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与规划1

更新时间:2023-12-08 17: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区域经济学》——

论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与规划

姓名:江柱忠 学号: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099124118

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与规划

摘要:针对当前皖江城市带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其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然后根据当前现状来分析,应该如何根据这些有利的条件来进一步发展皖江城市带,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更好的发展皖江城市带的经济,跟上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步骤。

关键字:皖江城市带,现状,空间结构,规划,SWOT

皖江是长江安徽段的简称,皖江地区在不同背景下所指的范围是不同的。长期以来,皖江地区泛指安徽境内沿长江两岸地区,但通常更多的指马鞍山、芜湖、铜陵和安庆等4 个沿江中等城市,即“马芜铜宜”,也是皖江地区的核心区; 2000年,尽管池州已经“地改市”,但在一些人心目中,包括部分决策者和学者,迟迟未能接纳;到2006 年,皖江地区正式“扩编”,提出皖江城市带由沿江地区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宣城和滁州市组成。

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经济总量

皖江城市群经济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皖江城市群经济GDP增加到225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到178亿元,人均GDP从2003年7144元提高到11200元,年均增长25.21%。由此可见,近几年皖江城市群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高于全国。但我们把皖江城市群放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来考查,发现其显得势单力薄,整体实力不强2005年皖江城市群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同中部其它地区钼比,除比长株潭城市群略强之外,其综合实力水平偏低,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更不要说同长三角发达地区相提并论。从人均GDP横向比较,人均GDP中原城市群15100元,武汉城市群14008元,长株潭城市群20100元,皖江城市群1 1200元,。皖江城市群不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从人均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二、经济结构

从安徽省近两年的产业发展态势来看,皖江城市群的第一产业在GDP中处于一种平缓上升的状态,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逐年增长,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也是一种持续上升的态势,整体呈现为工业化过程的典型特征表现。总体上看皖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层次已越过“一、二、三”。二、一、三”的低级状态,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从其三次产业的产值变化和结构变化的分析发现,产业结构格局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今后经济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皖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最终会向“三、二、一”的格局转变。2004年,从皖江城市群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看,尽管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但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低于长三角地区,表明皖江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的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使得三次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不强,产业结构升级速度缓慢。

三、利用外资情况

经典FDI(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指出,国际投资流向与规模取决于国与国之间资本回报率的差异。在资本短缺或生产率增长较快的国家,预期投资回报率较高,从而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大。至于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学界素有不同意见。今天,主流经济学肯定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吸引FDI被认为是落后地区缩小差距、实现追赶战略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过去二十余年来,大量FDI投入中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FDI对中国的资本形成、就业、出口与技术进步等诸方面都产生了正面的效果。FDI给中国经济最大的贡献是带进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而不一定是高新技术。同样,FDI对皖江城市群的发展所做出贡献也越来越大,从增加就业、扩大出口、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对本区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反映,虽然利用外资额度较少,但皖江城市群利用外资方面稳步发展,除安庆、宣城增长速度为2%和5%外,其它城市增长速度则相对较快。可见,外资对皖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逐渐增大,对外开放的力度逐渐加大,皖江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地位逐渐凸现。

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三次产业结构布局现状与问题

皖江城市群的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基本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还是有些偏小,整体呈现为工业化过程的典型特征表现。总体上看皖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层次已形成了“二、三、一”的格

局。从其三次产业的结构分析发现,当前皖江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布局的主要问题为:产业结构发展协调性不够;产业结构矛盾弱化了产业竞争力。

二、“三农”问题比较突出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是皖江城市群经济陷入困局的又一体现。铜陵火车站是继阜阳火车站之后全省的又一春运重点站,这主要是周边的池州、安庆、巢湖的农业从业人员春节期间的大量外出务工所至,同时也反映出,过多的农业人口和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偏慢,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处于相对停滞的状况。“三农”问题,根本的问题就是农民的收入问题。

二、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严重

皖江城市群的资源相对丰富,马鞍山巢湖的铁矿、铜陵安庆的有色金属、池州的铝上、明矾石矿产、宣城的石灰石矿等,开采速度越来越快,开采成本逐步增加,大部分资源开采已经步入中年期,有的已经步入老年期,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该地区资源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经济发展的外向度明显偏低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外向度对整个经济发展有者很大的制约作用。加入WTO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愈来愈受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皖江城市群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2005年皖江城市群出口总额18.95亿美元,只有全国进出口总额的0.249%、长三角的0.702%;实际利用外资7.86亿美元,仅占全国外资总额的1.30%、长三角的3.14%。国皖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严重偏低,使得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限,不但制约了经济增长的迸一步扩张,也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积累。

