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红色旅游资源研究

更新时间:2023-11-02 17: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宁夏红色旅游资源研究 薛正昌, 朱鹏云

(宁夏社会科学院, 宁夏 银川 8(\)

摘要: 红军长征、 西征, 足迹踏遍宁夏山川大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壮举, 成为宁夏红色旅游资源生成 的历史文化背景, 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 自然文化遗产、 建筑文化遗产、 各类红色文物遗存, 包括口 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宁夏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 有着广泛的时代意义。宁夏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

与开发, 应与历史文化资源、 民俗文化资源、 自然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等有机衔接起来, 与旅游文化融为一 体, 进行保护性开发。

关键词: 宁夏; 红色旅游; 文化; 保护; 开发 中图分类号: 9!#: ’: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 \

半个多世纪前, 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震惊世界的壮 举, 肩负着伟大使命的红军西征, 足迹踏遍宁夏山川大地, 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 成为宁夏历史文化资源 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 的文化支撑。为作好这一现实问题研究课题, 我们重走长 征路, 实地考察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线路的宁夏景区和 景点, 尤其是尽可能详细地梳理和研究了这些文化资源的

遗存、 遗迹和现状, 并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就宁夏红色旅 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研究思路, 为 宁夏旅游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理论参照。 今年, 是红军西征胜利 8\周年。宁夏红色旅游资源的生 成, 是红军长征、 西征伟大历史壮举和特殊经历的产物, 研

究宁夏红色旅游资源, 也是从另一个层面上对红军长征和 西征 8\周年的纪念。

一、 宁夏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分类

,$-( 年的红军长征和 ,$-# 的红军西征, 在宁夏境内 孕育和生成了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宁夏红色旅游 资源景区 (点) 多, 文化内涵丰富。在对红军长征、 西征包

括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化遗存作大量考察调研的基础上, 我 们以为宁夏 “红色旅游” 资源可分为四大类。 (一) 自然遗产

六盘山, 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 也是毛泽 东用诗化的形式颂扬和描写过的重要山脉。一首 《清平 乐·六盘山》 词, 使六盘山走向全国, 闻名世界。在六盘山

身上体现着双重色彩, 它既是自然风光优美的山峦, 吸引 过汉唐帝王和文人墨客登临, 又是数十年前毛泽东等中央

领导和红军长征最后翻越的大山, 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极 为丰富。泾源老龙潭景区, 也属自然遗产资源。泾源是六 盘山旅游区自然生态旅游的中枢, 建立在泾水源头的老龙 潭革命烈士纪念亭, 更是增加了红色旅游文化的内涵。 (二) 建筑文化遗产

宁夏在全国有影响的红色文化建筑资源有 8 大类。 , ’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清真大寺的原址建筑。 单家集是一个回民聚居区。单家集清真大寺门楼上 的题字: 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大寺。其建筑形式, 大门是伊 斯兰建筑, 门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亭阁式。陕义, 可能是指 清末西北回民大起义后, 清政府迁入这里的陕西回民。这 座清真大寺, ,$-! 年建成后, 就经历了 ,$-( 年 ,\月中央 红军进驻这里的一段特殊历史。,$-( 年 ,\月 ( 日, 中国 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8\余人分 - 个纵队进入宁夏南部单 家集、 兴隆镇、 公易镇, 毛泽东夜宿单家集, 参观了清真寺,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薛正昌 (,$(# < ) , 男, 宁夏固原人, 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编审,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历史与文化;

朱鹏云 (,$(! < ) , 女, 辽宁沈阳人, 宁夏社会科学院高级政工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和地方文化。

— \— 万方数据并与回族阿訇促膝相谈。这座清真寺与毛泽东和中央红

军的历史, 主要由 “北厢房” 和清真寺后院的农家小院来承

载。现在看到的北厢房, 依旧是 !\年前的原物, 它是一幢

坐北向南、 深门浅窗的传统建筑, 房子整体是砖木结构, 前

墙处作过特殊处理, 二分之一是砖墙, 其余全是木结构, 窗、 门、 横木等皆为一体, 用料为松木。窗户和门都经过工

匠艺术处理, 尤其是门檐周围装饰有雕刻精细的花纹图 案, 体现的同样是传统文化里的纹饰, 整个建筑保存完好。 毛泽东当年就在这座房子里与回族阿訇们促膝而谈。北 厢房以北, 与清真寺一墙之隔的小院, 是毛泽东夜宿的房 子, 保存尚好。# 日清晨, 毛泽东离开单家集后, 国民党飞

