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中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语文作文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15 09: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一、中考语文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兴盛,不少人为了引起关注,吸引“粉丝”,无所不用其极,有人攀爬城市高楼,做出各种惊险动作,以赢得点击;有“14岁荣升宝妈”的少女,靠展示自己的肚皮,获得打赏;9岁女孩发抖音哭诉视频,“今天妈妈火化了,我再见不到她了,求求你们,就给我一万个赞可以吗?”有农村青年靠直播生吃青蛙、老鼠,被转发;有父亲,虚构家庭困境,靠“卖惨”为重病女儿筹款……一个比一个奇异,一个比一个惊悚。
对互联网所催生出来的这种社会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做冷静的接收人,为理智的评价者
一抹赏心的风景,一句简单的心情,一件怡心的乐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构成了千千万万人的社交主页。在屏幕面前,信息的发出者们在浏览他人生活琐事的同时,也带着些许不安的心情:这条动态会得到多少人的点赞?又会有多少人来评论。
在言论自由的时代,我们通过社交媒体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对公众人物的生活进行评论。然而,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收到的评论中,总会有正面或负面的言论;我们在发表评论的同时,也总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位冷静的接收人,理智的评价者。
我们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后,围观者往往是我们的亲朋好友。通过一条条评论、一个个点赞,他们分享我们的快乐,分担我们的痛苦。得意时,他们毫无顾虑地给予忠告;失意时,他们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这不失为联络感情的一大方式。然而,总有人过分地在意他人的评价,为求得他人艳羡的目光而迷失了自己。他们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橱窗人”,晒出价值不菲的物品,换上运动服出门拍张照发布后回家接着睡觉,都只是为了能得到他人的一句赞美的评价。正像席慕容在《独白》中说的:“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和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由此,我们要做一个面对外界评价冷静的接收人,“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境界。
公众人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总有人带着引起关注等特殊目的对其进行歪曲、大肆宣扬,企图引起舆论关注。今年一月,赵雅芝在微博上发表“每次路过天安门,都会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却遭到了质疑她国籍的网友的辱骂,引起轩然大波。难道爱国也有错吗?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是无可非议的,网友行为的实质是一种道德绑架。不禁想起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一句话:“一旦堕入笑骂由人的尘世,威猛有力的羽翼也寸步难行。”谁也不想成为被言论攻击的受害者,在言论自由的时代,唯有每个人都坚守住道德的底线,做一名理智的评价者,我们才能展开威猛有力的羽翼,更加自由地翱翔。
正如荣格所说: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对他人的生活进行评价,是走近他人、联络感情的不错方式,但也需要我们不要忘记审视自己,不为他人的评价所左右。
坚守道德底线,做冷静的接收人,理智的评价者。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一是解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二是解读任务,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本题“对互联网所催生出来的这种社会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任务指令明确,“对互联网所催生出来的这种社会现象”考查考生对于材料的全面理解,“思考和感受”又不能局限于材料,体现考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审题:解读材料,审题时要抓住文中关键信息。本题是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主要讲对互联网所催生出来的社会现象。材料以多个事件来反映种种社会现象,网络自媒体使用各种奇葩手段“吸粉”走流量。这固然有利益层面的原因:为了获得打赏而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但更深层原因:有想要一夜成名的焦躁,有想要被人关注的心理需求,有哗众取宠的低级浅薄,有无知无畏的追风……而这种现象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恶劣影响。比如,你可以不劳而获,只要你足够吸引眼球;用虚假的悲惨故事消费善良,伤害社会的公德。互联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参差不齐,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一些社会负面影响,这使得我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价值观产生倾斜。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中学生,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要有正确的认识。国家层面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的网络教育基地。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工作,正确制定应对措施。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参考立意:①谈网络自媒体的素养、责任和义务;②谈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③谈如何正确获得别人及社会的关注和肯定;④谈理智对待网络信息。
参考素材:
1、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民从不离手的重要工具,智能手机已可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娱乐消遣聊天、听歌、看电视、玩游戏。从语音、短视频、一直到直播的出现,在智能手机应用平台、新闻客户端推广平台上都能看到大量的直播平台。在网络激烈的竞争下,为了谋取利益,很多直播平台开始以大尺度低俗的表演来吸引观众。各主播为了赚取打赏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丝袜秀”、“奶嘴秀”、“段子秀”等,在直播中,观众只要给予礼物打赏,主播会给你一种大爷般的享受,甚至可以答应你各种要求。因此直播中的画面不堪入目,这严重的影响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这些直播平台所谓的平台监管员对这些低俗直播和违规行为却并没有进行制止。
