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建议书

更新时间:2024-05-17 21: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建议书

为引领广大优秀金融青年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献智出力,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上海市金融青年联合会就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功能、发展普惠金融、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凝聚青年金融人才等议题召开专题座谈会及调研。现汇总并提炼精华观点,供各位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现状

2013年,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为标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迎来崭新的时代。在过去的一年,上海在国际金融版图上的能级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取得重要突破,资本市场创新好戏连台,新经济、新金融表现可圈可点。在一系列先行先试中,上海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当然,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也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需要破解。 (一)金融资源区域流动性不足,未能实现统合综效。要努力促进金融资源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加强相邻区域间的金融合作,促进我国金融产业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实现金融市场一体化。以上海为中心,促进不同层次的金融中心分工协作,把离散式的金融市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服务全国经济、配置国内国际资源的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

(二)国际金融机构入驻率有待提高。目前在华金融机构的数量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相匹配,建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交流,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有序放宽政策限制。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进入,增强金融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升各区域金融集聚竞争力。向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借鉴发展经验,努力增加金融服务产业在经济中的份额。加强与境外市场合作,逐步加大金融市场开放力度,拓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促进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和深度,构建一个市场化、高效化、透明化和实时化的金融市场。

(三)吸引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级金融人才成为重要任务。目前上海金融业从业人员达到23万,但是金融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金融高级管理人才、专业领军人才紧缺,创新型金融人才匮乏,金融人才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金融中心与人才中心高度一体化,要求上海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围绕国际人才展开激烈的竞争,除了应努力改善国内金融人才的培养机制,更要加强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特别注重引进和培养国际金融工作经验丰富、有全球视野的金融人才,提升金融业人力资本优势。 (四)全球贸易格局变更,迫切要求转型融入。从WTO 框架中的金融中心到新型贸易联盟金融中心。世界贸易关系进一步复杂化,TPP(泛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或TAP(“TTIP”的简称)、EPA (经济合作协定)这些新贸易协议不仅打

破原有WTO的贸易格局,更会使世界经济格局出现多元化局面,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而中国能否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和经济态势,尽快融入新的贸易格局,将影响着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五)从高杠杆型金融中心走向适度杠杆金融中心。美国由于过度杠杆化发展金融衍生品造成了信用违约引发次贷危机。过去的几十年金融高杠杆化发展,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无限放大。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要回归实体、回归产业,确定适度杠杆金融中心的发展方向,积极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以自贸区为试点实现更多创新突破。加快推进自贸区内货物资产金融化,形成金融发展、金融定价的基础业务规模;加大市场开放程度,提高非产管理公司在区内建立中外合资的资产管理公司,提高内资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风险定价模式。

(二)以自贸区政策红利实现更多金融产品创新。自贸区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创新和组合需增加;拓展离岸人民币存款、兑换、发债、投资、清算、资金等业务;允许自贸区银行接入香港的人民币实时清算系统,协调跨境人民币结算系统与香港人民币实时清算系统的互补功能;区内金融机构可以为境内和跨境主体提供多样化的人民币产品和风险管理,推进人民币债券市场建设,从产品端完成汇率与利率的市场定价;设立自贸区资产管理中心与资本市场对接,吸引海内外各类机构和资本投资,资本成功对接的项目在区内资

产管理中心实行注册制;对于资产在国内、金融产品在自贸区内挂牌的机构,国内资产在自贸区内统一登记,抵押手续在区内资产管理中心办理。

(三)加强建立有利于自贸区建设的财税体系。建议对金融机构在自贸区内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的公司,按公司治理和公开市场发售产品进行信息披露和管理,并且享受财税优惠政策;可参考新加坡模式,对于中长期投资金融产品的机构投资者可视作金融产品投资者享受税收特殊减免政策;对于有助于国家经济转型和结构化调整的产业资本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或补贴政策;对于国外的养老基金和资产管理机构在自贸区内设合资机构给予财税政策支持;鼓励海外养老基金公司与国内养老基金的金融机构成立养老基金产业,投资养老设施和提供养老服务保障,给予系列政策支持;对国有控股改革成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可以优先在自贸区挂牌交易,股权转让的税收可以递延缴纳;为扶持实体经济转型,盘活存量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在自贸区内优先挂牌交易,允许和海外资本对接,并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为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推动保险机构增加金融产品保险的研发,在自贸区内首先引入提供此类保险业务的海外公司或国内公司,给予政策支持和优惠。

