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民主集中——作风建设党课讲稿(31页)
更新时间:2024-07-05 04: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民主集中
(党课讲稿)
前 言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民主集中制这样一个话题。 关于民主集中制这样一个话题,我们首先讲现代化的这样一个前奏。人类发展至今,特别是近代以来,我们所说的现代化有几个模式。
第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这个模式成功了,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这个模式成功背后的原因是,它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个人自由和个人主义为基本的理论依托,尤其突出自由竞争,这样一个模式背后的秘密是这个。
还有一种现代化的成功模式是莱茵模式。莱茵模式主要是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为代表,它成功的原因是莱茵模式都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强调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利用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正。莱茵模式也很成规,这都是两种现代化的成功模式。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有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模式跃然屹立在世界的面前。这种现代化的模式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最为快速的现代化,这个现代化是中国的现代化。我们可以放眼世界看在共产党、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够连续40年
- 1 -
以7%的速度发展的国家只有英国和新加坡。英国我们没法比较,因为它离我们的时间太远,英国的现代化很早就完成了。那新加坡太小了,都无法与中国相比较,只有中国的现代化是独一的,是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的现代化的独特性,甚至可以列为第三种现代化的成功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很多人都在探索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很多人都在探索。那学界也给出了中国现代化的?钥匙?和?密码?,通过研究,海内外很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经济成功的背后有政治原因,探索到政治原因这样一个层面,纷纷地有几种观点出来,纷纷有?国家主导论、?纵向民主论?、?政治集权与经济自由?、?负责任的威权体制?、?有效的一党制?等说法来概括中国制度的特点,来解析中国现代化成功的密码。我们都同意,这些观点展现给我们面前的都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用这些观点来探索中国现代化成功的政治原因或制度原因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要素和制度。这个制度是被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的一个制度,即民主集中制。因为民主集中制在这两部规范性文件中都被规定为中国的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不涉及到这样一个层面,就没有触及到中国现代化成功的最根本的制度因素。再是涉及到我们今天所谈的制度因素,民主集
- 2 -
中制。
我们的观点是,民主集中制才是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核心制度,只有抓住这个制度,才能够真正地探索出中国现代化成功的密钥是什么。
为了解释这一问题,进一步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我们今天准备从三个方面来探析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民主集中制的历史沿革,对于我们党和国家而言,民主集中制从哪儿发展的,怎么发展的。第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它是中国现代化的成功的根本因素所在,根本的制度要素,那它根本在何处,它的制度要素能够散发出哪些优势。第三,我们在未来还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一、民主集中制的历史沿革
下面是第一个问题,民主集中制的历史沿革。那谈起了民主集中制,就需要明确什么是民主集中制。我们常常谈起的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一种制度。那这种制度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根本的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这种制度规定了党的领导,以及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分和整体,组织和个人的正确关系,是胜利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保障。这样一个制度是非常优越的制度,但这个制度是个舶来品,为什么说这个制度是个舶来品?这个制度是随着我们党的组织制度引进来的。党最初源于西方,党本身也是一个舶来品,那附随党这样一个新事
- 3 -
物的东西也是一个舶来品。
我们是从哪儿舶来的?1977年7月,邓小平的一段讲话告诉我们这个舶来品是从哪儿来的,中国化的东西是从哪儿的。邓小平在《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文中谈到: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的发展,强调对列宁的建党学说要作科学的评价。他指出,在党这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讲的不多,列宁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正是因为列宁了那么好的一个党,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可以看到列宁所建立的党和建立的国家,根本的组织制度和原则都是民主集中制。那我们从列宁那里学到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的都是民主集中制,也有这个因素。来看看列宁来回答民主集中制是怎么回事。说列宁之前还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因为邓小平的这段讲话中提到?马克思、恩格斯讲的不多?,但讲的不多,不等于没讲,还讲了一些。
(一)民主集中制缘起
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问题,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共产主义同盟的时候,曾经对如何实行民主和集中是做给一些探索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1年主持修订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对制定精神实质作了一个明确的阐释。他说,它既是民主的,不是集中的,更不是碎片化的,更不是片面化的或碎片化的集中。马克思、恩格斯在1871年制定国际公认协会共同章程的时候还
- 4 -
