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讲稿

更新时间:2023-12-23 20: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煤 质

赵新富

二○○六年十二月七日

煤 质

1、为什么要讲煤质?

普遍性—煤田勘查设计编写、野外施工、报告编写过程中都要用到; 特殊性—煤质研究的内容与其它金属、非金属矿矿石质量研究不同; 必要性—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发现在煤质研究方面出现问题较多。 2、煤质研究的内容

⑴ 煤岩学 ⑵ 煤化学

一、煤岩学

1、煤

煤是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经过物理化学作用而转变成的沉积有机矿产,是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和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极其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

⑴ 成因:由植物遗体转变而来,多数为高等植物,少数为低等植物(如藻类)。形成腐植煤(包括残植煤)、腐泥煤(如藻煤、石煤)、腐植腐泥煤(如烛煤)。

⑵ 物质组成:由有机质(C、H、O、N、S等元素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糖类、木质素、蛋白质、脂类及混合物)、无机质(石英、粘土矿物、黄铁矿等)混合而成。

⑶ 用途:能源(固体燃料、水煤浆、液化)和工业原料(冶金、化学工业)。 ⑷ 岩石学特征:煤是岩石,不是矿物。 2、煤岩学

煤岩学是把煤作为一种有机岩石,用岩石学方法研究煤的物质成分、性质和工艺用途,进而确定其成因及合理用途的科学,是煤田地质学的一部分。

3、煤的物理性质

⑴ 光泽—在常光下煤新鲜断面的反光能力,是肉眼鉴定煤的主要标志之一。常见的有褐煤的沥青光泽,烟煤的沥青光泽、玻璃光泽、金刚光泽,无烟煤的金刚光泽、似金属光泽等。

⑵ 颜色—指新鲜煤块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可见光波吸收的结果。从褐煤的褐色、深褐色、黑褐色,烟煤的黑色到无烟煤的灰黑色、钢灰色,随煤化程度的增高而变化。

粉色—指煤研成粉末的颜色。一般用钢针刻划煤的表面或者用镜煤在脱釉的素烧瓷板上刻划的条痕而得,所以也称为条痕色。

⑶ 硬度—指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或强度。

刻划硬度—用标准矿物刻划煤所测定的相对硬度,接近于摩氏硬度。

显微硬度—在显微镜下根据具有静载荷的金刚石压锥压入显微组分的程度来测定,属于压痕硬度的一种。压痕越大,则煤的显微硬度越低。其数值是以压锥与煤的单位实际接触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重量来表示,即kg/mm2。

抗磨硬度—指煤岩组分的抗磨强度。

⑷ 脆度—指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性质。它一方面表现为抗压强度,一方面表现为抗剪强度。强度大者,则脆度小,反之则大。煤的韧性是同脆度恰相对立的性质。

⑸ 断口—煤受外力打击,断开后呈现凹凸不平的表面称为断口。常见的有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阶梯状断口、棱角状断口等。

⑹ 密度—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煤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

视密度(容重、视比重)是计算煤层的资源储量的重要参数。测定视密度时,体积包括煤的内外表面孔隙在内。视密度的一般值,褐煤为1.05-1.2t/m3,烟煤为1.2-1.4 t/m3,无烟煤为1.35-1.8 t/m3。

视密度样品的数量要求新老规范有所不同,现行规范是测试原煤样品的10%,原规范是要求精查时样点数达0.3点/km2。本人认为在执行新规范时应增加1条,即10个以下采样点(见煤点)时应全测视密度。

测定真密度(真比重)时,体积不包括煤的内外表面孔隙。

⑺ 导电性—指煤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以电阻率表示。煤的导电性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由于孔隙度大、湿度大,电阻率低。褐煤向烟煤过渡时,电阻率剧增。烟煤是不良导体,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电阻率减小,至无烟煤时,电阻率急剧下降,而具良好的导电性。在

1

测井工作中,所测得的并不是煤本身的真正电阻率,而是在一定地质构造条件下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即视电阻率,用ρs表示。ρs值褐煤100-200Ωm,长焰煤-气煤4000-5000Ωm,瘦煤-贫煤500-100Ωm,无烟煤1-0.001Ωm。煤的灰分、水分、煤岩成分和孔隙度等因素对导电性也有很大影响。