2、针对目前网络直播的这种乱象,应从多方面进行管制:一是要相关部门继续加强监管和打击;二是督促直播行业尽快制定统一的行业自律和标准;三是对于网络主播,对于这些低俗内容,网络直播公司要负主要责任,要限制低俗内容和违规违法的直播画面出现;四是主播自身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能是靠身材和大尺度的秀来取胜,不以赚钱为目的,而是要传播正能量。
3、自媒体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但从业规则却并不成熟,有些从业者缺乏自律、有些平台缺乏社会责任,有些监管措施也尚未到位。一些自媒体为了赢得市场青睐,丧失了基本的底线。虽然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
不讲规则。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是任何人想编就编,想抄就抄,想喷就喷。自媒体也要尊重事实,理性传播,严格遵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共同来“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结构示例:文体:议论文。题目:做冷静的接收人,为理智的评价者。开篇以言论自由时代各种各样的社交方式引入话题,引人思考如何接收并评价纷至沓来的庞杂信息,亮明观点:做冷静的接收人,为理智的评价者。正文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分两层展开:面对普通人发布的社交信息,我们要做一个面对外界评价冷静的接收人;面对公众人物发布的信息,我们要做一名理智的评价者。结尾再次强化观点:坚守道德底线,做冷静的接收人,理智的评价者。
【点睛】
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或层次。另外,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在动笔前,还要对所得到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筛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 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
笃学敏思的大李,锐意创新,阐释了生命科学的谜团;爱岗敬业的老王,苦心练技,用勤奋完成了焊接大师的蜕变。他们,都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凯歌,然而,跋山涉水的小刘,用心灵捕捉世间奇山丽水,用镜头抓拍天空七色彩虹,他给这个行色匆匆忽视美丽的枯涩的时代,注入了一泓清泉,彰显了时代最美的风采。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人们的双眼专注于科技的创新和技艺的精湛,却少有人如同小刘那样珍视生命中的美丽。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科技的创造力,笃实的思考力,和技师的巧夺天工。但是,大多时候,我们因为对物质太过执拗而迷失了脚步,我们睁着双眼,却看不见大自然的美景。正如蒋勋先生在《生活十讲》中写下:“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我们不能任由物质的铁蹄践踏昔日的精神家园,不可任由功利的追求侵占心中对美的向往。如此,我以为,值此超物质的快进时代,像小刘一样肯在云白山青间捕捉最美的风景,才是时代最耀眼的风采。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是拥有几米笔下那一个充满爱的心,所以我们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动人的风景。然而,科技的日新月异,技术的日益精湛,还有多少人存留着如同朱
光潜先生所言的“接近文化和欣赏美是人之为人的天性”?难怪阿尔卑斯山脚下矗立的牌子赫然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来呼吁人们驻足身边的美丽?难怪鲍尔吉·原野在《月光手帕》中期望人们拥有空灵的目光,才不会被世俗磨砺,才不会失去美的愉悦?要知道,如今翠翠守护着的湘西已经不在了,月牙泉的波光粼粼再难寻觅,所幸,我们还有小刘那份对自然之美的皈依和珍惜。所以,彰显时代风采,他,当之无愧。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因为缺少,所以珍贵。的确,“矢志创新”造就了神舟飞天和蛟龙入海;“技艺精湛”造就了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是,小刘这看似与时代“背道而驰”的举动却挺起了国人精神的脊梁,铸就了文化的辉煌。祖国的大好河山在闪光灯下熠熠生辉,最美的乡愁于镜头中绽放光彩,软实力的增强,也同样会反作用于科技的飞黄腾达,个人的价值也会因为凝结了对自然深沉的爱而在时代中大放异彩。
龙应台有言:“人本是社会上散落一地的珍珠,而文化和语言就如同黏合剂,将人与人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刘这份对美的笃定和追寻,是这快节奏时代中的了然欢喜,风采奕奕。
品味这大千世界,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精致的心,一双发现美丽的眼,在时代中用双手撷英而行,便是最美的最珍贵的风采。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材料的文字简明清晰,没太多干扰信息,写作时注意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要分析他的特征,如“大李”应该重点突出“学术”,“老王”应突出“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小刘”应突出“个人爱好”,这是这则材料的难度所在,写作时紧紧围绕人物的特征行文,观点明确,围绕特点分析深刻,结构清晰为一类,分析不深刻,重点不突出为二类,性格特征不和材料要求,或脱离材料为三类。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答案】心灵闪过的微光
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当远远看到村口老屋边那棵老槐树依然挺立时,刹那间,我就像穿越到童年时任性而又快乐的惬意时光,一腔难以言表的感怀和兴奋微光照亮了心湖。
老屋是不高的土砖结构半草半瓦徽式老房,多年没有入住了,老屋西边有一座现代楼房,与那飘若着生命浮尘的老屋相比,显得奢侈多了。母亲自上世纪末就搬到楼房居住,在母亲心中,老屋是一种生命的印记,一直没有拆掉它,而是将它做为储藏农具和柴禾用,延伸着其生命微光。
老屋虽老,它的存在像是一缕微光影子,感觉到了它,内心总是被一股柔情所溢:父亲在煤油灯下酡着脸谈论着朱元璋如何战败鄱阳湖,母亲在厨房里忙活情景,一丝一缕,微光浮影般袅袅漂浮心头。
老屋前面有棵老槐树,是爷爷小时栽下的。老槐树树干直、大,叶呈椭圆,密匝,一到夏
季,蝉儿最喜欢集聚在枝头欢歌;树顶端有一个大鸟窝,不知繁衍了多少鸟儿.有年刮台风,村里许多家房屋都遭到不同程度损坏,可老屋却安然无恙,片瓦未损,父亲说是老槐树保护了家.也是从那时起,我对老槐树便有了神灵般的敬畏.考试前,我会暗暗在老槐树前祈祷我能够有个好分;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喜欢在树下默默倾诉,总能找到一丝微光让我明晰。
去年冬,父亲一病不起,我回到了离别多年的老家,和家人把父亲送到省城医院,半月后,父亲病情依然不见好转,我想起了老槐树,便立马赶回老家,在树下给父亲祈佑。许是父亲病情经过半月治疗已经开始达到康复效果,竟然慢慢好转起来,我对老槐树那“灵”韵,也有着微光般掠过心头感觉。
有哲人说,老家是一面幽古的青铜镜,从其微光中可以能照见自己过去的影子;回老家看看,有感悟人生升华作用,因为老家是每个人的生命摇篮。像我这个来自乡村的城市作家,记住老家一树一木,一景一物,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老家,不仅是我人生的第一里程碑,也是生命的根,更在意的是--它给我带来了灵性记忆与灵感微光。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
