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习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深入贯彻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保继霞

更新时间:2023-05-01 00: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准确把握习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

深入贯彻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中共山丹县委党校

2017年6月

2017年5月22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兰州隆重开幕。林铎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唐仁健主持大会,607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会。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是:

一、听取和审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的报告;

二、审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书面);

三、选举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

四、选举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五、选举甘肃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背景和重大意义

1.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打赢扶

- 1 -

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重要阶段,喜迎党的十九大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

2.党代会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指示精神为鲜明主题,科学绘制了甘肃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全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目标指明了方向

3.党代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甘肃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坚强保证

4.林铎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是指导我们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纲领性文件

5.省纪委向党代会提交的书面工作报告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

- 2 -

新甘肃而努力奋斗。

报告共分三个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1.党的建设持续加强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两当兵变85周年等系列活动,大力传承红色基因。

“两当兵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西北地区发生的一次武装兵变,也是在甘肃发动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兵变于1932年4月,由陕西省委指挥,许天洁、刘林圃、习仲勋等人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发动,兵变失败。两当兵变虽然失败了,但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两当兵变是土地革命时期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发动的一次重要武装斗争,也是西北革命史、人民军队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两当兵变”是一次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意义的革命暴动,其目的是为了壮大陕北红军的力量,开展同国民党政府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政治”(政治意识、核

- 3 -

心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制度、文化、理论、道路)更加坚定。

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双十条”规定

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陆武成、虞海燕的相继落马)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2.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是把GDP增长放在发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属于发展范畴、能够促进发展的可持续的高速增长是经济新常态的追求目标),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势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9%。(山丹县现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6%,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66%)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

- 4 -

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3.1%,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从2.8%提高到7.1%,非公经济比重达到47.6%。兰州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9%,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基本建成,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3.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842.2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22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5%下降到10.9%,易地扶贫搬迁82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比全省高2个百分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山丹县现状)扶贫开发实现了从‘单点扶贫’向‘整体推进’,‘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的历史性转变。”两年来,我县立足县域能人众多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山丹县脱贫致富的非常“6+1”模式之一“劳务能人+贫困户”。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县培养和涌现出一大批有智慧、有技能、敢干事、敢创业,能干事、干成事的劳务能人,他们主要从事建筑、采矿和土地规模经营开发等。在劳务能人示范带动下,该县年输转农村劳动力稳定在6.5万人左右,劳务产业现已成为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李桥乡把能人扶贫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有效举措,积极引导贫困户与致富能人对接,通过与能人签订《帮扶

- 5 -

协议》,开展结对帮扶,让缺乏技术、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出路。模式之二“经纪能人+贫困户”。致富能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共同闯市场,共同创家业,走出了一条“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的新路子。辐射带动全县发展蔬菜、林果、双孢菇、红提葡萄等设施农业6000多亩,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85个,在引领群众增收致富、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模式之三“企业能人+贫困户”。甘肃爱福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丹一家集食用菌研发、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生态观光、科普培训、农业示范、冷链物流配送、生物科技开发为一体的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将山丹县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纳入其企业发展计划,与广大贫困户签定合作协议,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一棚脱贫、两棚致富、三棚奔小康”的企业与农户共同发展道路。模式之四“融资能人+贫困户”。加大信贷投放规模,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对涉及贫困户生产生活的贷款优先发放,加强与劳动密集型企业、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推广“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信贷模式,降低了全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融资成本,增强了他们“借鸡生蛋”的意识,增强了农户走入市场求发展的本领。模式之五“技术能人+贫困户”。选派农业、畜牧、林业、水务等方面的科技能人与全县确定的精准扶贫对象进行了“一对

- 6 -

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同时,积极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对帮扶助推精准扶贫活动,在引路扶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模式之六“能人班子+贫困户”。“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支书”。围绕提升村班子的战斗力,大力实施“能人进村班子工程”。通过从现有村干部中“育”、从致富能人中“挑”、从退伍军人中“选”、从“打工族”中“推”等形式,把一批年纪轻、懂技术、有致富头脑的“能人”引上村“两委”干部选举台。有效实现了“启用一个能人、聚集一批资金,汇集一批技术,凝聚一批人才,搞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的综合效应。走出了山丹能人助推精准扶贫的特色之路,真正形成了能人创实业、带动群众创家业的精准扶贫大格局。截至目前,全县贫困人口由8500人减少到973人,脱贫7527人。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10元,增长74.2%,全县整体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4.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9万公里,实现省际主要通道和市州政府所在地通高速公路、县城通二级公路,农村通沥青(水泥)路5.1万公里。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592公里,兰新高铁(别称兰新客专。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全长1776公里,东起甘肃兰州,途经青海西宁,甘肃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哈密、吐鲁番,西至新疆乌鲁木齐,旅客列车设计最高时速250km/h)。它的建成,使新疆与内地间形成一条全天候、大能力的高速铁路通道,大幅缩短了行车时间,是