没有明确民主集中的概念,但他强调这样一个组织章程是民主的,不是集中的。他更强调从民主的角度来讲。这个背景不难解释,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国家和时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已经开始有比较大和深入的发展,民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这个时代对马克思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在制定国际工人协会的共同章程时更强调通过民主的方式来组织工人协会,以民主的原则来建立章程,强调不是集中的,是通过一种国际工人的联合体、共同体,通过一种民主的方式来组织的。
那马克思是不是就没有谈到集中?其实是谈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他的文集中也谈到,集中权威和纪律,对于阶级对立情况下的残酷的斗争环境中,能否实现无产阶级民主的目标至关重要。其意为,在那个时代,虽然资产阶级民主有很大的发展,但它还有很多不完善、不确定的地方,甚至还有很多落后、反动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无产阶级来实现自己的民主目标的时候还需要无产阶级把自己的队伍组织起来,运用权威、集中和纪律来打造一个更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队伍来实现自己的民主目标,其实谈到了集中的问题,在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时候谈到了集中的问题,但它更多强调的是民主的方面。
那我们反过来,到了俄国,俄国是所有帝国主义国家中,当时的西方列强中最为落后的一个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很落后,特别
- 5 -
是资本主义民主发展也非常滞后,谈不上先进的民主制度建立,个人自由也无从谈起。所以列宁在这个时候根据俄国的形势、发展以及社会民主党,就刚刚建党的斗争的实际,当时党内存在很多的派别,如经济派、反火星派等,这些派别使整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很不团结,又加之俄国革命的形势非常严峻,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它的资产阶级民主并不发达,那工人阶级通过选举的方式是很难取得国家政权的,此路基本不通,这是在1905年之前。那怎么办?列宁怎么样去实现无产阶级的民主目标?就必须通过一种更加强调纪律和权威的这样一种制度来组织无产阶级政党。这样一种组织原则是作为建党的基础。
所以列宁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时候,列宁提出了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它并不是民主集中制,和马克思所讲的民主制更是相去甚远,它是根据俄国的国家实际和政党组织实际提出了集中制这样一个概念。既是集中思想和集中组织和管理两个方面,他有一段话来进一步阐述建立一个集中制的党的思想,他讲了,集中制要求中央和党的最遥远、最偏远的部分之间没有任何的障碍,中央有直接掌握每一个党员的绝对权力,他同时也强调,在黑暗的专制制度下,在陷阱到处进行追捕的情况下,党组织广泛的民主制只是一种毫无思想,而且有害的儿戏。在俄国实际的情况下,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建党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个时候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都是在一种秘密的状态下,如果通过民主的方式来选取领导人,那必然要通过民主的竞
- 6 -
选演说等一系列的民主流程,那这样一来,党的领导人其实已经暴露出了沙皇的政治政权,党的领导是无法生存的,那党也是无法生存的,所以列宁讲还是一种毫无意思还是有害的儿戏。当然了,列宁提出这样一个建党的思想,建立一个集中制的党,也遭到了第二国际的一些著名领导人的反对。在整个俄国和西方存在着发展阶段的差异,在西方因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展得比较快,水平比较高,资产阶级民主的观念也深入人心,所以相对西方的工人领导人,他根据本国的国情提出来对列宁的集中建党的思想的不同看法,这也很正常,因为国家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个人的认识水平也不一样。
当时在1904年的时候,卢森堡就对列宁的集中制建党的思想提出了批评意见,这是一个来自第二国际的批评意见,那同时在俄国革命的形势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在1904年,俄国在日俄战争失败以后,沙皇俄国也进行了改变,进行了改革之后。
特别是1905年1月,俄国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工人阶级按照民主制的原则来产生了苏维埃的组织来领导政治罢工等这一系列的革命运动。特别革命运动以后进入了斯特里特和平时期,沙皇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那资产阶级民主的这样一个大门也打开了。
那这样一来,列宁根据俄国革命新的实际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办法,列宁为俄国社会民主党拟定策略时就提出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他针对社会民主发展的一个具体实际,在党内也提出了
- 7 -
一个,原来提出集中制,现在提出了一个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其实是根据了俄国的实际(提出的)。
同年4月,召开了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把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作为党的组织章程的重要条款给写进来了,这个条款是这么说的,它说:党的一切组织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从1906年四次代表大会以后,联共部章程一直保留这样一个条文,党的一切组织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集中制就已经在俄国党内部扎下根来,作为俄国党一切组织的组织原则、组织制度保留下来了。
1906年,俄国党建立起来以后,经过十多年发展,1917年夺取政权之后,列宁后来又建立了第三国际,第三国际建立起来之后,那通过第三国际向世界输出革命,即世界革命时期,在输出革命的过程中,那就顺带将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也一并地输出来。这时候我们党的建立正好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接受了民主集中制这样一个思想。那民主集中制这样一个思想是随着加入共产国际的要求和条件附带着传入到中国来的。
再详细地介绍一下。列宁在1902年7月起草加入共产国际的文件中强调: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在目前激烈的国内战争时代,共产党必须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组织起来,在党内实行像军事纪律那样铁的纪律,党的中央机关必须拥有广泛的权力,得到全体党员的普遍的人人,成为一个有权威的机构,只有这样,党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那
- 8 -
这样一个要求和规定,随着共产国际的思想和共产国际对外输出革命,那逐渐输入到中国。
(二)民主集中制在中国
但输入到中国之后,一开始民主集中制并不叫民主集中制,一开始的概念很混乱,刚开始的中文译文是?民主主义集权制?,还有?民主主义的中央集权?,还有?德莫克乃西的中央集权?。包括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称之为中央集权制。