审题:如果单从作文题目出发,最直接的立意就变成了人们应该珍惜自己“心灵的微光”,学会从自己的角度,自我反省,自我审视,并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发自每一个人的“心灵的微光”都自有其价值,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只是他并没有像“天才”一样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抒发出来。如果要深入分析的话,首先可以对“心灵的微光”加以界定,你认为的“心灵的微光”究竟是什么东西?是灵光乍现的灵感?还是思想的火花?是日常生活的感悟?还是发人深思的哲理?总之,“心灵的微光”可以是灵感之光,是思想之光,是智慧之光,是存在之光(以上为纵向分析),也可以是诗意之光,是自由之光,是正义之光,是公正之光(以上为横向分析)。对“心灵的微光”的理解和界定,实则决定了作文立意的高低和议论的深浅。其次,可以就“心灵的微光”展开因果分析,分析人为什么要珍惜自己“心灵的微光”,“心灵的微光”对一个人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假如没有了“心灵的微光”,人将会变成怎样的人,将会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然后,可以就“心灵的微光”展开对比分析,分析珍视自己“心灵的微光”的人(尤其是天才)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如天才诗人海子,苹果之父乔布斯,美国导演卡梅隆等等,而无视自己“心灵的微光”的人又是多么失败,可用“芸芸众生”作为反例。在此,还可以追问,为什么天才可以发现、观察、感悟、表达自己“心灵的微光”,而普通人就不能,从而推论到怎样才能做到珍视自己“心灵的微光”。再次,可就“心灵的微光”展开措施分析,分析怎样才能做到珍视自己“心灵的微光”,如首先要学会“认识你自己”,学会自我反省,学会自我审视等;其次要学会感悟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等。最后,既然“心灵的微光”会在天才的作品中出现,而普通人往往将之忽视。那普通人不一定完全通过审视自我或审视生活来发现“心灵的微光”,还可以通过从天才的作品中学习天才发现、感悟、表达自己的“心灵的微光”的经验,从而通过审视天才,来学会珍视自己“心灵的微光”。最后,可以就“心灵的微光”展开辩证分析,“心
灵的微光”也可能是愚昧之光,邪恶之光,人要善于培育智慧之光、正义之光,摈弃愚昧之光,邪恶之光。
如果从“珍视自我的感觉、感受、体验”入手,从而“肯定自我的价值”的角度立论,当然也可以。尤其是作者下文中说的“越是对方呼声最高的时候,我们越要平心静气的坚持我们自发的感想”这句话,更是阐明了人要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真谛。而在高考作文题目中,人们舍弃自己“心灵的微光”的原因,正是因为人们认为“这是自己的东西”,无足珍贵,这是一种极度不自信、妄自菲薄的表现。既然如此,人要坚守自己“心灵的微光”,最重要的莫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从而“肯定自我的价值”了。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引申到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人要有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那就再好不过了。
【点睛】
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①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②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③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④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请拾起你的关怀
男孩要司机等等妈妈的请求在一分钟后遭到了乘客的埋怨,但是当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沉默是因为残疾的母亲触动了乘客内心的那根关怀的心弦。生活中需要关怀的地方无处不在,请拾起你的关怀。
记得有这么一条引发网友热议的新闻,说是在东方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上,一名乘机老人突发心脏病。机组人员当机立断备降三亚,将老人送医。这本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好事,但部分旅客心生不满,认为自己的行程被耽误了。
联想到男孩的请求司机等等母亲的事件,我的内心涌起了深深的无力感,然而这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路边老人摔倒之后没有路人愿意上前将他扶起的时代里,人情凉薄、漠视生命似乎就是很正常的呀。
但可以理解不等同于“应该纵容”。我想,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拾起我们的人文关怀。一个国家倘若对她的子民如此漠然,那经济再发达、国力再强盛,又有何用?
只怕国不国矣。
记得前些日子有一则假新闻,说的是一名老人在菜市场摔倒,一百多位路人经过却置若罔闻。但事实上,老人摔倒之后,在一名白衣女子的号召下,周围人聚拢过来对老人施救。事后,央视记者采访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谁家没有老人?谁又没有个老的时候?”朴素的话语却掷地有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里的这一句话经口耳相传,筑进了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大同理想中。我从不怀疑人文关怀的存在,因为它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人文关怀,无疑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从救助摔倒老人的“最美路人”,到伸手接下坠楼孩子的“最美妈妈”,从勇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再到把一生奉献给老少边穷地区的“最美乡村医生”,对生命的尊重让他们奋不顾身,让他们恪尽职守。生命之花最美,也最动人。
【解析】
试题分析:本次作文在构思方面,可以从当公共资源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等问题引发的思考入手,一方面,可以歌颂人性的美好,倡导社会的理解、体谅和关爱;另一方面,可以批评社会上不乏其冷漠、自私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形成对比,方能具有深度。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门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对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问题不限。
【答案】靠实力说话
赛场上球员们尽情发挥,每个人都拿出看家本领一较高下,彰显着活力与激情,更体现出中国人的风采和实力。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一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鹿特丹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员不负国人希望,又一举囊括全部冠军,这是实力的体现。
靠实力说话,是中国一直坚守的办事原则。这不仅体现着中国人的谦虚,也体现着自信。因为相信自己,才能在别人的怀疑的眼光中用实力证明自己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周总理则是笑得和不拢嘴,这是因为中国人用实力向全世界人民证明了中国能够自主研制成功核导弹,同时也打破了西方人说中国不可能在10年之内研制成功的传言。从这时起中国的航天事业迅猛发展,从东方红1号到神七再到嫦娥一号,每次发射的成功,都是这个东方大国在向世界展示自己证明自己。而依靠的是什么?是实力!
