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个人整理)

更新时间:2024-03-27 10: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

第一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3)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①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②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2)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①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②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4)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趋势

①内容趋于集中;②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③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 (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2)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④教育性原则。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①教育心理实验 ②观察法 ③调查法

问卷法、访谈法、教学经验总结法 (3)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 ①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 ②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③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概念 (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②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③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④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⑤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⑥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3)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1)遗传决定论 (2)环境决定论 (3)二因素论

(4)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3)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第二编

第三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述 第一节 学习概述 (1)什么是学习 (2)学习的类别

第二节 学习理论及其基本派别 (1)学习理论研究的意义

(2)学习理论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与不同的规范 (3)学习机能获得理论的基本派别 (4)学习理论的基本派别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1)桑代克关于学习实质的基本观点 (2)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①桑代克前期关于学习规律的基本观点 a.三条主要的学习律:效果律 准备律 练习律 b.五条从属的学习律:多重反应 心向与态度 优势元素 联结变化 类比反应 ②桑代克后期对学习律的修正

a.对主要的学习律的修正:放弃练习律、修正效果律 b.对从属的学习律的修正:增加了效果扩散与相属性 第二节 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1)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建立过程与基本观点

(2)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①消退律 ②泛化与分化律

第三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1)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提出及其基本观点 (2)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 ②行为塑造技术与强化

a.连续接近技术;b.强化原理与技术(强化的类型与安排) (3)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序教学理论 第四节 观察学习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影响因素的基本观点 ①三元交互作用

②榜样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③强化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3)班杜拉的教学观及观察学习的教学设计 (4)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第五节 联结派学习理论小结

第五章 认知派学习理论 第一节 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

b.概念的同化 ⑥概念的运用水平 ⑦概念的教学 (2)原理的学习与教学 ①什么是原理 ②原理学习的意义 ③原理学习的过程 ④原理学习的方式 ⑤影响原理学习的因素 a.对原理所涉计的概念的掌握 b.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 c.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d.教师的言语组织

⑥有效地进行原理教学的注意事项 a.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水平 b.言语指令的设置 c.创设原理学习的问题情境 d.强调原理的运用

e.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 f.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 (3)问题解决的学习与教学 ①问题解决的性质

②问题解决学习的意义 ③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模式 a.关于问题解决的各种理论模式 b.问题解决得一般过程 ④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a.问题情境 b.定势 c.功能固着 d.知识经验

⑤教学实际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现代认知派关于知识分类与学习的观点 (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①陈述性知识及其表征 ②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机制 a.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和贮存 b.陈述性知识的巩固 c.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和建构 ③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 ④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①程序性知识及其表征 ②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a.模式识别学习 b.动作步骤学习

③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 ④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3)学科知识结构的表征方式 ①学科知识结构的一般表征方式 ②学科知识结构的个别差异

第八章 学习策略与培养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1)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

①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活动或程序 ②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③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2)学习策略的特点 ①主动性与操作性的统一 ②外显性与内隐性的统一 ③变通性与通用性的统一 (3)学习策略的分类 ①二分法

a.基本策略与辅助策略 b.一般策略与调节策略

c.微观策略与宏观策略 d.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 ②三分法

a.一般策略、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b.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和精加工策略 c.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③多分法 (4)学习策略的发展 第二节 认知策略及其培养 (1)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①复述策略 a.什么是复述策略

b.复述策略的培养(时间、次数、方法) ②精加工策略 a.什么叫精加工策略 b.精加工策略的类型 c.精加工策略的作用 ③组织策略 a.什么叫组织策略 b.组织策略的类型 (2)思维与解决问题策略 ①表征问题阶段的思维策略

②解答问题阶段的策略 ③思路总结阶段的策略

(3)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学习策略使用者 ①学习策略是可以教会的 ②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

a.要能识别重要的学习策略并能对其进行结构分析 b.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c.结合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训练

d.注重元知识策略的训练,使学习策略的运用更加有效而灵活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 (1)元认知概述 ①元认知的定义 ②元认知的结构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体验 c.元认知监控 (2)元认知策略 ①计划策略 ②目标策略 ③策略监控 ④注意监控

(3)元认知的培养和训练

d.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e.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f.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②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a.创造力训练的一般技巧

创设适宜的条件;采用发散式提问模式; 摆脱习惯性思维;通过自我知晓增进创造力; b.创造力训练的具体技巧举例

缺点举例训练;希望点列举训练;图形想像训练; 联想训练;展开性思维训练 c.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案

第十二章 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品德概述

第二节 关于品德形成的理论和研究 第三节 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 第四节 品德不良的矫正 第十三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节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第三节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四编

第十四章 学习动机与学习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1)学习动机的一般概念 (2)学习动机的分类

(3)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影响 ①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a.对学习行为的启动作用 b.对学习行为的维持作用 c.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 ②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4)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 ①认知的内驱力 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③附属的内驱力

第二节 国外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1)本能论 (2)驱力论 (3)强化论 (4)需要层次论 (5)认知失调论 (6)自我效能论

(7)成就动机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技法的方法与技术 ①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②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 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 ④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作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

⑤利用原有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向不同的学习情景发生迁移 (2)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 ①提供学习结果清楚、具体、及时的反馈信息 ②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③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④营造适度紧张的竞赛或竞争气氛,调动学生的好胜心

第十五章 认知因素与学习 第一节 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二节 认知风格与学习风格 第十六章 人格因素与学习 第一节 自我概念与学习 第二节 归因、控制点与学习 第三节 焦虑与学习 第五编

第十七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教学目标 第三节 教学形式 第四节 教学模式 第十八章 课堂管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第二节 课堂中的人际互动 第三节 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第四节 建立有效的课堂秩序 第十九章 教学评价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标准化测验 第三节 教师自编测验 第四节 真实性评价 第二十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 第二节 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三节 教师的学生观与教师期望 第四节 专家型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qz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