1922 年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宣布完全承认第三国际的加入条件,即?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但这时并不是这样翻译的,因为在此之后,当时翻译的还是中央集权的党。
在923年5月10日,在施存统发表的文章中才首次提到了?民主的集中制?这样一个中文版的概念。924年1月,刘仁静发表的文章中,首次以民主集中制来描叙列宁创立的布尔什维克党,这才是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组织原则第一次的连接,或第一次描述党的组织原则。直到1927年,在此之后,我们党才把以前的关于民主集中制的翻译逐渐统一到民主集中制这样一个概念上。直到1927年6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的决议案》中规定:我们党的指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才是民主集中制第一次载入章程,并一直地保留下来。这是民主集中制的源起,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进来的。
- 9 -
前述了政党层面,那从政权层面。一开始就讲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组织原则,那前述的是党的组织原则,因为写入章程,那从国家政权的角度来讲,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讲要加入国家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在1940年毛泽东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的组织原则,这在1940年就提出来了。在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中又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新中国建立后,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政权建设中得以确立。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第十五条规定:?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政权层面都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第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82年通过历经四次修正的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此,民主集中制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那从概念层面来讲,虽然民主集中制引入进来了,那如何去理解民主集中制?其实民主集中制是一个复合概念,如何去理解这一概念?也是经过一个发展的历程。在1937年的时候,毛泽东阐述道,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将民主和集中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在一定形式上统一起来。民主和集中之间并没有不
- 10 -
可逾越的深沟,对于中国,二者都是必需的。其实民主和集中是分开的,分开之后通过某种方式连在一起,这是毛泽东在那时候的理解。
在中共七大在制定党章时作出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什么,这个概念是什么?它讲了,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不是民主制和集中制两种概念的联合,它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注意?领导?这个词,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它不是其他的概念,是领导下的民主。民主这个概念,如何去实行?是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
建国以后,八大党章在七大的基础上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没有变,但变的是哪个词,民主集中制概念的内涵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而不是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把?领导?改成了?指导?,强调了民主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1979 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很明确。那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又加了?相结合?三个字。在八大的基础上又加了三个字。
基于此,1992 年十四大党章将民主集中制表述为这样,固定下来了,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便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涵。这就形成了20个字的完整定义,?20?字的定义中,科学地包含了民主集中制的四个关键要素,即?民主?、?集中?、?指导?和?相结合?,这四大要素,它们体
- 11 -
现在从民主到集中、从集中到民主的两大基本过程之中。是民主和集中所有的优势结合在一块,融合在一起的,形成一种新的民主形式。民主集中制根本上是一种民主制,它不是集中制。这是民主集中制是历史沿革,我们从政党层面、国家层面和概念层面的三个层面来对它进行一种解读。
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
那第二个问题是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我们讲这个概念引进来了,在国家层面和政党层面都引进来了,它具体有什么优势?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我们先看一看我们的领导人对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是如何描述的。毛泽东讲,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将民主和集中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他追求的是这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政治局面,现在是既有个人自由,又有统一意志;既有人心舒畅、生动活泼,又有纪律约束,这样一种政治局面,形成这样一种既有创造力又有凝聚力,既有效率又能够有活力的这样一个制度局面。这是毛泽东讲的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邓小平讲,民主集中制是最合理的制度,评价非常高。最便利的制度,永远不能丢。民主集中制之所以是合理的,是因为它能够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诉求,有利于实现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领导与群众、民主与法制、纪律与自由、权
- 12 -
利与义务的正确结合。邓小平讲得更为全面,各个方面都提到了。对于我们今天的讲课来讲,我们在讲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解释民主集中制有哪些优势。
(一)广泛的民主性
