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学前卫生学 00385案例分析题

更新时间:2023-12-24 01: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案例分析题

1.1.有位母亲,第一次生育,在全家人的期盼下,如愿以偿地生下了可爱的小男孩,于是家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到如何养育好小男孩身上。奶奶依据自己的经验,给孩子妈妈吃各种好吃的,知识分子的父亲从书上找到了乳母应有的饮食情况,使母亲饮食多样化,吃放置在室温下的水果,给母亲做鸡汤、排骨汤、猪蹄汤等,乳母每日进食量都做了详细安排。由于家中每人的心情都很愉快,所以家庭氛围极好,奶奶、父亲对孩子的母亲都百般照顾,使其精神愉快。但有一件事刚开始出现了分歧,奶奶爱惜孙子,希望孙子饿了就能吃到奶,而母亲曾在一本书上看到应该给孩子按钟点喂奶,反正都是为了孩子好,最后还是奶奶让了步,毕竟孩子的母亲是个识字人,看的东西多。分析上面一家人的做法,有哪些合理之处,又有哪些不合理之处,为什么?

1.1.答:这家人大部分的做法是对的,比如给孩子的妈妈吃好吃的,使其有合理的营养,这样母亲的乳汁不仅充裕而且质量高,对孩子健康成长十分有利;鸡汤、排骨汤、猪蹄汤都是下奶的好东西;吃放在室温下的水果,对身体有益无损,母亲身体健康,对乳儿十分重要;乳汁是否充裕,与乳母的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该家庭氛围使孩子的母亲精神轻松愉快,母亲的乳汁会很充裕,乳儿也因此会得到合理的营养和母爱。但这家人做的不合理的是给孩子按钟点喂奶,按钟点喂奶,不仅会饿了孩子,而且还会影响乳腺分泌乳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早开奶,按需喂哺”。

2.1.有一位母亲十分注意孩子的教育,她经常让孩子做全身性运动,并教孩子用左手写字,画画,拿东西,用左脚单脚跳等;同时她还经常与孩子做游戏,拿一些新奇的玩具,从孩子的左耳侧缓缓向前移动,高度与耳、眼保持大体一致的水平,让孩子迅速猜出视野中的玩具;有时在孩子游戏、画画、吃饭时,她会时不时地播放些曲调优美、轻柔、明快但没有歌词的曲子;这位母亲还会找许多相似的东西,让孩子辨别他们的不同之处;这位母亲教孩子认识“梨”字时,她首先会给孩子一个梨子,让他摸摸、看看、尝尝,从多方位形成对梨子的印象。经过这位母亲的耐心教育,孩子上学时表现得十分好,不仅数学学科学的好,而且语文、音乐、绘画都很出色,处处都受到老师的表扬,人们都赞扬他是一个“小神童”。分析上面一段话,谈谈文中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2.1.答:文中这位母亲所做的是为了开发孩子的右脑。因为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个头,但有两个脑袋”,即左右脑的功能是不同的,以前由于习惯,人们的左脑得到开发,而右脑没有得到开发,实际上开发右脑潜能和协调左右脑对于儿童智力发展有很大作用,文中母亲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首先这位母亲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左手、左脚活动,进行左视野训练,这些都直接训练了大脑右半球;孩子做全身性运动,有利于左右脑的协调发展;辨别相似事物的不同之处,对于孩子细心观察的习惯的养成很有帮助,而细心观察能达到活化右脑的目的;这位母亲在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时注意形象化,教孩子认识梨这个字的同时,使其看到、摸到、并尝到梨子,同时会用“黄的”、“甜的”等词,这样教育很好地协调了左右脑的功能。可以说,正是这位母亲对孩子右脑的开发及左右脑功能的协调,才使孩子成了“小神童”。 3.1.一母亲毕业于幼师学校,孩子一出生她就十分注意孩子的饮食。0~3个月时,孩子除了吃母乳之外,基本上不加其他食物。孩子百天之后,母亲就注意给孩子添加鱼泥、动物血、菜泥等辅食,4个月后,母亲又给孩子加了米糊、乳儿糕、烂粥、宝宝乐等含淀粉的食物,以后逐渐改成烂面、饼干、挂面、软饭等,这期间仍以母乳为主。六七个月后,母亲又给孩子一些手拿食,如饼干、烤熳头片、面包干之类。另外,当孩子一岁多的时候,这位母亲给孩子断了母乳,但母亲又每天给孩子喝半斤牛奶。回答上面这位母亲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1.答:这位母亲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她完全遵循了给婴幼儿添加辅食应遵循的顺序。这种做法满足了婴儿的需要。其原因如下:母乳是最理想的营养品,母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而且搭配合理,尤其是对于0~3个月的婴儿来说,母乳乳汁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基本满足婴儿的需要,根本不需要加辅食。胎儿离开母体前,已储存一定量的铁在体内,但经过几个月的消耗,到百天的时候,储存的铁已用的差不多了,如果不补铁,婴儿就会患缺铁性贫血,所以要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以补充婴儿体内铁的不足。生后最初几个月,婴儿唾液分泌量少且缺乏消化淀粉的酶,肠道也缺乏消化淀粉的酶。婴儿从乳类中获得乳糖,乳糖接近葡萄糖,好吸收好利用,对于睡眠多、活动少的婴儿来说,乳糖所供的能量也就基本上够了,但随着婴儿渐渐长大,睡眠少了,活动多了,而且唾液腺也发育完善,具备了初尝五谷的条件,所以应给婴儿加五谷类的辅食,以满足婴儿的需要,但仍要以母乳为主,因为如果从三四个月就以五谷作为婴儿的主食,因缺乏优质蛋白质,婴儿将体质差,易生病。六七个月时,婴儿开始萌出乳牙, 给婴儿一些手拿食,一来磨磨牙龈,止痒,并促进牙齿萌出;二来锻炼了眼、手、口的协调能力和抓握动作。另外,断母乳后喂适量牛奶,可使小儿生长发育良好。 5.1.一家庭有四口人,爸爸是大学教师,妈妈是幼儿园教师,另外还有一男孩和女孩。父母从小就对这两个小孩进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并妥善保管好预防接种证。但有年冬天,小男孩还是得了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刚出现,作为幼儿园教师的妈妈已有所觉察,经检查证实,于是母亲就把小男孩隔离开来,并且找医生抓紧治疗,母亲还对小男孩的各种排泄物随时消毒。这样,男孩没多久就恢复了正常,家中的其他人也没有传染上呼吸道疾病。分析上面案例,谈谈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及意义。