靠实力说话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法宝,也是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准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如何向别人展示自身的价值,就需要实力了。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上任后没有过多的言论说要带苹果达到一个怎样的市场高度,但是和iPad已经代替了所有话语表明了他在苹果乃至IT界的地位。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也是用实力证明了国产电器在世界中的地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他们无不是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坚持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辉煌篇章,用实力证明自己在世界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实力,两个字,包含着诸多要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有坚强的毅力,有古人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而这一切,对于还在求学道路上披荆斩棘、涉世未深的我们来说,好像什么都不具备。我们已成年,亦想证明自己,所以我们更应在生活中不断吸收营养,用实力说话。
如何拥有实力,或许就是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我们一直梦想着在自己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拥有了实力就相当于拥有了取得成功的跳板。
无论什么时候靠实力说话,才更具说服力。让世界认识你,肯定你,而那时候,自己才是真正的王者,就像在乒乓球领域中国才是王者。所以就让我们继续前进,不断汲取营养,获得实力,实现自己的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的“材料+导语”式作文,写作的角度就包含在讨论提出的不同观点之中,这是之前类似作文题给我们的启示,对于北京卷的这道新材料作文同样也适用。甲乙丙和老师的不同说法,既是对中心材料“鹿特丹世乒赛”的解读,也是对考生的写作提示。审题时,有必要深入理解,同时注意与自己的写作积累相对接。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根据甲的语言,也可以写“实力是王道”,通过世乒赛中国队包揽所有金牌体现了中国乒乓球的整体实力推及到我们在其它领域也彰显出强大实力,如“李娜成为亚洲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宇航员出仓活动”等。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乙的语言本就是一句可以直接拿来立论的话,总结为“垄断不利于发展”。就能推及到社会领域方方面面谈。比如:刘翔不但为中国夺取了第一个田径男子项目的奥运会冠军,还成为第一位获奥运会田径男子短跑项目冠军的亚洲人,和第一位获得奥运短跑项目冠军的黄种人。这样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各自身体优势、技能优势的比拼更有利于110米栏这个项目的发展。再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足鼎立公司通过相互竞争使得各自越加精益求精,大家为了赢得市场都会创新,会时刻反观自己的不足。这样有利于可乐行业的良性发展。阿迪达斯和耐克也是同样的例子。还比如:QQ是最早的网络聊天工具,但它并没有垄断市场,MNS、飞信等相继推出后,网民可选空间大了,也就促进各家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进技术。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丙的话适合写“诚信、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的主题。由世乒赛不该故意输球推及到社会生活领域,比如:国足的假球现象玷污了神圣的足球,不利于球员的进步,影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再如:商业竞争中,不应该用不诚信的手段获利,通过制假这种方式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不公平竞争的表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火腿肠瘦肉精事件、地沟油、假酒、假药等。还如:在人才选拔中,也存在不公正现
象等。参考立意:实力是王道、用实力说话、“垄断不利于发展”、竞争、诚信、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篇现实评论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甲、乙、丙三个学生的话进行理解立意,考生要注意结合现实挖掘自己的理解角度,充分结合自身和社会实际进行评论性的写作,考生要注意这类作文一般都适合写议论文,议论文要注意观点的明确、中心的突出、挖掘的深刻。
6.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解析】这则材料作文应该针对当今社会有人想做好事又顾虑重重、想干大事却又畏首畏尾以及许多学生成长路上负担太重、顾虑太多却不敢有所放弃等现象命题,考生只要抓住“甩掉多余的顾虑”来立意即可切合题意,选择“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解除后顾之忧”、“大行不顾细谨”、“排除前进路上的干扰”等角度均可构思作文。
当然,从“妈妈”的角度立意亦可,提倡理解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不给孩子留下顾虑,正确引导孩子成长。这个角度对于刚刚走向成年的学生来说,要写得深刻有难度。
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习作例文】
请天下父母不要太溺爱自己的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花朵,家庭的希望,所以会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充分关注。但具体说来,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他的未来。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当前,一些孩子受家庭的溺爱而显得畸形发展。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疼爱已经发展到十分溺爱的地步。孩子走路跌倒了,家长急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还要用甜蜜的语言不停地哐哄;孩子吃饭,爹娘给他把饭送到嘴里;孩子睡觉,爹娘给他被子铺下,尽管这些孩子已
八九岁有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这些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伴随了多半生或者一生。如果我们看看美国不少家庭教育孩子的模式,可能会从中得到启发。美国的孩子跌倒了,父母绝对不上前扶他。
当然,家长对孩子的疼爱本来是人之常情的事,然而这种疼爱如果一旦转变成溺爱,就变了质了。我们常说,溺爱就等于抹杀了一个孩子,适度的疼爱才是有分寸的家长。有适度的疼爱,合理的引导才会成就一个孩子。但不少家长对于这个道理常常是孰视无睹。这不但害了孩子,而且害了父母。家长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刻在孩子的心里。如果家长代替了孩子所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客观上家长已经抹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更谈不上自我创新与实践能力。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讲一个博士生,他的成绩非常优秀,却因为从小受到父母溺爱导致长大后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终因父母的离世而自杀。
须知,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如果人有其的东西代替他所做的事情,人绝对不会自己动手。只不过这种惰性在某些人身上显得十分突出。一个人如果从小习惯了父母的溺爱,那么他绝对不会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
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连名字都叫的异常可爱,诸如什么宝贝、乖乖、小心肝等等,以表溺爱。因为溺爱,所以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书呆子,无能的健康青少年,更有甚者,成了监狱里的囚犯。
毋庸讳言,对孩子的溺爱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家长们吝啬一点你的溺爱吧!