第一个优势,民主集中制本质上是民主制,它能够带来的一个重大的制度优势是它能带来广泛的民主性,这是它的制度优势。广泛的民主性是指在民主和集中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民主是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是更本质的东西。甚至因为没有广泛且充分的民主,就难以形成正确的集中。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形成一个决策,那这个决策是否是正确的,怎么样判断?就看它的整个决策的形成过程,是从集中到集中,还是从民主集中。它也是一个群众路线的过程。从民主到集中,这个决策是不是经过民主的程序,通过大家提议、决定,最后形成一个共识,基于这个共识做决策的,这样才是一个正确且合理的,能够得到大家认同的,执行起来也更加高效的一个正确的决策,否则,如果从集中到集中,就面临着这个决策不一定具有广泛性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同时,执行起来又不一定具有可行性,因为从集中到集中,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中,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且也会增加很多的执行成本。
那民主集中制,如果从民主到集中这样一个过程,民主集中制首要的优势是广泛的民主性,这种民主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
- 13 -
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根本的组织制度,它在很多具体的方面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可以简单举几个例子。
在革命时期,民主集中制给我们带来的民主性是我们党的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何它是我们党的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很简单的例子,在陕甘宁边区,我们建立了?三三制?的政权,?三三制?的政权是一个民主的范本,在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它是一个民主的范本,我们在延安实行比较广泛的民主,虽然这个民主的物质条件比较低下,我们没有选票,没有纸质的投,那就通过撒豆、丢豆的方式,一个碗里丢几颗豆作为选票来选举人民代表,来选举人民的引路人,来选举官员。那这样一种民主形式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延安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30年代吸引那么多的青年前往延安,很多都是大城市的青年,前往革命圣地延安,这种民主的力量和昭示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是一个激励。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广泛地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后来的人民解放军,为何会拥护?有一个方面,因为党和军队给了人民意义,在根据地领导土改,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让人民群众有了自己的土地,反过来,人民群众参军之前来保卫自己的土地和果实,那这是其中一个方面,这是一个硬件方面,它广泛地支持人民解放军和共产党。那软的方面是我们在根据地实行了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的这样一个原则具体实行的方面是民主性,因为
- 14 -
我们的根据地的政府的领导人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农会的主席是选出来的,选出来的,那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这个政权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那这个政权所要做的事情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民群众支持根据地政权所做出来的支援前线的号召,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政治民主。
在根据地时期,我们还实行经济民主,?打土豪,分田地?,这是一个经济民主的过程,把土地按一个标准,平均分给老百姓,实现耕者有其田。在根据地,在解放区的一些工厂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的因素,改变原来的剥削的劳动生产关系,也是经济民主的一个重要体现,还包括经济民主,是民主集中制在经济上的体现,这种制度还差点影响了当时中国的政治选择。在抗战胜利之后,我国面临着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向何处去的这样一个历史选择。那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有几种力量都在做自己的历史选择,有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还有各个民主党派,当时国共在僵持的时候,民主党派提出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其中就有一个关于对我们党在中国也实行经济民主的参考。
当时民主党派在选取中国未来向何处走的时候,选择了一条非常具有国际主义,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条道路。民主党派经过考察发现,1945年之后,当时的世界主要强国刚刚打败了法西斯美国和苏联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那中国未来往何处去?其实
- 15 -
正在阅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民主集中——作风建设党课讲稿(31页)07-05
深圳市职业技能鉴定防水工考核大纲08-21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6月《护理研究》12-23
高中的写景抒情散文03-30
教学水平评估教学工作汇报材料_103-08
顶管施工06-16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500字06-30
《我的祖国》诗朗诵词09-0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作风建设
- 党课
- 讲稿
- 远在
- 民主
- 路上
- 集中
- 兰大化学考研书籍
- 2018届高考理科数学通用版练酷专题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13)算法
- 常用电动机控制电路原理图
- 2011年424联考行测真题及答案
- 金水塘公司红旗坑8号斜井设计(2015.5.31)
- 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营销理念的转变分析
- 文库精品文档高中作文素材六一祝福语
- 兰州大学《无机化学》16秋平时作业1 免费答案
- DPT-3W说明书(V3.10)
- 新编动物学实验(教材)1 - 图文
- 国家计算机二级c语言2010-2012年试题
-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税收政策
- SAP MRP的计算步骤
-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专题复习
-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 赖茂生)复习重点整理
- 看云识天气表格教案
- 园艺团学工作动态 - 图文
- 回访母校谢师恩活动实践报告
- 第八章道路运输车辆
- 牛津英语模块二unit1-3单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