部)

杨 楠(外联部)

陈成刚(志愿者协会)

万子慷(干部培训部)

讨论地点:小会议室

讨论时间:7月6日13:30-15:00

组长:苑洪伟

组员:张荣朋(学习部)

陈亚萍(学习部)

罗恩润(体育部)

申玉龙(新闻部)

胡丽娟(新闻部)

讨论地点:小会议室侧室

讨论时间: 7月6日13:30-15:30

组长:邱天云

组员:陈星璇(社团部)

王俊凯(社团部)

栾晓辉(实践调研部)

亓大伟(生活部)

李登辉(生活部)

讨论地点:主席团办公室

讨论时间:7月6日15:30-17:30

组长:范诗琪

组员:顾家宾(组织部)

左 帅(组织部)

骆昱君(宣传部)

任 康(宣传部)

刘疆凯(科技协会)

讨论地点:主席团办公室

讨论时间:7月6日15:30-17:30 B组 王晓珏(外联部) 尚宏艳(志愿者协会) 毛佳琦(干部培训部) 王 波(干部培训部) C组 陈垚学(学习部) 郑 宇(体育部) 庄一洋(新闻部) D组 吕 壮(社团部) 曹文蕾(社团部) 陈芸芸(实践调研部) 张 建(生活部) E组 程念君(组织部) 张 昊(宣传部) 冀雪婷(宣传部) 陈 潘(科技协会)

深化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助力卓越人才培养

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进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共青团武汉理工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011年5月14日)

孟芳兵

各位代表,同志们、同学们:

现在,我代表共青团武汉理工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本次团代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成功召开第二次党代会,迎接 十二五 规划的胜利开局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共青团武汉理工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动员号召全校团员青年认真学习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我校 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 的发展目标和 十二五 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共青团组织的历史责任和今后三年的工作任务,努力学习,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全体团员青年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进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一、第一次团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几年,是伟大祖国深化改革、繁荣昌盛的时期,是高等教育日新月异、跨越发展的时期,是学校抢抓机遇、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武汉理工大学共青团继往开来、奋发有为的时期。七年来,学校各级团组织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 朝气蓬勃,开风气之先;锐意进取,拓发展之路 的工作理念,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为学校的科学发展积极贡献青春力量,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新发展。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化思想引领,青年思想教育取得新进展 一是坚持理想信念引领,广泛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七年来,学校团组织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努力夯实团员青年的思想理论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团员青年。按照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的要求,成立 理工才俊 培训班,大力实施学生骨干培养 展翅计划 ,分层次、有步骤的组织广大团干、学生骨干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重大理论、社会热点问题。把团支部作为青年思想教育的主阵地,着力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创新 先进团支部 考核标准,完善团内 推优 工作制度,以特色团日、五分钟演讲等为载体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教育活动,基层团支部活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团员意识明显提高,团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二是紧密契合时代特征,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七年来,学校团组织紧密契合时代特征,围绕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平台、创新思路,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围绕学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和团的十六大精神开展特色教育学习活动,开展了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以 志愿中国〃人文奥运 、 纪念五

四运动九十周年 、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 我与祖国共奋进 、 高举团旗跟党走 、 青春与改革同行 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积极开展团内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成立 优秀学子报告团 ,开展 身边的榜样 优秀学子报告会,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以科技创新活动为重点,助力“三强”人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一是积极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七年来,团组织高度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点面结合,普及性科技创新活动与专业性学术活动相结合,以 挑战杯 竞赛为龙头,以 两赛一节 为抓手,大力推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和创新,形成了 长期化、阵地化、规模化、成果化 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特色。先后共投入500万资金用于资助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建立了20个大学生科研基地,共有1439件学生科技作品参加学校 创新杯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专门成立了教师指导团、专家评审团、学生科协,参与制定了《自主创新研究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实施细则》、《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和办法,培养了一大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推动了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扎实开展学科特色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热情。七年来,学校团组织不断丰富 创新杯 科技文化节的内涵,积极开展学术讲座、研讨会、创新技能培训等活动,支持和鼓励各学院依托学科专业特色,开展各类具有行业背景的学科特色科技活动,形成了诸如 材苑揽胜 系列科学讲座、航海节、汽车无限创意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科技节、经济论坛、外语节等一系列有特色、有成效、有影响的科技活动品牌。这些专业特色鲜明、学生参与广泛的学院科技品牌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生力军。

三是组织参加“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七年来,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的 科技奥林匹克 —— 挑战杯 竞赛中成绩显著,荣获全国一等奖(含金奖)4项、二等奖(含银奖)9项、三等奖(含铜奖)16项,省级奖励58项;学校多次被授予 ‘挑战杯’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 。2010年,学校继捧得湖北省 挑战杯 后,在第七届 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实现重大历史突破,以2金1铜的综合成绩位列全国第三。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科技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交通科技大赛等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依托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学风建设,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三)以文化育人为途径,注重学生素质拓展,大学文化建设实力显著增强 一是强化文化育人功效,开展各类文化素质活动。七年来,学校团组织坚持以 金秋艺术节 为重点,以主题文艺晚会、月末音乐会、十佳歌手大赛、合唱节、主持人大赛等形式开展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形成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新颖、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品牌文化活动。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层

