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兰州财经大学财政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更新时间:2023-08-30 04: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47 页

目录

2018年兰州财经大学财政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2)

2018年兰州财经大学财政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11)

2018年兰州财经大学财政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21)

2018年兰州财经大学财政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29)

2018年兰州财经大学财政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39)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47 页 2018年兰州财经大学财政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2018考研复试重点题及历年复试常考题型。

2-资料仅供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名词解释

1. 横向财政缺口

【答案】横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规范统一的收支划分方法,形成一些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缺口,这种财政缺口也要靠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形式予以弥补。弥补横向财政缺口,也称为横向财政均衡。

2. 决算赤字

【答案】决算赤字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计划的财政收支是平衡的,即政府预算时并没有安排赤字,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致使决算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这种支大于收的差额在国家决算中即表现为“决算赤字”,它说明的是一种事实。 3. 公共选择

【答案】公共选择作为一种选择,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它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冈此,公共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过程。作为一个政治过程,公共选择有着不同的方面,要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与行政和司法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公共选择的内容体现出层次上的不同。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它的主要贡献在于:证明了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同时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限度或局限以及“政府失败”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求政府有效率工作的规则和制约体系。

公共选择学派要研究的是公共选择问题。

4. 税收支出

【答案】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的角度,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照顾性税收支出,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哑陛措施。刺激性税收支出,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47 页 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等。

5. 结构性赤字

【答案】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如失业率不超过4%~5%)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外生变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因为结构性赤字是假定经济己经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在这种假定条件下,当经济中还存在未被动员的资源时,赤字会直接引致总需求的增加,并通过对总需求的影响调节总供求关系。 6. 贸易条件

【答案】贸易条件,是指在国际交换中一国以出口换回进口的条件,或者以实物形态来表示,就是每出口一个单位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说明贸易条件越有利,国家从国际贸易中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大。贸易条件决定着各国分享国际贸易的利益比例,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说明该国所获得的贸易利益比例增大。

7. “拉弗曲线”

【答案】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8. 税收管辖权

【答案】税收管辖权是国际税收的基本范畴。税收管辖权实际上指的是国家在征税方面所拥有的权力,具体来说,指的是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和征多少税。

国家政治权力涉及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国疆域;二是本国公民或居民。据此,形成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两个基本原则: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同时产生两类不同性质的税收管辖权:

(1)按属地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称为地域税收管辖权或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有权对来源于本国的收入课税,不论这种收入为谁所有。

(2)按照属人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分为公民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

前者的基本含义为国家有权对本国公民课税,而不论其收入来源于何处;后者的基本含_义为国家有权对本国居民课税,不论其收入从何处取得。

二、简答题

9. 简述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划分的影响因素。

【答案】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收支划分,影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收支划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1)国家的政体结构,一般来说,联邦制的国家,地方政府的权责较大,相应的财政收支权力也较大。如美国、德国的联邦收支占各级政府预算总规模的比重就不及英国、法国等单一制国家中央预算收入占预算总规模的比重大。

(2)历史传统,历史上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往往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力较大,从而也拥有更多的财政收支权力,如美国宪法对“州的权力”的重视和保护。而历史上注重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中的财政权力就会相对较多,如中国、法国这样一些有较长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历史的国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47 页 家,中央的权力要比地方权力大得多。

(3)政府在经济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政府在经济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越大,其中央政府所需要集中的权力就越大。例如,在自由竞争时期的美国,联邦政府长期以来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关税,其他主要税种由州政府掌握,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对经济进行越来越多的干预,联邦政府的财政权力随之不断扩张,中央财政收支的比重也迅速增加。

10.如何评价“土地财政”问题?

【答案】(1)“土地财政”的内涵

土地出让收入是市县人民政府依据《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主要是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取得的收入,也包括向改变土地使用条件的土地使用者依法收取的收入、划拨土地时依法收取的拆迁安置等成本性收入、依法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等。

近年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较快,社会媒体将地方财政过分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现象称为“土地财政”。“土地财政”一词体现出明显的贬义,有人则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角度,认为土地财政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理应退出历史舞台。当然,土地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是应当探讨的,但当前还是应该在现行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对土地出让收入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2)我国土地管理方针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贫乏,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形势严峻。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土地退化;另一方面,土地利用粗放,利用率与产出率低,浪费土地的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措施管理土地的方针,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明确写进了《土地管理法》。

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确保我国人民生活和生产对土地特别是耕地的需求,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居民住房的土地供应是必须的,但供应土地的量是有限的,土地供应政策是以有限的土地供应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总目标。

(3)政府违规行为导致土地财政问题的产生

土地出让收入既是一项财政收入,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策杠杆,而某些地为政府往往为了创造高政绩,违背土地管理政策,把增加土地出让收入作为主要目标。由于土地供应有限,而需求过旺,同时有那些由银行充分供应资金的大垄断企业参与和操纵,使得“招拍挂”成交价格极高。官员考核制度是政府违规行为和政策偏差的根源。

因此,必须责令各地方政府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严格执行有关土地出让以及土地出让收入使用的规定,制止为了创造“政绩”而肆意出让土地攫取财政收入的短期行为。

11.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答案】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在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一般预算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设置基本建设和其他资本性支出两个类级科目,基本建设科目反映各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一般预算财政拨款用于购置固定资产、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47 页 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所发生的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是反映非各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上述方面的支出。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有自身显著的特点:

(1)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它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量的;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

(2)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规模都受到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而且由于要追求盈利,一般主要从事周期快、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十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企业囿于一行一业,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12.简述税负转嫁的条件。

【答案】在价格可以自由浮动的前提下,税负转嫁的程度,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供求弹性的大小、税种的不同、课税范围的宽窄以及税负转嫁与企业利润增减的关系等。

(1)供求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2)税种的性质不同。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所得课税往往难以转嫁。

(3)课税范围的宽窄。课税范围宽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因为课税范围宽,消费者难以找到应税商品的替代品,只能购买因征税而加了价的商品。

(4)税负转嫁与经营者利润的增减关系。生产者利润目标与税负转嫁也有一定关系。经营者为了全部转嫁税负必须把商品售价提高到一定水平,而售价提高就会影响销量,进而影响经营总利润。此时,经营者必须比较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售量减少的损失,若后者大于前者,则经营者宁愿负担一部分税款以保证商品售量。

13.怎样认识与评价财政政策的效应?

【答案】(1)财政政策的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政策是否有效主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为有效;反之,则为效果不佳或无效。先要对财政政策效应进行评价,尽管政策的制定者总是在寻求最佳的政策效果,努力减轻或消除消极效果的影响,但是客观经济运行过程的复杂性,使政府的顶期与实际很难完全相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lv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