- 7 -

中国西北高寒风沙区域修建的首条高速铁路,为该类区域发展高速铁路积累了宝贵的探索经验)。兰渝铁路开通运行,宝兰客专即将建成运营,甘肃进入高铁时代。全省民航机场达到8个,年客运量突破1200万人次。建成引洮一期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解决了95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重点流域治理和重大生态保护综合治理项目顺利推进。(山丹县现状)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1.25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由8.2平方公里扩大到10.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1.9%,累计投资3.3亿元,建成通村道路740公里。投资7.46亿元,建成东湾湖等4座水库,完成李桥水库、祁家店水库等5项除险加固工程,衬砌渠道496公里。投资1.56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1.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6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完成农网升级改造246.4公里,供电可靠性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投资2.2亿元,建成新农村“四化”示范村17个、“千村美丽”示范村4个,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1个。

5.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深入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累计落实改革举措415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出重大举措。我们始终坚持开放带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着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开放促发展取得新进展。

- 8 -

制定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出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天马号”“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开通兰州至迪拜、圣彼得堡、香港等16条国际和地区航线。连续5年成功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举办“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和“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在乌克兰等国成立岐黄中医学院和中医中心。成立“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优秀剧目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成功商业演出。

6.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全面实施“人知人晓”“人信人守”工程,着力打造“凡人善举”、诚信“红黑榜”等品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突破。

积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成功举办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23个国家一致讨论通过《敦煌宣言》。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为大平台,推动文化大省的建设。

- 9 -

“一带”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是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

7.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我们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十大惠民工程,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提升。民政: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实现收入政策性脱贫;人社:居民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医疗:全面提高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标准;水利:解决126.5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司法:为困难弱势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交通:全省八成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体育: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数量逐年增加;残联: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百千万”工程完成;教育:向14万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金;商贸:力争2017年内实现县乡便民市场在全省重点乡镇全覆盖;文化:建成11559个“乡村舞台”覆盖全省72%行政村。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步伐加快。

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行动全面展开。

- 10 -

8.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六字方针

取得成就的原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历届省委和省级几大班子团结努力的结果。

存在的问题,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力,“四个意识”不够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有差距:

全面从严治党方面,“两个责任”落实还不到位,个别地方和有些领导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不强,有的地方干部中拉山头、搞团团伙伙和找门路、找靠山、跑官要官等问题表现突出,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

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发展不足不快,综合实力较弱,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兴产业发展不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国资国企改革滞后,非公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偏低,县域经济发展层次低,外向型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足。

社会事业方面,短板和欠账较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区域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社会治理存

- 11 -

在不少薄弱环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

脱贫攻坚方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弱,保证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办法还不多,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还不够坚决彻底,有的地方重发展、轻保护的问题比较突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不重视、不作为、不担当和履职不力、把关不严的问题,致使局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并带来不良社会影响。

干事创业方面,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保守、观念滞后、作风不实、担当不够,用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的能力不足等等。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重要阶段。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

- 12 -

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二)盯紧奋斗目标不松动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县域经济发展层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法治建设能力、社会文明程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全面从严治党成效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之内,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稳定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

- 13 -

力”重要指示精神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三)抢抓有利条件创机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我省面临内外环境和阶段性特征。

从根本保证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把握发展大势、顺应人民期待、回答实践要求,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了根本指针。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八个

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科学指明了甘肃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深刻阐述了事关甘肃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明确提出了实践路径、着力重点和奋斗目标,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有利条件看,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新的产业变革正在孕育突破;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新契机;

国家对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我们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政策利好;

- 14 -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我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更加明显;

党风政风明显好转,社会风气不断上扬,特别是中央巡视“回头看”、环保督察、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专项督查以及国务院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情况专项督查等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直面问题、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提供了有利契机。

从不利因素看,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新一轮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竞争更加激烈;我省发展基础薄弱,经济结构调整缓慢,适应市场能力弱,发展要素制约明显特别是人才支撑力不足,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的任务更加艰巨。

(四)坚持八个基本要求迎挑战

增强四个意识,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为民取向,践行根本宗旨;聚焦战略目标,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动力活力;勤于学思践悟,提升素质能力;保持进取精神,强化责任担当;注重强基固本,锤炼严实作风;讲求修身立德,树立清廉形象。

