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 巧、易、实、新”-2019年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03 13: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 巧、易、实、新”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或生活实际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进行考察探究,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常常感到教学效果不理想,集中体现在学生对研究主题兴趣不高、制定的研究计划与实际活动脱节、研究过程没落实、活动收获小等方面,耗时又低效。笔者经过实践反思,认为如果能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做到“巧、易、实、新”,学习效果将大大提升,学生也将在研究性学习中有所得。

一、研究主题的确立在于“巧”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多年,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师生觉得相比语数英等学科,该课程不是那么重要。由于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够寻找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巧妙确立研究主题,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人教版《数学》六下有个数学活动“有趣的平衡”,让学生借助杠杆称东西来感受反比例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笔者以此为题材,引导学生确立了一个研究性学习主题――“杆秤制作”,重点围绕“杆秤上的准星怎么确定”这一问题来开展探究,并进行实践操作。将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拿来创设研究性学习

活动,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大大增强,使得该活动既顺利达成了预设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目标,也深化了数学学科中反比例知识的学习,效果极佳。

抓住“巧”字来帮助学生确立主题,能够一改以往主题由教师说了算的做法,尊重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研究性学习高效开展的有力措施。 二、研究计划的制订在于“易”

研究性学习主题确立后,需要制订符合学生实际、利于实施的研究计划。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为了追求完美,把计划制订得过于空泛或繁琐。课程实际操作难度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距甚远,致使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觉得研究难以继续开展,中止了研究活动。因此,研究计划的制订要做到“易”,即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可以实际操作的具体措施,便于学生开展研究。一个考虑周全的、易于实行的、接地气的计划,无疑能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保障。

例如,在开展“鹭岛美食探究”这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学生们便以“寻美食→品美食→做美食→绘地图→扬美食”为活动主线,制订了以下两种不同的计划。 【计划一】

1. 到厦门各地寻找著名的地方美食,记录下来。 2. 选择一种或几种你喜欢的美食,调查它们的传承,并品尝它们。

3. 学会做其中的一两种美食。 4. 独立制作一张“鹭岛美食地图”。 5. 写一篇宣传厦门美食的宣传稿。 【计划二】

1. 和小组内同学说一说你所知道的鹭岛美食,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通过与同学交流、网上搜索等方式,找到一两家名店的地址。

2. 利用周末?r间与家人或朋友到名店里品尝美食,并想办法尽量多地了解所尝美食相关的信息。

3. 查阅资料,或是请教他人,了解制作这款美食的方法,并试着制作,可以几个人合作,也可以在大人的指导下进行。 4. 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张“鹭岛美食地图”,美术功底好的同学可以手绘,也可以在老师提供的“鹭岛地图”上添加信息完成。

5. 结合自己的优势,用诗歌、快板、三句半、宣传画、标语等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宣传美食。

计划二与计划一相比,一些任务的难易程度基于学生实际,允许他们通过合作完成。因此,计划二学生更易于付诸实践,也容易达成目标。同时,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好表格,引导学生以补充信息的方式来制订计划,可以使研究计划的步骤更加有序,更容易执行。

三、研究过程的指导在于“实”

研究过程是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教师在研究过程的指导中要在“实”上下工夫,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实实在在地参与研究,使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最优化。具体来说,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任务分工有落实。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有利于分化学习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好的做法是将研究任务细分成几小块,让学生各自认领。同时,要注意让学困生先认领力所能及的任务。这样,就能确保每个人都参与研究,每个人都能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 2. 查阅资料要真实。

查阅资料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查找,并查阅正规图书等方式来辅正资料,确保资料真实可靠。 3. 调查问卷数据要信实。

调查问卷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常见方法,但调查的对象、问卷的范围,都关系到数据的真实可信。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指导。

4. 研究成果梳理重叙实。

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操作等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后,要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这也是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难点。根据小学生逻辑思维不完善、表述不严谨的特点,教

师可要求他们通过叙述的方式,谈谈自己做了些什么,得到了什么答案,最多再说说得出了什么结论,不必要求写成规范的研究报告。

四、活动分享在于“新”

由于学习个体的不同,每位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学生的收获也是各不相同的。通过适当的活动分享,能够促进不同学生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然而,在活动分享时,常常会因为形式的单一、老套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笔者的经验,活动分享若能做到“新”,这一状况将会大大改善。 1. 分享内容的角度要新。

研究性学习带给学生的最大收获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要途径之一是学会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分享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总结活动成果,分享活动所得。久而久之,必然能够让学生养成换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其创新思维品质得到发展。分享的内容,不但可以有研究的结果,还可以是研究过程的体验感悟、成败得失、问题困惑等。 2. 分享的形式要新。

有些教师喜欢以汇报作为主要的分享形式,但汇报的过程也大多是读研究报告,这会使原本内容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大打折扣。实际上,分享研究所得的形式还可以有辩论会、手抄报、电子板报等。活动分享更无需排练,重在真实,在真实中发现新

的亮点,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nw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