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 院 记 录 doc4545454542454

更新时间:2023-11-30 10: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入 院 记 录

姓名:杨国祥 出生地:湖南省株洲 性别:男 常住地址:株洲市送变电二公司宿舍 年龄:64岁 单位:湖南省送变电二分公司 民族:汉 入院时间:2010年11月8日9:00分

婚况:已婚 病史采集时间:2010年11月8日9:00分 职业:退休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发病节气:立冬

主诉:间发反复胸闷、胸痛1年余,再发1天。

现病史:自诉从2009年4月始间感胸闷不适,多于劳累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每次持续数分钟,于2009年5月因上症在我科住院,并于6月2日行冠脉造影,结果提示:“前降支近中段见85%局限性狭窄,远端见70%局限性狭窄,对角支D1开口见70%局限性狭窄,回旋支近中段见约35mm弥漫性狭窄,最重处达80%,右冠脉全程弥漫性狭窄,最重处在近中段达90%;结论:符合冠心病改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经抗血小板、调脂、抗心肌缺血、护胃等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诊断为:“1、冠心病(心绞痛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脏扩大 心功能Ⅲ级,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十二指肠溃疡球部溃疡,4、慢性浅表性胃炎”。出院后上症仍有反复,但症状均较轻。今年3月16日因“突感胸痛”再次在我科住院治疗,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中度ST段压低,T波异常”,肌钙蛋白:“弱阳性”,心肌酶升高,于3月18日行冠脉造影,结果示:“符合冠心病改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并于3月22日行LAD+RCA支架置入术,经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抗心肌缺血、降压、护胃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诊断为:“1、冠心病(NSTE ACS) 心脏扩大 心功能Ⅰ级,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此次发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上症再发,遂于今日来我院求诊,门诊拟“冠心病、高血压病”收入院。现症见:胸闷、胸痛,一般活动不气促,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食纳可,夜寐安,二便尚调。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200/110mmHg,曾服“施慧达 2.5mg Qd”控制血压,在家自测血压在140-145/80-85mmHg之间后,遂停服施慧达,目前服“依那普利 5mg Bid”控制血压;有血糖升高史,未确诊;今年6月11日因“便血3天”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胃镜示:“1、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2、十二指肠炎并出血”,经抑酸护胃、止血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否认其它内科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个人史:生长于株洲,无长期外地居住史及不良冶游史。居住生活条件可,平素心情较急躁,有吸烟史30年,烟量平均20支/天,工作环境一般。

婚育史:适龄婚配,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无特殊家族史可询。

体 格 检 查

T36.6℃ P55次/分 R18次/分 Bp120/80mmHg

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营养一般,发育正常,形体偏胖,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咽部及扁桃体未发现异常。

颈静脉无怒张,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肺部叩诊清音,双肺呼吸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于左5肋间左锁骨中线处,心界叩诊稍向左侧扩大,HR55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肌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及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及肝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查体:颅神经θ,四肢肌力,肌张力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淡,苔白腻,脉弦。

辅助检查:

2009年5月我院: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中段见85%局限性狭窄,远端见70%局限性狭窄,对角支D1开口见70%局限性狭窄,回旋支近中段见约35mm弥漫性狭窄,最重处达80%,右冠脉全程弥漫性狭窄,最重处在近中段达90%;结论:符合冠心病改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

2010年3月我院:胃镜示:1、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2、十二指肠炎并出血;

今入院床边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中度ST段压低,T波改变,HR:55bpm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胸痹 痰浊痹阻

西医诊断:1、冠心病(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脏扩大 PCI术后 心功能Ⅱ级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3、慢性浅表性胃炎

眭湘宜 补充诊断:1.肛瘘2.环状痔 2010年11月12日 眭湘宜 首 次 病 程 记 录 2010年11月08日10:30分

杨国祥,男,64岁,因“间发胸闷、胸痛1年余,再发1天”于2010年11月08日9:00分由门诊拟“冠心病、高血压病”收入院。 病例特点:

