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

更新时间:2023-10-16 12: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针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通过民主政治程序制定和执行的行动方针和行动准则。

第三讲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

名词解释:

1、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等(政策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官方决策者:指拥有合法的权力去作出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

非官方参与者:1利益集团2公民个人 3大众传媒:4思想库、5多元化:联合国、WTO、欧盟

2、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问题及其发生作用的社会群体。 3、公共政策问题:就是能够进入政策议程的社会公共问题。

4、政策目标群体:就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群体或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简答题:

1、 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或反对和不服某一项公共政策,通常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缘由:

(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2)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3)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4)对成本收益的权衡;(5)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6)避免受到惩罚;(7)环境条件的变化等。 2、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

(1)公共政策问题的相互依存性(系统性):政策问题是一个系统,整体在质上大于部分之和。

(2)公共政策问题的主观性:产生问题的外部条件是被有所选择地确定、分类、解释和评估的。

(3)公共政策问题的人为性:政策问题的产生、存在和改变具有社会性,依赖于相关社会群体和个体,不存在政策问题的“自然”状态。

(4)公共政策问题的动态性:社会的动态性,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政策问题也变化

1

4、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影响。 2、经济环境:

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包括生产力的结构、性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3、政治环境

包括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政治文化等,是公共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4、社会变迁

公共政策必须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地调整其政策目标与内容、执行方式和手段,坚持改革的方向,使之能跟上形势变化与发展的脚步 。

5、国际环境

指一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5、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就其关系而言,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改善和塑造环境,也具有反作用。

1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2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3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

4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第四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

名词解释:

1、政策问题: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被政府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多数人认识到的一种客观事实,社会利益失衡和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冲突,政府纳入工作议程开始解决)

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过程

2

社会现象 社会问题 政策问题

对政策问题的界定经历一个从社会现象到社会问题再到政策问题的过程。 简答题:

1、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1)公民个人的作用; (2)利益团体的作用; (3)政治领袖的作用; (4)政府体制的作用;

(5)大众传媒的作用; (6)专家学者的作用; (7)问题自身的作用。 2、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

1、政治原则的偏离2、表达方式的失当3、价值体系的排斥 4、必要资源的稀缺5、政府体系的封闭

3、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 (1)外在提出模型

政策问题的察觉和提出者是执政党和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 (2)动员模型

政策议程的动员模型所描述的主要是政治领袖自己提出政策问题,并把它列入政策议程的过程。

(3)内在提出模型

政策建议或政策方案起源于执政党和政府内部的某个单位, (4)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框架”模型

议程的建立是由三个独立的活动流在某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即在“政策之窗”打开的短暂时间里“汇合”,使得一个问题被提上政府议程。

1)问题源流:政府内外部的人们希望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 2)政策源流:由官员、学者和研究人员等提出的政策建议;

3)政治源流:主要由国民情绪、利益集团、政党、政府的变更等因素构成; 4)政策之窗:重大的社会事件或政治事件。 案例分析:

思考:在我国,爱滋病问题是如何从一个个人问题转变为公共政策问题的?它是如何进入政策议程的?

答:(1)在我国,爱滋病问题从一个个人问题慢慢变成一个多数人都认识到的一种客观事实,并且表现出社会利益的失衡和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冲突,因此转变为政府该纳入工作程序开始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

3

(2)爱滋病问题产生后,经新闻媒介的分析、社会个人、社会团体及国际有关的议论形成公众议程,同时通过政府机构的议事、专业人员的分析和政府官员的表态形成政府议程,最后认定完成,爱滋病问题进入了政策议程。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要素

客观现象或情况(贫困、污染、虐待子女)

主观觉察与认同 大多数人的感知 价值、利益与要求的冲突 ※※两种基本的政策议程

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政策议程

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觉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4、乙肝歧视问题如何进入政府议程——多源流分析模型的运用 多源流分析