次性,鼓励学院文化的建设,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积极开展各类文化素质及体育活动,举办 世纪杯 大学生辩论赛, 理工杯 篮球赛等,这些文化素质活动积极培育和营造了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浓厚氛围,充分展示了学校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是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力度,大力培养校园文化骨干队伍。大学生艺术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七年来承担了校内外演出、艺术比赛和国际交流20余场,参加了教育部 五月的鲜花 、 中俄航海夏令营 、 学校合并组建十周年庆典晚会 等大型文艺演出,表现优异,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44项,荣获 五月的鲜花 大型文艺演出优秀节目奖等。学校被授予 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大学生艺术团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

三是打造精品团队,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辐射作用。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按照 加强引导、规范管理、鼓励创新、打造品牌 的原则,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加大精品社团扶持力度,规范学校学生社团活动,举办了七届社团文化节,积极承办湖北省社团文化节,组织开展学生社团纳新宣传赶集会为社团交流展示搭建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社团活动质量,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社团服务学生成才和活跃校园文化的能力。学生科学技术协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汽车协会、桥牌协会等先后荣获 湖北省优秀学生社团标兵 、 湖北省优秀学生社团 ,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优秀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活动向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

(四)以实践育人为依托,强化成长服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紧扣时代主题,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 开展知识化实践,力行专业化发展,推动课程化建设 的思路扎实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就业见习、专业实习和科技活动紧密结合。依托与行业和对口地区的长期合作,建立了校外社会实践暨教育基地25个,推动了社会实践工作长期、有效的发展。每年暑期学校组织专职团干、专业教师和近2万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七年来,共有3个集体获全国 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称号,92个集体获省 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称号,学校连续多次被授予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 城镇居民幸福感调研 、 给盲人讲电影 等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专业特色,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实际需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是深入开展志愿服务,营造和谐感恩校园氛围。坚持把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服务、扶贫支教、助残活动、赛事服务等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志愿服务着力推进 责任担当、诚信感恩、励志成才 三项教育。积极开展 志愿服务时数和星级认证 工作,强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注重抓住社会热点,拓宽领域,大力实施 关爱农民工子女 、 关爱残疾人 等特色品牌项目;做好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和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

究生支教团 志愿者招募、选拔、派遣工作,七年来共选派180名志愿者赴西部和基层建功立业。学校连续两届荣获 中国百优志愿服务集体 称号,涌现出了 “全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李尤,“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秦豹,“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奖章”援非志愿者文成柯,“奥林匹克青年营”志愿者李佳、无偿献血13次的 湖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 李慧媛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志愿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获得者郎坤同学坚持六年不辍帮扶农民工子女,投身于关爱农民工子女事业,受到了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书记处书记周长奎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教育部领导给予了重要批示。5月4日,郎坤被共青团中央授予第十五届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称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青年文摘、《瞭望》新闻周刊等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对其事迹进行了大幅专题报道,由共青团中央举办的《中国青年》杂志在2011年第一期将郎坤作为 封面人物 。今年3月4日,团省委和学校领导为郎坤专门授予荣誉,这就是对长期以来支持和战斗在一线的理工大志愿者和志愿者事业的隆重嘉奖!这也是我校共青团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最高荣誉!

(五)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努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团组织战斗力不断提升

一是建立共青团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加强团的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校、院、支部 共青团三级工作体系 ,形成了校团委出思路、学院团委形成特色、团支部重在落实的良性运作工作机制。学校团委先后被评为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 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 等。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指导,充分发挥其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七年来,学生会、研究生会以高水平的活动和严实的工作作风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共青团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引导团干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锻炼和提高工作能力,保持扎实的工作作风,形成自觉奉献的良好风气。加强团干部培训和挂职锻炼,七年来,先后选送20余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学习和培训,选派8名团干部到团中央、团省委和县级团委挂职锻炼,努力提升团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鼓励和支持团干部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理论研究,编著《大学团课教程》、《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教材4部,团干部在《中国青年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青年工作论文30余篇,承担团中央、团省委课题研究经费20余万元。

三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完善民主推优工作机制。党建带团建始终是团组织建设和工作的根本保障和基本要求。学校党委出台了《学院团委机构编制方案》、《基层团委书记工作条例》等文件,为基层21个学院团委配齐科级岗位专职团干部,从制度上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按照校党委组织部、校团委《关于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条例》等文件,各级团组织认真做好团员 推优 工作,加强团员教育,实现了学生党员发展全部由团组织进行推荐的工作目标。

四是加强团属宣传阵地建设,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以 团结合作、服务青年,朝气蓬勃、彰显个性 为工作理念,有效发挥团属宣传阵地的育人功能。发