1:间发胸闷、胸痛1年余,再发1天。

2:自诉从2009年4月始间感胸闷不适,多于劳累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每次持续数分钟,于2009年5月因上症在我科住院,并于6月2日行冠脉造影,结果提示:“前降支近中段见85%局限性狭窄,远端见70%局限性狭窄,对角支D1开口见70%局限性狭窄,回旋支近中段见约35mm弥漫性狭窄,最重处达80%,右冠脉全程弥漫性狭窄,最重处在近中段达90%;结论:符合冠心病改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经抗血小板、调脂、抗心肌缺血、护胃等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诊断为:“1、冠心病(心绞痛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脏扩大 心功能Ⅲ级,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十二指肠溃疡球部溃疡,4、慢性浅表性胃炎”。出院后上症仍有反复,但症状均较轻。今年3月16日因“突感胸痛”再次在我科住院治疗,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中度ST段压低,T波异常”,肌钙蛋白:“弱阳性”,心肌酶升高,于3月18日行冠脉造

影,结果示:“符合冠心病改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并于3月22日行LAD+RCA支架置入术,经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抗心肌缺血、降压、护胃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诊断为:“1、冠心病(NSTE ACS) 心脏扩大 心功能Ⅰ级,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此次发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上症再发,遂于今日来我院求诊,门诊拟“冠心病、高血压病”收入院。现症见:胸闷、胸痛,一般活动不气促,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食纳可,夜寐安,二便尚调。

3: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200/110mmHg,曾服“施慧达 2.5mg Qd”控制血压,在家自测血压在140-145/80-85mmHg之间后,遂停服施慧达,目前服“依那普利 5mg,Bid”控制血压;有血糖升高史,未确诊;今年6月11日因“便血3天”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胃镜示:“1、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2、十二指肠炎并出血”,经抑酸护胃、止血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否认其它内科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有吸烟史30年,烟量平均20支/天;否认药物、食物及其它过敏史。 4:PE T36.6℃ P55次/分 R18次/分 Bp120/80mmHg

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营养一般,发育正常,形体偏胖,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咽部及扁桃体未发现异常。颈静脉无怒张,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肺部叩诊清音,双肺呼吸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于左5肋间左锁骨中线处,心界叩诊稍向左侧扩大,HR55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肌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及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及肝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查体:颅神经θ,四肢肌力,肌张力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淡,苔白腻,脉弦。

辅助检查:

2009年5月我院: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中段见85%局限性狭窄,远端见70%局限性狭窄,对角支D1开口见70%局限性狭窄,回旋支近中段见约35mm弥漫性狭窄,最重处达80%,右冠脉全程弥漫性狭窄,最重处在近中段达90%;结论:符合冠心病改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

2010年3月我院:胃镜示:1、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2、十二指肠炎并出血; 今入院床边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中度ST段压低,T波改变,HR:55bpm。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以间发胸闷、胸痛1年余,再发1天为主症,中医拟诊胸痹,结合舌脉症,其证属痰浊痹阻。患者形体肥胖,肥人多痰,痰湿内盛,痹阻心脉,故胸闷、胸痛。舌质淡、苔白腻、脉弦均为痰浊之征象。综舌脉症,本病病位在心,病性为标实。

西医诊断依据:

1.男性,64岁,有高血压病、冠心病、PCI术、慢性浅表性胃炎史,有吸烟史30

年; 2.间发反复胸闷、胸痛1年余,再发1天。一般活动不气促,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

3.PE:Bp120/80mmHg,双肺呼吸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于左5肋间左锁骨中线处,心界叩诊稍向左侧扩大,HR55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4.辅助检查:

2009年5月我院: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中段见85%局限性狭窄,远端见70%局限性狭窄,对角支D1开口见70%局限性狭窄,回旋支近中段见约35mm弥漫性狭窄,最重处达80%,右冠脉全程弥漫性狭窄,最重处在近中段达90%;结论:符合冠心病改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