机即向毛泽东夜宿的地方投下数枚炸弹。留在清真寺北 厢房门、 窗户和横木上的弹洞大小不一, 清晰可见。据清 真寺老人讲,炸弹就扔在离这座建筑仅数米处的地方,门 前的大树也被连根拔起。可见当时国民党盯得很紧, 环境 十分险恶。

$\月 ! 日, 是毛泽东等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的日子。 六盘山自古以来就是关中西出塞外的屏障。毛泽东等中 央领导和红军沿六盘山西侧的王套、 后莲花沟翻越六盘 山, 不能走元代以来通行的 “西兰公路” 六盘山道, 是在国

民党军队前堵后截、 非常有限的地域空间里, 凭借六盘山 的险峻沟壑作为掩护走过来的。

文化的积淀, 是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单家 集清真大寺与毛泽东等中央红军的那段特殊历史, 又孕育 了清真寺外围的文化景观。$%%& 年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 之际, 单家集穆斯林在清真寺大门外立碑纪念。碑文正面 写着 “人民救星, 一代天骄” 八个大字, 背面记载了 $%&’ 年

$\月 ’ 日, 毛泽东率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单家集后的整个过

程, 包括穆斯林迎接红军, 红军宣传抗日主张、 尊重民俗、

公平交易等, 毛泽东应穆斯林之邀参观了清真寺, 还与阿 訇促膝交谈、 共进晚餐, 次日东方欲晓时分, 离开单家集东

进。!\年之后, 这凝聚着那个时代多重文化意义的 “碑” , 又成了红色旅游文化延伸的新景点。

筑群已观赏过多次; 作为研究者, 以田野调查的心态来重 新审视同心清真大寺, 我们却是第一次。

同心清真大寺飞檐式的古建筑群, 远远地昭示着途经 同心城的人。它是建在一处高 + 米、 边长 *\米的近乎方 形的台地上, 占地面积 ! &+\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礼拜大 殿、 邦克楼和南北厢房。清真寺大门前的照壁独具特点, 是由青砖砌成的高 * 米、 宽 $ 米的砖雕工艺品, 雕刻工艺

极其精湛, 构思新颖, 颇具韵味。两边雕一副隶书体对联: “万物偏生沾主泽, 群迷普渡显圣恩” 。照壁重修于清光绪

三十三年 (%$\) , 照壁图案和对联的雕刻者皆为甘肃河州

工匠马忠良, 照壁的修建样式与大寺建筑在风格上是一体 的: 照壁脊两头有龙头, 双层出檐, 斗拱砖雕; 垂梁 & 个, 皆

雕刻而成, 且有花纹图案与垂梁相连接。照壁中间镶嵌的 “月藏松柏图” 以自然山水、 日月相映衬, 外围雕刻的是葫

芦、 宝剑等道教图案, 以竹、 梅等相连, 总体上显示的是传

统文化特色。邦克楼, 坐落在大殿南侧, 是清真寺最高也

是最主要的建筑之一, 通高 !! 米, 原为三层, %&+& 年的一

场巨大的龙卷风将顶层的装饰物脊兽等饰件刮掉, 数十年 之后又遭遇 %$!\年海原大地震, 遂改建为两层。邦克楼 外围四面有圆形立柱, 楼阁主体为砖木结构, 中间空心, 属

塔柱式建筑, 有 %$ 级木梯可直通顶阁, 楼顶造型为四角攒

尖式, 极具特点。礼拜大殿坐西向东, 砖木结构, 大殿由前

后两座殿宇和门前抱厦相连接, 抱厦进 ! 间, 面阔 # 间, 宽

敞明亮, 看上去十分气派。抱厦向外两侧呈八字形引壁 墙, 墙壁上雕刻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房四宝、 荷花、 翠