挥网络育人作用,加强 理工青年 网站建设,构建了具有理工大共青团特色的 青年新闻资讯、素质拓展认证、青年网络文学、青年文化娱乐 四大平台,理工青年网被评为 全国高校百佳网站 。加强传统宣传媒体建设,共编发《理工青年报》70余期。团属宣传阵地已经在反映学生心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学校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舆论阵地。七年来,学校共青团工作也受到各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湖北卫视、《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等校外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共青团工作,在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共青团取得这些成绩,是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各单位大力支持,全体专兼职团干部辛勤劳动,特别是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的结果。总结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始终遵循以下原则,这是学校共青团长期工作的经验提炼,是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源泉,也是我们取得成绩的不变准则。

一是始终坚持党对共青团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紧密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做党的有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二是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共青团工作的首位,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培养政治思想过硬,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三是始终坚持 党建带团建 ,不断加强团的建设,改进团的工作;四是把握时代要求和青年特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带领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建功立业;五是正确代表和维护青年学生权益,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在总结学校共青团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共青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不适应的地方;二是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在工作定位、思想观念、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与工作需要还有些不相适应;三是团的活动方式和工作内容与时代需求还有些不相适应,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强,工作重点不够突出、特色不够明显;四是青年学生活动的阵地和硬件设施匮乏;五是一些团员当中还存在团员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

各位代表,在近七年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中,我们由衷感觉到,学校共青团事业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步。在此,我们谨向长期关怀、重视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校院党组织和团省委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帮助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学校各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和兄弟院校团组织以及曾经为学校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挥洒汗水和青春、做出过贡献的老团干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付出了辛勤工作和努力的全校团员青年和团干部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二、准确把握新时期学校共青团工作基本定位

当前,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信息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青年的政治表达方式出现了新特点,给团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也将进行全方位改革。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谋划学校共青团工作定位,我们应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要准确把握共青团组织政治属性。《党章》和《团章》都明确规定: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集中反映了共青团工作要准确把握其群众性、思想性和政治性的基本属性,这就要求团组织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和教育引导工作,要带领青年围绕党政中心发挥生力军作用,要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要立足于高等学校根本任务。高等学校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 育人 ,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立足于高等学校 育人 这一根本任务来思考工作。三是要着眼于武汉理工大学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一所具有突出行业特色的教育部直属国家 211工程 重点建设大学,坚持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的大学精神,着力培养卓越人才。准确把握学校共青团工作定位,就要求我们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等角度来思考学校团的工作,努力探索实现路径和载体,从而实现共青团工作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党要求团组织重点履行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四项基本职能。因此,从共青团政治属性、高校根本任务和学校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思考,学校共青团工作应当准确把握以下三个基本定位,并通过具体路径来实现:

一是当好学校党政工作的助手和后备军。紧密围绕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和谐稳定、卓越人才培养、科技与实践服务、学校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努力探索、深入调研,积极为学校提供决策服务,做好党与青年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

二是作青年大学生成长的朋友。通过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工作去帮助青年学生,为青年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为学生奉献与服务社会创造条件,积极维护青年学生的正当权益,引导青年健康有序地参与学校建设发展。

三是成为培养优秀干部的摇篮。引导团干部树立正确青年干部成长观,努力培养一支作风正、能力强、状态好的团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培养学习型和研究型团干部;科学规划,通过系统地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三、今后几年学校共青团工作展望

各位代表,同志们,同学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团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奋斗的目标,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为我们绘制了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一切为学校共青团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把学校共青团事业推向前进,实现学校共青团工作新跨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几年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搭建平台、有效覆盖、彰显特色、打造精品”的目标,助力卓越人才培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突出两大战略任务,实施“三大灯塔引领计划”,搭建“五彩成长发展平台” ,准确把握五项基本要求,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进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一)围绕育人中心,强化一个根本职能

育人,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集中体现了党的要求,体现了团的性质,体现了青年的需求。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把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团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团组织应当围绕育人目标体系和特有办学特色,努力找准工作切入点,切实担负起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使命,把这项任务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把握工作重心,突出两大战略任务

吸引凝聚青年是共青团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环节,一靠思想引领,二靠成长服务。思想引领,就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着力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面对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的青年学生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信念的支撑、先进文化的熏陶、良好品行的塑造、健全人格的培育。因此,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帮助他们打牢成长进步的思想基础和全面发展的素质与能力。成长服务,就是围绕青年学生成长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是网络化的一代,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面临着成长发展的较大压力。成长服务要面向广大青年学生,要着重解决青年学生面临的最普遍、最迫切的问题,围绕党政关注、青年急需、共青团能为的领域开展工作。

(三)突出思想引领,实施三大灯塔引领计划

校长张清杰教授生动地把大学比喻为汇聚智慧的灯塔,灯塔越高,照亮的范围就越宽广。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按照团的工作基本定位,团组织突出思想引领,重点是实施 三大灯塔引领计划 :

1、实施思想道德教育计划

学校共青团做好思想引领,首要问题就是要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龙头,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打基础的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个人成才和社会责任相结合,进一步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和手段,努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