三、加强银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争取金融政策自主权,落实创新容错机制。行政审批与监管部门应改变思路,推行负面清单,管住底线、放开一线,激活商业银

行创新活力。商业银行的创新业务发展在实践中,往往可能涉及监管文件没有明确规定的地方,通常需要实践在前,规则在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规范。建议采用“公序良俗”原则,即“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进一步明确凡是现有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创新业务,由商业银行在自我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并自行承担相应责任和创新风险。监管部门应积极鼓励金融创新,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

(二)培育优势力量,引领互联网金融发展。形成行业性组织,集中力量扶持若干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引领本地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强化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渠道,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确保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将互联网金融发展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形成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有效嫁接,创新监管方式,给予一定的培育成长空间;监管机构也应尽快培养和引入互联网金融复合型监管人才,设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分支机构;推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投资者教育。

(三)丰富投资主体,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应重在培育“造血机制”而非单纯依靠输血,政府应牵头给予小微企业行业政策指导和必要的技能培训,并通过多元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机构类别,组织发展风险投资、天使投资机构,形成小微金融需求的分层供给机制,由不同类别机构满足小微企业不同金融需求,克服单纯依靠银行业提供融资支持从而造成企业风险阶段和银行信用评估要

求不匹配的状况。协调银行监管部门减轻对支持小微企业贷款考核力度,杜绝因过度给予小微企业资金而可能造成的系统性风险。 (四)加快探索社区银行建设,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将传统银行业务向前推进一步,切实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鼓励银行探索网点错时、延时服务模式,切实解决客户“最后一小时”问题。政府应加大对社区金融的宣传和支持力度,注重对AFP(金融理财师)、CFP(国际金融理财师)、CFA(注册金融分析师)、CPB(私人银行家)等持证人的培养和使用,选拔具备专业资质的从业者组成宣讲团进入社区进行金融知识宣传,围绕各类需求主体尤其普通民众做好财富管理工作,支持银行根据客户结构的差异化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让以往高高在上的“私人银行服务”走入寻常百姓家。

(五)着重发展养老金融。由上海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增至36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7%,上海的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然而,由于存在政策隐忧、金融技术瓶颈以及文化差异,目前我市养老金融的规模、产品与老龄化进程不相匹配,落后于老龄化现状。银行业应积极推进“倒按揭”,度身定制“养老专属理财产品”,开发与医疗医药等养老消费挂钩的金融产品。

四、加快证券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积极培育市场环境。顺应利率、汇率以及信用市场化,加快基础市场的培育发展,满足客户的投资及风险管理需求;引导企业客户认识市场风险,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成本收益;继续大力培养机构投资者,放松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范围、投资策略等方面的管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和对外投资的规模。 (二)放宽证券公司业务范围限制。目前上海的本土券商业务产品范围虽逐步得到扩展,然而与国际投行相比,在产品上仍然受到较多的限制,尤其是在外汇产品与大宗交易现货方面,建议进一步放宽证券公司业务产品范围限制。在外汇产品上,加强与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沟通,扩大证券公司的外汇业务范围,鼓励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允许证券公司开展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掉期、期权等外汇业务。在大宗商品上,允许证券公司进入商品现货电子盘市场,利用商品现货和期货之间的价格变动关系,充分发掘相关投资套利机会。

(三)优化业务隔离机制。根据现行规章制度要求,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研究业务等要进行严格隔离,在人员、机构、信息、账户、场地、资金等方面进行有效隔离。然而许多创新业务涵盖代客交易、做市、产品创设等多种业务模式,在这样的隔离机制下将难以得到发展。建议优化业务隔离机制,促进业务发展。一是根据防范利益冲突和风险隔离的需要进行隔离,对不涉及利益冲突或风险隔离的情形,可降低隔离要求;二是在

隔离方式上,允许多种形式,包括分管领导隔离、部门间隔离、岗位间隔离、物理隔离、逻辑隔离等;三是即使存在利益冲突情形的,只要向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充分披露并征得同意,可以不予隔离或者只作适当隔离。

(四)加快场外市场的发展。作为创新业务的重要交易平台,场外市场的发展对于上海的本土券商创新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建议建立以强化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为主的场外市场监管框架;实行场外市场产品的分类备案制度;适时推出做市商业务管理规则和风险管理指引,恢复证券公司交易功能。

