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大气环流 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7-25 21: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球性大气环流

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李中华

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的认识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其影响贯穿于整个初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

2、教材思路的分析

本节课主要分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延伸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

第二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是在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上,将理想状态,不考虑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分布等形成的大气环流进一步复杂化,当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后,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尤其是北半球,这种影响体现的特别突出。

第三部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3、教学目标的确立

⑴ 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说出气压带和风带

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⑵ 能力目标: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通过立体几何图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⑶ 德育目标:使学生亲身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本课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二是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本课的难点是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二、说教法

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以合作、探究、活动法为主,学生探究和我的点拨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和学生个人探究相结合。由假设到验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也让学生初步掌握假设—推理—验证的地理科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抽象,且理论性极强,针对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结合动画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三、说学法

(1)问题解决法:根据我设置的情境,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发现问题,在我的指导下积极思考、分析、探索、解决问题,达到启发创新思维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2)讨论探究法: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探究,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得到提高的目的。

四、说教程

【引入新课】

实例引入。围绕地球的大气,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不仅运动形态繁多,而且它们的活动规模、活动时间、发展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请大家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列出它们的名称(例如季风、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龙卷风等)。有一种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反映了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和变化特征,并制约着这些规模较小的气流活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全球性大气环流。

【学习新课】

1、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的教学,成败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边画图(或边做模型),边理解。为此,采用以下教学程序。

(1)明确大气环流的概念,即“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2)假设条件“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均匀”。也就是只考

虑赤道与极地间的冷热差异,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1。学生会在上节课学过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很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完成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

(3)组织学生按活动2的要求绘制三圈环流图,让学生亲身体会高、中、低三个环流圈形成的过程。这部分教学还要强调假设的条件与前提是“考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近地面的摩擦力,不考虑实际地球表面的海陆差异”。我与学生共同完成低纬环流的绘制,把它讲清楚、讲透彻。 这时设置一个问题,高空的几条等压线上的点的风向和近地面上的等压线上的点的风向,让学生充分理解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 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我要做的是课前准备好学生绘制的方法和思路;讲清绘制的具体要求;绘制过程中随时纠正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最后组织学生用自己绘制的模型图回答问题。 活动:讨论中纬环流高空的气流是东风还是西风?(提示: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和空气粘质的影响,气流自西向东运动。)

(4)小结三圈环流,将学生的注意力从集中在三圈环流的全部到近地面部分,总结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等。

(5)对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我利用书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让学生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移动

的规律。

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问题1 低纬环流圈的高空气流为什么只能到30°纬度而不能继续往南或北运动?

问题2 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后,哪支气流上升?

问题3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2.对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的教学,采用下述教学策略。

(1)总结上面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和风带,尤其让学生回忆三圈环流产生的前提和条件“地球表面均匀”。我提出问题:将地表的不均匀如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气压带和风带会如何变化?也就是海陆的差异会使带状分布的气压带风带如何变化?

(2)引导学生按步骤分析,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3。对于问题“冬季,大陆与海洋相比较,哪里的气温低?哪里的气温高?夏季呢?”我将给学生一个铺垫,即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气温变化大,海洋变化小,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感性上知道,我从理论上给以说明。

“活动3”的第2个问题是关键步骤。这个步骤学生自学可能有难度,准备在我的引导下完成。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气

温的高低是原因,其直接的结果是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而空气垂直运动的直接结果,是近地面气压的高低。这一点我会注意引导学生给予重视。

(3)结合图“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建立起气压中心随季节变化的概念及掌握变化的规律。 (4)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的规律,总结出全球的气候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特点,为解决气候这一难题作好铺垫。 这节课的内容难点比较集中。难度存在于几个方面:一是空间跨度大,二是抽象,三是运动形式比较复杂。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多利用图、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把握从简到难、从单一到多个、从纯理论到实际这样一个分析过程 四、教学反思

我们以前用的教学模式是结论式教学或填鸭式教学,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但效果欠佳。而利用新课标的思想,变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勤思考、勤动手,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me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