一是突出教育主旋律,牢牢把握思想道德教育主动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努力加强团员青年思想教育,用理想信念教育青年,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大力推进 责任、诚信、成才 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年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依托理论学习型社团、 理工才俊 骨干培训班、理工青年网、理工青年报等有效阵地,努力拓展有效途径,把握思想道德教育主动权,增强教育时代感和实效性。

二是创新教育形式,努力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吸引力。努力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按照 项目化 和 目标管理 运作模式,通过演讲、报告会、志愿服务、文化活动或文艺作品、视频动漫等形式,围绕 高举团旗跟党走——理想信念主题教育 、 我与祖国共奋进——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 明辨荣辱树新风——道德风尚主题教育 ,实施基层团学组织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创

新项目 申报、评比系列活动,扶持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特色项目,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活基层团组织活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是把握分类引导,发挥学生身边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按照 系统规划、有效衔接、分层实施 的步骤,完善团内 评选+表彰+示范 持续激励育人机制新模式,坚持开展 寻访我身边的典型 系列活动。充分发挥 十大风云学子 和 十大精英团队 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宣传多样化、主题菜单化模式举办 优秀学子报告会 ;按照分类引导原则,一年级重点加强目标教育,二、三年级重点突出素质拓展,四年级重点强化发展意识,向广大青年学生和社会宣传、推广典型个人和团队的先进事迹,辐射先进榜样带动作用,增强青年学生学校荣誉感。

2、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按照学校办学特色及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团组织发挥作用,核心就是要用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引领青年,这是上水平的工作。要以 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发展创新文化 为目标,通过全方位搭建平台,极大活跃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一是强化意识唤醒,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以 博学科普讲堂 主体的创新教育与科普系列活动。通过科技意识唤醒、特色学科讲座、院士论坛等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术前沿知识、科技本质、科技功能、科技理论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敬业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收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是构筑创新体系,着力推进自主创新 攀登行动 。 大力实施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鼓励学院大力开展学科特色科技活动,积极开展 创新杯 等校级科技竞赛活动,选拔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逐步形成以 挑战杯 等科技竞赛为龙头, 博学科普讲堂 系列科普教育为动力,学生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为基础,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保障, 创新杯 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学院特色科技活动为依托的自主创新 攀登行动 科技创新工作体系,着力打造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科技创新活动。

三是加强基地建设,大力促进科研成果孵化。积极加强与湖北省科协、湖北省创新研究会等社会组织的联系,充分发挥学校三大行业优势,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与社会和产业对接,参与社会、行业前沿基础课题和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等 三大基地 的建设,通过整合校友资源,积极与企业共建 三大基地 ,鼓励学生科研团队带着项目到实践基地实习,支持优秀创业项目到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孵化,促进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实施文化素质拓展计划

校园文化,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服务学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共青团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阵地。用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占领校园,影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促发展的工作。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突出文化育人功能,以大学精神为指导,依托校大学生艺术团等重点学生团队,打造校园精品文化,发挥示范导向效应,着力加强学校人文素

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与普及化。大力推进以 基层团学组织与学生社团联合、项目化运作 为基本模式的 博学文化广场 ;以“攀登行动、身边榜样、展翅计划、社团风采”周末学生专题讲座为载体举办“博学素质拓展讲坛 ;着力组织好 世纪杯 辩论赛、 求索杯 综合知识竞赛等全校性素质教育活动;支持各学院开展特色素质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学子沙龙、讲座、演讲、报告会、外语角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度,发挥导向作用,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

二是坚持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性与系统化。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为契机,将校园文化活动与团员青年思想教育相结合,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密切相关的问题相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为内容,开展合唱、诗歌、散文、经典诵读大赛等主题鲜明、时代气息浓厚、富于教育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培植艺术精品,推进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品牌化建设,按照 出精品、创品牌 的思路,加大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规划和支持力度,形成 金秋艺术节 等一批深受广大同学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三是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开放性与个性化。重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全员参与、效果显著的文化活动,使班级成为提高文化修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灵活小阵地。大力开展特色鲜明 社团文化节 系列活动,扶持学生社团,满足学生兴趣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社团 较高凝聚力、较强亲和力、较大发展力 组织优势,在规范管理,分类引导的基础上,力争将梨园京剧社、水一方剧社、吉他协会、二胡协会、笛箫协会、街舞协会、桥牌协会等社团的个性化活动深入园区、深入学生。

(四)强化成长服务,搭建五彩成长发展平台

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是学校团组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坚持以团的自身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动力,以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为增长点,有效搭建五彩成长发展平台,使青年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在多彩校园生活中健康成长和发展。

1、构建以红色象征忠诚与使命的“团组织建设发展平台”