(五)健全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改革,促进债券和期货市场发展。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改革,完善资本市场的新陈代谢机制,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建立债券市场监管协调机制,明确监管责任,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稳妥推进原油、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机构投资者,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五、加快保险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探索保险业协助参与社会管理。建议政府通过立法形式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特定场所公共责任、工业高危企业的安全、环境污染、医疗、特种设备产品责任等列入强制保险范围,以有效提升社会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能。通过商业保险的专业服务,以市

场化机制分摊、管理风险,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方式,构建“政府主导、专业运作、监管分离”的社会公共服务管理模式。

(二)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鼓励保险公司主动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积极作用。建立政府组织推动、市镇二级政府和个人三方筹资、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和监督、专业保险公司提供业务管理服务,征缴、管理、监督相分离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

(三)尝试保险业涉足创新科技企业风险管理,支持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是国家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但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鼓励由保险公司、风险补偿基金、银行三方共担风险,解决传统信贷模式下科技企业因为抵质押物不充足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难题,改善科技产业融资环境,有效控制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上海科技企业发展。

(四)鼓励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促进战略产业发展。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具有长期负债属性,更适合投资量大、回收期长、收益率稳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需求。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资金需求巨大、建设运营期长的特点。引进保险资金一方面有助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收益,有利于保险行业自身的资产负债匹配。

(五)依托金融创新工具,打造普惠金融和便民平台,实现社会医保、企业补充和个人商保的“一查、二付、三配套”机制。“一查”,即

利用互联网金融新技术,实现上海市居民医疗保险、医疗和健康商业保险的一站式账户信息查询功能。“二付”,即开通医保账户的医疗和健康服务费用在线支付服务,并实现医保和商保等支付账户的合并支付功能。线上一键付、线下一卡通,减少居民医疗理赔的各种不便,提升群众体验。“三配套”,即打造开放式运营体系,鼓励商业保险和健康服务机构开发和推广医疗和健康服务相关的配套产品。 (六)由政府出资建立对弱势群体的民生保险。主要包括:残疾人保险、失独家庭保险、孤寡老人保险、贫困家庭的计划生育子女保险等。

六、关于提升上海金融“软实力”的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回归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全社会鼓励金融创新和价值创造的良好氛围。从欧洲、日韩及台港澳地区发展的经验来看,首先是依靠立法保障构建安全公正的市场生态环境,进而发展出良性的市场运作。而金融改革首先要树立“价值创造”的正确导向,完善有利于价格发现的市场环境,进而推动金融创新,增强分散风险的专业本领。在改革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信息披露充分、公司治理机制到位等制度建设,这样才能营造和进一步打开金融创新和价值创造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功能,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从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经验来看,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均

汇聚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集团总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具备综合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建议依托已经上市的几家大型国有金融集团,通过金融资源向优质、高效金融企业的集中,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金融集团的协同效应。如:在优质国企(尤其是金融机构)上市过程中,支持大型金融集团优先成为战略投资者,不断培育其盈利能力和内在价值。同时,上海对国资、外资市场开放度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对内开放”,对内资企业、民营经济也能积极“开门迎客”,吸引和集聚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国内优势企业总部来沪投资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金融人文环境,培育国内金融人才走向国际,吸引国际化金融人才聚集。目前上海的金融创新技术含量不高,吸纳性和模仿型创新为主,自主式创新较少;其主要原因还是创新人才不足,金融人才配置不均衡,特别是高端金融人才匮乏。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既需要吸收境外高端专业人才,更需要大力培养熟悉中国文化环境的境内管理型人才。建议继续通过税收、住房、养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境外高端专业金融人才聚集和回流,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给予分红税收免税优惠;对境内人才则需加大外派工作和境外培训机会,探索与沃顿、斯坦福等国际知名商学院建立合作办学机制,努力搭建金融机构与实体产业合作创新平台,让境内人才在更多元、更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中成长成熟。为更好吸引金融人才,建议对上海金融事业工作15年以上、具备特殊专业资质的金融人才享受个人所得税

退税或减免政策。继续借助陆家嘴金融论坛、金融博物馆、金融领军人物评选活动等平台,构建良好的上海金融文化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me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