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庄子故事两则习题和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11 19: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 《鱼我所欲也》习题

一.基础知识

1.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四书”:。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不屑.()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⑴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⑵如使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_⑶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

⑷贤者能勿丧.耳__________⑸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⑹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

⑺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⑻万钟于我何加.______________ ⑼故不为苟得

..也_________________

⑽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⑾乞人不屑.也________________ ⑿万钟

..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_

⒀乡为生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⒁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_⒃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多义词:⑴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蹴尔而与之()

⑵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种于我何加焉()

⑶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⑷而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

5.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和()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因得遍观群书。

7.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

.

A、故不为苟得也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课文

1.填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什么?“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什么?⑶“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三.拓展应用

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

.

.

追求的诗句是:“ ”。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____________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故事两则》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醴.

泉(l ǐ)

濠.

梁(h áo) 冒大不韪.(w ěi) 命运多舛.(chu ǎn) B.鹓雏.. (yu ān ch ú) 鯈.

鱼(ti áo) 不径.

而走(j ìng) 揠.

苗助长(y à) C.惠子相.梁(xi àng) 尉迟..(w èi ch í) 阏氏..(y ān zh ī) 众口铄.

金(shu ò) D.鸱鸮..

(ch ī h áo) 暴殄.天物(ti ǎn) 酩酊..大醉(m ǐng d īng) 暴虎凭.

河(p íng) 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惠子相.

( )

A.做宰相

B.帮助

C.看

D.治理 (2)于.是鸱得腐鼠

( )

A.在这时

B.与现代汉语同,做连词

C.在这个地方 (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

A.齐全、全面

B.完全,确定是

C.全部 (4)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

A.不紧不慢

B.镇定自若

C.悠闲自得

(5)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 ) A.煮熟的食物 B.精挑的果实 C.竹实,竹子所结的子

.

.

(6)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

A.国都凉城

B.国家

C.国内

3.判断下列各句是单句还是复句,是复句的划分层次、标明关系。 (1)欲代子相。

(2)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4.辨析加点词词性,并翻译。

(1)或.谓惠子日 或: (2)南方有鸟,其.名为 其: (3)吓. 吓: (4)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是: (5)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非: 安: 5.辨析下列词的不同用法。

二、阅读与鉴赏

子知之.

乎( ) 以子之.

梁国而吓我邪( ) 多助之.至( ) (1)之 夫鹓发.于南海( ) 舜发.

于畎亩之中( ) (2)发

庄子往见.之( ) 胡不见.

我于王( ) (3)见 惠子相.梁( ) 相.

时而动( ) (4)相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欲.

代子相( ) 灭人欲.

( )

(5)欲 发于.南海( ) 飞于.北海( ) 搜于.国中( ) 游于.

濠梁之上( )

(6)于

.

(一)惠子相梁

6.这一则故事中,庄子用了精彩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请指出下面各词的比喻意义。

鹓:鸱:功名利禄:

7.在这则故事里,庄子把自己比做,把惠子比做。

8.庄子讲鹓雏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9.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通过这可以看出:庄子注重,惠子注重。

10.“请循其本”中“本”指的是,庄子用的办法战胜了惠子。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孟子·告子上》孟子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wùdān gēng cùgǒu xi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的字词: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与:句末语气词,表反问。给。

⑵于:介词,表示比较。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⑶是:批示代词,这个,这样。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⑷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5.(B)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B)和(C)7、(B)

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二、理解课文

1、填空:

⑴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⑵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⑶“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

.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5.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对举向与今天比较等

6.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三、拓展应用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2、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5、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

1. A

2.(1)A (2)A (3)B (4)C (5)C (6)A

3.(1)单句。

(2)复句。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条件件不饮。

(3)单句。

4.(1)不定代词,“有人”

(2)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3)叹词,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4)指示代词,“这、此”

(5)表否定语气的判断词,“不是”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5.(1)代词。代鹓结构助词,的动词,到

(2)动词,起飞、出发动词,起、被任用

.

.

(3)动词,拜见、拜访动词,读xiàn,引见、推荐

(4)动词,做宰相动词。察看

(5)动词,想、想要、希望动词,想、想要名词,欲望

(6)介词,从介词,到介词,在介词,在

6.比喻志向高沽之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比做腐鼠

7.鹓鸱

8.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9.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外物)的快乐美学上的观赏,能超然物外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知识上的判断,认为每个人都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10.最初的话题——“汝安知鱼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

11.【表达示倒】风筝:没有引线的牵引,便不会有翱翔高空的洒脱。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ng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