团组织要切实发挥好服务青年的职能,首要是解决好自身建设,只有在拓展新阵地、新载体,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做文章,努力提高凝聚能力和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一是要加强团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面对即将实施的学分制改革下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问题,我们要大力探索研究团建创新工作,要继续完善团组织激励表彰机制,改进和完善二级团组织和基层团支部评估指标体系;要加强优秀团员的培养,认真做好团内 推优 工作。二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和青年工作理论建设。着力加强 学习型 团组织建设,推进团干部培训和学习常态化,提高团干部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拓宽听取学生意见、建议的渠道,了解当前青年学生的迫切需求和困难,对青年学生中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更深入研究。通过开展培训、立项课题、聘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做专项指导等方式,努力提高团干部调查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推动一批青年理论研究成果的产生和发表。三是要加强共青团工作阵地建设。要通过努力工作,合理规划和用好现有资源,积

极争取学校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团组织阵地建设投入。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机、动漫等手段,发挥 理工青年网 示范辐射作用,探索创办 理工青年手机报 。

2、构建以橙色象征热情与希望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平台”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一是抓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推荐、选拔、培养、考核机制。采取民主选举、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选拔优秀的学生到学生干部岗位上来;按照有关学生干部选聘、任用和考核等要求,对学生干部进行全过程培养与监督。二是抓教育培养,推进《学生干部教育培养规划》的实施。重点实施学生骨干培养 展翅计划 ,深入开展以 理工才俊 骨干培训班为代表的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对各级、各类学生干部进行系统培养,使学生干部在校、在岗期间至少能接受一次系统地教育培训。三是抓管理使用,发挥学生骨干榜样带动和校园维稳的作用。对学生骨干从严要求,特别加强学风和道德建设,使学生干部能够在校园中处处发挥榜样带头作用。高度重视团学骨干在校园维稳工作的重要作用,发挥其密切联系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优势,加强维稳工作的群众基础。

3、构建以绿色象征和谐与奉献的“青年志愿服务平台”

以弘扬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者精神为宗旨,打造 责任担当、爱心感恩、励志成才 的特有志愿服务文化,积极号召在校学生参与校园服务、扶贫支教、助残活动、赛事服务等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重视机制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发展。重视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管理机制、骨干队伍的建设,依托基层团组织和协会,建立项目骨干和团队领袖队伍,形成 基层团干部+管理型志愿者 的运行模式。二是构建 三级 体系,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发展。积极构建 校-院-支部(协会) 三级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分层重点做好志愿服务文化的营造,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以及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三是打造特色项目,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全面发展。全面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团组织传统志愿服务项目;抓住社会热点,拓宽领域,大力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残疾人、青少年自护教育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4、构建以青色象征体验与参与的“社会实践平台”

围绕 开展项目化实践、力行基地化发展、推动课程化建设、实施规范化管理 的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将社会实践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紧密结合。

一是项目化的实践。采取校、院、支部分层立项,个人分散行动和团队集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型、项目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假日实践活动。二是基地化的发展。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和行业单位等联系,继续建立一批相对稳定、持续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三是课程化的建设。全面推动《社会调查与实践》的课程建设,建立社会实践专业导师团队,加强课内教学、课外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社会实践选题、实施、提炼的全方位指导,提高学生社会调查理论知识水平,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四是规范化的管理。完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考核、评价机制。

做好社会实践信息交流、成果宣传、论文评审、总结提炼、评比表彰等工作。

5、构建以紫色象征成熟与发展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配合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进一步完善 教育+活动+基地+典型 的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充分挖掘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带头和示范效应,唤醒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业激情。

一是配合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业意识。配合学校 基于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 建设,构建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内与课外统筹、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创业教育体系。 二是重点加强就业创业活动,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举办关于就业创业学生论坛、政策宣讲等活动,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电子沙盘企业虚拟经营挑战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三是大力建设就业见习基地,培养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结合学校在建材建工、交通、汽车等行业学科优势,整合校友资源,以 提升就业能力、拓展就业渠道 为目标,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让广大学生在见习中培养就业实践能力。四是鼓励就业创业学生社团发展,充分挖掘先进典型。积极引导创业就业俱乐部、未来管理者协会等就业创业类学生社团发展,鼓励其开展各类活动,同时积极培育和挖掘一批创业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五)科学研判形势,把握五项基本要求

学校团组织要把我们当前所具有的组织优势、活动优势和工作优势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切实增强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和凝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卓越人才培养,对于今后的工作要把握好五个方面的要求。

1、抓重点,开创工作新局面。共青团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直接的地方,工作中必须抓重点。我们要按照学校党政关心、青年需求的标准,结合实际,集中资源,确保重点工作抓出实效、抓出成绩。下一阶段,重点是按照学校卓越人才培养体系要求,以三大灯塔引领计划为思路,围绕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和人文素质培养,积极探索新的手段、方法和载体;围绕青年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推进 攀登行动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型拔尖人才。

2、克难点,实现工作新突破。目前,学校团的工作仍然存在难点和薄弱环节,比如即将实施的学分制改革下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问题,进一步创新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手段问题,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如何进一步挖掘理工大特色学科优势问题,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阵地缺乏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了,我们的工作就很难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因此,遇到问题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必须积极开拓、勇于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克服工作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推动学校团的工作实现新突破。

