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新城

更新时间:2024-01-17 20: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汇报稿)

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 二0 0五年十一月一日

目 录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第一章 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3

第一节 发展的基础 .............................................. 3

一、区位概况................................................. 3 二、运作体制................................................. 4 三、开发进展................................................. 4 第二节 发展的环境 .............................................. 6

一、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6 二、面临的挑战............................................... 8

第二章 发展的定位和战略........................................... 10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10 第二节 功能定位和主要目标 ..................................... 10 第三节 发展战略和原则 ......................................... 12

一、发展战略................................................ 12 二、发展原则................................................ 13

第三章 空间布局................................................... 14

第一节 两大功能区域 ........................................... 14 第二节 五个空间板块 ........................................... 16 第四章 产业建设重点............................................... 18

一、现代装备制造业.......................................... 18 二、现代物流业.............................................. 19 三、航运服务业.............................................. 19 四、城市服务业.............................................. 19

第五章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20 第六章 社会事业建设重点........................................... 21

一、科技和教育事业.......................................... 21 二、卫生与体育事业.......................................... 22 三、文化事业................................................ 23 四、人口管理及社会保障...................................... 24

第七章 制度建设和创新............................................. 25 第八章 政策需求和相关建议......................................... 30

一、政策需求 ................................................... 30 二、相关建议 ................................................... 31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港口竞争机遇、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港新城是上海按照中央要求推进四个中心(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 体工程之一,也是上海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依托洋山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枢纽港,临港新城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型新兴滨海城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

第一章 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的基础

一、区位概况

临港新城位于长江与杭州湾交汇处,通过东海大桥与大、小洋山连接,是上海通向沿海各大岛屿的重要“门户”和中国沿海大通道的节点。其规划范围北至大治河,西

至A30公路—A2公路—南汇奉贤区界,东、南至滨江沿海;规划总面积为296.6平方公里(目前成陆约209平方公里,现状用地中建设用地占13.6%,耕地、水域等占57.9%, 滩涂占28.5%),城市建设用地164.8平方公里,总人口规模83万人。

临港新城主要分为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区两大功能区块。其中城市功能区由中心区(主城区)和四个城市社区组成,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区(主城区)规划面积为74.1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50—60万。芦潮港、泥城、书院、万祥四个城市社区,分别规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划6至8平方公里。产业区是以产业开发为主的功能区块,规划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为120平方公里。产业区分为主产业区、装备产业区(包括重大装备、中型装备和高科技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综合区和四个产业配套区(万祥、泥城、书院和芦潮港)。规划初期人口1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万人。

二、运作体制

上海市人民政府2003年第16号令《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对临港新城的规划范围、发展方向、优惠政策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创新地提出了“市区联手”的运作模式,即由临港新城管委会负责制订、修改、实施临港新城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负责临港新城内投资项目、土地使用的审批;负责临港新城内基础设施和建设工程的行政管理,协调临港新城的各项经济开发事务;南汇区政府负责临港新城区域内社会事业和财政、税务、工商、公安、劳动保障及农村和社区等公共事务管理。

临港新城实行多区域、多主体、多形式开发。目前,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着重进行临港产业区重装备区的发展、建设、管理和招商;港城投资开发(集团)公司着重进行主城区一期的开发建设;临港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则着重进行临港新城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三、开发进展

临港新城于2004年启动建设,同年1月市政府正式批准《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使临港新城建设、发展和管理有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按照市委、市府2005年关于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临港新城实现“港开、桥通、城用”阶段性目标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土地利用总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体规划、保税港规划、重装备区控详规划、临港四镇城市社区和产业配套区规划、GIS信息系统、BRT公共交通系统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共性配套区规划、岸线港口规划深化及生态、防汛防灾、商贸金融、市政服务等专项规划,主产业区和综合区规划方案、数字港城等专项规划也开始启动研究。

至2005年底,主城区一期扇面1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为满足洋山港集疏运和保税港启用管理要求,完成港区辅助作业区及保税港一期规划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重装备产业区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土地开发任务完成。两港大道一期、沪芦高速公路临港段、浦东铁路临港段、南滩围垦、污水处理厂一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竣工。芦潮港、泥城、万祥、书院等城市社区和配套产业区动工,其中芦潮港社区动迁基地一期总建筑面积24.62万平方米,可安臵3000人;泥城社区一期动迁安臵基地总建筑面积23.35万平方米,可安臵6500人;万祥社区一期动迁安臵基地总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可安臵3000人;书院社区一期动迁安臵基地总建筑面积22.39万平方米, 可安臵6300人。

基本完成重装备工业和现代物流业项目导入前期准备。引进上海电气集团临港园区、临港普洛斯国际物流中心、新经济标准厂房园区一期、卡尔玛港口机械、中船集团临港沪东重机、卡特彼勒北亚汽车配件中心、中集临港装备园、瓦锡兰柴油机等项目。