2010年3月我院:胃镜示:1、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2、十二指肠炎并出血;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显著ST压低(符合心内膜下心肌损伤)。

鉴别诊断:

中医:胸痹应与真心痛相鉴别。后者为胸前区剧烈疼痛,持续不能缓解,甚则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数等。

西医:冠心病心绞痛应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后者胸前区剧烈疼痛,持续不缓解,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心肌坏死标记物及心电图特征性动态改变可鉴别。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胸痹

痰浊痹阻

西医诊断:1、冠心病(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脏扩大 PCI术后

心功能Ⅱ级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3、慢性浅表性胃炎

诊疗计划:

1、内科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注意休息、饮食;

2、完善心脏彩超、胸片、三大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等相关检查; 3、予减轻心肌耗氧、改善心肌代谢、抗血小板、调脂、降压、护胃、活血化瘀等治疗,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病历分型“C”

眭湘宜 病 程 记 录 2010年11月9日 10:00

患者诉胸闷、胸痛,一般活动不气促,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食纳可,夜寐安,二便尚调。体查:T36.6℃,P55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于左5肋间左锁骨中线处,心界叩诊稍向左侧扩大,HR56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肌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及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及肝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不肿。

检查回报:

胸正侧位片:1.双肺纹理增强;双下肺外带点状高密度影,建议随访。2.心影提示左室增大,主动脉迂曲。

心脏彩超:RA 23 LV 55 LA 34 AO 35 PA 23 RA 31

IVS 11 LVPW 11 EF 58% FS 29% 超声提示:1.主动脉返流 2.二尖瓣返流

完善相关检查,继续前方案治疗,今予中药通阳泄浊,方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方药如下:

瓜蒌10g 薤白10g 法夏10g 丹参15g 西洋参15g 郁金10g 枳壳10g 白芍20g 柴胡10g 川芎10g 甘草10g

电煎,日服一剂,分两次温服 ×5付(9--13/11)

眭湘宜

2010年11月9日 10:00 科主任查房记录

随刘小林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诉胸闷、胸痛稍有减轻,一般活动不气促,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食纳可,夜寐安,二便尚调。体查:P56次/分,Bp125/75mmHg,双肺呼吸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于左5肋间左锁骨中线处,心界叩诊稍向左侧扩大,HR57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肌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及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及肝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不肿。 检查回报:

离子正常 血常规正常;血型“O”Rh(+) 肾功能正常 尿常规:GLU+- 5mmol/L 血脂正常 大便正常 肝功能:A/G1.42 肌钙蛋白阴性

心肌酶谱:CK-MB30.90U/L

刘主任查房后指示: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同意目前诊断:中医诊断:胸痹-痰浊痹阻;西医诊断:1、冠心病(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脏扩大 PCI术后 心功能Ⅱ级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上同意予减轻心肌耗氧、改善心肌代谢、抗血小板、调脂、降压、护胃、活血化瘀等治疗。

治疗续前方案不变。

眭湘宜 2010年11月12日 10:00 会诊记录

患者诉肛门周围有一肿物,遂请肛肠科刘国荣主任查看病人,详问病史、体征及检查结果,体查:肛门右侧距肛门4cm处一肉芽肿样结节,有分泌物流出,有一条状硬节与肛管后方相连,肛门环静脉曲张性痔。诊断:1.肛瘘2.环状痔。会诊意见:转科手术。

眭湘宜 2010年11月13日 10:00

患者诉胸闷、胸痛明显减轻,一般活动不气促,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食纳可,夜寐安,二便尚调。体查:P55次/分,Bp130/75mmHg,双肺呼吸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于左5肋间左锁骨中线处,心界叩诊稍向左侧扩大,HR55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肛门右侧距肛门4cm处一肉芽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oh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