1)在乙肝维权行动中,“问题流”即歧视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 2)“方案流”方面。医学专家们和社会各界人士为消除乙肝歧视现象提供了大量专业知识。提供的这一系列权威论证,使得解决“乙肝歧视”的问题有了明晰的方法。

3)“政治流”方面。①政治领导人的换届;②利益集团的压力活动等因素。乙肝维权组织利用国家领导人换届的时机,调动一切资源对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施加压力,为他们的话语充分进入政府的议程奠定了基础。

4)引发机制。①引起社会轰动的两大重要案件; ②非典危机唤起公众对公共卫生的重视。

问题流:指数、事件、反馈

政策流:政策共同体/政策网络 政策窗口 政治流:国民情绪、压力集团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政治领导 危机事件 抗议活动 传媒曝光

5、山西黑砖窑事件

4

需要、受剥夺和不满足感的产生 团体的活动与力量 政府的必要行动

思考:(1)黑砖窑事件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吗?为什么? (2)黑砖窑事件进入政策的议程有哪些条件?存在什么障碍? (3)黑砖窑事件有哪些利益相关者?他们各有什么样的利益诉求? (4)黑砖窑事件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有哪些? (5)请用“多源流分析模型”分析该政策议程设置过程。

答:(1)黑砖窑事件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因为在这次事件中,受影响的家庭众多,并且这一事件在短时间内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2)黑砖窑事件进入政策的议程需要如下条件:“黑砖窑事件”政策问题的创始者、社会支持力量和清除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黑砖窑事件”政策议程建立的最大阻碍是地方政府部门、个人和窑主的利益严重一体化,使得利益链具有长期性和坚固性。

(3)黑砖窑事件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人贩子、包工头、窑主、寻租的少数公务员和干部、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前者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后者追求的是部门利益、地方政府需要的GDP和政绩。

(4)黑砖窑事件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是意外的人文事件,即人贩子拐骗未成年窑工,其具体的触发机制是新闻媒介报道出了黑砖窑事件,从而引起了社会反响。

(5)“多源流分析模型”确认了问题流、方案流和政治流三种“过程流”。

在黑砖窑事件中,“问题流”即未成年孩子被拐骗到黑砖窑当苦工的现象是长期存在的;“方案流”方面,新闻媒介揭露了黑砖窑事件,这一披露引发的社会影响使得解决“拐骗窑工”的问题有了明晰的方向;“政治流”方面,政治领导人作出了重要批示,调动一切资源去打击黑砖窑,为“黑砖窑事件”进入政策议程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触发机制使三种“流”汇合,该问题便进入到了政策议程当中。

第五章 公共政策合法化 名词解释:

1、合法性:社会的秩序、规范或规范系统,国家的统治类型或政治秩序。

2、合法化:显示、证明或宣称是合法的、适当的或正当的,以获得承认或授权。使具有合法性,给予法律力量,使具有权威性、核准或批准。

3、政策法律化:就是政策向法律的转化,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它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所以又称政策立法。

5

(5)政策回应度:指政策实施后对特定团体需求的满足程度。 6、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

(1)政策投入不够。首先表现为资金短缺;其次,政策投入不足还表现为执行不力。 (2)目标团体不配合。如果目标团体不配合,即使政策执行者投入了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倾注了很多精力,政策也很难被有效执行,甚至在目标团体的强烈抵制下,政策会惨遭失败。

(3)政策本身的问题。1)政策在目标、内容和管理上彼此冲突; 2)有些问题纷繁复杂,解决难度大;

3)政策超前或滞后。

(4)解决某些问题的代价大于利益。 (5)外在因素的干扰。 7、影响政策评估的因素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 (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 (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 (6)政策信息的不完备;

(7)政策评估所需经费获取不易; (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第八章 政策监控

名词解释:

1、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与政策控制的合称,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

简答题:

1、政策监控的作用

(1)保证政策的合法化; (2)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 (3)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4)促使政策终结。