公共事务管理功能开始体现。启动建设南汇区行政中心、海关、商检、海事大学、航海博物馆、规划展示中心、外国专家服务中心及一批金融、贸易服务设施等标志性建筑;道路、通信、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基本成型,大市政配套建设、道路网格、绿化景观等配套工程起步;人口导入效应初显,形成20万左右的常住人口规模。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制度创新和基础保障方面,保税港政策开始试点,实现“境内关外”、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制度;闵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平台移植临港,实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落地;制定并落实临港新城专项发展资金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开展土地回收工作,收回滩涂土地、农场土地、临港四镇土地近9万亩。

第二节 发展的环境

一、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制度性安排将为我国带来更多贸易机会和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上海面临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浦东综合改革试点、办好上海世博会、国家规划启动长三角城市群等重要机遇,给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外部机遇。

1、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机遇

上海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作为推动建设“四个中心”的突破口,战略意义十分突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必然要求加快港口建设和整合,发展具有东北亚航运中心地位甚至全球地位的深水良港,并继续加大国际航运和转运功能。作为典型的临海经济发展模式,临港新城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城”因“港”而生而兴,是上海真正意义上连通世界的门户,成为上海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港口部分)于2005年底开港,建成5个集装箱泊位,码头通过能力为220万标准箱,保税港正式封关运作;二期工程也将于2006年底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营,码头通过能力合计将达500万标准箱。规划至2020年,布臵30多个泊位,最大通过能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力超过1500万标准箱。

另外,浦东国际空港旅客运送量和货邮年吞吐量2005年分别达到3600万人次、150万吨以上;完全建成后货邮年吞吐量将达500万吨,旅客运送量达8000万-1亿人次,使临港新城在具备了发展临海型产业优势的同时也具备了发展临空型产业的条件。

2、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力量,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信息与生物等新技术兴起相伴相生,既体现在制造环节的转移,也体现在服务业外包和高技术产业的转移。目前,这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势头总体上仍在继续,国际制造业重心仍在向东半球转移。国际服务业外包方兴未艾,跨国公司开始加快对我国扩散研发活动,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已成为一个新趋势,高技术产业国际转移加快,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跨国投资的系统化倾向日益突出,产业链连锁转移显现,对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临港新城在产业定位上与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容相契合,给临港新城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国际背景。临港新城位于洋山港和浦东国际机场之间的优越地理位臵,在城市建设方面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居环境的营造,规划科学合理,具备海运、空运、内河航运、高速公路、铁路“五龙汇聚”的交通优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广阔,其中滩涂面积约84.5平方公里,开发成本相对较低,为临港新城把握机遇提供了保障具备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环境优势和成本优势。

同时,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还有两个重要的有利条件:

一是上海城市发展模式调整的有利条件。“十一五”期间,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龙头,要实现人均GDP10000美元的跨越;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上海提出了“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构理念,着力推进包括临港新城在内的“三城七镇”建设,并将滨江沿海城镇发展轴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轴线之一,为处于整个滨江沿海城镇发展轴“拐点”和重心区位的临港新城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是与浦东联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市委市府在谋划全市的发展布局中明确:浦东与南汇同属“大浦东板块”,要联动发展,共同支撑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构建。“十一五”期间,浦东又面临进行综合配

套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作为与浦东联动发展的区域,临港新城将接

受浦东开发开放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延伸、扩展,借鉴浦东在政府职能、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利用浦东开发的放大效应、浦东巨额投入的释放效应,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新城开发建设。

同时,上海加快构建国际金融中心,为临港新城建设提供了金融方面的条件和优势。临港新城背靠民营经济活跃的长三角腹地,民营资本不断拓宽在重工业、现代物流业等领域投资,增加了临港新城开发资金的来源渠道。作为呼应世博会,典型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重要区域,世博会的筹办也将成为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的有利因素。

二、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而复杂的挑战。全球整体经济发展放缓,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上海作为沿海改革开放地区和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在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压力加大,加强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任务更加艰巨。对后发展的临港新城地区而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竞争相当激烈,原有基础条件十分薄弱,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特别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矛盾凸现,给开发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竞争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恶化,外资整体流入放慢,特别是 WTO过渡期结束后,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大,出口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石油等不可再生性资源价格中长期不断走高,输入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压力不断加大。

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竞争愈发激烈。国际上,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国家和地区都在争相吸引国际产业的转移,使临港新城在开发伊始就面临着巨大挑战。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港口都加紧开展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或枢纽港的策划和运作。在国内,众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等园区都将分流部分国际资本。同时,产业同构现象和临海型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如天津的滨海地区定位为现代装备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和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已得到国家的认可。

