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作业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名词解释

劝百讽一,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劝,鼓励;讽,讽谏。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二、论述题

1、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简述《左传》外交辞令的特色。

这篇《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描写外交言行的古文。本文的中心就是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兵。全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字,但却充分的表现出了古代的外交辞令的魅力和特色,委婉曲折,跌宕起伏。《左传》工于记言,许多外交辞令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前人将《左传》的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

烛之武游说秦伯,先从亡郑说起,指出亡郑无益于秦。无益的原因,一是“越国以鄙远”,难以实现。二是即使亡郑,得利的不是秦国而是晋国,“焉用亡郑而陪邻”。三是“邻之厚,君之薄也”,晋国强大,秦国必然削弱。这层层剥笋似的剖析,必然引起秦穆公对围郑的后果的深思。接下来,烛之武再从不亡郑这一角度发挥:不亡郑,于秦不但无害,反可坐享其利。这样,两相比较,孰优孰劣,显而易见。弦外之音,还有讥秦受晋役使之意。为瓦解秦晋联盟,加深两国的矛盾,烛之武旧怨重提,指出晋国背信食言,历来如此。最后归结到晋之野心,不独在郑,还将侵秦。这样的层层深入,晓以利害,终使秦穆公深思再三,幡然醒悟,毅然退兵,使郑国转危为安,免除了一场兵灾。烛之武的这段说辞,举重若轻,他能揣

度时事,抓住矛盾的焦点,深入秦伯的内心,把握其心理;字辞端正委婉,既坦言事实,又不刺激秦伯,也不丧失本国尊严,不卑不亢,理由充分,分寸恰当,使“辞令”呈现出雄辩的逻辑力量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外交辞令的魅力在此显露无疑。

2、 鲍照的乐府诗在思想内容上有何特征?在对汉乐府以来的民歌传统的继承方面有什么特点?

思想内容上的特征:一方面,鲍照讲究“夷夏之辨”与“尊王攘夷”,对忠于君主、报效国家的将士不吝赞美,鲜明的表达了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他又谴责君主的刻薄寡恩,不能任用贤良,但即使如此,其抒情表达也不出“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儒家诗教范畴,具有鲜明的儒家烙印。总之,这个风格贴近实际,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继承方面的特点:他所创作的大量乐府诗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民歌部分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汉魏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建安文学多生气力度的“风骨”,汲取了南朝乐府民歌清新的内容,运用和融合了《楚辞》的浪漫主义手法和当时刘宋文坛修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及描写山水景物的技法,终于完成了“抗音吐怀,每成亮节”的唯他独有的乐府诗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当时,吴歌、西曲被视为里巷歌谣的情况下,他却十分推崇南朝民歌作品自然天成的艺术魅力,在他的乐府诗中,有30多首清新明丽、优美动人的小诗,其中《吴歌》三首和《采菱歌》七首是其代表作,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汉魏乐府民歌质朴刚健的风格,而且具有南朝乐府民歌艳丽浅俗的特点,其乐府民歌化的创作道路,对后世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否体现了豪迈清雄的特点?为什么?

虽然表面上,看不出太过突出的豪迈诗的特色,但毫无疑问,立足点如此之高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的确确是一篇豪迈清雄的优秀词作。

他一下笔就高视阔步,气势沈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细想万千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煌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谁不赞叹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望他们的姿容风采!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像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终于,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最后表达无数风流人物也不过是浪淘尽,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何不旷达一些,何必过于执着呢。整首词中表达的豪迈大气充分的体现了豪迈清雄的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r7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