竹、 梅花、 牡丹、 葡萄、 石榴等, 整个图案布局有序, 构图体

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雕刻工艺非常精细, 刀法 极具功力, 是我国传统砖雕艺术的精品。

据 《同心县志》 记载, 同心清真大寺曾三次重修, 第一 次是在明万历年间 (%#+) , %*%$) 、 第二次是在清朝隆五十

六年 (%+$%) 、 第三次是清光绪三十三年 (%$\) 。从同心清

真大寺三次修建, 我们看到了它悠久的历史; 从同心清真 大寺的建筑风格及其图案的设计, 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建 筑文化与伊斯兰建筑文化的多元融汇。尤其是它在中国 现代革命史上还有着光辉的一页。%$)* 年红军西征在同 心的大会师, 豫海县苏维埃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 都与同 心清真大寺结缘。而今, 同心清真大寺礼拜大殿悬挂着的 “豫海县苏维埃回民自治政府成立会址” 的牌匾, 依旧在向

人们诉说着 *\多年前的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 (豫旺堡西征红军总指挥部旧址。

%$)* 年的红军西征, 以现在的辖区看, 主要在宁夏中 南部地区, 同心是指挥中心所在, 彭德怀的西方野战军总 司令部就设在豫旺堡的城隍庙; 徐海东的十五军团在豫旺 县城下马关; 韦州, 是红军与马鸿逵部对峙的前锋。明代 以来, 豫旺堡、 下马关、 韦州一线就是关中北上南下的通

道,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红军西征期间, 这一线仍在发挥 着重要作用, 红军西进、 南下, 都体现着当时的战略意义。

走进豫旺堡城, 就有一股古风扑面而来, 横亘在大街的明

代钟鼓楼、 起伏的古城墙??。当年的城隍庙, 已毁于 “文 化大革命” , 但遗址仍在, 应考虑修复这一重要历史时段的

建筑, 因为它是红军西征时总指挥部所在地, 意义十分 重大。

豫旺北大寺, 也是一处与红军西征有关的建筑遗址。 据北大寺的阿訇讲, 当年国民党飞机轰炸北大寺的那天, 红军西征总指挥彭德怀正在这里主持召开重要军事会议, 炸弹正好落在北大寺前不远的地方, 大殿前明柱上留下了 不少弹洞。我们去时, 阿訇让学生将保存于大寺的那根木 柱子抬出来, 大小不等的弹洞清晰可见, 弹孔呈倾斜状, 大

孔宽约 ’ 厘米、 长约 * 厘米, 小孔 % 厘米左右不等。如果

修建豫旺堡红军西征纪念馆, 这件满身弹洞的木柱子就是 最具见证力的历史文物。

豫旺堡, 在斯诺笔下是记载得较多的地方, 有些文字 非常珍贵。斯诺在他的 《西行漫记》 里写到: 豫旺堡是位于

宁夏东南部的一个古老的回民城池, 现在成了一方面军司 令部的驻地, 我在这里找到了该军的参谋部和司令员彭德 怀 (斯诺 《西行漫记》 第 !’# 页, 新华出版社 %$&’

年) 。在豫

旺堡,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豫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 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 — — (这里) 不过是一间简单

的屋子, 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 两只铁制的文件箱, 红

军自绘的地图, 一台野战电话, 一条毛巾, 一只脸盆和铺了

地毯的炕” (斯诺 《西行漫记》 第 !’+ 页, 新华出版社 %$&’

年) 。彭德怀的战地生活环境和条件, 在斯诺笔下描述得 简洁明了, 这是红色文化旅游重要的史料。这里, 我们发 现一个问题: 似乎参谋部与彭德怀司令部不在一处, 依文 意看, 参谋部设在城隍庙里, 彭德怀司令部设在斯诺描述 的 “一间简单的屋子” 里, 两处应该是距离很近。我们在豫

— ! \% — 万方数据旺堡田野调查时, 当地年长的老人说, 当年彭德怀的司令

部就在城隍庙里, 可能他们也混淆了准确的方位。斯诺笔 下的文字记载, 应该是准确的。 ! \下马关古城。

在豫旺堡彭德怀司令部, 斯诺见到了红军十五军团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n5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