【解析】试题分析: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这则材料可以从多角度来立意:1.游客的角度:(1)有时爱也是一种美丽的错误,要把善意、喜爱放到适当的位置上,即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做对的事;人与动物、自然之间固然需要爱心和帮助,但不意味着需要过多的帮助,有时不恰当的帮助反而会阻碍其生存和发展,爱心也要讲究方式。(2)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其实是要尊重动物生存的规律特点,才会不至于让它们丧失觅食能力,或者对它们造成其他伤害。(3)由此也可以引申出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比如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要过多地给予孩子一些东西,这样孩子才不至于丧失独立生存能力和独立人格。(4)喂养动物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违反了动物园的规则,可以就做文明的旅游人,遵守道德规范的角度立意。2.保护区示的角度:(1)作为保护区的管理人员有义务和责任对还没有进入保护区的人进行警告,毕竟未雨绸缪要好于亡羊补牢。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最好做到“成功预设”,防止“恶果生成”。(2)同时自然保护区是在制定规则,游人是在破坏规则,警示语中前半部分是善意的提醒,后半部分则是法律的威慑。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3)对于不同的人有要不同的对待方式,对不明真相的游客可以是警告教育,但对于那些知错不改的人就要依法严惩。总之,这篇材料作文的立意,结合自身经历联系当前实际选取一个恰当的切入点,然后紧扣材料,选好角度后再写作,不是难事。但要注意,材料内涵丰富,写作时切忌面面俱到,从一个角度立意、生发、拓展即可。再有要确定好文体,就本题来看选择议论文还是上上策,切忌“四不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题文)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读海?做人
海,辽阔无垠。在这一顷无地无际的海面上,有时风平浪静,犹如一位温柔的女子,深蓝的海水好像她深情的眸子,含情脉脉,一切是那么美好。海鸟在海面上歌唱,悦耳动听;小海龟在沙滩上追逐玩耍,其乐无穷。平静的海,昭示着大自然的和谐。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做人有时也应当心平气和,修身养性。不可不管青红皂白就火冒三丈,百害而无一利。我想凡事都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以冷静的手段去处理,皆大欢喜也。
海,辽阔无垠。在这一顷无边无际的海面上,有时也会波浪涛天,好似一位发怒的壮汉,澎湃的海水是他心中汹涌的热血,整个气氛也随之激烈起来。狂风席卷海洋,那些弱不禁风的海龟都回家了;海鸟却依然如故地在海面上引吭高歌,为这首交响乐伴奏;还有那些屹立在海中的礁石,虽然身躯被猛烈的狂流舔得日益光滑,但它们也无怨无悔,因为它们仍能坚定地接受挑战。澎湃的海,表现出大自然的残酷。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做人有时也该严厉风行,这可考验某个人的胆略和能力。若事事都平常对待,草草收兵,这会让人永远知己不知彼,(而)鱼目混珠。
海,辽阔无限。但你知道是如何造就它的博大呢?那是因为它能够吸纳众小溪,若它只是故步自封,那它只会成为一顷死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广阔的海,提示了大自然的奥秘。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人应该有着比海更广阔的胸怀,不置他人于死地。也应当听取他人之言,博采众长,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我们自身才会不断完善,充实。阅读海的过程,也正是人成长的过程。我们应用一生的时间去读海,学海的精神。学她的处变不惊,学她的严厉风行,学她的博大深沉,然后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为一段颇有哲理的文字,“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从有字到无字到心灵,层次分明,梯度有致,不同悟性的考生,可以基于自身的认知写出不同深度的文字。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生活,或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等等。有字之书,很好理解,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类书籍,它是人类过去的精神生活的留存--含括智慧和愚昧;无字之书,也比较好理解,一般来说它指的是我们所面对的纷繁复杂的当下社会。心灵之书呢,也好理解,它就是要求我们在人生过程中的“心灵成长”和“内心关照”,也就是和“头顶上的星空”相对应的“内心的律令”--自我的道德诉求。
参考立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怎样去读好人生这本书。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澄神静虑,端己正容。——欧阳询
②圆而且方,方而复圆。——项穆
③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④体象卓然,殊今异古。——张怀瑾
⑤意在笔前,然后作字。——王羲之
书法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修身养性之中张扬个性
一个人,性情温和,处处体现儒雅之气,给人感觉有修养,有涵养,正如欧阳询所说“澄神静虑,端己正容。”那么口出狂言的人,就是有个性吗?他的修养与涵养体现在哪里呢?这种个性的张扬,只能被进步的社会淘汰。
什么叫有个性?是别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的世界烦躁,浮气喧天,对名利追求特别在意,而有修身养性的人面对那些金钱名利的诱惑只是微微一笑,这就是个性,就是张怀瑾所说的“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陶渊明追求恬静,飘逸,远离世喧,采菊东篱下,虽然草盛豆苗稀,却依然带月荷锄归,并不在意,道狭草木长,稀露沾衣。说明他走出了世俗,过着隐居的生活,修身养性,门前五棵柳树,衣虽破,却活出了自我,真我,本我,也张扬了他的个性。
假如说陶渊明不去隐居,而是在官场拼搏你死我活,说得好听点是为国家担忧,说的不好听,就是放不下名利宁为五斗米折腰,那么,这个世上就不会有一个飘逸的老叟,而是多了一个庸庸碌碌的小吏。
康熙年间,尚书张英家人与邻居为整修府第,地界不清而发生争执。张英得知,只做一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立即让出三尺之地,而邻居也让出三尺之地,成了一条六尺宽的街道。张英是有修养的,正是因为他崇高的修养感染了周围的人,自己也彰显了自身的个性魅力所在。他秉承着“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态度,化解了两家的恩怨,他是伟大的,他的人生是光芒万丈的。可见,具有修养的人,他的个性魅力才会显现在世人面前。
正因为具有修养的力量,才有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个性张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可见,修养的力量无法比拟,修养的力量是无穷的。
屈原投身汩罗江,为世士留下至理名言,这也是有修养的一种体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虽然壮烈,却也有了一份独特的个性。
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任,修身养性成为成长路上的第一步,我们必须淡定的面对一切事务,静下心来,才能上进,才能担负起使命。修身养性,张扬个性,做我们自己。【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文章的能力。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本题的五句话都是在说书法,其实都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① “澄神静虑,端己正容”体现了修身;② “圆而且方,方而复圆”体现了做事要刚柔兼济;③“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体现了做事要努力。④“体象卓然,殊今异古”体现做人要有自己的个性;⑤“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体现了做事要有准备。
立意:③⑤ 做事不光有准备,还得要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①② 刚柔兼济,修身养性。
①④ 修身养性的同时,不能忘了个性的张扬。
素材:
(1)修养,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大度,是一种气魄,是一种风格,是那么清新自然,那么无尘无染。
(2)对于修养,伏尔泰说:“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不同的不是出身而是修养。”阿密埃尔说:“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修养的影响力。”
(3)陆游曾向他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此话中只字未提写诗的技巧,留给其儿子和后人无尽的感悟空间,而现在我们认真品味这句话不难看出陆游希望他儿子多留心生活,多去感悟生活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到时写诗自然手到勤来。所以学诗并非主要在诗上,反而是诗外自己要学会安静地审视生活,不断提炼自身。这与我们日常学习有着相同的含义,我们现在的学习并非简单地从书本上获取那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书本之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陶冶自己的情操,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改变自己不好的性格,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素质教育中提倡成才先成人的道理吧!