3、推精品,培育工作新成果。打造精品是提升团组织影响力,增强对青年吸引和凝聚的重要途径。合校以来,我们着力打造了一批主题好、影响广、效果好、可持续的精品项目,都有着较高的党政支持度、社会关注度和青年参与度。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把推精品作为努力的方向,在原有精品项目基础上,着力探索以 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创新项目 引领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以 展翅计划 引领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以 攀登行动 引领科技创新工作,以 博学文化广场

和 博学素质拓展讲坛 引领综合素质拓展工作等,着力培育或打造一批标志性精品工作成果。

4、办实事,取得工作新成效。这既是工作要求,也是作风要求。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重点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每年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力找好几个切入点,比如当前服务于青年就业见习和创业教育,努力搭建满足学生需求的素质教育和活动平台,通过《学生信息交流制度》引导学生会有序参与学校建设和有序维权,帮助贫困生等等,结合这些切入点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为青年学生成长发展服好务,切实办好一些惠及学生的实事。

5、重普遍,推动工作新发展。 点 上经验是否有价值,关键在于普遍性原则和务实的结合。为实现 两个全体青年 的政治目标和团组织与广大青年的根本联系,在工作中要特别注重普遍性原则,就是要在设计工作的时候,看参与的人、看受益的面和深度。下一阶段,在谋划工作时,要在 点 上有创新、有突破,更要把目光投向广大青年学生,努力在 面 上形成整体工作态势,深入广大青年学生,推动学校团的工作实现新发展。

新的时代、新的任务、新的形势,赋予了广大共青团干部新的历史使命。陆昊同志在共青团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一再告诫,推进团的工作要 不放松、不动摇、有韧劲 ,这既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共青团的工作,充满挑战,常干常新,广大团干部一要热爱团的岗位,把团的岗位作为奉献的岗位、提升能力的岗位,始终保持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不懈追求;二要深刻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握牢思想引领的主动权;三要加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实践学习,努力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四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防止浮躁情绪,着力把服务学生的事办实、办好。归根到底,团干部要做得让党放心,让青年学生满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同学们,回首过去,我们倍感光荣;直面挑战,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党和国家事业站到了新起点、开启了新征程,共青团工作和建设也面临着新机遇、肩负着新使命。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以创业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创优的志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和谐社会和学校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谱写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的辉煌篇章,为早日实现 两个一流 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名词注释:

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 青马工程 ,是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两个全体青年:2008年6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提出的力争使 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3、“挑战杯”系列赛事: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挑战杯 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单数年份举行;另一个是 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双数年份举行;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4、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 西部计划 ,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基层青年工作等方面志愿服务工作。

5、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服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能够胜任支教扶贫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我校支教点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志愿服务。服务期满后,由下一批志愿者接替其工作,形成 志愿加接力 的长效工作机制。

6、五月的鲜花: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现场直播活动。该活动每年五月举办,每届活动有一个主题,在全国范围内邀请20余所高校参加演出。

7、推优:即 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 的简称,是团组织发挥党的助手与后备军作用的集中体现。

8、中央16号文件: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6号)

9、“三强”人才:即 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 人才的简称。

10、“十二五”发展规划:指的是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发展规划,主要是对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任务的谋划。

11、两个一流:我校 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 发展目标的简称。

12、卓越人才:是我校校长张清杰教授关于人才观的重要论述,卓越人才一是要有卓越追求,二是要有卓越能力。

13、“创新杯”科技文化节:是以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优秀学术科技人才为目的,面向全校各类全日制在籍学生开展的我校最具特色的大型科技文化品牌活动。自合校以来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

14、两赛一节:“两赛 是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 一节 是指 创新杯 科技文化节。

15、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是指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资助本科生开展创新研究。

16、理工青年十大风云学子:我校在道德模范、自强自立、见义勇为、勤奋好学、科技创新、艰苦创业、献身国防、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事迹特别突出,在学校或社会具有典型代表和示范作用的先进个人。

17、理工青年十大精英团队:我校在学生班级建设、党团建设、宿舍文明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科技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会建设、研究生会建设、献身国防等方面的事迹特别突出,在学校或社会具有典型代表和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集体或团队的代表。

18、博学素质拓展讲坛:发挥群团组织作用,通过沙龙、讲座、视频展演等形式开展系列讲座、文化活动,相对固定时间和地点,每个周末举办一场学生专题讲座,第一周:攀登行动——博学科普讲堂;第二周:身边榜样——优秀学子报告会;第三周:展翅计划——理工才俊骨干培训;第四周:社团天地——社团风采展示。

19、展翅计划:通过构建科学、全面的理论框架、业务和实践能力培训体系,依托学生骨干培训班,科学设臵课程体系,使学生骨干培养常态化、系统化。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文、史、哲、经、管、政为主的通识教育;第二层次是以 六个为什么 、 七个怎么看 、团学工作开展、干部艺术与管理理论为主的业务教育;第三层次是以拓展训练和挂职锻炼为主的实践教育。

20、博学文化广场:探索构建以 基层团学组织与学生社团联合、项目化运作 为基本模式进行运作的群众性、广场式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21、学生信息交流制度: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服务学生、学生会代表广大同学有序参与学校建设的一项制度化安排,是对学生反映的信息每月进行一次整体答复和反馈的制度,分 了解收集、调查分析、沟通交流、总结反馈 四个步骤进行。