5.1.答:这位母亲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主要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很好地预防了传染病的传播。母亲首先做到了早发现传染病,早隔离和早治疗病人。因为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病人得到及时隔离,可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病人也可早日康复。其次,这位母亲在发现儿子得传染病后,隔离儿子,并对儿子的各种排泄物进行消毒,让医生抓紧时间为儿子治疗,这也就切断了传染病传播的途径。这对家长经常按计划为儿女预防接种,为儿女较少感染传染病也打下了基础。

7.1.一小学生患有多动症,学习困难,上课不能安静听讲,爱做小动作,不能完成作业,容易激动,好与人争吵,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班主任发现后及时采取了措施。首先他与这位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让学生家长采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其次他对学生进行了各种训练,如训练学生走平衡台、荡秋千等;让学生数出一堆杂乱无章的火柴棍的根数;给学生讲一段故事,要求他每听到一个动词(或其他词类)就把这个动词念一遍;要求该学生把20粒黄豆,一个个连续不断地扔到1米远的小水杯里,在做这些的同时,这位老师在学生取得进步时及时的给予奖赏,由喜爱的食物,到给红花,再到点头、微笑、表扬、赞美等,一段时间过去之后,这位学生上课时不再做过多的小动作,而且注意力也集中了,学习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位老师长长地松了口气。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案例,这位老师采取了哪些方法使这位多动症患儿恢复了正常?

7.1.答:案例中这位老师采取以下措施使患儿恢复正常:首先,这位老师采用训练的方法从而使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他利用让学生走平衡台和荡秋千,提高了学生体能协调能力,利用数火柴棍训练了学生的视觉注意力,利用讲故事、念动词训练了学生听觉注意力,利用抛黄豆粒训练了学生的动作注意力,各方面注意力集中了,学生自然不会再有多动症的迹象了。其次,这位老师在运用训练法的同时,还采用了行为疗法中的阳性强化法,利用各种奖赏以巩固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而且奖赏类型由低级到高级,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先让学生明白希望做的事,然后及时强化,最终使学生脱离强化程序仍能够不出现问题。训练和阳性强化法是治疗多动症的极好方法,两者合用,效果更佳。 8.1.一个全日制幼儿园,幼儿们中午安排了一次午睡。幼儿园的叔叔阿姨们中午安排幼儿准时上床,按时起床,并让家长配合,幼儿回到家仍准时上床,按时起床,养成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但也不让睡眠过多。幼儿进餐也要求定时,并且每顿饭约20~30分钟,让儿童细嚼慢咽,但要求儿童专心吃饭。一般,该园还每天安排3~4小时的户外活动。对幼儿的排便也进行了训练,培养定时大便,活动间歇,提醒幼儿入厕,不要憋尿。根据以上案例,试分析该园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8.1.答:该园的做法是十分合理的,它对儿童的主要生活环节进行了很好的安排。这样做意义重大。首先它保护了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将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主要环节,如睡眠、进餐、活动、作业等加以合理安排,使儿童养成习惯,到什么时间就知道干什么,干时轻松愉快,形成动力定型。动力定型建立后,能节省神经细胞的功能消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安排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不是使幼儿总是在户内作业、活动,使大脑皮质的“工作区”与“休息区”轮换,保证劳逸结合,可以预防过度疲劳,从而保护了幼儿发育不够成熟的大脑皮质。婴幼儿需要较长时间的睡眠进行休整,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使睡眠时间有了保证。幼儿合理的进餐,既可使幼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又能保护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消化系统,对幼儿的睡眠、进餐、活动安排好了,也便于安排幼儿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更好地获得各种知识、技能,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o6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