⑻ 裂隙:在煤中常见的裂隙有内生裂隙和外生裂隙两种。 内生裂隙—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煤中凝胶化物质受到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体积均匀收缩产生内张力而形成的一种张裂隙。内生裂隙常见于镜煤和亮煤中,垂直于层理面,裂隙面比较平坦,常呈眼球状,有时被矿物薄膜充填,其发育程度与煤化作用有关,腐植煤中以中变质的焦煤最为发育。

外生裂隙—在煤层形成之后,受构造应力的作用产生的裂隙。外生裂隙以各种角度与煤层层面相交,斜交的较多,可出现在煤层的任何部分,裂隙面往往具有凹凸不平的滑动痕迹。

⑼ 煤的反射率—在反射光下,煤的显微组分表面的反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以R%表示。煤的反光性随着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增强。各组显微组分的反射率不同,镜质组反射率的变化幅度大,规律明显,而且大多数煤层的显微组分都以镜质组为主,因此常以镜质组反射率作为确定煤变质程度的标准。油浸物镜(以油为介质)的解象力远比干物镜(空气为介质)强,对反射率的分辨率强;在与煤层层面成任意交角的切面上测定的最大反射率不变,而最小反射率随交角而变化;故采用测定镜质组油浸最大反射率,并用Rmaxo %表示。

选用镜质组油浸最大反射率划分煤的变质阶段推荐方案见表1:

表1 煤的变质阶段划分推荐方案

变质阶段 褐煤 0 1 2 烟煤 3 4 5 6 无烟煤 7 牌号 长焰煤 气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贫煤 无烟煤 Rmaxo % <0.5 0.5-0.65 0.65-0.90 0.90-1.20 1.20-1.70 1.70-2.00 2.00-2.50 >2.50

⑽ 煤的透光率—指煤样在100℃的稀硝酸溶液中处理90 min,所得有色溶液对一定波长(475nm)的光的透过率。有色溶液透光率的测定有分光光度计法和目视比色法两种。分光光度计法因其重现性差,一般用得不多,我国国家标准采用目视比色法测定有色溶液的透光率,用PM表示。

透光率在反映年轻煤的煤化程度时非常灵敏,特别是在煤样受到轻微氧化时,其测值不受影响,而其他反映煤化程度的指标如挥发分、碳含量、发热量等则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在我国煤炭分类中将PM列为划分长焰煤和褐煤的主要指标以及褐煤划分小类的指标。一般年轻褐煤的PM小于30%,年老褐煤的PM在30-50%之间;长焰煤的PM通常大于50%;气煤的PM一般大于90%。

4、煤的结构和构造

煤的结构—指煤岩组分的形态、大小、厚度、植物组织残迹等所表现的特征。煤的结构常见的有:条带状结构(条带宽1mm以上)、线理状结构(条带宽1mm以下)、透镜状结构、均一状结构、木质状结构、纤维状结构、粒状结构、叶片状结构等。

2

煤的构造—煤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空间排列、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理是最主要的构造,其次为块状构造。

应注意的问题:

⑴ 对煤的物理性质的内容叙述不全(除了导电性、透光率外均应叙述),或者不具体。如“裂隙发育”,未分出“内生”、“外生”等。

⑵ 缺少对煤的结构、构造方面的叙述。 5、宏观煤岩组分 又称肉眼煤岩组分。《地球科学大辞典》(2005)曾称为“肉眼煤岩类型”,不妥。宏观煤岩组分指腐植煤中肉眼可以鉴别的四种基本煤岩组分,即镜煤、亮煤、暗煤、丝炭。其中镜煤和丝炭是单一组分,亮煤和暗煤是复合组分。

镜煤—四种宏观煤岩组分的一种。光泽最强,接近玻璃光泽,故名。镜煤组分单一,多呈釉黑色,玻璃光泽,内生裂隙特别发育;性脆,结构均一;断口呈贝壳状。在煤层中呈透镜体或不规则薄层,厚度由几毫米到1-2cm,与其它煤岩组分的界限明显,比其它三种煤岩组分的挥发分和氢含量高,粘结性强。

亮煤—四种宏观煤岩组分的一种。亮煤为复合组分,内生裂隙发育;光泽较强,仅次于镜煤;层理隐约可见。在显微镜下观察,与暗煤相比,亮煤中的镜质组组分较多,壳质组组分较少,并常与暗煤逐渐过渡。亮煤的各种物理化学工艺性质多介于镜煤和暗煤之间。常以较厚层或透镜体出现,甚至构成整个煤层。