(4)翻译家傅雷临终时告诫自己的儿子傅聪要首先学会做人,然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来修炼自己的身心,最后就可以成为钢琴家了。傅聪谨记了父亲的教诲,最后成为闻名中外的钢琴大师,同时也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全才。或许傅聪会向后人夸耀是自己的父亲缔造了自己的成功,但正是他听从父亲的话后修身养性才使得自己有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5)古今中外有着无数伟人的事例:居里夫人面对荣誉异常淡然,因为荣誉并非她所追求;爱因斯坦面对名利并未迷失自己,依旧泰然处之,诸葛亮隐在卧龙冈数年,潜心学习并时刻告诉自己“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们的成功因为修身养性而来,他们也不因名利而迷失自己,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修身养性所达到了一种常人无法触及的境界。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提出何为修身养性,何为个性张扬。“一个人,性情温和,处处体现儒雅之气,给人感觉有修养,有涵养”这叫修身养性;“有修身养性的人面对那些金钱名利的诱惑只是微微一笑”这就是个性。文章接下来举了陶渊明、张英的例子,论述了他们修身养性的同时也就是张扬个性的同时。文章又写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虽然壮烈,却也有了一份独特的个性。文章结尾扣题并联系现实,告诉我们修身养性,张扬个性,做
我们自己。
【点睛】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北”“化”这三个字都是由“人”而来的同体会意字(见下图甲骨文示例),相随而“从”,相背而“北”,相转而“化”。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自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上述的看法自选角度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人生要经历三种境界才完美
欢喜文字学的朋友有个有趣的发现,“从”“北”“化”这三个字均由“人”字而来。在甲骨文中,两个“人”字相随,便是“从”字;两个“人”字相背,便是“北”字;其中一个“人”字转过来,便是“化”字。由这三个字的形体特点,我想到了我们的人生大致也得经历这样的三种境界,才算是完美,才算是不枉此生。
第一种境界是“从”字的写法——两个“人”字相随。在这种境界里,我们应该处于不谙世事人情的年纪。“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大千世界的一切都是新鲜、新奇的。我们乐意学习,乐意接受,凡事我们均能以肯定的态度悦纳。我们相信父母,相信老师,尊重长辈,怀了一颗求知的赤子之心,凡事听从,一切顺从。
第二种境界是“北”字的写法——两个“人”字相背。臻及这一境界时,我们大致已经长大,有了独立思想。“看山不再是山,看水不再是水”,我们不再用肯定、悦纳的眼光和胸怀去面对大千世界。“我思故我在”的“思”常常变成怀疑和否定。我们开始与父母争吵,与长辈辩论,不相信经典,时常怀疑常识的正确性,凡事悖逆,时时求异。
随着年龄的长大和阅历的丰富,我们逐渐来到了第三种境界,那就是“化”字的写法——那个“人”字转了过来。我们终于发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经典依旧是经典,常识终究是常识。我们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第一种境界里的懵懂少年,到第二种境界里的踔厉风发的青年,终于成长到干练成熟的沉稳中年——虽然有些油腻,却能处事慎重,一举一动循规蹈矩。
并不是每一个人的一生都能如此完整地经历这三种境界。有的人终其一生,始终在第一种
境界里与世浮沉,随人欢喜。没有自己的色彩,没有自己的个性,也没有自己的思想,忙忙碌碌,像个划船的奴隶,终日挥桨不停。也有人终生走不出第二种境界,时时刻刻愤世嫉俗,与时不合。他看不惯世人,世人也看不惯他,结果郁郁寡欢,坎坷一辈子。他们只会写出人生的“从”字和“北”字。
惟有臻及第三种境界的人,才会写出人生的“化”字,才会领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况味,才会拥有完美的人生。“从”“北”“化”三个普通的汉字,蕴含的是人生的大智慧,绝不普通。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首先明晰材料中对这三个字的理解。一方面,“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自古洎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是从人生哲学的层面,从一个人完整的人生历程的角度去说的。我们首先要模仿父母师友名人名家的优点,这是间接经验的获得,即“从”;之后会产生精神和行为上的双重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从人生纵向的年龄层面上看,从一定程度上,幼年善“从”,青年善“北”,老年善“化”。另一方面,“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这一句更多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去说的,这三字之妙蕴含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去其恶而“北”之,力求为我所用而化之。在为人处事上,既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历史,尊重过去,又要学会质疑一切,养成独立思考之品格,进而获得精神层面的升级,成为善“化”的智者。从三者的关系角度来说,“从”是“北”的基础,有所学有所得才能有所“北”,有“从”,“北”才不是空穴来风,任性妄为;“北”是“化”的前提,盲从的人缺乏思考的能力,会“北”善“北”的人才能切中事物之要害,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转化升级,留下自己的生命印记,最终成为拥有知识产权的强者;“北”是“从”的补充,我们不能为了“北”而“北”,因此在质疑的同时不能缺失内心的感恩与柔情,“北”是对“从”的补充,使其不至于陷入盲从之淖,“北”是为人的锋芒,也是立世的脊梁;“化”是“北”的目的,质疑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学,而是希望改变现实的不尽人意,建构更为美好的世界,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质疑者和改变者,因此在解构的同时,还要建构,这就是以“化”为终点的。其次第二段的语句中,关注两个个关键词:思考、评说。因此,在文体上不是一定要求考生写成论述类文章,又不能忽略试题上的提示,这两个关键词是指向论述类文体的,在阅卷时又要有所体现。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
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11.根据材料作文。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做事开始提倡“别那么累”。有人赞赏这种变化,也有人为之担忧。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人可以累,别太累
“累”,这个字眼原本多指人身体的劳累,而如今却是多指精神的“累”!时常有人说“累,太累了”!就是指“心累”。
“累”,就是身心俱疲;“累”,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上讲,都不会是人们的情之愿,心之甘。然而,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人明知累却愿意累!
“累”,并不是一种无能,而是一种自觉,一种自愿,一种担当。慈爱的父母甘愿为儿女累,因为这种累就是对儿女的疼爱;孝顺的儿女甘愿为父母累,因为这种累是对父母的感恩;情笃的恋人甘愿为对方累,因为这种累能赢得对方的爱情;真挚的朋友甘愿为知己累,因为这种累能赢得知己的回报;几乎所有的人都甘愿为自己亲近的、喜欢的人累,因为这种累能赢得对方的理解和感激,也能让自己内心深处得到慰藉和快乐。
“累”,是一种付出,是一种牺牲,是一种高尚,是一种无私。你为别人累,就能让他(她)感觉到轻松,舒服。比如办公室里的卫生,你打扫了,别人就不必再干了;比如家务活,你干了,家里的人就不必再干了;比如操心劳神的事,你做了,别人就不必再去伤脑筋了。
人,身体的累,适当休息便可消除,而心的累却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心累,常常徘徊于坚持和放下之间,你把事情看淡了,看开了,放下了,就不会再累了;你把事情看重了,想复杂了,放不下,你就会一直在累。
心累的现象有诸多种。当你做了一件事后,会想到:这件事我做得圆满吗?是否会有人在说我什么?当你说完一句话后,会想到:这句话我说得当不当?是否会有人“对号入座”?会不会无意中伤害到某个人?当你做领导时,你会琢磨:下属会不会某些地方对我有意见?当你做下属时,你会琢磨:领导对我会不会有啥看法?当你官职不能升迁,工作不够顺利时,你会琢磨: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会不会有人背后给我使绊子,设障碍?……
凡此种种,总而言之,一个字:“累”!两个字:“心累”!这所有的“累”,并不是不需要“累”,有些事的确需要适当的、客观的去考虑,但不应该凡事都钻牛角尖,不应该一切都为别人活。如果为了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也去绞尽脑汁的想,挖空心思的虑,你将会形容憔悴,身心疲惫。
人累了,就休息一下吧;心累了,就放松一下吧。忙碌的生活,奔波的人生,好像绷紧的发条,说断就断;又像箭在弦上,说发就发;还像充气太足的气球,说爆就爆;人啊,说垮就垮。因此,人们要学会“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有时也要躲进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适应世事变迁,学会“忙中偷闲”。
人累了,希望有人帮;心累了,希望有人疼。人们必须学会呵护自己,不管身累还是心累,都有必要休整。人生在世,不会不累,尤其是心累!因为心灵的伤痕难抚平,过度的
心累折磨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你如何调节情绪,无论你心态多么良好,都会有心累的时候,都会有心累的阵痛,都会有心累的无奈!“累”,会伴随人的一生!