2、目前我国政策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行政机关的监控权责不分。某一项政策由多个机关进行监控,在监控对象上有一定的重复性和交叉性,导致权责不清,推诿扯皮,而最后的惩罚力度又不够造成各部门对政策监控缺乏足够的动力。

(2)审计部门监控的独立性不强。审计部门设在政府系统内部,从人事、资金、行政等方面受同级政府的制约,很大程度上是不独立的,难以公开、公平地进行监控,可以考虑将审计部门独立于政府系统之外。

(3)政策监控滞后。我国的监控机制一直只重视事后监控而忽视事前监控事中监控,这种状

11

况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多的损失。将三者连续起来,加强事前和事中监控,尽可能杜绝一切漏洞。

(4)权威性最高、范围最广的监控主体——人民代表大会监控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各级人大的监控多停留于视察、审批等表面上的活动,形状大于内容。由于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加上信息不对称使得人大的监控工作难以把握。

(1)应强化人大和司法机关的监控功能; (2)合理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3)科学界定行政机关的监控权利和责任; (4)完善政策监控的相关手段; (5)强化社会监控(公众的监控)。

只有将政党监控,国家监控和社会监控很好的结合起来,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才能使政策监控机制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5、西方政策监控机制特点 (1)监控机构的专门化、司法化。

随着当代行政权力的膨胀、议会监控力量弱化、行政内部监控制约无力的日益凸显,西方国家的监控机构设置日渐趋于专门化、司法化,以遏制行政权力对公共政策的专横。如为解决违宪问题,西方国家专门设立了宪法委员会、宪法法院等机关;为控制行政专权腐败,专门设立督察专员、廉政公署、反贪局等。

(2)监控机制的运行方向上,以强调横向监控为主。

西方的监控系统设立的特点决定了其监控机制在运行的方向上,横向监控力度大于纵向监控力度,外部监控力度大于内部监控力度。西方国家强调的是各个不同机关的相互监控,如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相互监控,而不是各机关内部的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监控。

(3)社会舆论在政策监控中的显著作用。

在西方,新闻自由是人民主权的一种具体表现,是反对权力腐败的有力武器。 西方政策监控活动的主体、监控内容及监控方式

监控主体 立法机关 司法机关 行政机关 政党 利益集团 公众 舆论 监控主体 人大 监控内容及方式(形式) 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行政、司法、人事监督)/听取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审查,质询,调查委员会,罢免 政府机关 行政监察,行政机关的监控(上对下,下对上),审计监督,综合性的政策监控/审查批准,评议,调查,

12

视察 公众 选举代表对政策监控,通过大众传媒表达,上方或写信,消极抵制或主动行动来表达对政策的取向

公众的监控

大众传媒的监控

民主党派的监控 中国共产党的监控 政党的监控

政 策 人大的监控 政府机关的监控 司法机关的监控 社会监控

国家监控

第九章 政策终结

名词解释:

1、政策变化:政策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政策发展状态和模式的转变。

3、政策终结:政策决策者在通过对政策或项目的审慎评估后,终止那些不必要的政策或项目的一种政策行为。

4、政策的变动周期:是指公共政策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样的或相似的政策现象有规律的反复出现。

5、社会范式:一套共享的、相互联系的、可用于理解许多社会关系的假设,每个范式都包含了一种看待人性的观点。

6、政策范式:是一个与政策子系统有密切联系的理智结构,它本质上是相关的政策子系统成员所持有的一组理念、一种学说或者思想上的流派。

简答题:

13

3、政策终结的障碍(看)

(1)相关者的心理抵触。“那些与政策相关的人员都愿意看到政策继续存在下去,却很少有人喜欢听到计划失败或计划改变。”这种心理上的抵触往往在政策面临终结时会表现的尤为明显。

对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主要有三种人:1)政策受益者; 2)政策制定者; 3)政策执行者。这三类人的心态,往往成为政策终结的首要障碍。这种心理障碍的存在,又使人们在解释政策失败时,常常倾向于从环境因素中去寻找原因,而不愿检讨政策本身的失误。