暗煤—四种宏观煤岩组分的一种。暗煤为复合组分,颜色暗黑,光泽暗淡,故名。暗煤致密坚硬,韧性较大,一般层理不明晰,有时为粒状结构,断面粗糙,具不规则或平坦断口。在显微镜下观察,常富含孢子、花粉的角质层等壳质组分;或含较多的惰质组组分;也可含大量矿物质,因此可分出不少的亚型。各亚型暗煤的物理、化学工艺性质不同,其中富含壳质组组分的暗煤用途较广。暗煤常以较厚分层出现,以至单独成层。

丝炭—四种宏观煤岩组分的一种。丝绢光泽,组分单一,具纤维状结构,外表象木炭,因得名。丝炭色黑易染手,硬度小,矿化后硬度加大。丝炭的轮廓清楚,易于辨认,比其它三种煤岩组分的挥发分和氢含量低,碳含量高,不粘结。煤层中丝炭多呈扁平体或透镜状断续出现,一般厚一至数毫米。

6、宏观煤岩类型 又称肉眼煤岩类型,是肉眼观察时,按照同一变质程度煤的平均光泽强度所划分的类型。按平均光泽强度依次分为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暗淡(型)煤。宏观煤岩类型通常作为煤层分层的划分单位,分层厚度为3-10cm。影响煤的光泽强度的因素很多,如煤岩组分的不同,矿物质的含量、风化程度以及挤压错动和破碎程度等,特别是煤的光泽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强。例如高变质半暗煤的光泽往往强于低变质半亮煤的光泽,因此划分煤的光泽岩石类型应以变质程度相同者作比较。

光亮(型)煤—光泽最强的宏观煤岩类型。条带状一般不明显,结构近于均一,但偶尔也夹有暗淡煤线条。内生裂隙发育,脆性大,机械强度小,易破碎,常具贝壳状断口。在显微镜下观察,光亮煤一般含镜质组在80%以上,因而粘结性较强。中变质阶段的光亮煤是最好的冶金用煤。

半亮(型)煤—光泽次强的宏观煤岩类型。由亮暗不同的煤岩组分交替成明显的条带状、透镜-条带状和线理-条带状结构,内生裂隙较发育,常具棱角状或不平坦状断口。在显微镜下观察,半亮煤一般含镜质组在60-80%。中变质阶段的半亮煤粘结性也较好,有时矿物质比光亮煤多一些。

半暗(型)煤—光泽次暗的宏观煤岩类型。常具条带状和线理状结构,内生裂隙不发育,断口参差不齐。比较坚硬,比重较大。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暗煤一般含镜质组在35-60%。

3

贫煤、无烟煤)的原煤测10-20%。

⑵ 煤的热稳定性的分级应执行《煤的热稳定性分级》(MT/T 560-1996)。 23、煤的机械强度

煤的机械强度是指煤对外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包括煤的抗碎强度、耐磨强度和抗压强度等物理性质。因此,测定煤的机械强度的方法很多,且各不相同,如落下试验法、转鼓试验法、耐压试验法等,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落下试验法,即测定煤的抗碎强度。

使用块煤作燃料或原料的设备,如固定床煤气发生炉、链条锅炉、煅烧炉及部分高温窑炉,对煤的块度都有一定要求。煤在运输、装卸以及加工过程中,既有颗粒间的摩擦,又有堆积中的挤压,还有提升落下后的碰撞破碎,常使原来的大块煤破碎成小块,甚至产生较多的粉末。为了正确地估计块煤用量及确定在使用前是否需要筛分,使用块煤的用户必须了解煤的机械强度。

应注意的问题:

⑴ 煤的抗碎强度在详查、勘探阶段要求有取样条件时需要对原煤进行测定,原规范并明确规定对炼焦用煤不测。

⑵ 煤的抗碎强度的分级参见表4。

表4 煤的抗碎强度(落下试验法)的分级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24、煤的可磨性

煤的可磨性是指煤磨碎成粉的难易程度。在有关的工业实践中,测定煤的可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火力发电厂与水泥厂,在设计与改进制粉系统并估计磨煤机的产量和耗电量时,常需测定煤的可磨性;在应用非炼焦煤为主的型焦工业中,为了决定粉碎系统的级数及粉碎机的类型,也要预先测定煤的可磨性。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哈特葛罗夫法评定煤的可磨性。其基本依据是研磨煤粉所消耗的功与新产生的表面积成正比。测定要点是:将美国某矿区的烟煤作为标准煤,其可磨性指数定为100。测定时,先将四个一组可磨性指数各不相同的标准煤样,在哈氏可磨仪上研磨,该标准煤样在规定条件下,经过一定破碎功的研磨,以标准煤的200网目筛下物质量为纵坐标,相应的可磨性指数为横坐标得一直线,此直线就是该哈氏可磨仪的校准图。被测煤样在哈氏可磨仪上研磨后,根据200网目筛下物的质量在校准图上即可查出相应的可磨性指数,用HGI表示。HGI越大,表示煤的可磨性越好,煤越容易被磨碎。

煤的可磨性随煤化程度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在低煤化程度阶段,随煤化程度的增加,煤的可磨性缓慢增加,在碳含量为87-90%时,可磨性迅速增大,在碳含量为90%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煤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而迅速下降。

应注意的问题:

⑴ 煤的可磨性在详查、勘探阶段要求对原煤测10-20%,对精煤的测定按需要确定。 ⑵ 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的分级应执行《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MT/T 852-2000)。 25、煤的低温干馏焦油产率

煤的低温干馏试验是以制取低温焦油为主要目的的一项煤炭加工利用方法。从低温焦油中可提取多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并可炼制人造汽油等燃料。对于防止气化炉的除尘设备和管

14

煤的抗碎强度 高强度煤 中强度煤 低强度煤 特低强度煤 >25mm粒度所占比例,% >65 >50-65 >30-50 ≤30 道的堵塞,以及对于焦炉副产品的回收等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实验室测定煤的低温干馏焦油产率一般采用“铝甑法”。其要点是:将煤样装在铝甑体中,以规定的升温程序加热到510℃,并保持一定时间,干馏后测定所得焦油(Tarad)、热解水(Wp,ad)、半焦(CRad)和煤气的产率。

应注意的问题:

⑴ 煤的低温干馏焦油产率在详查、勘探阶段要求对Vdaf>28%的原煤测50%,对精煤的测定按需要确定。

⑵ 煤的低温干馏焦油产率的分级参见表5。

表5 煤的低温干馏焦油产率分级 级别 高油煤 富油煤 含油煤 焦油产率Tarad,% >12 >7-12 ≤7

26、煤的可选性

煤的可选性是指从原煤中分选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精煤的难易程度。煤的可选性是确定选煤工艺和设计选煤厂的主要依据。研究煤的可选性,可以估计各密度级产品的灰分和产率。

我国表示煤的可选性特征的方法为:先做原煤的筛分试验,将煤分成50-25mm,25-13mm,13-6mm,6-3mm,3-0.5mm共5个粒级,然后进行各粒度级煤样的浮沉试验。浮沉试验用煤样质量可以根据试验目的和煤样粒度而定,即从各筛分粒级中分别缩分出国标规定的量的煤样,分别在密度为1.30kg/cm3、1.40kg/cm3、1.50kg/cm3、1.60kg/cm3、1.70kg/cm3、1.80kg/cm3、2.00kg/cm3的7组氯化锌重液中依次进行浮沉。将所得各密度级的产物分别用热水洗净、烘干,然后测定其产率和灰分,计算并整理成50-0.5mm粒度原煤浮沉试验综合表。

该表能比较系统地表明煤炭各密度级的含量和质量特征,但并不能完全适应生产上的需要。如生产上要求精煤灰分为10%,要了解此时的理论分选密度和精煤产率及分选难易程度,仅靠此综合表难以解决,因此,有必要绘制可选性曲线。

可选性曲线包括浮煤曲线β、沉煤曲线θ、灰分特性曲线λ、密度曲线δ和密度±0.1曲线ε等5种。可选性曲线一般规定在毫米方格纸上的200mm×200mm方块内绘制。下面横坐标为干基灰分,从左至右增大;左边纵坐标为浮煤累计产率,自上而下增大;右边纵坐标为沉煤累计产率,自下而上增大;上面横坐标为分选密度,从右至左增大,根据50-0.5mm粒度原煤浮沉试验综合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可选性曲线。