有些人累了,会自我减负、减压;有些人累了,却只会被动的接受、忍受。有些人累了,会向知己倾诉;有些人累了,却是忧郁满腹,苦水不肯倾洒。
为了生活,为了亲情,为了工作,为了一切美好,人可以累,但别太累!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是一道热点话题作文,注意材料中两种态度的对比。仔细阅读材料可知,面对这种思想变化,有人赞赏,也有人为之担忧,对此现象,学生要思考的是做事态度发生变化后如何对待这种变化,辨析材料给出的现象背后存在的理由。面对工作,无论是全力以赴,还是有所保留的“不要那么累”,都有可能产生正向与负向的结果。如何应对这一现象,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论证其合理性或意义,是这篇作文引导考生思考的重点。写作时,应运用积累的人、事、时几方面的材料,特别关注文化、思维在当下社会变迁中的新动向,理性地去看待人与事以及社会现象。参考立意:功不唐捐,也需诗意栖居;累是一种态度;警惕“别那么累”背后的求稳心态,而更加重视创新的进取心态以及内心的社会责任感。
【点睛】
本题是一则材料型作文,对于此类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1:
纯粹地拥有竞争心
正处科技发达的年代,竞争心被当作滑稽的戏码,与世无争被苟且偷安的人捧上神坛,对此本末倒置之状我深感痛心。
安于现状的人总把不争当作懒惰的借口。科技发达的年代难道不是几十年前祖辈们苦苦竞争的功劳吗?那些在二战中与别国竞争求进步的祖祖辈辈难道是假的?不!他们的精神深植在每个国人的心中,流淌在国人的热血中。昔有谭嗣同“岂有不流血之革命”领导变法维新,今有航天科技人员秉承工匠精神在竞争场上夹缝生存。难道他们教会我们的只是与世无争,安然处世?
罡风呼啸,也依旧怀揣一颗竞争心,方能进步。常言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
争在人类社会中一朵“无实花”,因为不懂竞争,我们经历了屈辱的侵略史,因为懂得竞争,中国人民走出水深火热。普列姆昌德说的竞争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恰如四五十年代德国兴起的“吃潮”“冰箱潮”种种丑态,西方文化俨如消失殆尽,而四十年后的德国,却是一个连底层扫街工人都可以每年出国旅游的国家。诚然,是竞争心推动了社会进步,让德国披上华丽外衣东山再起。
但人们也总会提起伊战,想起魏晋风流,可细而观之,这也只是极端个例,不足以以偏概全地否定竞争。竞争过度让伊战的爆发触及无数无辜者的生命,可美国从此学会了在国际赛场上不得鲁莽。魏晋风流则相反,人们夸夸而谈的“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那是他们皆意有所郁结,才选择躲避政治黑暗的官场而处之以明哲保身。但生命的本真是追溯生命的价值,今天的我们谈何“郁结”“避世”,应该狠狠地把“老虎”关进权力的牢笼里。马克吐温就曾说过:“黄金时代在我们身前而非身后。”在竞争中求进步才是普世价值之所在。
人类进步的道路如荆江般九曲回环,认识到竞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到学会权衡,需要觉悟,由此反映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水平。竞争不是去听文雅而冗长的委婉之词,而是真枪实干。
生活中有太多被污名化的竞争,脱下污名化的外衣,还竞争一个真相,给自己和社会一次机会,恰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同等重要。
[例文2]
不争方能得始终
与人世无争,不屑与人世有争。也许你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态度,但我看到的,却是在认清世事后,仍能“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爱秋月春风”的恬静淡然的人生智慧与处世之道。
不与人争,并非是一种放弃有所作为的心态,而恰恰是一种不忘初心、不为追名逐利去做自己心中所属之事的人生观。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在被竞争观念充斥着的当今社会,竞争心不断鞭笞着人们为了赢取他人、争名夺利而玷污着本该是一尘不染、无比纯粹之事,导致当今各行业皆飘荡着铜臭之气。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曾在写给他女儿18岁生日的信件中说道:“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而这一切,无关物质与名利,更无关攀比与竞争。”诚然,诸如居里夫人之提炼镭,默默地进行这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本着将科学事业作为生命的初心,而不是为了去与他人竞争科学界的光环,最终使她的美丽跨越百年,生生不息。因为热爱,而非竞争,才能无怨地付出,才能方得始终。
不与人争,是一种看透浮世之后仍能豁达于世、寻找自己价值的真正勇者的选择。苏东坡在王安石变法相争无果、乌台诗案被贬后,没有再去纠结变法是对是错,没有再去竞争谁能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欣然离去,在赤壁之处高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泥泞小道大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逃避,而是他知道,竞争所带来的后果必是两派对立、政治腐、败,民间亦再无安宁之日,既不争可换自身逍遥,不争可得百姓祥和,又何不淡然处世?而竞争的孰是孰非,千百年后,后人自有论断。不与人竞争,不抱着处处攻击他人、处处带刺提刀防人、处处不予人以活路的竞争心,才有陶潜之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才有杨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豪气,才
有竹林七贤“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的淡泊。
古时崇尚无为,却从来都非无所作为,而反观今时,却处处提倡着只为名利与竞争的处世之道。有人说,竞争心能促进社会发展。诚然,有竞争心并非什么不可饶恕之事,也确是人之常情。但看今日之社会,电影市场上,导演为竞争票房、争抢话题,而越发肆无忌惮,下跪炒作之事层出不穷,微博排片之战更是司空见惯;而房地产大亨为竞争钱财、竞争土地资源,强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各大演员花旦,为竞争知名度,争相以私事博尺度、占话题,而忘却了自己演艺之本心。岂不悲哉!