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要力争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

- 15 -

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我们要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发挥优势与弥补短板齐抓,努力走出转型升级、后发赶超新路子。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形成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多元化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传统优势产业:建设兰州、庆阳为重点的国家战略性石化产业基地,金昌、白银、兰州等为重点的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嘉峪关为重点的优质钢材生产及加工基地,陇东、酒嘉为重点的煤炭清洁利用转化基地,兰州、天水、酒泉等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基地等6大产业基地,打造石油化工及合成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等8大产业链。

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和金武千万千瓦级风光互补发电基地,建设白银、庆阳环县、定西通渭等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推进金昌、张掖、天水等地区分散式风电场建设;建设敦煌、肃州、金塔、嘉峪关、高台等百万千

- 16 -

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和敦煌、金塔光热发电示范基地;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源、地热能,强化新能源电力外送和就地消纳转化,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光热发电示范基地。

(2)新材料。依托金川公司、白银公司等大型企业,加快推进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培育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

还涉及到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等领域。

现代服务业支撑:优化现代物流建设布局,推进以兰白为核心的大兰州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提升酒嘉、金武、天水、平庆区域性物流枢纽地位,建设张掖、陇南、定西、临夏、甘南重要物流节点,构建“一中心四枢纽五节点”现代物流发展格局。培育发展保税物流、国际中转、国际配送等跨国物流,建设服务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物流集散大枢纽。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养老及保健养生服务业。

2.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甘肃省的地域面积有45.5万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有1700多公里,南北最小距离不到100公里,少数民族人口有250多万,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别很大,甘肃省实施聚焦中心城市带动、多级联动的区域发展战略。

建设兰(州)白(银)经济都市圈。兰白地区经济基础比

- 17 -

较雄厚,经济活动的集聚程度高,人才、科技、教育、金融、管理、信息、交通等高级生产要素丰富,提升发展的潜力巨大,应将其培育成引领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经济增长极。尤其是依托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建设兰州新区,实施“一区多园”战略,着力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加快发展河西地区,着力增强“西翼”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带动能力。河西五市农业基础雄厚,有色金属、新能源资源丰富,资源型产业开发初具规模,平均发展水平较高。在产业发展上,围绕新能源产业基地、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在空间依托上,着力推进酒嘉经济区(以肃州—嘉峪关为重点)、张掖经济区(以甘州—临泽为重点)和金武经济区(以金昌—凉州为重点)的发展,大力促进产业、人口、经济集聚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加快陇东南地区发展,着力培育“东翼”经济增长极。陇东南的天水、平凉、庆阳、陇南四市,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地处甘肃省东大门的区位优势突出,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带动效应显著。

加快推进各地区城镇化进程,培育遍布各县市的“小型”增长极。各县市要因地制宜,选择培育具有增长潜力的特色支柱产业。

- 18 -

3.构筑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4.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攻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加快推进国际空港和国际陆港建设,着力打造面向中西亚、南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交通和物流集散枢纽。

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部署,发挥我省地缘区位独特优势,着力实施“13685”战略:

一大构想: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努力建成向西开放的纵深支撑和重要门户、丝绸之路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黄金通道、经贸物流和产业合作的战略平台、人文交流合作的示范基地。

三大平台:构建以兰州新区为重点的向西开放经济战略平台,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重点的文化交流合作战略平台,以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为重点的经济贸易合作战略平台。

六大窗口:建立面向六大国际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为重点的对外交流合作窗口。

八大节点城市:进一步提升兰(州)白(银)、平(凉)庆(阳)、

- 19 -

天水、定西、金(昌)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坚持差异化定位和协同化发展,发挥重要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五大重点工程: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交流和产业对接合作、人文交流合作、生态安全屏障、金融创新支持等五大工程。

(二)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1.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加快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人才支撑保障。

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布局:

1)兰州新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炼化和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水性科技、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电制造、化学材料等产业,打造兰白试验区的企业孵化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超大型现代物流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

2)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节能环保装备、现代商贸物流、科技服务业

- 20 -

等产业,打造集产业转型、科技升级、研发培育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3)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物流配送、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兰白试验区重要的产业创新支撑区。

4.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科技创新推动有色、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兰白试验区重要的产业创新增长极。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省创建一批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10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2.积极培育打造创新主体。

3.建立健全创新机制。

(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是我国农业文化起源地之一,农业自然条件多样,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我们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2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n9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