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味治疗遗尿30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3-09-04 04: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味治疗遗尿30例分析

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味治疗遗尿30例

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目的 观察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味治疗遗尿(脾肾虚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对30例遗尿患者进行连续4周治疗观察。结果 显效率76.67%,总有效率90.0%。结论 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味具有温补脾肾、固涩止遗的功效,对遗尿(脾肾虚寒型)有显著疗效,使用过程中无副作用。

【关键词】 遗尿;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

年龄在3岁以上者,睡眠中小便自遗,或有梦而遗者[1],可诊断为遗尿。此病儿童较多见,也有青少年发生。《素问 宣明五气篇》称为“遗溺”。《金匮 肺痿肺痈咳嗽止气病脉证并治》首次提出“遗尿”的名称。西医对此无特殊治疗方法,祖国医药的辩证施治能收到较好治疗效果,我们采用桂附地黄丸合用四神丸加味对30例遗尿病员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6例,

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味治疗遗尿30例分析

女性14例,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23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9年。本组病例排除外大脑病变如高热昏迷、脑溢血、脑肿瘤及脊髓挫伤等引起尿失禁。

1.2 治疗方法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遗。方药:用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味。处方:熟地15g,山萸肉9g,山药9g,茯苓10g,泽泻9g,肉桂5g,熟附片(先煎)7g,补骨脂9g,五味子10g,益智仁9g,桑螵蛸10g,吴萸5g,肉豆蔻6g。 上方水煎400ml,分三次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腹胀、便溏、胃纳差者加枳壳10g、砂仁(后下)7g以理气健脾开胃,同时防方中熟地、山萸肉等滋腻碍脾。腰酸痛者加杜仲、川断补肾强腰止痛。以上剂量为10岁左右儿童的参考剂量,可根据年龄或其它情况加减。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

2 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睡眠时无遗尿,随诊半年以上无复发,全身一般情况良好;显效:睡眠时遗尿次数明显减少,每月不超过2次,遗尿时有知觉;好转:睡眠时遗尿次数在原来基础上有所减少,但仍时有发生;无效:服药四周后遗尿症状无明显改善。显效率为痊愈+显效,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本组病例治疗结果:30例患者痊愈9例(占30%),显效14例(占46.67%),好转4例(占13.33%),无效3例(占10%)。显效率76.67%,总有效率为90%。

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味治疗遗尿30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9岁,2006年9月7日初诊。患者遗尿病程已15年,几乎夜夜尿床,有时一夜甚至尿床几次,虽经多方中西医诊治,但均未见明显疗效。证见:面色恍白,肢倦乏力,畏寒肢冷,食少腹胀,小便频数清长,过劳尤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证属脾肾阳虚、固摄无权。治予温补脾肾、固涩止遗。予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味。处方:熟地20g 山萸肉12g 山药15g 茯苓15g 肉桂6g 熟附片(先煎)15g补骨脂10g 益智仁10g 桑螵蛸10g 黄芪15g 枳壳10g 砂仁(后下)9g 大枣5个。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口服。服14剂,遗尿次数明显减少,胃纳好转。效不更方,连服四周,诸症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3 讨论

遗尿的基本病机为膀胱失于约束。膀胱的约束,同气化功能相关,而气化功能又同心阳的温煦、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脾气的升举,尤其是和肾、督阳气的温养关系密切,所以遗尿的发生,涉及心、肺、脾、肝、肾五脏,肾司二便开合,故又以肾为主[1]。《灵枢·本输》说:“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太平圣惠方·遗尿诸方》”

也明确提出“治遗尿恒涩”。可见遗尿多见于虚证。据笔者的悉心观察,遗尿以脾肾虚寒为多见,故治疗上多采用健脾、补肾、温阳、固涩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先用附桂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减组方。《景岳全书·八陈》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山萸肉、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熟附片、肉桂

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味治疗遗尿30例分析

辛热,辅予补骨脂助命门以温阳化气;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泄浊;吴萸、肉豆蔻温中散寒;五味子、益智仁、桑螵蛸固涩止遗。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肾、益气固涩止遗之功。

综上所述,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加减治疗遗尿疗效显著,临床上,遗尿虽多数以虚为主,但仍需细心诊察,善于辩证,灵活运用,随证施治。对非脾肾虚寒者,不能概而用之。

【参考文献】

[1] 黄文东,方药中,邓铁涛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 308.

[2] 赵金铎,张镜人,张震.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0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mg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