树立卓越理想,锻造卓越能力,实现卓越追求 在建设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进程中书写青春不悔的华章 ——在武汉理工大学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周 泉

(2011年5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学们:

大家好,我代表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欢迎团代会代表给予指导。

本次学代会是在全国学联二十五大后,在我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继我校顺利完成 十一五 建设,全面谋划 十二五 发展的关键时期,全校学生政治生活中的一次盛事。

本次大会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会全国学联二十五大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武汉理工大学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以来的学生会工作,进一步明确学生会的历史责任和今后的工作任务,号召动员全校学生认真学习我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学校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和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学生会 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的职能,鼓舞全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甘于奉献,为带领我校学生成长为 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 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 三强人才 而努力!

回首七年:我们携手同行

七年来,我们逐步探索构建了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全面指导,余家头校区学生会、升升公寓园区学生会积极推进,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主动配合,学生班委会广泛关注,全校学生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基本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突出理工精神,联系学生实际,服务于我校 三强 人才培养战略的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会工作和服务体系。过去七年,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会以 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为宗旨,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 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以抓学风建设为主线,加大思想引领力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巩固中求提高,于创新中谋发展,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时刻走在学生的思想前沿,积极开展思想引领工作

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学生会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密切配合学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住08年北京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及学校合并组建十周年等契机,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广大同学无不饱含着一腔书写武汉理工大学蓬勃发展史的青春热血,无不发自内心地感叹祖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无不抒发着坚定不移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青春豪情。

榜样力量促人奋进。通过组织同学参与 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及开展 理工青年----十大风云学子 评选活动,发掘了一批品德高尚、成绩优秀、自强不息的大学生典型,以优秀学子报告会等为载体,集中展示学子风采,宣传优秀学子典型事迹,为同学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同时,学生会主动创造契机,积极寻求途径,联动我校优秀校友与广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内容深刻的交流活动,举办了诸如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贺

恭、水立方总工程师陈蕾、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秦豹、南京朗坤电子公司总经理武爱斌等杰出校友的报告会、访谈活动,号召全校同学向优秀校友学习,树立卓越理想,成就卓越人生。

二、广泛了解学生的实际诉求,切实服务同学成长成才

保驾护航,维护同学权益。通过实践摸索,逐步建立并完善了 服务同学学习生活、倡导校园公益 的服务体系,实现了指导同学维权的制度化和引导同学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在服务广大同学健康成长上实现了新跨越。每年定期举办 真诚面对面〃沟通零距离 学生信息交流制度座谈会、 图书馆服务质量月 、 食堂服务质量月 等活动,构建维权平台,增强广大同学的维权意识;协助学校做好新生入校和毕业生离校工作,积极主动地解决同学遇到的实际困难,让 学生会就在您身边 的观念深入人心。

拨雾启智,引路职业规划。学生会全面落实学校人才培养要求,深入开展了 职业生涯设计大赛 、 电子沙盘虚拟创业大赛 、 理工论剑 职业规划大赛等就业、创业活动;开展了 我与名企面对面 系列讲座50余次,邀请神龙汽车、中建三局的等公司的经理人员与广大学子直接面对面,畅谈学生的择业、就业问题;通过各类媒体以及传播方式,向广大青年同学宣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汇总并及时发布人力资源常识以及应聘资讯;校研究生会专门成立了研究生创业就业部门,致力于为研究生提供创业就业的针对性服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帮助数以万计的同学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所学专业和职业规划,正确理性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提高理工学子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立足活动,助力学风建设。学生会坚持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 学子沙龙 、 漂流书 、 英语角 、 阳光晨读之星评选 、 世纪杯 辩论赛等活动为代表的特色学习活动,调动了广大同学的学习热情,营造了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学风建设。校学生会主办的 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 评选活动,通过海选、现场投票等多种方式调动了全校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学术氛围,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落实了学校 以育人为中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巩固教学评估工作成效 的具体要求。

学生会以及研究生会积极组织了各类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以及研讨会;举办了汽车无限创意大赛、 才思飞扬 材料节、 朗坤 电子科技节、机器人设计大赛、模拟国际会议、等主题学术活动;开办了 闻贤讲坛 高端系列讲座活动54场,邀请了李培根,李敬一等著名学者进行人文、科技讲座,在广大青年中营造浓厚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帮助同学不断接受新资讯,新思潮。

三、大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努力营造多元的大学文化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会以我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品牌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宣扬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的理工精神,组织开展了 春天,我们在行动 、 欢乐女生行 、 社团文化节 、 理工杯 体育赛事、 学生会、学生组织、学生媒体纳新宣传赶集会 等大型室外素质教育活动,将广大同学从 网络生存 的 宅男宅女 生活中吸引出来,营造了健康阳光的活动氛围,实现了 学生活动服务学生,学生活动学生参与 的初衷,为美丽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笔靓丽的色彩。