(2)现存机构的持续性。政策执行机构有如其他社会政治组织一样,都具有寻求生存和自我扩张的本性,哪怕它已经无事可做,没有再存在的必要,情况也一样。这就给政策终结带来很大的困难。机构的持续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机构的惯性; 2)机构的生命力; 3)机构的动态适应性。

(3)行政机关的联盟。执行某项政策而获既得利益的行政机关,往往会在政策面临终结时结成联盟,共同反对政策终结。这些反对终结的行政机关,一方面会要求其内部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抵制终结;另一方面则互相团结、拉拢和接近政府内外有影响的人士抵制终结。

(4)利益集团的阻碍。由于公共政策大多涉及利益与价值的分配,因而各利益集团必然千方百计地努力影响公共政策。当政策终结迫在眉睫时,反对政策终结的利益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必然会采取各种合法或非法的途径如游说或行贿等,以阻止政策终结。利益集团的存在,使得公共政策终结更为困难。

(5)程序上的复杂性。任何政策的确定和组织机构的建立,都是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的,同样,政策的终止和组织机构的撤消,也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来办理。程序上的复杂性往往影响政策终结的及时进行。立法机关在考虑终止某项政策或法律时,往往顾虑重重,举棋不定。因此,许多政策经终结行为因此受阻于法律的滞后性。

(6)社会舆论的压力。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所形成的社会舆论,不能不对政策终结产生影响。西方国家称社会舆论为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第四种权力”。如果某一项需要终结的公共政策受到舆论的广泛支持,无疑会受到极强的阻力。

(7)高昂的成本。政策终结高昂的成本也是影响政策终结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政策终结的成本有两种:一是现有政策的沉淀成本;二是终结行为本身要付出的成本。现行的政策或组织机构已经投入了巨额成本但没有得到回报,政策决策者面对投入的沉淀成本,往往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4、政策终结的可行性因素分析(看) (1)从宏观上分析——政策环境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政治活动都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14

反映一定的经济关系的要求,公共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和重要的政治产出,同样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反映一定的经济关系。国家经济领域的一些变动会直接影响与反映到政治领域。

2)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的改变或冲突会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结。很多学者认为与其说政策终结是个技术性问题,不如说它是个政治性的问题。狄龙和卡梅伦就都指出在终结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政治价值和意识形态。为此,狄龙建议政策终结的研究者们不要把眼光局限于经济和效率方面的问题,而应加上意识形态的动机。

3)行为理论的变化:即关于人性、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应如何提供等理论的变化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结。如在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在致力于塑造一个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政府的一些机构、功能、政策需要裁撤或者更新。

(2)从微观上分析

1)触发机制。触发机制是指一个重要的事件(或整个事件),该事件把例行的日常问题转化为一种普遍共有的、消极的公众反应。公众反应反过来成为政策问题的基础,而政策问题随之引起触发事件。像经济萧条、军事侵略和自然灾害等就是明显的触发机制。

2)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可分为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3)利益的分化和聚合。在利益分化和聚合基础之上进行利益的协调,这是导致政策制定者终结过时的、无效的政策和出台基于平衡利益关系的新政策的根本原因和驱动力。因此,利益分化和聚合是政策终结可行性因素之一。

4)政治领导者的领导力。政治领导者的领导力是领导者知识、智慧、意志和决断力等内在素质的外在综合表现。政治领导者的人数虽少,但他们能量巨大,往往对全社会甚至对一个时代的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影响。这些理论在精英理论中得到了很好的论证。

5)公共舆论的推力。公共舆论因素是与公共政策过程紧密相连的。当赞同政策终结的人借助媒体制造出的公共舆论就是推动政策终结的因素。因此,我们将公共舆论的推力因素归为政策终结的可行性因素之一。

(3)关系:

1)触发机制是政策终结的导火线;

2)科学客观的政策评估结果是政策终结的前提和依据; 3)政治领导者的领导力是政策终结的助推力和坚实的保障;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q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