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莫道古文深如海 循序渐进子自知

更新时间:2024-07-03 15: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论文

莫道古文深如海 循序渐进子自知

【摘 要】与古诗文相遇,恍若一场恋爱,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跨越千年时空的旷古绝恋,虽非易事,却也可循序渐进、稳步实现——初识:以反复诵读叩启心门,渐知:以资料补充拉近距离,交心:以想象深悟读懂诗意,融合:以学以致用升华诗情。让本有些艰涩难懂的古诗文学习,变得轻松浪漫、欢喜愉悦;让基础薄弱的小学生跳出读读背背的桎梏,走进诗文的字里行间尽情遨游;让古诗文教学真正落实到位,以其博大精深的语言魅力、意蕴深远的文化智慧浸润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诵读 想象 感悟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璀璨辉煌的古代文化,经、史、子、集,无一不历经锤炼和积淀。古诗文,当之无愧的民族瑰宝、文学史上的奇葩,我们常说,“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自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穿越千古岁月,留下无数的杰出作品,经久不衰,或“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深沉哀怨,或“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怀激烈,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淡然……在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里,古诗文是独树一帜的,它以精炼的语言、华美的韵律和丰富的意蕴传承千年,历久弥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亦占据一席之地,然,如何进行教学品析、如何传承发扬这文化瑰宝,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里有这样的话:“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与古诗文相遇,恍若一场恋爱,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跨越千年时空的旷古绝恋,虽非易事,却也可循序渐进、稳步实现。

一、初识:以反复诵读叩启心门——人生若只如初见

初遇古诗文,该是一场美丽的邂逅,不要着急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我们大可从“不求甚解”开始,老师不忙着教,学生不急着学,只美美地、从容地先读上几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文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平仄有律,这是汉语特殊的音律和诗句构成的规律,使人读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一读再读三读,在这反复的诵读中,一咏三叹,实现对诗文的“一见钟情”。

1.字正腔圆“准”为先

古诗文教学要把诵读放在第一的位置,通过读通读顺来了解诗文的大意,这不是随便的读,首先,要做到“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 古诗文语言最是高度凝练,一首五言绝句才20个字,七言律诗也不过56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妙,古人遣词造句讲究斟酌推敲、千锤百炼,“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时常有之,“一字之师”的故事比比皆是。如此传承至今的古诗文,怎能不是经典,怎可胡乱读之?其次,要清声,

1

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声音洪亮。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胜”字读“shèng”,作“超过”之解,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此处“胜”读作“shēng”,为“承受”之意。古诗文中一字多义乃是家常便饭,然不同的语境中,该字的读音也是各不相同的,切不可混为一谈;第三,诵读时要做到专心、专注,摒弃一切干扰,心无旁骛地进入诗文的世界里。

2.抑扬顿挫“情”之切

曾国藩曾说过“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的话,可见,只有通过诵读,方能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在准确诵读的基础上,注意语气、语调、语速的节奏和变化,以此来体会诗文的内容和情感。

其一,整体情感基调的准确把握。如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悲壮是该诗整体的情感基调,其中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中“悲”字是全诗的诗眼,朗读时音调要低沉,语速稍慢,但又不能沉溺于悲情里,“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期盼与坚定要表达出来,音速要稍快,铿锵有力。要体味诗中之情深,就要指导学生注意体味这种情感的跌宕起伏和宣泄;其二,诗文中语气的变化要把握准确。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大气,“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感慨悲凉,都要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来表达出蕴含其中的情感;其三要读准节奏韵律。古诗文的断句是一大难题,也是一大特色,要按照诗文意思来划分,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使人读来既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又意思分明、一目了然。

3.悠扬动听配乐“帮”

自古,诗文就与音乐一衣带水、不可分割,《乐记》中说:“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也。”凝练含蓄、韵律感极强的诗文大多被谱上曲谱,广为传唱,如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后来成为了著名的《阳关三叠》。因此,诵读很多时候都需要配乐的帮衬。