2、基础条件的制约

临港新城存在自身基础条件的制约:一是原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区位远离中心市区,几乎没有对外道路体系;水利、市政设施、绿化等均为空白,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和重新布局,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气等问题。二是临港新城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原有的产业对临港新城未来产业发展难以起到支撑作用。三是临港新城发展所需建设用地、资金、人才资源短缺。临港新城成陆面积206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94平方公里,占成陆面积的近一半,建设用地面积偏小,对扩大招商引资和加大城市建设用地产生压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受到影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响;建设资金不足,影响着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科研、教育资源短缺,造成人力资源储备严重不够。新城管理机构和事业单位急需管理人员和规划建设人员,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

3、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矛盾加剧

临港新城建设开发用地主要为农业用地和滩涂,城市化率很低,在开发任务重、时间紧、城市化进程快的情况下,土地回收工作量大,需要动拆迁的农民数目多,要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政府城市公共管理职能面临较大的挑战,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很重。“十一五”期间,临港新城需要开发的建设用地约66平方公里,动迁的居民在5万人以上,如何在国家和上海市关于征地动拆迁统一规定下,结合临港开发的实际,建立健全配套政策,妥善解决农民征地安臵、社会保障、培训和再就业问题,完成由农民向社区居民、城市市民的顺利过渡,是关系到临港开发建设和稳定大局的关键因素。

第二章 发展的定位和战略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临港新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市主战略,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以港兴城,创新机制,围绕“两区域五板块”的空间布局,夯实城市基础设施,营造城市人居环境,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凸显海洋文化特色,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力争到2010年,初步形成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布局合理、以港口物流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海洋新城轮廓。

第二节 功能定位和主要目标

临港新城力争建成功能强、规模大、起点高、模式新、具有长期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和国家级新兴装备制造业基地,打造成为经济繁荣、体制开放、社会和谐、生态优越、风貌别致的“海洋新城”,生动体现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成为上海对外沟通和展示新的门户——上海之门和上海未来二十年的主要经济增长极之一。

主要功能有:

——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 ——现代装备产业集群功能; ——海洋文化特色展示功能; ——和谐人居和休闲旅游功能。

“十一五”将是临港新城建设全面起步的重要时期,是以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为主的时期,新城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步伐,到2010年,新城的总体构架基本成形,中心区(主城区)初具金融、商贸、科教、旅游、休闲、居住功能,城市社区的基层服务功能得以加强,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初具规模,具体目标如下:

到2010年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的主要指标和形象目标为: ——实现地区增加值235亿元;年均增长50%左右; ——实现工业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58%左右; ——实现财政收入30亿元;年均增长40%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200亿元; ——人口规模35万人;年均增长12%; ——新城开发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

完成中心区(主城区)2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服务和生活配套功能。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完成重装备产业区1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土地开发,初步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形象;

完成保税港和物流园区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洋山保税港封关运作,初步形成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航运管理体制和强大的航运辐射能力;

实施主产业区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局部项目开工建设; 实施轴线大道区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若干产业和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

完成4个城市社区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实现每个城市社区1平方公里左右产业配套区的有序发展。

第三节 发展战略和原则

一、发展战略

依港建城战略。要充分利用商务成本较低、毗邻深水港和航空港两个国际性大港的比较优势,加快要素集聚。以服务配套洋山深水港为重心,以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为目标,以形成新型产业高地为导向,通过港口的辐射和集聚作用,加快发展能吸纳国际资本和现代技术转移的临海、临空型产业。以依托港口发展的项目和为港口服务的重大项目为龙头,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区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显现,推动临港新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化、国际化,实现港城联动发展。

科教兴城战略。以科教兴城作为临港新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战略,高举“两个第一”方针,以科技引领临港新城的各项建设和管理,坚决避免粗放开发模式。积极与科技部门结成战略联盟,创建上海四大科技示范区之一,形成“智能临港”雏形。依托临港新城开发建设所汇集的巨大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加大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对高新技术的政策扶持,加快现代装备技术、光仪电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和转化,不断增强自身研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逐步建立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政府机制创新、企业科技创新、社会观念创新的临港新城。

二、发展原则

1、两个优先原则。集中体现新世纪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以现代装备制造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现代物流、航运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以提升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产业整体附加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由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延伸,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构建上海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2、集约发展原则。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集约发展之路。落实“三个集中”政策,推动农民向城市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集约利用和规模经营集中。重视城市生态安全,突出生态功能区划,积极营造城市科学的生态系统;通过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强化再制造、再利用功能,把新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建立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3、突出重点原则。“十一五”期间,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有机结合中远期与近期建设重点,以阶段性发展目标为节点,2010年前集中力量和资源开发建设面积66平方公里,初步显现城市功能形象和产业集聚能力。以主城区一期扇面、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建设新城道路、航道交通网络体系和中心区(主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和航运物流业。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4、市场导向原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市场的资源配臵作用。要注重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多元建设主体、多元经营主体,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的资本运营机制,吸引国内外、市内外各种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建立国际网络化招商体系,深化与产业集团建立的战略联盟;学习跨国公司经验,提升资源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业、港口物流业集群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 空间布局