δ±0.1含量的计算:

⑴ δ±0.1含量按理论分选密度计算;

⑵ 理论分选密度在可选性曲线上按指定精煤灰分确定(准确到小数点后二位);

⑶ 理论分选密度小于1.70g/cm3时,以扣除沉矸(>2.00g/cm3)为100%计算δ±0.1含量;理论分选密度等于或大于1.70g/cm3时,以扣除低密度物(<1.50g/cm3)为100%计算δ±0.1含量;

⑷ δ±0.1含量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应注意的问题:

⑴ 煤的可选性样品的采集根据采样条件和需要确定。煤芯可选性试验样(简选样)见煤点不少于10-20%;勘探阶段的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应达到30%,露天矿拉沟地段应达到50-100%。

15

⑵ 煤的可选性等级划分应执行《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GB/T 164171996)。

⑶ 评定原煤的可选性时必须首先确定精煤灰分:例如,当精煤灰分为10%时,扣除沉矸后的δ±0.1含量为20.7%,属较难选煤;当精煤灰分为13%时,扣除低密度物后的δ±0.1含量为7.4%,属易选煤。用δ±0.1含量法评定某一种原煤可选性时,其可选性会随着精煤灰分的改变而改变。

27、煤的分类

1958年4月经原国家技术委员会颁发的《中国煤(以炼焦用煤为主)分类方案》已不再使用,但在处理1986年以前的煤质资料时仍需作为参考(因当时未测试精煤粘结指数G)。

现行的煤的分类是1986年10月1日起试行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该分类采用的主要指标有:Vdaf—干燥无灰基挥发分,GR〃I(简记G)—烟煤的粘结指数;辅助指标有:Hdaf—干燥无灰基氢含量, Y—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b—烟煤的奥亚膨胀度,PM—煤样的透光率,Qgr,maf—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各类煤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十位数系按煤的挥发分分组,无烟煤为0,烟煤为1-4,褐煤为5。个位数,无烟煤类为1-3,表示煤化程度;烟煤类为1-6,表示粘结性;褐煤类为1-2,表示煤化程度。

⑴ 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的主要区分指标是表征煤化程度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当Vdaf>37%和G≤5时,利用透光率PM来区分烟煤与褐煤,见表6。

表6 煤炭分类总表

类别 无烟煤 烟煤 褐煤 符号 WY YM HM 数码 01,02,03 11,12,13,14,15,16,21,22,23,24,25,26,31,32,33,34,35,36,41,42,43,44,45,46 51,52 分类指标 Vdaf,% ≤10.0 >10.0 >37.0 PM,% ≤50 ⑵ 无烟煤的分类

无烟煤采用Vdaf和Hdaf作为指标,将无烟煤分为1号-3号3个小类,见表7。

表7 无烟煤的分类 类别 无烟煤一号 无烟煤二号 无烟煤三号 符号 WY1 WY2 WY3 数码 01 02 03 分类指标 Vdaf,% 0-3.5 >3.5-6.5 >6.5-10.0 Hdaf,% 0-2.0 >2.0-3.0 >3.0

⑶ 烟煤的分类

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和奥亚膨胀度作为指标把烟煤分为12大类,见表8。

表8 烟煤的分类

类 别 贫 煤

符号 PM 数码 11 分 类 指 标 Vdaf,% >10.0-20.0 16

G ≤5 Y,mm b,% 贫瘦煤 瘦 煤 PS SM 12 13 14 15 24 25 35 16 26 36 46 34 43 44 45 23 33 22 32 21 31 41 42 >10.0-20.0 >10.0-20.0 >10.0-20.0 >10.0-20.0 >20.0-28.0 >20.0-28.0 >28.0-37.0 >10.0-20.0 >20.0-28.0 >28.0-37.0 >37.0 >28.0-37.0 >37.0 >37.0 >37.0 >20.0-28.0 >28.0-37.0 >20.0-28.0 >28.0-37.0 >20.0-28.0 >28.0-37.0 >37.0 >37.0 >5-20 >20-50 >50-65 >65 >50-65 >65 >65 (>85) (>85) (>85) (>85) >50-65 >35-50 >50-65 >65 >30-50 >30-50 >5-30 >5-30 ≤5 ≤5 ≤5 >5-35 焦 煤 1/3焦煤 肥 煤 气肥煤 JM 1/3JM FM QF ≤25 ≤25 >25 >25 (≤150) (≤150) (≤220) (>150) (>150) (>220) (>220) 气 煤 QM ≤25 (≤220) 1/2中粘煤 弱粘煤 不粘煤 长焰煤