学生社团百花齐放。我校共有学生社团96个,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

兴趣爱好、社会公益四种类型。校学生会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贴近同学兴趣爱好、助力同学专业学习、指导同学职业规划的特点,举办了七届 社团文化节 活动,深入开展 博学素质拓展讲坛--社团天地 等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开展英语晨读、汽车知识科普讲座、自行车远征、 舞与轮比 轮滑大赛等特色活动,传播大学文化,弘扬大学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学生社团在发展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获 全国优秀学生社团 荣誉称号,我校原点文学社的网站被评为 全国十佳 文学类网站之一。七年来,总计有6个学生社团荣获湖北省优秀学生社团标兵、12个社团荣获湖北省优秀学生社团,学生社团负责人、指导老师受各级各类表彰百余次;同时,我校学生社团在国内外各项赛事中表现突出,共获得国际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34项、省部级奖项183项,成果丰硕。汗水铸就荣誉,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再创辉煌。

四、不断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全面推进学生会自身发展

积极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学生会注重优化自身结构,重视内部建设,不断修订完善《学生会章程》、《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为学生会日常工作开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七年来,学生会面对我校地域广,校区散,学生人数众多等实际情况,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优化组织形式、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学生会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度。

努力创新工作开展思路。学生会通过积极开展各类调研活动,了解同学们的实际诉求,抓住同学们的关注热点,创新活动开展形式,扩大了活动辐射面,增强了活动影响力。

探索并完善了 校-院-班 服务体系,以相关活动为契机,抓重点、树典型,吸纳一批优秀学生班级的学生干部参加校级学生会活动,一方面调动了班级学生组织在参与校级活动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强了校级学生干部与所在学院、班级的沟通交流,回归班级,服务同学,更好地倾听同学们的心声,拓宽获息渠道,健全民主管理。

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学生会把握 思想有高度、处事有深度、为人有气度 的原则,在招新、挂职锻炼、换届等关口选拔素质过硬的学生会干部,保证学生会干部素质的高起点;组织干部参加全国大学生骨干培训学校、团省委荆楚英才培训班,校团委 理工才俊 培训班等各级各类培训活动,深化干部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制定 抓作风、抓成绩、抓方法 和 讲正气、讲学习、讲效率 的干部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会干部素质的稳步提高。

回首过去,无数的成绩见证了学生会成员的代表性和优秀性。七年来,学生会培养出了韩文津等三位湖北省学联执行主席,推荐孙明等数十名干部在团中央、团省委、省学联等机构挂职;08年奥运火炬手王斌,全国支教优秀团队 梦之队 队长孙宇,全国 挑战杯 铜奖团队队长童欣等都是学生会的优秀干部;除此之外,七年来,学生会的主要学生干部的研究生录取率达93%。

七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在校党委、省学联的领导,校团委的指导下,不断摸索实践、总结经验,提炼出了 满足思想教育新需求、谋求组织建设新发展、搭建学风建设新平台、探索活动开展

新思路、拓展自我服务新途径 的学生会 五新 建设经验,全面指导学生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强化思想引领、促进成才服务、传播大学文化、加强自身建设。

在总结学生会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学生会对全校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各级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班之间的交流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四是学生干部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落实。

各位代表,同学们,走过七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由衷感谢学校党委、湖北省学生联合会、学校团委、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热诚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此让我们向所有见证、关心和帮助我们成长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各级学生组织的全校学生干部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肩负使命:我们义不容辞

今天,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巨轮扬起了 十二五 的风帆,全国学联二十五大也吹响了我们中华学子的集结号,在刚刚闭幕不久的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上,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也为我们理工学子点亮了新的灯塔。集结号角,清晰而嘹亮,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勇敢地肩负起义不容辞的使命,为努力成长为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 卓越人才 目标而不懈奋斗!

努力成长为祖国需要的“卓越人才”,需要我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远大志向,到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的时代强音,从 把青春献给祖国 的豪迈誓言,到 中国加油 的嘹亮口号,都是中华学子薪火相传、胸怀天下、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让我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和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高举爱国主义光辉旗臶,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努力成长为祖国需要的“卓越人才”,需要我们把全面学习作为实现理想的重要阶梯。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需要我们刻苦学习、掌握科学知识,需要我们深入实践、了解形势政策。让我们把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结合起来,把学习风气和个人品德结合起来,把学习目的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的殷切期望,回报母校的谆谆教导,回报祖国的无私培养,回报社会的包容与关爱。

努力成长为祖国需要的“卓越人才”,需要我们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人生因为奉献而有价值,社会因为奉献而充满温暖。萧栋栋奋不顾身跳进长江救人壮烈牺牲;秦豹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修建 无止桥 ,搭建板房;郎坤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生活问题,七年不辍伴飞小雏鹰。他们的感人事迹体现了理工学子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当继续秉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在飞速发展的和谐社会中奏响时代的强音;我们应当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自身求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做贡献。

光荣的使命召唤着当代大学生,党和人民寄厚望于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要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把自己锻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rr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