作为上海新世纪规划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临港新城以洋山港为依托,突出城市综合功能的培育,将临港新城297平方公里规划区作为一个整体,以城市经营的全局意识和塑造典范的精品意识,围绕“两大功能区域,五个空间板块”的空间布局,科学处理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发展区的关系。按照整体协调、分工明晰、功能互补的原则,对中心区(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主产业区及综合区五大板块进行有序开发,使临港新城发展成为港口产业发达、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越的综合型海洋城市。

第一节 两大功能区域

一、城市功能区域

由“一主四分”的城市布局构成,即形成以中心区(主城区)为核心,四个城市社区和部分综合区区域为支撑的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区域是突出现代城市服务功能的区域,要满足各层次公众全面需求,发挥临港新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对外展示作用,为深水港和产业区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城市服务。

“十一五”期间,城市功能区域以中心区(主城区)和四个城市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社区为开发建设重点,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航运交易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体现航运服务功能;营造城市氛围,积极发展商贸、会展、金融、文化、房地产、城市观光旅游产业。中心区(主城区)要初步塑造成居行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备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服务区形象的海洋新城轮廓。芦潮港社区要初步建成体现海洋文化和桃文化的现代化休闲海港城镇;泥城社区要发挥为重装备一期提供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和物流延伸服务功能;书院社区要建设成体现生态农业特色的“都市田园型”理想居住社区;万祥社区要初具上海中心城区进入临港新城的主要门户雏形。

二、产业功能区域

以四个各具产业特色的产业区(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主产业区和综合区)为主体,四个城市社区的产业配套区域为辅助补充的功能区域。产业功能区域是依港兴城,体现产业实力与水平的区域。作为上海“市抓实力”的五大园区之一,临港产业区要充分发挥现代港口集聚经济要素的优势,集中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高科技产业和都市工业。

“十一五”期间,临港新城产业区按照“统一规划、滚动开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据区域规划和产业发展导向,优先启动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稳步推进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为主要内容的主产业区,发挥对整个产业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开发体现高新技术特征和知识技术产业创新的综合区,发挥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要率先启动芦潮港产业配套区,积极发展集疏运加工产业,为重装备产业区、保税港和物流园区提供配套服务;泥城产业配套区要重点发展装备零部件制造、物资供应、运输服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务等产业;书院产业配套区要重点发展与主产业区和综合区配套服务的制造业和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万祥产业配套区重点发展项目营运总部经济,积极发展先进制造配套产业、都市型农业及生态林业。

第二节 五个空间板块

一、中心区(主城区)板块

中心区(主城区)围绕滴水湖以环状和放射状形式向外扩展,形成以滴水湖为核心的“水中涟漪”扩散,规划面积74.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5万人,到2010年,规划常住人口15万人,是集中体现滨海都市魅力和活力、展示新世纪城市建设水平和都市生活环境质量的上海新地标。

“十一五”期间,中心区(主城区)主要开发西部扇面,建设大学园区,营造城市氛围,建成体现海洋特色的南汇区新政治文化中心。要大力发展航运服务和城市服务业,塑造以海洋文化为特征的城市风貌,配套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项目,实施积极的人口导入政策,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人口的协调发展。重点建设南汇区行政中心、中国航海博物馆、云塔、卫生医疗、邮政电信等标志性建筑,形成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商业、金融业、文化产业、城市观光旅游业。

二、重装备产业区板块

重装备产业区是上海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泥城和芦潮港两个城市社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发展重装备工业的同时,注重与滨海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重装备产业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政策落实、项目落地、首发带动、产业集聚,重点发展龙头性、总成式、整机型的大型专用成套设备制造项目,积极发展装备制造共性配套产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和污染集中处理。

三、保税港和物流园区板块

保税港和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总体面积为18.7平方公里,包括保税港、非保税物流园区和自营物流园区,其中保税港陆域面积6平方公里。作为首个获得国家保税港政策和上海最大的物流园区,保税港叠加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与洋山深水港区的保税港部分遥相呼应,是实现国际转运、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保税商品展示的理想区域,成为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基地。保税港和物流园区重点发展二三产高度融合为特征的现代国际物流服务业,以仓储运输、物流服务、港口辅助生产、港口物流相关产业为主体功能,区域范围内规划布局集装箱铁路中心编组站、港口辅助作业区、内河转运区等重大基础设施。

“十一五”期间,保税港和物流园区要依托紧靠东海大桥的地理优势,利用保税港的政策优势和号召力,实现政策落实、功能配套、快出形象,重点建设保税物流和出口加工中心、非保税物流中心、自营物流中心。

四、主产业区板块

主产业区是打造上海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主体部分,包括书院和万祥两个城市社区,规划面积101.6平方公里,是综合型、生态型、以产业用地为主的地区。

“十一五”期间,主产业区主要是完善规划、基础先行,通过引进关键项目,重点突破,重点发展航空零部件、光仪电一体化、微电子装备、汽车电子和零部件、通用机械装备和零部件五大产业,增强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形成完整的以装备类制造业为核心的综合生产体系,成为临港产业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五、综合区板块