我想,只有逍遥无所待,不背负着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去行事,才能方得始终,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根据以上三则名言,阐述自己的思考,任务指向性非常明确,既有内容上的指向,也有文体上的指向,这就要求考生分析三句名言,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句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考生需要结合这些角度来阐述自己独特的思考。
【审题】
首先概括分析三则名言材料。三条名言材料围绕的是:“争与不争”。第一条名言是英国诗人瓦特·兰德说自己和谁都不争或不屑与人争,这条名言强调的是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第二条名言是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说竞争心对人类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第三条名言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竞争的建设与破坏的两面性。然后分析挖掘其背后反映的人生哲学与人生态度:争与不争的背后是进与退,是积极与消极,是拼搏与淡然,是热闹与安静,是儒家与道家,是青春与暮年,是都市与田园,是不同的人生哲学与人生态度。可以围绕“争与不争”从三个角度写作;如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第二、理性竞争。第三、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
参考立意:
(1)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得老远,或是淘汰出局。(2)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在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3)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世界也会在竞争的多姿多彩。(4)要理性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的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是丰富。(5)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
行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总分式的结构行文,首先总说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析为什么,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素材:
1、谭嗣同
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后来参与领导了发生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2、蔺相如
为国家进言献策,用其三寸不烂之舌和视死如归的勇气,为赵国做出了很多贡献,这是他的为。但是他不与廉颇争权夺利,为国家利益为上,这是他的不争。
3、韩信
为汉朝立下了十大功劳,这是他的为。但是别人劝他造反时,他不造反,这是他的不为。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这是他的为。在匈奴大灾难时期,为了汉朝百姓的休养生息他没有派兵攻打匈奴,这是他的不争。
4、周恩来
总理一生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他的为。他不争权夺利,尽量不卷入政治斗争,这是他的不争。
5、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冯梦龙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久前,哈佛大学著名科学家梅尔顿主动撤回了2013年发表在著名科技学术期刊《细胞》
上的一篇文章——随着研究的展开,他发现自己原有的结论可能是错的。这一举动在国内科技界引发了一场讨论。
《细胞》是一份深受关注并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与《自然》和《科学》一样,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许多学者终其一生难以在《细胞》上发表一篇文章。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你以《细胞》期刊读者的身份给主编或作者写一封信,表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自我否定坚持真理
尊敬的梅尔顿先生:
您好!
我是《细胞》期刊的忠实读者。不久前,您主动撤回了2013年发表在著名科技学术期刊《细胞》上的一篇文章——随着研究的展开,您发现自己原有的结论可能是错的。国内科技界对此众说纷纭。
在此,我对您坚持真理和自我否定的勇气表达崇高的敬意。
您主动撤稿,而且是从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细胞》上撤稿,需要多大的勇气?亚里士多德因为追求真理,而和老师苏格拉底交恶;布鲁诺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并为此颠沛流离,最终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而您要面对的是失去荣誉和威望,许多学者终其一生难以在《细胞》上发表一篇文章。主动撤稿还意味着承认自己的“失败”,甚至因此遭到同行的议论和否定。
我对您的钦佩还在于:和否定前人与同行相比,自我否定需要更大的勇气。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目前最合理的生物进化学说,但《进化论》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虽然生物界无法推翻进化论,但并不意味着他永远不被推翻,我们需要把时间交给科学研究。而达尔文晚年也对自己的学说产生了怀疑,他临终前对英国女王说:应当重新审视”进化论”。我想如果达尔文没有死,如果他有比进化论更加科学合理的学说,他也一定会自我否定。科学家的自我否定,是捍卫真理的行为,这并不影响他的伟大,反而更见其伟大。
您的自我否定和修正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科研伦理从来不以科研成败论英雄,因为科学总是在否定和修正中不断前行。科学上的否定,有的时候来自科学家本人,有的时候来自于同行,有的时候来自于后继者,无论是来自何人,都是一种正常现象——无关成败荣辱,只取决于科学事实本身,取决于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相对于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颠覆性改变在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背景。他否定了绝对时间和绝对参照物的存在,从而改变了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认知。当然这并不是对牛顿的完全否定,而是完善。我们无法因此评判牛顿和爱因斯坦谁更伟大。对于原创性研究,失败有时更有价值——认识到问题所在,不断修正结论,才能真正揭示自然规律。我想如果是牛顿发现了相对论,他也一定会自我否定、自我完善。
您的主动撤稿、自我否定是科学家捍卫真理的态度,也是科学家的一种担当。
正在阅读:
2022-2022中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语文作文练习题及详细答案04-15
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5,6,7课文及其翻译08-28
实验报告7-演示文稿(一)04-17
表面活性剂化学复习资料01-07
心理学复习资料 Microsoft Word 文档06-04
CCNP路由笔记 - 图文10-31
金刚经某师兄的见解04-27
2010-2014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先进事迹汇总12-20
2016年五年级上册写字教案完整通过版05-18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语文
- 错题
- 练习题
- 2022
- 中考
- 作文
- 复习
- 答案
- 专题
- 详细
- 如何通过均衡器来调整声音的丰满度和明亮度
- 电厂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 2022年1月8日xx商学院辅导员面试题和参考答案
- (交通运输)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交通规费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 高中语文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江花月夜教师用书 苏教版
- O金融学精编版(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 患妇科肿瘤的朋友,这些饮食禁忌你需要了解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应用题大全
- 服装材料教案(全本)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试小抄1
- 专题05 短文改错(第03期)-2022届高三英语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
- 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例析
- 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年来最伟大的男演员排名
- 广告交易平台ADX与广告网络的差别
- 2022届人教A版理科数学课时试题及解析(19)三角函数y=Asin(ωx+φ
- 1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最新版)
-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第二章劳动法考点
- 2022年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
- 防火安全主题班会教案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