如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是一首军旅思乡之词,远离故土的战士,去向那寒风溯雪的边疆,满是孤独寂寥之情。在教学时,有的教师选用了较为孤寂的古筝乐器《送别》来配曲,那低沉、舒缓的旋律,自远而近缓缓响起,配上朗读磁带中音色纯美、情感丰沛的男低音“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眼前浮现出千年之前的漫漫征途:战士们跋山涉水,向嘉峪关行进,夜晚帐篷里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帐篷外,北风凛冽之声、大雪肃杀之气,搅得人难以安眠,梦中惊醒,不由得怀念故乡的安静祥和。出征之悲苦与思乡之凄清,就完全融入了漫天弥漫的边疆风雪之中,在这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曲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教师可以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伯牙和钟子期在泰山之巅一人抚琴、一人赞叹的情景,另一方面播放出配乐朗读《伯牙绝弦》,声情并茂的朗读,时而

2

展现“峨峨兮若泰山”的巍峨雄壮,时而展现“洋洋兮若江河”的广袤无垠,让学生沉醉其间,身临其境般地体验一把这“高山流水”的知音之交。

要知道,文字一旦离开声音,便逊色许多,是诵读让这积淀千年的诗歌重具生命活力,重新焕发光芒。古诗文的学习,就要先从反反复复多多诵读几遍,再让学生通过熟读,慢慢体会一下诗文的意境,古人一再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学生已经能够朗朗上口地熟练诵读诗文时,便能逐步质疑、释疑,达到自我感悟、有所收得。反复吟诵这一篇篇如同一首首美妙乐曲的诗文,缓慢开启我们的心门。

二、渐知:以资料补充拉近距离——留连戏蝶时时舞

古诗文的创作,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与我们相去甚远,它们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学生不容易体会作者含而不露的感情,那么,如何把握古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文的具体内涵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境非独景物也,喜怒爱乐亦人心中之境”,因此,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他们的生平经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篇诗文中也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抱负和品格,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适当的讲解,或补充作者生平、或介绍写作背景、或阐述创作理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做到文感和情感的统一,和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拉近这时隔千年的距离。

1.知其人生境遇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文大多立意高远、感情真挚,或思亲念乡,或托物言志,或忧国爱民,或愤世嫉俗……诗人是通过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的,了解诗人及其所处的时代,可以缩短我们与诗歌之间的时空距离,使我们准确把握诗文大意。

如在教学李清照的《绝句》时,适时地介绍李清照一生的艰苦曲折和坚韧不拔,在急剧动荡变化的政局里,她见证了北宋的奢靡毁灭和南宋的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经历了丈夫猝死、孤身一人的悲苦无助和痛楚抑郁,却一直坚持在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感念故国的风雨飘摇。至此,学生在学习“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句时,就能够体会李清照是在借古讽今,以赞扬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死以谢天下”的节气来讽刺南宋王朝的妥协投降、苟且偷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

2.拓其相关作品

如杨万里的《舟过安仁》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描写的是古代儿童的有趣生活,旨在表达孩子们天真无邪、天真烂漫的天性。在教学时,完全可以将诗人的作品进行扩充。杨万里善写田园诗,更善于抓住儿童的稚态,他的另外两首作品就可以同时推荐给学生阅读。“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这些作品的一补充,学生对作者杨万里就有了更加具体、立体的印象,对他的不灭的童心有了更深的体会。

而辛弃疾,更是一代爱国词人,他的作品以慷慨激昂见长,抒写恢复河山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怒,与课文中清新宁馨的《清平乐·村居》全然不同。但只有读懂了辛弃疾曾经“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的绝望痛苦,才更能认同他对“醉里吴音相媚好,

3

白发谁家翁媪。”的农家生活的追求、享受。教师只有通过资料的补充,才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感知当年的社会现实:南宋政府懦弱无能,半壁江山落入金人之手,却不敢征战反抗,一味的求和、安于一隅,全然不顾百姓的颠沛流离之苦、被异族欺压之惨。之后,教师可补充描述道:“乱世中的诗人报国无门,满腔热血付诸东流,心灰意冷之后,隐居在江南吴地,一日出门,遇见了安宁祥和的一家人,年迈的老翁老妇和他们的三个孩子,他们的生活状态让诗人深有感触,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这样补充,就能拉近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让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更能读懂诗文的内涵。

三、交心:以想象深悟读懂诗意——人面桃花相映红

诗文以语言精炼著称,而这,恰恰给了我们广阔的想象的空间。由诗文的内容拓展延伸开来,细细品味诗文的意境,闭上眼睛,脑海里浮出先来的是一个个有声有色的场景,或是车水马龙的喧闹,或是小桥流水的幽静,或是春暖花开的惬意,或是风雪交加的凛冽……诗文中的意境各不相同,我们的想象也是无穷无尽的,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根据诗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深入地体会诗文的情感。