综合区是以城市生态建设和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综合功能区,规划面积42.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科技都市产业,凸现教育研发、旅游度假、休闲居住功能,成为具有较高层次的工作生活区域。

“十一五”期间,综合区要作好规划,在保护现有湿地、绿地、森林的前提下,适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吸引国家级研究院所、国家级工程中心、本市科研院所、新兴技术和高新企业孵化器等机构入驻,充分体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第四章 产业建设重点

坚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针,坚持“科教兴城”主战略,以自主创新推进产业提升,围绕建设“市抓实力”五大产业园区之一的战略目标,以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业为主导,以城市服务业为支撑,在重大功能型项目带动下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构建集研发服务、先进制造、现代物流、航运服务、出口加工、商贸展览、教育培训、城市生活等为一体的新型港口集群产业体系。

一、现代装备制造业

依托重装备产业区和主产业区,联合“一区四集团”,即抓住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临港扩区的有利时机,与电气集团、中船集团、上汽集团、中集集团建立战略联盟,增强自身研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加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能力,努力打造重型装备、船用关键配套装备、物流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光仪电一体化、微电子装备、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通用机械装备和零部件等八大产业集群。重点加快中船临港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万匹柴油机配套、电气临港重型装备基地、航空零部件维修基地、SMV港口机械、瓦锡兰柴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油机、中低速磁悬浮试验及轨道车辆生产车间、卡尔玛港口机械基地、卡特彼勒亚洲再制造中心、中集临港集装箱制造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

二、现代物流业

依托保税港和物流园区,充分发挥保税港的政策优势,夯实基础设施,建立保税物流和出口加工中心、非保税物流中心、自营物流中心。建设集装箱铁路中心编组站、港口辅助作业区、内河转运区等重大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海铁联运、水水中转、多式联运等交通组织方式,有效地实现内陆与港口的物流衔接。重点发展:以保税和非保税仓储、装卸、分拨、配送、简单加工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业,以再制造业务为核心、与保税业务紧密结合的绿色物流产业;提供集出口加工、物流服务、综合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完整物流供应链服务。重点建设卡特彼勒北亚配件中心、普洛斯国际物流中心、国家储备中心临港基地、马士基港口物流、中海集团物流基地、中集临港服务基地、中远集团物流基地、韩进海运地区总部、BMW配件中心等项目。

三、航运服务业

依托保税港和物流园区、中心区,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航运交易、航运信息服务和总部经济、研发经济,延伸航运产业链。重点发展航运交易、航运信息、航运代理、航运金融、航运展览、航运中介,建设集服务、贸易、结算于一体的航运平台,积极发展航运研发产业;发展集装箱堆存、清洗和修理、拆拼箱等港口配套服务业。

四、城市服务业

依托中心区、四个城市社区和综合区,集综合管理、公共服务、生活居住、商业贸易为一体,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商贸、金融业、文化产业、城市旅游业,展现海洋文化内涵和精髓,配套建设教育、文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化、卫生、商业、金融、旅游等一批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项目,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人口的协调发展。

第五章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要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按照规划先进、整体超前、有序推进的原则,全面提高基础设施的支撑力和承载力,构建与国际枢纽港集成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体系。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完成两港大道、大治河-泐马河-团芦港-五尺沟-芦潮港Ⅲ级航道、轨道交通11号线临港段、保税港区“一河一网十四条路”;启动建设轴线大道、BRT公共交通系统,重装备区道路系统、水系和码头工程等项目。

重视城市信息化建设,以航运和物流信息系统、电子政务、智能交通、城市物流和数字生活等示范应用为核心,启动数字港城工程,满足企业、居民对信息的需要。做好临港新城GIS系统基础工作(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完成通信电缆(含有线电视)敷设和通信中心局房建设。

积极发展洁净能源,重点建设500万千瓦的天然气发电厂一座,配套建设100千瓦风能发电,输变电设施,建设500KV变电站1座,220KV变电站3座及若干座35KV的变电站。

完善供排水、消防、环卫、邮电、通讯设施及城市绿化工程等。重点建设完成60万立方米/日规模污水厂、邮政大楼、电信大楼,完成城市绿化一期工程,即湖岸景观绿地、主次干道行道树、中间隔离带、两侧绿化带。

加快建设海关、检疫、边防、港务、商检等口岸服务设施,结合城市发展,建设行政、商业、金融、旅游等公共管理办公设施,重点建设南汇区行政中心、电力大楼、海关大楼、商检大楼、海事大楼、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综合性科技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云塔等项目,积极启动商业金融街区、西岛办公楼与宾馆、南岛俱乐部与宾馆、商品住宅、北岛主题公园等项目。

