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必修一《师说》

更新时间:2023-12-07 20: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语文一轮复习学案

必修一专题二 《师说》复习

编制:王爱云 审制: 班级: 姓名; 2012-6-9

复习目标:

积累重要文言字词、“之”等基础知识;背诵课文

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生乎...贵无贱 4、犹且从师而问焉3、是故无 ....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6、小学而大遗5、于 ....

反不能及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7、今其智乃 ...师 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9、圣人无常...

习之 1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六艺经传皆通...郯子、苌弘 14、其可怪也欤 13、孔子师..

为惑也终不解矣 16、其皆出于乎 15、其..

句读者 18、非无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7、授之书而习其..之 20、而耻学于师 , 不耻相师 19、吾从而师..

2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3、古之学者必有师 2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5、吾从而师之 26、小学而大遗 (二)名句默写:

1、是故无贵无贱, , , 。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 ,吾未见其明也。(07重庆) 3、位卑则足羞, 。

4、“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 (06广东) 5、是故 ,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09安徽、08福建) 7、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08年全国1) 8、人非生而知之者, 。(10年福建) 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0年上海) (六)翻译下列几个句子: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乎?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高二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案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2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3、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5、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二、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孔纬字化文,鲁曲阜人,宣尼之裔。乾符中,出为御史中丞。纬器志方雅,嫉恶如仇。既总宪纲,中外不绳而自肃。居选曹,动循格令。权要有所托,私书盈几,不之省。执政怒之,改太..常卿。

是时,田令孜军败,沙陀逼京师,帝移幸凤翔,邠帅朱玫引兵来迎驾。令孜挟帝幸山南。时中夜出幸,百官不及扈从,而随驾者黄门卫士数百人而已。帝驻宝鸡,诏授纬御史大夫,遣中使传诏,令纬率百僚赴行在。乃召三院御史谓之曰:“吾辈世荷国恩,身居宪秩。凡布衣交旧,缓急犹相救恤,况在君亲。策名委质,安可背也!”言竟泣下。三院曰:“夫岂不怀。今若首途,聊营一日之费,俟信宿继行可也。”纬拂衣起曰:“吾妻危疾,旦不保夕,丈夫岂以妻子之故,怠君.

父之急乎?公辈善自为谋,吾行决矣。”即日见李昌符,昌符嘉之,乃送钱五十缗,令骑士援纬.达散关。纬知朱玫必蓄异志,奏曰:“关城小邑,不足以驻六师,请速幸梁州。”翌日,车驾离陈仓,才入关而邠、岐之兵围宝鸡,攻散关。微纬之言几危矣! .

大顺元年夏,幽州、汴州请讨太原。宰臣张浚请自率禁军为招讨。上持疑未决,问计于纬,纬以讨之为便。浚军为太原所击,大败而还。浚罢相贬官,纬坐附浚,贬均州刺史。乾宁二年五月,三镇入京师,杀宰相韦昭度、李溪。帝以大臣朋党,外交方镇,思用骨鲠正人,遣中使召纬入朝。纬久疾,拜蹈艰难,上令阁门使送纬中书视事。九月,卒于光德里第,赠太尉。

纬家尚节义,挺然不屈。虽权势熏灼,未尝假以恩礼。天武都头李顺节恃恩颇横,不期年领

3

浙西节度使,俄加平章事。谢日,准例班见百僚。纬判曰:“不用立班。”顺节既见无班,心甚怏怏。纬曰:“必知公慊也。夫百辟卿士,天子庭臣也。公握天武健儿,而于政事厅受百僚班见,意自安乎?”顺节不敢复言。其秉礼不回,多此类也。 .

(节选自《旧唐书·孔纬》)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外不绳而自肃 绳:准则,法令 .B.聊营一日之费 营:求取,备办 .C.微纬之言几危矣 微:无,没有 .D.其秉礼不回, 秉:执掌,操持 .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孔纬“耿直”“尚节”的一组是( ) ①居选曹,动循格令

②策名委质,安可背也

③丈夫岂以妻子之故,怠君父之急乎

④纬坐附浚,贬均州刺史

⑤思用骨鲠正人,遣中使召纬入朝⑥而于政事厅受百僚班见,意自安乎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纬器志方雅,嫉恶如仇,执掌法纪以后,朝廷内外一片整肃,主管科举事务时,严格照章行事,因得罪当权者而被改任为太常卿。

B.皇帝受困宝鸡时,三院御史临危退却,而孔纬在李昌符的援助下前往护驾,并审时度势,奏言皇帝及时撤离陈仓,避免再次陷于险境。

C.孔纬因支持宰相张浚讨伐太原失败而被罢相贬官,后来皇帝因朝中大臣朋党,重新征召孔纬入朝任职,孔纬鞠躬尽瘁,卒于任上。

D.天武都头李顺节骄横跋扈,本想借升职之机接受百僚列班接待,受到孔纬制止后极为不满,孔纬一番陈词后,李顺节不敢再提此事。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要有所托,私书盈几,不之省。

译文:

(2)凡布衣交旧,缓急犹相救恤,况在君亲。

译文: (3)虽权势熏灼,未尝假以恩礼。

译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离开“勤奋”二字是绝对不行的。

4

高二语文一轮复习《师说》练习案答案参考

) 1.D 2C 3.D 4B 5.D 6、A(绳:约束,制裁。

7、D(④是说孔纬因支持张浚讨伐太原失败而被贬;⑤是陈述皇帝因大臣朋党而重新重用耿直大臣,不是直接表明孔纬“耿直”“尚节”。)8、C(被罢相贬官的是宰相张浚,而不是孔纬。) 9、(1)权贵有所请托,给他的私信堆满几案,他连看都不看它。(“托”“几”,宾语前置“不之省”)(2)大凡平民之间的交往,遇到急事还要相互救济抚恤,何况是君亲呢。(“交旧”“缓急”“况”)(3)虽然孔纬权势显赫,但是不曾把皇上对他的恩典随意授予别人。(熏灼,假,状语后置)

【参考译文】孔纬字化文,鲁曲阜人,文宣王孔仲尼的后代。乾符年间,出任御史中丞。孔纬器度正直,嫉恶如仇。执掌法纪以后,朝廷内外不用刑法制裁人人就循规蹈矩。他在主管科举事务时,行事遵循法令制度。权贵有所请托,给他的私信堆满几案,他连看都不看它。当权者怨恨他,他被改任为太常卿。

这时田令孜的军队打了败仗,沙陀军队进逼京城,皇帝转移车驾前往凤翔,邠州节帅朱玫领兵前来迎驾,田令孜胁迫皇帝前去山南。出行是在深夜的时候,百官来不及随从护驾,而随驾的只有黄门卫士几百人而已。皇帝停住在宝鸡,下诏授任孔纬为御史大夫,派中使传达诏命,命令孔纬率领百官赶赴皇帝所在之处。孔纬就把三院御史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辈世代蒙受朝廷恩泽,身居御史之位。大凡平民之间的交往,遇到急事还要相互救济抚恤,何况是君亲呢。我等名列官籍寄身朝廷,怎可违背君命呢!”说完就流下了眼泪。三院御史们说:“我们怎能不感念君恩呢。如今若要出发上路,暂且让我们备办一天的费用,等过两晚再走也可以吧。”孔纬振动衣襟起身说道:“我妻子病危,朝不保夕,大丈夫怎能因妻子的缘故,怠慢君王的急事呢?你们好好考虑吧,我已下定决心马上出发了。”他当日就去见李昌符,李昌符很赞赏他的决心,于是就送给他五十缗钱,派骑兵护送孔纬到达散关。孔纬知道朱玫肯定怀有异心,上奏皇帝说:“这所关城仅是一座小城,不够禁军驻扎之用,请求立即前往梁州。”第二天,皇帝车驾离开陈仓,刚刚进入关里,邠州、岐州的军队就包围了宝鸡,攻打散关。没有孔纬的进言就很危险了。

大顺元年夏天,幽州、汴州两个方镇请求讨伐太原。宰相张浚请求亲自率领禁军前去招抚讨伐。皇上犹豫不决,向孔纬询问计策,孔纬认为出兵征讨有利。张浚率领的军队受到太原方面的攻击,大败而回。张浚被罢相贬官,孔纬因附和张浚,被贬为均州刺史。乾宁二年五月,三个方镇出兵进入京城,杀死宰相韦邵度、李溪。皇帝因朝中大臣结成朋党,对外勾结方镇,考虑启用耿直的正人君子,派中使征召孔纬入朝。孔纬长期患病,叩拜时行动艰难,皇上下令阁门使将孔纬送到中书省办理事务。九月,在光德里的府第死去,追赠太尉。

孔纬家有崇尚节义的风气,傲然不屈。虽然孔纬权势显赫,但是不曾把皇上对他的恩典随意授予别人。天武都头李顺节依仗得到的恩宠十分骄横,不到一年时间就当上浙西节度使,不久加授平章事。在谢恩的那天,依照旧例百官应列班来接待他。孔纬批示道:“不用列班。”李顺节看到没有百官列班的场面,极为不满。孔纬说:“我知道你肯定会不满。百官卿士,都是天子的朝臣。你只不过掌握着天武健儿,却要在政事厅受到百官的列班接待,难道就那么心安理得吗?”李顺节不敢再提这件事。他执掌礼仪而不屈从违背,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5

“之”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

1、可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他) .輮使之然也 (代物,它) .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它) .

君将哀而生之乎?(活用为第一人称) 《捕蛇者说》 .

2、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我”“你”。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我 .3、指示代词,表近指,“这”。 例: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二、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 1、定语标志,“的”。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2、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于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不惑也难矣! 《师说》

5、补语的标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二)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例: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三、动词,到,往。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巩固练习]判断“之”的用法及意义。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3、之二虫又何知? 4、夫晋,何厌之有

5、宋何罪之有?《墨子》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8、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 9、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10、蚓无爪牙之利 11、其翼若垂天之云 12、及其所之既倦 1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1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5、是寡人之过也 16、辍耕之垄上 17、树之以桑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l6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