1/2ZN RN BN CY ⑷ 褐煤的分类

褐煤采用透光率PM作为指标,表示煤化程度参数,用以区分褐煤和烟煤,将褐煤划分小类,并采用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maf)作为辅助指标区分烟煤和褐煤。将褐煤分成两小类,见表9。

表9 褐煤的分类 类别 褐煤一号 褐煤二号 符号 HM1 HM2 数码 51 52 分类指标 PM,% 0-30 >30-50 Qgr,maf,% — ≤24

⑸ 几点说明

① 当G≤85时,用Vdaf和G来划分煤类;当G>85时,用Vdaf、Y值或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他煤类。当Y>25.0mm时,应划分为肥煤或气肥煤;当Y≤25.0mm,则根据其Vdaf的大小而划为相应的其他煤类。

按b值划分类别时,Vdaf≤28.0%、暂定b>150%的为肥煤;Vdaf>28.0%、暂定b>220%的为肥煤或气肥煤。如果按b值和Y值划分的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

② 对Vdaf>37.0%、G≤5的煤,再以透光率PM来区分其为长焰煤或褐煤。 ③ 对Vdaf>37.0%、PM>30.0%-50%的煤,再测Qgr,maf,如其值>24MJ/kg(5700cal/g),应划分为长焰煤。

17

④ 无烟煤以Vdaf和Hdaf划分小类,如果两种结果有矛盾,以按Hdaf划小类的结果为准。 ⑤ 分类用的煤样,除Ad≤10.0%的不需减灰外,对Ad>10.0%的煤样,应采用氯化锌重液选后的浮煤样(对易泥化的褐煤亦可采用灰分较低的原煤)。

应注意的问题:

⑴ 在进行煤的资源/储量估算时,煤的分类划分到大类即可,不必再分小类。但有不同大类出现时必须分出,并分煤类估算资源/储量(仅见于个别见煤点且分布面积极小者除外)。

⑵ 分类指标应采用精煤的测试结果进行煤的分类。

⑶ 煤的类别符号应使用正确,不可自造。如:PSM、QFM、CYM等。 28、炼焦用煤的质量要求

对炼焦用煤而言,结焦性和粘结性是最重要的指标。在我国新的煤炭分类中,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等均可作为炼焦用煤或炼焦配煤来使用。冶金焦用煤技术条件见表10,铸造焦用煤技术条件见表11。

表10 冶金焦用煤技术条件 (GB/T 397-1998)

项目 技术要求 1级:5.01-5.50;2级:5.51-6.00; 3级:6.01-6.50;4级:6.51-7.00; 5级:7.01-7.50;6级:7.51-8.00; 7级:8.01-8.50;8级:8.51-9.00; 9级:9.01-9.50;10级:9.51-10.00; 11级:10.01-10.50;12级:10.51-11.00; 13级:11.01-11.50 1级:≤0.50;2级:0.51-0.75; 3级:0.76-1.00;4级:1.01-1.50 1级:≤9.0 2级:9.1-10.0 3级:10.1-12.0 表11 铸造焦用煤技术条件 (GB/T 17609-1998)

项目 技术要求 1级:5.01-5.50;2级:5.51-6.00; 3级:6.01-6.50;4级:6.51-7.00; 5级:7.01-7.50;6级:7.51-8.00; 7级:8.01-8.50;8级:8.51-9.00 1级:≤0.50;2级:0.51-0.70; 3级:0.71-1.00 1级:≤9.0 2级:9.1-10.0 3级:10.1-12.0 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 灰分(Ad),% GB/T 212 全硫(St.d),% GB/T 214 全水分(Mt),%

GB/T 211 灰分(Ad),% GB/T 212 全硫(St.d),% GB/T 214 全水分(Mt),% GB/T 211 29、气化用煤的质量要求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和合成氨用煤质量标准见表12、表13。

表12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质量标准 (GB/T 9143-1988)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l65.html

Top