突出生态环境建设,构筑城市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制订临港新城生态发展规划,明确森林生态控制区、滨海生态保护区、城市生态协调区和城市生态建设区的功能区划,切实解决滴水湖的水质恶化问题,着重建设“一湖一带、一网四点、点网相嵌”的湿地系统、森林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第六章 社会事业建设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具有海洋特色的科教、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推动社会事业与经济和谐发展和良性互动。加快南汇区行政中心搬迁,加强人口综合管理,努力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强化社区服务和社会事业的公建配套,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注重生态建设,培育城市精神,凸显海洋文化,开发滨海特色旅游,营造学习型城市氛围,使临港新城初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气息浓郁、创新活跃的学习创新型城市雏形。

一、科技和教育事业

实施“科教兴城”战略,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动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抓住建设上海四大科技示范区之一——“智能港城”的重大机遇,强调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集中发挥并展示科技在支撑引领临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依托海事大学和水产大学的建设,构建具有海洋特色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围绕“数字上海”信息技术、“航运中心”物流技术、重大工程建设技术、节能环保型城市建筑技术、装备制造业系统集成的技术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示范和面对未来的海洋技术发展,形成若干科技示范项目,创建科技支撑平台和构筑创新体系,建立科技示范标准和应用推广机制。加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积极筹建集科普宣传、学术交流、技术市场、产品展览及科技培训和咨询的综合性科技馆。

初步建成新城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框架,各项主要教育指标和人力资源指标基本接近上海市同期平均水平,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8%,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左右。建设托幼一体、基本达标的学前教育体系,配套建设标准幼儿园,使学前教育能力充分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将外来、常住人口学龄儿童全部纳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充分利用4个社区现有的教育资源,盘活存量,通过新建、改建方式,满足各个层次的基础教育需求。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全力支持上海海事大学和水产大学整体搬迁进入临港新城,并努力搭设平台,促使高等院校与港城装备、物流等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之路。继续扩大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名牌大学和研究中心进入临港新城。

逐步建立起开放的、多样化的、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各种培训机构,建立以港口产业发展和市民就业为导向的现代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实现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为临港新城储备充沛的产业技术工人。

二、卫生与体育事业

合理配臵医疗资源,逐步形成与临港新城发展相适应、满足不同层次医疗需求的,具有临港新城海事医疗特点的,以区域性医疗中心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

搬迁光明中医院进入临港新城,创新运作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立足于解决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同时,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工作,逐步打造成具有三级医院标准的全新医院。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积极吸引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医疗机构入驻,为临港新城导入的大量高级人才、各国来往人员服务提供特需医疗服务、海事医疗服务。

建立健全临港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加强现有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临港新城人口集聚速度和规模,配套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点,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协调、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建立临港医疗急救分站和“120”通讯指挥分系统。建立满足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的妇幼卫生服务子系统。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中心,履行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处臵、实时监控和卫生检验职能。加强卫生监督,在临港新城新建区卫生监督所。

发展体育产业,规划建设重点体育设施。利用滴水湖和现有的滨海高尔夫、卡丁车、射击场等资源,发展具有海洋特色的、能够为城市居民和各方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体育运动,规划建设能承办国际赛事的游泳中心,成立赛艇、摩托艇、帆板等水上运动组织并积极筹办相关重大赛事。

大力实施公益性社区健身计划。实施全民健身工程,以城乡社区和学校为重点,提供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和设施。规划建设体育主题公园,建设若干社区健身点和健身苑。

三、文化事业

以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运用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海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滨城市、沿海人文景观及历史、海洋环境等丰富的海洋概念,制订临港新城海洋文化风貌总体设计专题规划。建立健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初步确立城市精神和城市标识,合理进行城市文化形态布局,努力展现临港新城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使临港新城成为上海向世界开放的、展示海洋文明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宜居新城。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临港新城广播、电视、有线网络,配套建设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中国航海博物馆、云塔等文化设施,逐步启动临港剧院、新闻广电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海洋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港城住宅区和四大社区配套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文体活动,提升群众整体文明素质。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信息、传媒影视、文化博览、会展贸易、图书音像等文化产业集聚。加强周边区域协作,积极筹办“国际海洋文化节”。加快实施临港文艺创作的“精品工程”。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利用滴水湖、东海大桥、森林公园、芦苇湿地、万亩桃园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服务产业。

四、人口管理及社会保障

实施积极的人口导入政策,加快人才机制创新,建设与新城开发建设相匹配的人才队伍。加强人口管理的基础工作,构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新城人口管理框架体系;做好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再就业,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积极稳妥推进“镇保”工作,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完善救助网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社会救助水平;做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十一五”期间,临港新城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各类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人数达100%;城镇居民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年均增长7%;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5岁,其中男性为78岁,女性为83岁。

第七章 制度建设和创新

一、强化制度创新,确保规划有序实施

探索新城建设与产业开发有机联动的新型管理模式,开创市区联手、各方参与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积极响应浦东综合改革试点,充分发挥保税港、闵行开发区扩区等政策制度优势,在建设一流的硬件设施的同时,构建一流的制度和服务环境。