1.诗画结合,融情于景

古诗文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抽象、凝炼的语言可以转化成直观的、可视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别林斯基说:“诗歌不能容忍无形态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思想渗透于形象,如同亮光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诗文字词精美、句段优雅,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选择合适的情景描绘成画。

如在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利用课本上的插图抛砖引玉,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李白和孟浩然是如何话别的,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而分别时的地点、天气又会是如何的?围绕着诗句,由“烟花”两字看到柳如烟、花似锦的艳丽春日,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到那海天交接的尽头,一叶孤帆消失不见,唯留那滔滔江水不停地奔涌向前,看到诗人伫立江边、极目远眺的孤独身影,仿佛听到江水的翻腾浪涌声和诗人那一声轻轻地叹息……如此的想象一展开,我们就仿佛在眼前铺陈开一副画卷,看得见画面,听得到声音,使人完全融入,领略诗歌的意境,加深了对诗歌的理性认识和感性体验。然后,让学生将这幅画面用画笔描绘出来,在图画上题写这首诗,使这优美的绘画、精美的古诗,跨越时空,超脱限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诗文改写,想象表达

古诗文的语言高度凝炼,留白颇多,这些字里行间切不可忽略,这恰恰是教师们“大展身手”的好时机,需要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把诗文的言外之意描述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表达,在这一改一写之后,对古诗文的领会便又深刻了许多。

如《景阳冈》一文中提到的吊精白额大虫“一扑一掀一剪”,武松的一连三个“一闪”,该是怎样的千钧一发、惊心动魄!在执教本文时,我让学生结合文中插图,发挥想象:武松是如何与老虎进行殊死搏斗的?学生先自行想象,再通过互相交流,感受到了当时万分危急紧张的情况,设身处地地感悟文本,在此基础上,我还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让

4

学生完全融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与角色产生深刻共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对这段话进行改写,用白话文将它写出来。学生在尽情地想象,思维发散之后,交出了让人满意的作文。

又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后,我往往会让学生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它改写成一篇短文。由于有了对诗文画面的尽情想象,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一篇篇佳作。如有学生这样写道:“深秋时节,秋风飒飒,我孤身一人,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漂泊在异乡,一日又一日。当我缓慢挪移在夕阳下,落日的余晖洒在我身上,拖出一个长长的、淡淡的影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风拂过,带起地上的落叶,打了个转儿,眼前是一棵老树,一片枯藤。乌鸦沙哑的鸣叫掠过耳畔,在清冷的秋风中远去。一座小桥横跨在哗哗流淌的小溪上,小桥那头,隐隐约约座落着小小的村庄,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那是别人温暖的家,而我的故土,它又远在何处呢?我这断肠人,只能黯然失神地独自寂寞漂泊天涯……”这里学生想象力丰富,从景到人,细致地描绘了深秋时分的凄凉清冷之貌,写出了游子的孤独寂寞之情。

四、融合:以学以致用升华诗情——只愿君心似我心

古诗文学习,是一个吸收融合的过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背诵积累、理解感悟、欣赏创造为各段的重点,集中培养学生的诗词阅读和写作能力”。要将诗文中学习到的内容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融入自身的知识结构中,能信手拈来,能学以致用,才能升华诗情。

1.知识积累——古代经典文化的浸润

经典诗文不仅仅是古代优秀文学作品,更是古代文化遗产的精髓,它蕴含着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道出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对哲学、自然、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探索体悟。其中大量的名言警句、成语,都是出自古诗文,“锲而不舍,朽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学习方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皆字字珠玑,句句箴言,这样的积累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2.技能习得——自身写作水平的进步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皆是古人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知灼见。诗文大多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学生以诵读把握诗意、想象诗文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诗文的感染和激励,向往追求美好的理想,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来给诗文中“留白”的地方填满,将这种无限遐想的空间充实起来。可以先进行语言文字上的组织罗列,同学之间汇报交流,相互指正修改,再进行笔头创作,用诗一样精美的语言写成优美的文章,以此升华整篇诗文的情感。我们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学习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写”,经典古诗文阅读,能有效积累写作素材,诗词歌赋、引经据典,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些素材,使文章大放异彩。此外,古诗文中精炼的语言、精妙的布局,精巧的写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在习作中模仿借鉴,以期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熏陶——人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qk.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