四、体制机制不活,创新不够

皖江城市群各市作为独立的行政区域,在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体制机制性障碍,面临制度创新的巨大挑战。一是区域规划难落实。现行的财政、税收、投资等各种体制、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客观上导

致各市一体的布局建设难以到位,虽然皖江城市群的规划初步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但在涉及各方利益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规划中明确了主体功能区划,由于没有建立配套的政策体系,操作难度大。同时,受现行条块管理体制和相关法规艰制,基础设旌难以形成共建共享的机制。二是城乡发展难统筹。城乡二元体制仍未打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公共服务均等化仍然面临户籍、社保等诸多体制性障碍,重点城镇建设受土地、财政投入等因素制约,发展不快,城乡一体化的桥梁作用有待发挥。三是资源要素难整合。资本市场工具单一,适应不了市场化融资的要求;中介服务市场,存在不合理的部门准入限制;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步伐不快,教育、科技等资源难以共享,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缺乏统筹布局和综合利用,推进社保一体化面临众多困难和问题。②

皖江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一)皖江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中所拥有的优势 1、区位优势,交通便利

皖江城市群紧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三角地区,长江黄金水道,京沪、沿江、宣杭以及即将通车的铜九线等多条干线铁路,合宁、沪蓉、蚌宁、芜宣、沿江、318国道等多条高速公路,将沿江城市群与长三角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其联结广大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纽带。

2、资源丰富,环境良好

皖江城市群拥有近800公里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潜力大。水资源充沛,铁、铜、硫及石灰石等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良好,十分适宜人居。政府服务意识较强,社会安定,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基本形成。

3、马芜铜宜四市产业基础较为雄厚,要素成本低廉

皖江城市群工业化水平较高,冶金、汽车、建材、家电等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安庆石化、海螺、奇瑞等一批骨干企业,具备很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劳动力素质高且成本低,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综合服务成本不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

4、皖江城市群已占据安徽省整体经济的半壁江山

判断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通常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加以衡量,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的一个有效标度。皖江城市群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在安徽省占有的比重较大,而且呈连年增长的趋势。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工业化水平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是全省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皖江城市群人口占安徽省总人口的32.5%,而地区生产总值却占全省的42.1%。其中,马芜铜宜四市创造了全省20.4%的地区生产总值和26.7%的财政收入。 (二)皖江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机会

1、长三角经济圈快速崛起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进入新一轮调整,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快速崛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为沿江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牵动力量。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发动机”的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正在加强,区域内行政区划色彩日趋减弱,协调机制开始建立,经济区域功能逐步加强。“同城效应”、“同区效应”日渐明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

2、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资本向我国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加快;沿海地区受产业结构升级、商务成本上升,以及土地、环保、劳动力等方面的制约,产业也呈现加速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势头。皖江城市群具有承东肩西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产业和要素优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新形势下,皖江城市群面临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以改革开放促崛起成为实施皖江城市群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③

(三)皖江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的劣势 l、城市群呈松散结构

从客观条件看,皖江城市群与东部沿海相比,缺乏沿海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城市化、工业水平相对较低,中等城市市场容量较小,小城镇偏少。根据安徽师范大学查良松等对皖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结构分形研究得出,皖江城市群8城市基本上处于一种匀质状态,人口分布低水平均衡,体系内部空间关联性弱,处于较典型的

位序规模分布,首位城市规模偏小,这说明在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的地位极不突出,首位城市和其它高位序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小,城市规模结构十分均衡,缺乏人口规模大于200万的大型中心城市。而且皖江城市群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而是通过行政干预人为规划、藕合而成的城市群。

2、城市定位雷同

除了来自区域外部的威胁外,皖江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同构竞争也愈演愈烈。芜湖现已成为汽车及其零部件、新型建材和家用电器3大生产基地,其目标定位是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宁汉之间区域中心城市。马鞍山与南京相邻.钢铁产业优势突出,其目标定位是长江下游现代加工业基地和山水园林城市。铜陵市的有色金属生产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其目标定位是全国铜产业基地、电子材料产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工贸港口城市,皖中南中心城市。雷同的城市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会造成区域资源的“内耗”,削弱了马芜铜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对外竞争的实力。城市建设同质化、产业雷同化,没有自己的品牌资本,没有自己新的发展优势,也就是没有找到自己城市的营销卖点,结果在全国区域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显不出来。

(四)皖江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l、同沿江和沿海地区的竞争

沿海和沿江各省都明确将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皖江城市群与长三角发展的落差呈扩大趋势,虽然有利于产业梯度转移,但也可能会延缓融入长三角的进程。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由于经济集聚,繁荣地区将会持续累积而快速成长,同时带来两种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皖江城市群能否接受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取决于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的大小,只有长三角的资金和技术等向外围(皖江城市群)的移动大于皖江城市群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向长三角的聚集时,皖江城市群地区才会受益。