一是要根据《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确定的体制和原则,建立良好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明确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特别是管委会全体成员单位在开发建设新城中的作用和职责。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管委会把握重大方针、政策,进行综合协调、推进开发建设的职能,进一步增强市区两级的开发合力,保证临港新城各项开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发挥各开发主体的主力军作用,实行多区域、多主体、多形式的开发方式。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按照规划和开发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紧收回滩涂土地、农场土地和已出让土地,促进国有土地资源和滩涂资源的优化配臵,保证政府取得土地增值的合理收益。认真执行国家、市制定的政策和规定,科学制定土地储备、滩涂围垦、土地供应等长远规划与年度计划;加强对土地储备和滩涂围垦以及相应的开发、利用、供应管理,探索集体土地征转分离、农民建房提前安臵、动迁基地平衡收益、商品房开发成片推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进等新途径。

三是要按照行政管理法规,根据新城实际,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建立规划审定、监督机构,加强规划控制和协调。完善有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事务和社会事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及临港新城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洋山保税港政策及实施细则等制度,做到依法行政。

四是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高起点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创新管理体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注重建设品位,营造理想城市空间

临港新城的建设要以品位高、环境优为最大特色,致力于营造人类的理想居住空间和精神家园。

一是要高起点规划,引进世界先进城市的建设经验和理念,构建完善的交通、居住、生活、生态体系,建设BRT公共交通网络,率先引入中低速磁浮交通,优质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天然气、风力发电等洁净能源,科学规划湿地、绿地、海洋生态系统,使临港新城建设成为上海的生态门户。

二是要以海洋文化为主线,明确城市主体风格,挖掘地域文化传统,汇聚世界文化精粹,不断增加城市的文化含量,做到建一项工程,添一处景观,件件是精品、处处有文化。

三是要树立城乡一体化意识,统筹城乡发展,体现主城区与四个城市社区功能分工和互补,推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引导人口与资源向主城区和城市社区集聚,有序推进街道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三、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是临港新城“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是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建设投资环境。要加快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保持优越的生态环境,建设好投资硬环境;不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健全和完善“一门式”服务、“一口子”收费的运作模式,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和程序,采取针对重点客户采用的特事特办制度,营造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改善投资软环境。

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注重国际招商中介机构的作用,推动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项目招商、主体招商,花大力气引进世界著名旗舰企业和跨国公司落户,带动相关产业链和产业群落的形成;不断充实招商队伍,引进世界一流水准的招商人才,加强对招商人员的专业培训,实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新城招商引资中心,组织专门人员到发达国家招商引资。

三是把招商引资与新城整体营销战略结合起来。通过系统的新城整体营销,细分目标客户,针对不同客户进行差别化的营销策略。积极开展对外推介会、洽谈会,争取国家以及上海较大影响的研讨会、交流会及文体娱乐活动的主办权,提高临港新城的知名度。

四、引入民间资本,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临港新城的建设资金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筹措,采取与国际接轨的运作机制,形成有多种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投资主体和多类投资政策构成的新的投融资体制;放宽市场化的投融资领域,拓宽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和境外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尤其是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对民间资本,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是明确现有各开发公司在投资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引入其他具有产业开发和城市建设经验和实力的开发公司,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力度。

二是对经营性、准经营性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要形成社会民间资金为主的格局,积极采用建设经营转让模式(BOT)、建设转让模式(BT)等市场化融资方式;对公益性项目,要形成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格局;对重大产业项目,也要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

三是加大投融资管理力度。根据项目的性质,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重大基础设施财政贴息管理,更好体现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

五、结合产业方向,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努力营造“人才强城”的体制环境。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长期的人才开发战略,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培养与引进并举,着力开发人才资源,壮大人才队伍。

一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建立引进人才机制和专项人才引进基金,努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良好的用人环境,引进新城急需的各类人才,包括各类中高级技术工人、商务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

二是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的重点,建立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体系。发挥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的综合人才培养功能,引进和培育一批职业教育学院、文化教育中心及培训超市,培养和培训各类港口产业和物流管理人才,并在各个产业区建立行业技术培训和实习基地。打造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订单式的人才服务。

三是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尽快掌握一两门适用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技术,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以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重视社会公共教育功能,利用媒体网络、各种非政府教育机构,营造全区域再教育、再培训功能,努力打造学习型社会。

六、协调各方关系,实现区域和谐发展

在新城开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以确保新城开发的顺利进行。重点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与全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的关系。既要突出全市两个“优先发展”的主题,又要形成错位优势;在产业内容上,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航运服务业,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链顺延;在城市形态上,要充分利用滨江沿海风貌,塑造临港的城市特色,形成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城市风格。

