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二、三世界史部分易错易混点(整理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16 12: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必修一世界史部分易错易混点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易错点 1、雅典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2、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本城邦的妇女,外邦公民、奴隶和他国公民则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3、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文明的形成、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小国寡民。 4、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5、《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 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罗马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6、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是: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易混点 1、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 3、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 4、《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5、《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以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从中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易错点 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3、注意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与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不同的。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君主大权独揽,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而英国在中世纪时,王权就受到贵族的挑战。

1

4、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5、注意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 6、注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二者相互制约。 7、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君主立宪制和君主专制均属于君主制) 9、民主共和制: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按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特别是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易混点 1、比较英国君、美国、法国、德国的民主政体 项目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任期 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方式 国家权力中心 行政权 议会 内阁首相 首相对议会负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责,首相可解散议会,议会也可以罢免首相,二者相互牵制 立法机构 议会下院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民主共和制 法国民主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无 内阁首相 总统 可连任两届) 任期制 有 总统 总统 总统 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二者平行,但相互制约 国会 总统 可连选连任) 任期制 有 议会 总统和内阁 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议会 帝国议会、联邦议会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资产阶级专政 独立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首相 国王;世袭 2

皇帝 世袭 终身制 有 宰相 皇帝任命 皇帝 皇帝与宰相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民选(任期四年,选举(任期七年,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比较表(近代) (项目) 理论原则与经济基础 相同点 国家性质(国体) 司法 政 体 不同点 政府首脑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 分权制衡;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 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 国家元首地位 国家权力中心 政府产生方式 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议会 议会下院大选获胜的多数党组成 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元首负责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军权 总统 总统任命,议会通过 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而对宪法负责,行政与立法机构地位平行,相互制约与监督 国家元首、议会、政府关系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项目)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1、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体制。 相同点 2、代议制机构都由两院组成。 3、(国家元首地位)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力,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政 体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权力中心 不同点 总统对议会负责; 国家元首、议会、 政府关系 法国总统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 议会与政府分权制衡。 议会产生方式 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 国民议会选出 议会 法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皇帝 世袭 皇帝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组成,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 德国元首拥有绝对的实权; 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会; 帝国宰相(内阁首脑)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行政机构控制立法机构。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比较 (项目) 相同点 不同点 国家元首 首相和议会、政府关系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具体权力见教材) 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王,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无实权 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都是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3

议会 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民选,无实权)是立法机构 行政权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权力的中心 国家政府首脑及权力中心 议会 英、美、法、德四国的国家政权组织体系表(近代) 项目 国别 政体 议会制英国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美国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法国 民主共和制 二元制德国 君主立宪制 君主是实。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4、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统一性表现: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概念解释: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易错点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的日益暴露;其诞生的主观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思的个人努力以及革命实践。

4

立法权 司法权 军权 元首 产生方式 首相。议会下院选举 总统。人民间接选举 总统。议会选举 宰相。皇帝任命 内阁 议会下院 议会 议会 国王 总统 国会 联邦法院 总统 总统 总统 总统 议会 名归帝国议皇帝 会,实际掌握在皇帝手上 总统 总统 议会 皇帝 皇帝 皇帝 2、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积极争取

政治权利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其失败的历史根源不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3、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它的爆发是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

物,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还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4、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

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5、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从其胜利后也成立了苏维

埃政府的角度看,二月革命也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色彩),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6、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法令中最能反映广大人民愿望的是《和平法令》;

最能反映农民愿望和呼声的是《土地法令》。

7、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

了一个缺口,使世界历史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即由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由理论到实践(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的迅速发展:如1864年成立的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再如1871年法国爆发的巴黎公社武装起义。)、由理想变成现实(其标志性事件是: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一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活动一度高涨;二战结束,社会主义超出了一国范围,世界上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12个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规律,其发展趋势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特征。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易错点 1、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

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

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军事战争。1946年丘吉尔在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的铁幕演说发出了冷战的最初信号;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1991年底苏联解体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两极格局以及雅尔塔体制的瓦解。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共性和个性,苏东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意味着整个社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rj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