2、外国直接投资的不可预测性

1985至2001年间,中国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额从每年20亿美元增加到了.每年400亿美元。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FDI对皖江城市群经济的影响,外国直

接投资的不可预测性自然也会波及到皖江地区,由于皖江城市群经济的脆弱性,一旦FDI较大幅度下降,皖江城市群也难以幸免,有可能导致经济波动甚至倒退。①

皖江城市带发展规划 一、空间布局

充分发挥示范区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东向快速通道,优化产业分工,推进产业集聚,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产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城市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空间开发格局。

(1)推进“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

(2)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增强要素集聚和服务能力。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拓展发展空间,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进一步密切示范区各市经济、技术、文化联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城市功能合理分工。逐步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支撑。

二、正确选择城市带的发展战略

1、对外采取分两步走的东向战略充分发挥紧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长三角和国外的产业转移,这是皖江地区各城市的共同愿望,也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但希望尽快得到长三角核心地区经济跳跃式扩散的效果不够明显,与融入长三角的期望还有很大距离。

2、内部实行双核共构的联动措施

我国中部四大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是核心城市最不突出的城市群。芜湖是皖江城市带中最大的城市,2008全市GDP为749.65亿元,市域GDP 比第二位的安庆仅高出45 亿元,人均GDP 位于马鞍山和铜陵之后。由此可见,皖江城市带内目前没有处于绝对核心地位的城市,是一种多核心游离状态,缺乏凝聚力。随着过江通道、沿江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安庆的发展活力和产业集聚能力日趋显现,

将逐步改变沿江城市群产业发展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现状。围绕皖江产业发展轴,重点建设马芜铜和安庆两大产业集聚核心,是皖江城市带空间整合的迫切要求。④

三、大力加强城市带经济一体化

1、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南北平衡和畅通加快皖江城市带市域之间的开放力度,构筑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加快宁宜城际铁路和长江以北市县高速公路建设,加快跨江大桥建设,形成南北整体合力,集约发展。在进一步加强马芜铜宜开发的同时,高度重视跨江联动开发,特别要加快和县、无为、枞阳和东至大渡口地区的开发步伐。这样既能够拓展马芜铜宜的发展空间,又可以拉动周边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有效解决沿江城市群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总量偏小等问题,构筑沿江统筹发展经济带。

2、调整产业结构,构筑临江产业发展轴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发展的落差呈扩大趋势,会延缓融入长三角的进程,但有利于产业梯度转移。要捕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的各种有利信息,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同时充分利用交通便捷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生产成本,使皖江城市带成为全省乃至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高地。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快速通道,以岸线资源开发为重点,构筑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的临江产业发展轴,重点布局汽车、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化工、印染等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皖江城市带乃至全省产业发展的主轴线。

3、加强中心镇建设,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加快建设以沿江城市为主体,县域中心镇合理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进一步密切沿江城市相互间的经济、技术、文化联系,畅通信息渠道,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发挥同城效应。皖江城市带西段开发强度相对不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要大力引导产业、人口有序集聚。在加快城镇化过程中,沿江个别城市实行城市化“大跃进”,将距离城市十几里以外的乡镇变为街道办事处,一夜之间城镇化水平增加几个甚至十几个百分点,城市地域范围扩大几倍,这是违反城市化发展规律的“数字城市化”现象,为典型的非正规城市化。没有第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城镇化。在加大沿江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中,重点中心镇的建设也应该稳步推进。

4、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皖江地区农业资源条件非常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养畜业、家禽养殖、水产业都很发达。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扩大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做大做强外向型农业,将“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扩大到“一县一品”和“一市一品”,乃至“一品沿江,沿江多品”,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与长三角对接的重要内容之一。

皖江城市带在中部四大城市群中条件较为优越,但在省域范围内所起的作用相对较低,经济一体化格局和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内外开放水平都比较低,各市发展中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存在各自为政、不协调竞争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实际水平明显不够,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的潜力很大。要解决目前沿江地区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必须走沿江地区经济一体化和空间整合互动的道路。

参考文献:①《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恿》 胡祖六

②王建敏《加快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思考》湖南省委党校第31期中青班学员论文选登

③《加快对外开放和吸收外资步伐,促进中部崛起)(中国投资指南),作者:商务部政研室王子先

④葛宏艳,宋马林. 锥型城市群战略格局:安徽沿江城市竞争力提 升突破口,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33-37

手机:132255551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qu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