二是与浦东关系。在功能上,充分利用浦东的品牌及在国内外影响,接受和利用其辐射效应,同时也发挥对浦东的支撑和服务作用,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国际航运功能区;产业布局上,加强在物流、金融、保税等方面的沟通协作,逐步引进移植浦东国家级开发区金桥、张江在临港建立飞地,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所有优惠政策,与外高桥保税区功能互补,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突破、完善和优化洋山保税港金融、贸易、投资、税收、商检、海关、外汇管理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在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区域间道路网格等市政设施的连接配套;在体制机制方面,实现综合改革试点的联动。

三是市区联手关系。充分体现“市区联手”模式的积极意义,借助南汇地区管理、土地调节、行政执法、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各种资源优势和在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招商资源的共享和项目的分工、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完善、专项发展资金的壮大和分配使用、开发政策效应的放大等方面协调分工,联手发展,发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挥临港新城的核心辐射作用,进一步带动南汇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

第八章 政策需求和相关建议

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各方面的扶持;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决战临港”的重要使命,更加需要国家、市有关部门倾力支持,在园区与基地政策、临港专项发展资金有效期延长、用地政策聚焦,在重大项目落户、对外交通衔接、人才政策方面进行扶持,早日显现新城的产业形象和城市功能。

一、政策需求

1、园区与基地政策聚焦。一是有关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需新建和扩区的,优先考虑选择临港新城。二是尽快明确和出台保税港在海关、税收、商检、外汇管理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在海关的信用管理、抽检制度、保税和非保税同时操作模式等有关政策基础上,留有一定的空间和弹性,不断优化和放大保税港政策效应,力争向国际通行的自由港政策过渡。三是争取国家重装备基地政策、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政策落户临港。四是抓紧推进落实“智能港城”科技示范区等政策,推动本市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共性科研基础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863”、“973”等国家和市重大科技专项等高新技术研发项目入驻临港。五是争取将浦东开发开放中所享用的优惠政策平移到临港,实现浦东政策在临港的全覆盖。

2、临港专项发展资金政策有效期延长。目前,为扶持临港新城发展的专项发展资金政策有效期至2007年。“十一五”期间,临港新城整体上处于夯实基础、蓄势待发,为“十二五”大发展做好准备的时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要落实的农民动拆和社会保障工作量很大,资金缺口比较突出,因此,希望将临港新城专项发展资金的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有效期延长至“十一五”结束。

3、用地政策聚焦。临港新城的城市建设围绕产业服务的,而产业的发展、项目的落地都必须有土地作为载体。建设用地指标过紧,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过大,制约了临港新城的发展。希望市有关部门按照市政府批准的临港新城总体规划,调整压缩基本农田面积,确保临港新城在“十一五”期间6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

二、相关建议

1、重大项目落户扶持。对符合临港产业导向的现代物流、航运服务、现代装备制造重大产业项目选址上要向临港新城倾斜,如航运交易所、国际知名物流企业、重特大装备制造项目、光机电一体化项目布局应集中到临港;对科研、医疗、体育、文化等部分社会事业重点项目也需集聚到临港新城,促成城市功能凸现。

2、对外交通衔接支持。临港新城外部交通体系的完善直接关系到人流、物流、信息流能否在临港集聚,并进一步形成整合放大效应,对临港新城能否如期建成并达到预期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希望市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临港新城的外部交通问题,尤其是要加快轻轨十一号线的建设进度。

3、人才政策扶持。临港新城开发所需的人才奇缺,而新城建设伊始,各种设施都未配套,难以马上靠自身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解决。建议市有关部门采取优惠和灵活的政策,让临港新城享受现有的“一城九镇“的人才政策,实施浦东新区开发初采取的新城补贴等财税政策和投资移民政策,协助解决临港新城的人才匮乏问题。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有效期延长至“十一五”结束。

3、用地政策聚焦。临港新城的城市建设围绕产业服务的,而产业的发展、项目的落地都必须有土地作为载体。建设用地指标过紧,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过大,制约了临港新城的发展。希望市有关部门按照市政府批准的临港新城总体规划,调整压缩基本农田面积,确保临港新城在“十一五”期间6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

二、相关建议

1、重大项目落户扶持。对符合临港产业导向的现代物流、航运服务、现代装备制造重大产业项目选址上要向临港新城倾斜,如航运交易所、国际知名物流企业、重特大装备制造项目、光机电一体化项目布局应集中到临港;对科研、医疗、体育、文化等部分社会事业重点项目也需集聚到临港新城,促成城市功能凸现。

2、对外交通衔接支持。临港新城外部交通体系的完善直接关系到人流、物流、信息流能否在临港集聚,并进一步形成整合放大效应,对临港新城能否如期建成并达到预期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希望市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临港新城的外部交通问题,尤其是要加快轻轨十一号线的建设进度。

3、人才政策扶持。临港新城开发所需的人才奇缺,而新城建设伊始,各种设施都未配套,难以马上靠自身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解决。建议市有关部门采取优惠和灵活的政策,让临港新城享受现有的“一城九镇“的人才政策,实施浦东新区开发初采取的新城补贴等财税政策和投资移民政策,协助解决临港新城的人才匮乏问题。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o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